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演算法
㈠ [圖] 最小生成樹-Prime演算法和Kruskal演算法
普里姆演算法(Prim演算法),圖論中的一種演算法,可在加權連通圖里搜索最小生成樹。意即由此演算法搜索到的邊子集所構成的樹中,不但包括了連通圖里的所有頂點(英語:Vertex (graph theory)),且其所有邊的權值之和亦為最小。該演算法於1930年由捷克數學家沃伊捷赫·亞爾尼克(英語:Vojtěch Jarník)發現;並在1957年由美國計算機科學家羅伯特·普里姆(英語:Robert C. Prim)獨立發現;1959年,艾茲格·迪科斯徹再次發現了該演算法。因此,在某些場合,普里姆演算法又被稱為DJP演算法、亞爾尼克演算法或普里姆-亞爾尼克演算法。
4 .輸出:使用集合 V new 和 E new 來描述所得到的最小生成樹。
下面對演算法的圖例描述
反證法:假設prim生成的不是最小生成樹
這里記頂點數v,邊數e
鄰接矩陣:O(v 2 )
鄰接表:O(e * log 2 v)
Kruskal演算法是一種用來尋找最小生成樹的演算法,由Joseph Kruskal在1956年發表。用來解決同樣問題的還有 Prime 演算法和 Boruvka 演算法等。三種演算法都是貪婪演算法的應用。和 Boruvka 演算法不同的地方是,Kruskal 演算法在圖中存在相同權值的邊時也有效。
圖例描述:
對圖的頂點數 n 做歸納,證明 Kruskal 演算法對任意 n 階圖適用。
歸納基礎:
n = 1,顯然能夠找到最小生成樹。
歸納過程:
假設 Kruskal 演算法對 n ≤ k 階圖適用,那麼,在 k + 1 階圖 G 中,我們把最短邊的兩個端點 a 和 b 做一個合並操作,即把 u 與 v 合為一個點 v',把原來接在 u 和 v 的邊都接到 v' 上去,這樣就能夠得到一個 k階圖 G'(u ,v 的合並是 k + 1 少一條邊),G' 最小生成樹 T' 可以用Kruskal 演算法得到。
我們證明 T' + {<u,v>} 是 G 的最小生成樹。
用反證法,如果 T' + {<u,v>} 不是最小生成樹,最小生成樹是 T,即W(T) < W(T' + {<u,v>})。顯然 T 應該包含 <u,v>,否則,可以用<u,v> 加入到 T 中,形成一個環,刪除環上原有的任意一條邊,形成一棵更小權值的生成樹。而T - {<u,v>},是 G' 的生成樹。所以 W(T-{<u,v>}) <= W(T'),也就是 W(T) <= W(T') + W(<u,v>) = W(T'+{<u,v>}),產生了矛盾。於是假設不成立,T' + {<u,v>}是 G 的最小生成樹,Kruskal 演算法對 k+1 階圖也適用。
由數學歸納法,Kruskal 演算法得證。
e * log 2 e (e為圖中的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