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七二演算法

七二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3-09-10 14:22:06

1. 24和36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是72

演算法為:

1、分別對兩個數進行分解質因數:24=2×2×2×3,36=2×2×3×3;

2、將所有質因數相乘,所得的積即為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若兩個數有相同的質因數,則只乘出現次數更多的那邊):2×2×2×3×3=72。



(1)七二演算法擴展閱讀:

由於兩個數的乘積等於這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積。即(a,b)×[a,b]=a×b。所以,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就可以先求出它們的最大公約數,然後用上述公式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例如,求[18,20],即得[18,20]=18×20÷(18,20)=18×20÷2=180。求幾個自然數的最小公倍數,可以先求出其中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再求這個最小公倍數與第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依次求下去,直到最後一個為止。最後所得的那個最小公倍數,就是所求的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 珠算的演算法口訣

珠算四則運算皆用一套口訣指導撥珠完成。加減法,明代稱「上法」和「退法」,其口訣為珠算所特有,最早見於吳敬《九章演算法比類大全》(1450)。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訣,起源甚早,春秋戰國時已在籌算中應用。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卷十八中介紹「增成法」時說:「唯增成一法稍異,其術都不用乘除,但補虧就盈而已。假如欲九除者增一便是,八除者增二便是,但一位一因之」。「九除者增一」,後來變為「九一下加一」,「八除者增二」後來變為「八一下加二」等口訣。可見「增成法」就是「歸除法」的前身。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中,敘述了「九歸」,他在當時流傳的四句「古括」上,添注了新的口訣三十二句,與現今口訣接近。元代朱世傑的《算學啟蒙》(1299,卷上)載有九歸口訣三十六句,和現今通行的口訣大致相同。14世紀中丁巨撰演算法八卷(1355),內有「撞歸口訣」。總之,歸除口訣的全部完成在元代。有了四則口訣,珠算的演算法就形成了一個體系,長期沿用了下來。

3. 用二進制算一下72,求詳細演算法。

72/2=36~0
36/2=18~0
18/2=9~0
9/2=4~1
4/2=2~0
2/2=1~0
1/2=0~1
所以1001000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89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85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77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3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0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0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3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1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2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