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碼怎麼理解
㈠ backtrader源碼解讀 (1):讀懂源碼的鑰匙——認識元類
backtrader是一款基於Python的著名量化工具,具備回測、參數優化及可視化功能,甚至支持實盤交易接入。閱讀其源碼能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實現個性化配置、高效調試及性能優化。以下對backtrader源碼解讀進行概述,著重介紹元類的使用及其在backtrader中的應用。
在backtrader源碼中,大量使用元類技術,通過減少重復代碼和實現復雜功能,但這也使得代碼難以理解。掌握元類是解讀backtrader源碼的關鍵。在開始前,了解backtrader源碼路徑,使用`__path__`屬性獲取,例如`['D:\\Application\\Anaconda\\lib\\site-packages\\backtrader']`。理解元類邏輯是代碼解讀的起點。
復習類的基礎知識,類用於創建對象,而類本身也是由`type`元類創建。通過`type`,可以動態創建類,如在`example 3.1`中,使用常規方式定義`Dog1`類,與使用`type`創建的`Dog2`類功能一致。`type`接受類名、父類及屬性字典作為參數,創建所需類。
元類是創建類的類,`type`是默認創建類的元類。通過`example 4.2`,我們可以看到創建不同類的元類始終是`type`。同時,元類也遵循萬物皆對象的原則,類本身也是由`type`創建。
除了使用`type`,還可以自定義元類,通過繼承`type`並定義`__new__`方法來創建類,實現更復雜的功能。`__new__`方法負責創建類,並在類創建過程中自動處理預設操作,簡化用戶界面。在backtrader中,`__new__`方法的使用頻率遠高於`__init__`方法。
以`example 6`為例,自定義元類`MyMetaClass`並重寫`__new__`方法,可以控制類創建過程中的行為。通過列印`__new__`方法接收的參數,可以觀察到其接收四個參數,包括類本身、類名、父類及屬性字典。通過自定義元類的`__new__`方法,可以實現諸如屬性名和方法名轉換等復雜功能。
在理解元類及其在backtrader中的應用後,通過`example 7`可以實現將屬性名和方法名轉換為大寫的功能,展示了元類的強大能力。元類與類繼承緊密相關,通過`__call__`方法,元類能夠更靈活地處理類的實例化過程。
綜上所述,元類在backtrader源碼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通過掌握元類的使用及其在類創建過程中的重要機制,能夠更深入地理解backtrader的工作原理,並實現更高效、個性化的量化策略開發。後續文章將深入探討元類與繼承的關系及`__call__`方法的應用,期待與您的互動和關注。
㈡ 怎樣理解程序的三種狀態:源碼、目標碼、執行碼
#include "stdio.h"main(){printf("教師節快樂! ");}。
代碼(code)是程序員用開發工具所支持的語言寫出來的源文件,是一組由字元、符號或信號碼元以離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確的規則體系。
代碼設計的原則包括唯一確定性、標准化和通用性、可擴充性與穩定性、便於識別與記憶、力求短小與格式統一以及容易修改等。
源代碼是代碼的分支,某種意義上來說,源代碼相當於代碼。現代程序語言中,源代碼可以書籍或磁帶形式出現,但最為常用格式是文本文件,這種典型格式的目的是為了編譯出計算機程序。轎李彎計算機源代碼最終目的是將人類可讀文本翻譯成為計算機可執行的二進制指令,這種過程叫編譯,它由通過編譯器完成。
源代碼是相對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而言的。 源代閉悶碼就是用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寫出來的地代碼。目標代碼是指源代碼經過編譯程序產生的能被cpu直接識別二進制代碼。可擾岩執行代碼就是將目標代碼連接後形成的可執行文件,當然也是二進制的。
