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汽車選購哪些安全配置

汽車選購哪些安全配置

發布時間: 2022-10-18 04:08:58

A. 汽車安全配置介紹大全

隨著人們安全意識的增加,很多人都在汽車上安裝了安全配置,那汽車安全配置有哪些最重要呢?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汽車安全配置介紹大全,希望你喜歡。

汽車安全配置介紹

1、倒車影像

倒車影像在很多人眼裡算不上是一項安全配置,但每年因為倒車引發的血案並不少,實際上倒車影像可以有效的消除很多後方盲區。對很多大車司機或老司機來說這玩意可有可無,反正技術好,再窄的地兒都能輕松入庫。但對很多新手來說確是非常有用的配置,雖然現在很多車型都有倒車雷達,但與倒車影像相比不夠直觀,尤其是當後方有較矮的障礙物,當倒車雷達嗶嗶響起的時候都已經親密接觸了。

2、胎壓監測

輪胎壓力監測系統(TPMS):數據表明,由爆胎引起的車禍在惡性交通事故中所佔的比例非常高,而所有會造成爆胎的因素中胎壓不足當為首要原因。再次提醒大家哦,胎壓監測根本無法防止大多數的意外快速爆胎情況,只是讓駕駛員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注意輪胎的氣壓狀況,保證在最合理的胎壓范圍內、降低油耗、增加抓地力、延長使用壽命。

3、並線輔助

對於新手甚至某些老司機來說,行車過程中並線盲區都是很難以消除的,由於後視鏡提供的視覺范圍總會有一些盲區存在,真正的駕校應該教人並線時扭頭注意盲區,然而我們的駕校幾乎不管這些。不向右扭頭盲區依然在,容易出事腫么辦?並線輔助裝置出現了,其原理很簡單與我們常見的倒車雷達類似,當有車輛靠近時警示燈就會亮起,提醒駕駛者注意此方向的盲區,還有些提供盲區的影像,都是不錯的功能。

4、後視鏡加熱

對於多雨的城市來說,在雨天行駛時會造成車主對側後方的視線不清。具有加熱功能的後視鏡,遇到這種情況時,駕駛員只需開啟加熱除霜按鈕,後視鏡便可以通過鑲嵌於鏡片後的電熱絲加熱,除去鏡片表面的水滴。這項配置對車主的實際幫助很大。

5、ESP

ESP也就是車身穩定系統,車輛上面的一項被動安全系統,在我們行車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些緊急情況下或者冰雪路面出現輪胎打滑時,車上的ESP很快就會介入,防止車輛在路面上出現車輪打滑或空轉等不穩定現象,讓車輛達到最佳行駛狀態,避免車輛發生危險。也就是說ESP在極端情況下是能夠救命的,所以大家在開車時,這個功能千萬不要關閉。

6、兒童安全坐椅標准介面

相信有一大部分人買車是為了小孩,也願意為小孩購買兒童安全坐椅。購車時,一些銷售員會說,車上有安全坐椅介面,但實際上,有些卻難以安裝。原來,目前常見的兒童安全坐椅有兩種安全方式:一是安全帶直接固定式,二是ISOFIX或LATCH標准固定式;前者只要有安全帶便可,後者必須預留有介面。哪種更為安全、堅固?顯然是後者!

7、主動剎車系統

主動剎車系統是現代汽車上的一項黑科技,作為一項主動安全技術,它能夠幫助司機在開車時避免不必要的追尾事故,從而提高行車安全性。當車輛遇到突發危險情況時,該系統能自身主動產生制動效果讓車輛減速,直至剎停,保證乘客的安全。該功能目前普及率還不是很高,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還不夠成熟,不過對於我們的行車起到了極大的輔助作用,這些配置也多出現在高端車型上。

8、車道偏離預警

車道偏離預警系統是一種通過報警的方式輔助駕駛員減少汽車因車道偏離而發生交通事故的系統。一定情況下可以預防由於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車道偏離,特別對於在高速上由於疲勞駕駛導致的車道偏離有很大的抑製作用,出現這種情況時,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讓方向盤適當加以回正,回到正常的車道中。有些是聲音提醒,有的則採用座椅震動的方式來提醒駕駛者。目前該功能普及率並不是很高,多出現在一些豪華車型上。

