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備份資料庫
Ⅰ oracle中怎麼設置資料庫自動備份
Oracle自動備份的三種方法:
Oracle自動備份資料庫不外乎以下三種方式:
WINDOWS下的任務計劃(At命令)
UNIX下的Crontab
第三方工具如Viritas
在以上三種方式中Viritas屬於第三方工具,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接觸,主要說一下windows的任務計劃與unix的cron
1、生成腳本文件,如backup.rcv 假定文件內容如下:
$>cat backup.rcv connect target sys/password rcvcat rman/rman@localname; run{ allocate channel c1 type disk; allocate channel c2 type disk; allocate channel c3 type disk; backup fileaperset 3 format 『/u01/oradata/backup/arch%u_%s_%p』 archivelog all delete input; release channel c1; release channel c2; release channel c3; }
2、生成執行文件在windows上生成backup_archive.bat,內容包括rman cmdfile = backup.rcv 在unix下生成 backup_archive.sh,內容包括oracle/ramn/rman cmdfile = backup.rcv
3、加入調度在windows中用任務計劃向導即可,或使用at命令。在unix中,在目標機器上編寫一個文件,用以啟動Oracle自動備份進程。假定文件名為ORACLE,文件將放在/var/spool/cron/crontabs目錄下
$>cat oracle
0 23 * * 0 backup_archive.sh
#表示星期天23點對資料庫備份
0 12,18 * * * backup_archive.sh
#表示每天12點,18點備份
Crontab文件的每一行由六個域(minutes,hours,day of month,month,day of week,command)組成,域之間用空格或Tab分隔開來。
Ⅱ Oracle備份與恢復(exp/imp,expdp/impdp)
Oracle資料庫管理中,備份和恢復是兩項關鍵任務。本文將深入探討如何進行數據備份與恢復,包括物理備份與邏輯備份,以及不同備份方式的具體操作。
1. 資料庫備份
備份分為物理備份和邏輯備份。物理備份分為歸檔模式備份(熱備份)和非歸檔模式備份(冷備份)。歸檔模式備份在資料庫運行時進行,非歸檔模式備份在關閉資料庫後執行。冷備份(離線備份)通過shutdown命令停止服務,然後復制數據文件和控制文件,以備不時之需。
1.1 離線備份(冷備份)
冷備份要求管理員許可權,關閉資料庫後復制相關文件,如數據文件和控制文件,以實現離線數據保護。
1.2 聯機備份(熱備份)
在歸檔模式下進行的熱備份,可通過archive log list命令查看日誌狀態,並切換到歸檔模式進行備份。
2. 資料庫恢復
恢復分為完全恢復和不完全恢復,根據需要還原到特定時間點。物理恢復涉及數據文件的復制,邏輯恢復則是導入導出操作用於數據恢復。
3. 物理備份與恢復表空間
針對特定表空間,如test3.1備份和test3.2恢復數據文件,操作完成後驗證恢復是否成功。
4. 邏輯備份與恢復
邏輯備份主要通過EXP(DOS命令窗口)或EXPDP工具完成數據導出,而IMP或IMPDP用於數據導入。EXPDP需先創建目錄對象,並確保數據備份到指定位置。
4.1 邏輯導出數據 --EXP--
在非SQLplus環境下使用EXP命令導出數據。
4.2 EXPDP 導出數據
數據泵工具如EXPDP用於跨資料庫或操作系統的數據傳輸,備份數據需存放在目錄對象對應的系統目錄。
4.3 導入數據
無論是IMP還是IMPDP,數據導入需確保導出數據的兼容性,如IMPDP導入數據前提條件是使用EXPDP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