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預演算法
Ⅰ 如何完善高等教育支出
(一)規范政府收支管理,優化政府支出結構
我國長期以來存在政府收入多頭管理、支出重經濟輕民生的問題。政府預算外收入、制度外收入數額龐大,支出由多個部門掌握,沒有納入統一的預算管理,不能真實反映政府收支全貌,干擾公共財政職能的實現。大量政府收支游離預算管理之外,違反公共財政收支規范、透明的規則,不符合財政支出主要用於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要求。因此,應該加快公共財政體制改革,建立規范的政府收支統計和管理制度,將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納入統一預算。在強化政府收支統籌的基礎上,繼續優化政府支出結構,提高教育支出的比例。
(二)完善政府治理結構,強化人民代表大會的教育預算決策地位
我國5預演算法6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財政預算的最終決策者。要認真執行5預演算法6,完善政府預算程序和決策機制,強化人民代表大會的預算決策權。在預算編制過程中,要有人大代表參與預算控制數的確定,由人大代表和財政官員共同決定下達給教育部門的預算控制數,避免財政部門在控制數環節就擠壓教育經費的比例。同時,應該將教育預算草案向社會公開,人大代表、財政官員和教育官員應向公眾說明教育預算的依據,解釋資金的分配方式和用途。在人大會議上,教育預算要由人大代表進行充分討論,與政府總預算一起由人大代表表決通過。
改革政府教育經費分擔方式,建立省級政府為主的教育經費體制
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財政責任過多下放到基層政府,中央和省級政府負擔過低。因此,必須改革政府教育經費分擔體制,建立省級政府為主的教育經費體制。
我國現行的以分稅制為基礎的政府收入分配製度,已經將主要收入分配給中央和省級政府,這兩級政府具有承擔教育經費主要責任的財力。對於我國這樣的大國,中央政府承擔國防、外交、協調地區發展和利益的責任,距離實施教育的縣級政府層級過多,基於效率考慮,不宜過多直接承擔教育經費職責。省級政府的主要職責就是提供教育等民生服務,且距離縣級政府近,由省級政府承擔教育經費主要責任十分合適。國際上的人口大國,如美國、印度、巴西等,也都是實行以省級政府為主的教育經費分擔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