㈢ 什麼是源代碼(要好理解一點的)
你知道寫稿子嗎?作者寫出來的,那是「源」代碼;經過編輯手的,再經過相關部門審查刪減的,然後出版出來的,那就不夠「源」了。源,就是source,水的源頭的源。
代碼,沒有什麼可說的,廣義上講,只要算是程序語言寫的都是代碼。C語言寫出來的是代碼,編譯後,成匯編語言程序,也可以說是代碼;再匯編成機器語言程序,也可以說是代碼。不過,算得上代碼的,也算是程序,一般都是廣義的說法。
還是說「源」的問題。你用C語言寫出來的,讓我看,那是源代碼;你把編譯成.exe文件的代碼,讓我直接運行,那就不是源代碼。你做的Java游戲,如果你把自己寫的Java代碼給我,那是源代碼;把處理過的可執行文件給我,那不是源代碼。
源代碼是原始的、未經處理的程序代碼,是程序員直接編寫的代碼。這些代碼通常使用某種編程語言編寫,如C、Java、Python等。源代碼是程序的最初形態,包含了程序的所有邏輯和功能,是程序員編寫和調試程序的基礎。
而在實際應用中,源代碼經過編譯和鏈接等處理後,會生成可執行文件。這些可執行文件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上運行,但它們並不包含源代碼的具體細節,只包含了機器可以直接理解的指令。因此,可執行文件不是源代碼,而是源代碼的產物。
理解了源代碼的概念後,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軟體開發的過程。在開發過程中,程序員編寫源代碼,然後通過編譯器將其轉化為機器可以執行的代碼。這個過程涉及到許多技術和工具,如編輯器、編譯器、調試器等。源代碼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程序的功能和性能,因此,編寫高質量的源代碼是軟體開發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總的來說,源代碼是軟體開發的核心,是軟體的靈魂。它包含了程序的所有邏輯和功能,是程序員表達自己思想的重要工具。因此,了解源代碼的概念對於我們理解和開發軟體都非常重要。
㈣ PySimpleGUI 源碼解讀系列
為何進行PySimpleGUI源碼解讀?理解其設計邏輯與功能框架,對提升開發效率與深入掌握GUI庫至關重要。
在進行源碼閱讀前,有三個基礎問題值得深思。首先,為何要閱讀源碼?目的通常是為了了解代碼實現,學習新知識,提升代碼素養或為項目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其次,期望達到什麼目標?這關乎對學習成果的定位,是熟悉語法、理解設計思路、或是追求深入實現細節。最後,如何著手?初級階段,無目標地閱讀代碼可以幫助你熟悉類與函數設計;中級階段,從功能出發串聯各個模塊與函數,深入理解代碼結構與邏輯;高級階段,則側重於洞察設計思想,把握界限與可能擴展領域。
閱讀源碼的難度循序漸進,主要涉及三個層次。初級層次,聚焦UI元素類本身,把握每個組件的工作機制;中級層次,將局部理解串聯為全局視角,功能導向指引模塊間的互動與作用;高級層次,則在掌握設計邏輯與界限的基礎上,考慮創新與優化空間。盡管具體版本與Tag變動對學習路徑有影響,但高階思想與邏輯的普遍適用性,意味著版本變遷對學習影響不大,關鍵在於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推薦閱讀源碼前應使用最新的版本,當前版本為「4.60.0.3 Unreleased」。為了系統性地掌握PySimpleGUI,專門設計了閱讀框架:
初級階段: 目標在於理解各個UI元素與基本邏輯,掌握無目標的閱讀方法,從而熟悉GUI組件。
中級階段: 強調功能導向,通過串聯模塊與函數,深入探索各部分之間的交互與依賴關系,構建整體系統架構的視野。
高級階段: 專注於設計邏輯的洞察與應用邊界分析,旨在通過理解如何實現功能與可能遇到的問題,靈活定製與優化代碼,以實現高效且創新的解決方案。
在深入閱讀源碼後,將進行全面總結,涵蓋上述各個階段的學習心得與實現案例,為後續的學習者提供參考,總結經驗與成果,確保知識體系的完整性與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