汽車安全駕駛技巧

1.關於時速

車速過快,車輛面臨“失控”危險

一位有20年駕齡的老司機告訴記者,他多年來安全駕駛的心得只有一個字:慢,沒有別的竅門可言。

一位姓曾的資深汽車工程師告訴記者,時速100~120公里是大部分車輛性能、速度、安全等因素的最佳結合點,而把車速控制在80km/h以內,車輛的安全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保證。

“現在最好的車,在相當好的路面上測試,由專業駕手操控,從時速100km/h急剎到停車,剎車距離最少也有40米”是個什麼概念呢?曾工程師解釋說:“以一輛急剎平均減速度為0.8g的車為例,當速度達到40km/h時剎車距離需要12.76米,60km/h需要25.54米,80km/h已經需要39.92米。可想而知,超過80公里需要的剎車距離更長,而速度越快,對人體的反應和道路情況要求也越高。在過路口時,速度一旦超過60公里,出事故的幾率都很大。”

西華大學交通與汽車學院教授巢凱年認為,車輛的速度在車禍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速度越快,面臨的安全威脅越大。尤其是車輛超過200km/h,對車的要求就進入一種臨界狀態,此時踩一下剎車,車輛左右的摩擦稍有一點不對稱,整個車就可能失衡,發生轉向。有科學家在研究了數百起造成司機死亡的車禍後發現,一輛時速88公里的汽車從相撞到導致司機死亡只需0.7秒,因此時速達到200km/h以上時,面臨的風險無疑會增加幾十倍———要知道,F1上海站比賽,著名車手漢密爾頓的最快單圈平均時速也僅為207km/h。”

通常說來,在市區行駛的安全速度是40~60km/h,在高速上不超過120km/h,控制在這個速度范圍之內,即使發生車禍損失都能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如果遇到特殊路面,比如積水、坑窪、沙子、坡地,更要以極低的速度通過。

所以,控制速度是開車最重要的安全錦囊。

2.關於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

每一款車都有安全裝置,但安全性都有極限

就算一款以安全著稱的車,它的安全性能也是有極限的,一旦超出就面臨車毀人亡。套用一句網上的話,世上沒有“神”車。

不管是幾萬元的經濟型轎車,還是上百萬乃至上千萬元的超級豪車,每一款車在出廠時都配備了安全裝置。汽車安全配置簡單分為主動安全和被動安全,記者就此詢問了一位姓許的汽車高級工程師。據他介紹,主動安全的作用是防止車輛與其他物體發生碰撞,比如ABS、ESP、TCS、EBD、VSA這些電子系統都屬於主動安全,它們最終表現出的效果是車輛避讓障礙物的能力、制動的距離和制動時對車整體的控制力。

而被動安全是車輛已經發生了碰撞後,保證人身安全的配置。“安全氣囊、安全帶,一些車型在設計時採用的吸收能量原理,比如太空艙,或者潰縮式方向盤、碰撞 後發動機下沉,以及車輛的鋼板厚薄等,都是被動安全。”他告訴記者,安全性都是相對的,如果速度過快、制動距離有限,突然發現障礙物,再優秀的車,配置再 多,也很難逃避災難。

所以,最大的安全來源於駕駛者的內心,而不是藉助外力。

3.關於碰撞試驗

安全設置也可能“失靈”,每一起事故都有偶然性

雖然每台車出廠前都通過了一定的碰撞試驗,但不管是歐洲標准還是美國標准,測試的都是普通狀況下的碰撞,有一定的固定模式,甚至連碰撞的角度都是固定的。但車禍卻有偶然性,誰也不能保證車子的哪一點最先接觸到碰撞物。

巢凱年教授告訴記者,車子碰撞時的角度不一樣,著力點不一樣,產生的加速度和位移就不一樣。就拿安全氣囊來說,現在網路上有人在討論,為什麼自己的車速接近100公 里時發生碰撞,安全氣囊卻沒有打開。這種現象並不少見,而且可能發生在任何一款車身上,因為安全氣囊的彈開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碰撞到了它的接觸點,二 是減速度達到一定程度———不能說在起步時碰到石頭了它就會彈開。事實上,在發生事故的一剎那,誰也不能保證駕駛者還能清醒地調整方向盤,將安全氣囊的 “點”瞄準障礙物。

