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實時熱度演算法

實時熱度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5-07-22 19:36:15

⑴ 斗魚人氣演算法

由於人氣值存在一些弊端,因此斗魚將人氣演算法改為熱度。

熱度的具體計分方式如下:

1、 用戶數:歷史場次用戶數、當前用戶數、貴族在線

2、 收益:歷史場次收益、當前收益

3、 彈幕:區分不同等級用戶的彈幕

4、 內容質量:90秒留存、觀看時長、分享轉發數量、關注數量、搜索量等

5、 互動:抽獎、充能、連麥、魚吧發帖等

6、開播情況:直播時長、直播有效天數

7、視頻:主播上傳視頻條數、視頻播放次數等

(1)實時熱度演算法擴展閱讀:

熱度提升注意事項:

1、歷史收益、歷史有效人數、歷史魚吧發帖等熱度作為打底,加上各種實時熱度得出房間總熱度,從高到低排序。

2、游戲類的主播可以通過觀看人數、彈幕拉高熱度;

3、顏值類的主播可以通過收益提高自己的熱度;

4、視聽區的主播可以通過用戶觀看時長增加自己的熱度;

5、用戶關注喜歡的主播,經常進房間,給他/她送禮物、發彈幕、開貴族、辦卡都可以增加主播的熱度。

⑵ 關於熱度演算法

熱度演算法基本原理

需要了解的是,熱度演算法也是需要不斷優化去完善的,基本原理:

新聞熱度分 = 初始熱度分 + 用戶交互產生的熱度分 – 隨時間衰減的熱度分

Score = S0 + S(Users) – S(Time)

新聞入庫後,系統為之賦予一個初始熱度值,該新聞就進入了推薦列表進行排序;隨著新聞不斷被用戶點擊閱讀,收藏,分享等,這些用戶行為被視作幫助新聞提升熱度,系統需要為每一種新聞賦予熱度值;同時,新聞是有較強時效性的內容,因此新聞發布之後,熱度必須隨著新聞變得陳舊而衰減。

新聞的熱度就在這些演算法的綜合作用下不斷變化,推薦列表的排序也就不斷變化。

初始熱度不應該一致

上面的演算法為每一條入庫的新聞賦予了同樣的熱度值,但在現實使用後發現行不通,例如娛樂類別比文化類別受歡迎程度本身就高很多;或者突發了嚴重的災害或事故;或是奧運會期間,體育類別的關注度突然高了起來;而此時如果還是每條新聞給同樣的熱度就不能貼合實際了。

解決辦法就是把初始熱度設置為變數:

(1)按照新聞類別給予新聞不同的初始熱度,讓用戶關注度高的類別獲得更高的初始熱度分,從而獲得更多的曝光,例如:

(2)對於重大事件的報道,如何讓它入庫時就有更高的熱度,我們採用的是熱詞匹配的方式。

即對大型新聞站點的頭條,Twitter熱點,競品的頭條做監控和扒取,並將這批新聞的關鍵詞維護到熱詞庫並保持更新;每條新聞入庫的時候,讓新聞的關鍵詞去匹配熱詞庫,匹配度越高,就有越高的初始熱度分。

這樣處理後,重大事件發生時,Twitter和門戶網站的爭相報道會導致熱詞集中化,所有匹配到這些熱詞的新聞,即報道同樣事件的新聞,會獲得很高的初始熱度分。

用戶行為分規則不是固定不變的

解決了新聞入庫的初始分之後,接下來是新聞熱度分的變化。先要明確用戶的的哪些行為會提高新聞的熱度值,然後對這些行為賦予一定的得分規則。例如對於單條新聞,用戶可以點擊閱讀(click),收藏(favor),分享(share),評論(comment)這四種行為,我們為不同的行為賦予分數,就能得到新聞的實時用戶行為分為:

S(Users) = 1*click + 5*favor + 10*comment + 20*share

這里對不同行為賦予的分數為1,5,10,20,但這個值不能是一成不變的;當用戶規模小的時候,各項事件都小,此時需要提高每個事件的行為分來提升用戶行為的影響力;當用戶規模變大時,行為分也應該慢慢降低,因此做內容運營時,應該對行為分不斷調整。

當然也有偷懶的辦法,那就是把用戶規模考慮進去,算固定用戶數的行為分,即:

S(Users) = (1*click + 5*favor + 10*comment + 20*share)/DAU * N(固定數)

這樣就保證了在不同用戶規模下,用戶行為產生的行為分基本穩定。

熱度隨時間的衰減不是線性的

由於新聞的強時效性,已經發布的新聞的熱度值必須隨著時間流逝而衰減,並且趨勢應該是衰減越來越快,直至趨近於零熱度。換句話說,如果一條新聞要一直處於很靠前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必須要有越來越多的用戶來維持。

我們要求推薦給用戶的新聞必須是24h以內,所以理論上講,衰減演算法必須保證在24h後新聞的熱度一定會衰減到很低,如果是線性衰減,當某些新聞突然有大量用戶閱讀,獲得很高的熱度分時,可能會持續排名靠前很久,讓用戶覺得內容更新過慢。

參考牛頓冷卻定律,時間衰減因子應該是一個類似於指數函數:

T(Time) = e ^ (k*(T1 – T0))

其中T0是新聞發布時間,T1是當前時間。

而由於熱度的發展最終是一個無限趨近於零熱度的結果,最終的新聞的熱度演算法也調整為:

Score = ( S0(Type) + S(Users) ) / T(Time)

其他影響因素

很多新聞產品會給用戶「贊」,「踩」或「不在推薦此類」的選項,這些功能不僅適用於個性化推薦,對熱度演算法也有一定的作用。

新聞的推送會造成大量的打開,在計算熱度的時候需要排除掉相關的影響。類似於這樣的因素,都會對熱度演算法產生影響,因此熱度演算法上線後,依然需要不斷地「調教」。建議把所有的調整指標做成可配項,例如初始熱度分,行為事件分,衰減因子等,從而讓產品和運營能實時調整和驗證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熱點內容
e指數c語言 發布:2025-07-23 03:06:12 瀏覽:199
怎麼查已經連接的wifi密碼 發布:2025-07-23 02:48:09 瀏覽:269
java怎麼創建對象 發布:2025-07-23 02:41:02 瀏覽:181
325源碼 發布:2025-07-23 02:40:56 瀏覽:803
電腦換演算法 發布:2025-07-23 02:40:18 瀏覽:130
開發腳本 發布:2025-07-23 02:39:13 瀏覽:695
ftp頁面顯示不正常 發布:2025-07-23 02:39:13 瀏覽:382
壓縮包文件尾 發布:2025-07-23 02:34:01 瀏覽:515
安卓相冊里的圖片怎麼設置為壁紙 發布:2025-07-23 02:32:34 瀏覽:586
java架包 發布:2025-07-23 02:32:31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