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什麼珠演算法

什麼珠演算法

發布時間: 2025-09-09 22:41:28

❶ 九珠珠心算口訣

枯燥的口訣變為易懂的兒歌,便於幼兒接受、記憶
學習加減撥珠,首先要記口訣,珠心算教材中原有的口訣較單一、枯燥,許多幼兒記不住,有的幼兒暫時記住了,但沒過多久就忘掉。針對這一種情況,在教學中我時常組織幼兒把口訣編成兒歌,邊念邊表演,如在學習補數的加減時,我和幼兒一起把補數口訣編成了兒歌:
加一請撥雙下九,我們都是好朋友;
加二請撥雙下八,開心時候笑哈哈;
加三請撥雙下七,有時也會生生氣;
加四請撥雙下六,快樂時候蹦又跳。
減一請撥雙上九,唱歌要學百靈鳥;
減二請撥雙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
減三請撥雙上七,排隊做操要整齊;
減四請撥雙上六,早上不要睡懶覺。
由於教師積極發動幼兒與教師一起編兒歌,幼兒喜歡學,樂意表演,所以對口訣記得特別牢,從而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理解和記憶能力。
補數加減:加時,本檔要滿十,進一補數來加;
減時,本檔不夠減,退一還補數來減.
撥珠指法:進一雙分,退一雙合
撥珠口訣
1,加一:進一雙分九 減一:退一雙合九
加二:進一雙分八 減二:退一雙合八
加三:進一雙分七 減三:退一雙合七
加四:進一雙分六 減四:退一雙合六
加五:進一上五 減五:退一下五
2,加六:進一下四(4+6) 減六:退一上四(10-6)
加七:進一下三(3\4+7)減七:退一上三(10\11-7)
加八:進一下二(2\3\4+8) 減八:退一上二(10\11\12-8)
加九:進一下一(1\2\3\4+9) 減九:退一上一(10\11\12\13-9)
進退位直加直減:加時無補數去,減時無補數可還
撥珠指法:雙手撥上,雙手撥下

❷ 算盤演算法

算盤是長方形的,四周是木框,裡面固定著一根根小木棍,小木棍上穿著木珠,中間一根橫梁和算盤分成兩部分,每根木棍的上半部有兩個珠子,每個珠子當五,下半部有五個珠子,每個珠子代表一。

用算盤計算稱珠算,珠算有對應四則運算的相應法則,統稱珠演算法則。隨著算盤的使用,人們總結出許多計算口訣,使計算的速度更快了。相對一般運算來看,熟練的珠算不遜於計算器,尤其在加減法方面。

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

直加滿五加進十加破五進十加,加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進一。加二: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進一,加三: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進一,加四: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進一,加五:五上五,五去五進一。

加六:六上六,六去四進一,六上一去五進一,加七:七上七,七去三進一,七上二去五進一,加八:八上八,八去二進一,八上三去五進一,加九:九上九,九去一進一,九上四去五進一。

(2)什麼珠演算法擴展閱讀

珠算發展歷程

古珠演算法是以手撥算珠進行運算。古珠算只用這十個碼衍化各種演算法,為了便於掌握而編成口訣。到了明代。在明代規范珠演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機械化程度,盡可能達到不假思索地撥珠得數的自動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機械化演算法的直接結果,就是使數學在大眾中空前普及。運用珠算機械化演算法,口誦歌訣,撥珠練習,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演算法。不管公學、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夠教學珠演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學會和掌握。

這種珠演算法一直延續到 20 世紀 50 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這個緣故,珠算得以很快傳播,以致傳到海外。在他的科學發現、發明和創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極其浩繁的計算,導致他發現了"十二平均律",這是世界頂尖的發現。

❸ 中國算盤的珠算演算法發展歷程

古珠演算法是以手撥算珠進行運算。古珠算只用這十個碼衍化各種演算法,為了便於掌握而編成口訣。到了明代 ( 公元 1368 — 1644 年 ) ,吳敬、王文素、朱載堉、程大位等對古珠演算法進行了總結、規范,應用領域由商貿到科研有了開拓和發展。例如,程大位 (1533 — 1606 年 ) 在《演算法統宗》里,主張上法訣加法、退法訣減法、留頭乘法、歸除法、盤上定位法等。明代規范珠演算法的中心思想是提高機械化程度,盡可能達到不假思索地撥珠得數的自動化目的。
明代完善珠算機械化演算法的直接結果,就是使數學在大眾中空前普及。運用珠算機械化演算法,口誦歌訣,撥珠練習,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演算法。不管公學、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夠教學珠演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學會和掌握。這種珠演算法一直延續到 20 世紀 50 年代,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這個緣故,珠算得以很快傳播,以致傳到海外。
朱載堉(1536 — 1611 年 ) 把珠算用於科學研究,創串聯 ( 或並聯 ) 使用算盤的方法,設計了極其簡捷的演算法程序。在他的科學發現、發明和創造中,靠珠算完成了極其浩繁的計算,導致他發現了「十二平均律」,這是世界頂尖的發現。
過去,對珠算一般只停留在實用方法上,停留在手撥算珠上,未能從基礎處或者說從「基因」上去認識、闡述它的深遠意義和不可替代的價值。因而,在引入西方數學教學體系時,未用它來更換西方數學課程中相應的落後部分,竟然將它從數學課程中排斥出去。結果,學校中學的數學,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才不得不在數學課之外,另開一門珠算課。
中國第一個人造衛星就是靠算盤計算發射成功的!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葯葯世界伺服器 發布:2025-09-10 03:45:27 瀏覽:675
ftp快照 發布:2025-09-10 03:34:33 瀏覽:731
二叉樹的遍歷演算法java 發布:2025-09-10 03:19:34 瀏覽:13
吉利嘉際旗艦型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9-10 03:14:49 瀏覽:511
c語言四捨五入的函數 發布:2025-09-10 03:06:23 瀏覽:735
c語言兔子 發布:2025-09-10 03:05:49 瀏覽:654
伺服器電腦有些什麼功能 發布:2025-09-10 02:58:43 瀏覽:149
安卓變成黑白了為什麼 發布:2025-09-10 02:39:39 瀏覽:467
sql查詢中使用where 發布:2025-09-10 02:36:59 瀏覽:601
偶爾解壓 發布:2025-09-10 02:20:44 瀏覽: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