所以,把事故扼殺在搖籃里,是避免損傷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4.關於輪胎

“四足”有異,及時更替

作為汽車的四隻腳,輪胎是汽車奔跑時唯一接觸地面的部分,它的狀態直接決定了行車的安全性。當輪胎氣壓出現異樣,或者表面胎紋磨損過度時,都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車輛行駛中已經出現一些先兆,如跑偏、胎噪變大、高速異常抖動等,一定要格外小心,及時修補或更換輪胎。校正胎壓也是安全檢查中最重要的一環。高級汽車工程師羅開俊告訴記者,人們總認為爆胎是由於輪胎氣壓過高造成,其實胎壓過低也可以引起爆胎,原理是輪胎承受不住車輛的自重。“不同品牌、不同車型對輪胎氣壓都有不同的規定,甚至前胎、後胎都有不同,有70%的爆胎都是因為輪胎氣壓不勻”。胎壓必須隨時檢查,而且必須在輪胎冷卻的情形下進行,否則高溫會使胎壓升高,測起來不準。現今各種轎車,在用戶手冊上都會註明該車輪胎的氣壓要求,允許的偏差也就是±0.1~0.2公斤壓力(一、二百個千帕單位)。

除了專業的測量,羅工還介紹了一些簡易方法,非常適合車主第一時間判斷輪胎狀況。用肉眼觀察:看輪胎表面是不是有鼓包,或者溝槽深度低於1.6毫米時,輪胎都應該更換了;自己檢查胎壓:可以在汽車行駛一段距離後,用手觸摸輪胎表面或輪軸,四個輪胎的溫度應該是一致的,如果有一個特別高,就說明這個輪胎有損傷。

因此,養成檢查輪胎的習慣非常重要。

5.關於安全帶

系安全帶是車輛被動安全的基礎

安全帶可能是平時人們開車、乘車最容易忽略的地方,但卻是汽車碰撞事故中最有效的保護設施,被稱為“生命帶”。據有關數據顯示,駕乘人員系好安全帶,在事故中存活的幾率是不系安全帶的兩倍,受傷幾率則降低50%。

羅工告訴記者,在汽車的一系列被動安全設置中,安全帶是其他裝置發揮作用的前提和基礎。當高速行駛的汽車發生碰撞或緊急制動時,將產生巨大的慣性力,這個 慣性力能使駕乘者與車內的方向盤、擋風玻璃、座椅靠背、車門等物體發生碰撞,甚至被拋出車外。“這個慣性力有多大呢?當車速在50公里時撞上牆壁,相當於從3層樓跌落到水泥地面上,產生的正面沖擊力對一個體重50公斤的人將達到1.5噸。”此時有了安全帶的緩沖作用,就能吸收大量的撞擊能量,並將駕乘人員牢牢束縛在座位上避免碰撞。否則,包括安全氣囊在內的其他安全設置,不僅難以發揮“錦上添花”的功能,相反還會給人帶來傷害和威脅。

所以,要養成良好的駕乘習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系好安全帶。

6.關於高速行駛

越好的車,碰撞後形變越大

在高速上行駛時,車輛的速度一般都比較快,路況良好通常會達到100km/h以上。一位常年從事汽車維修的人士分析,在這種情況下,汽車一般會發生三種撞擊。第一是方向盤偏離,撞到了一邊的護欄,這肯定會出現“Z”字形撞擊,人在車上會像被篩糠一樣搖晃;第二是在快速行駛中爆胎,這時駕駛者通常會打方向盤、踩剎車,車輛容易發生翻滾,建議這時一定不要亂打方向盤,避免急剎車;第三種就是與其他車輛發生碰撞,這時通常速度較快,反應時間短,力度很大。

“我這么多年接觸了很多事故車輛,一般來說,安全性越好的車,發生碰撞後形變越大。”他告訴記者,由於看重安全性,這些車輛的設計原理就是最大化保證乘坐 艙的安全,所以在乘客和駕駛員的地方形變會比較小,但是前車的引擎蓋以下和後備箱的形變可能會很大。這是因為,車輛其他部位都把能量吸收了,人所在的地方 就能少吸收一點。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坐在翻滾列車上碰撞到物體,人可能一下就飛出去了,“這就是因為人把碰撞的能量吸收了”。 所以,一輛車發生事故後,形變程度與它的安全性不一定成正比。

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前後車之間也不能跟車太近,應留出足夠的安全空間。行駛中,車速越快,車輛的間距應越大。一般情況下,車輛間距約參照行車的時速數,(如車速為60km/h,其縱向間距不得小於60m)。高速公路設有車輛縱向距離測量標牌,能夠幫助駕駛員經常目測估算與前車的距離。

7.關於自燃和爆炸

通常撞擊後很難燃燒或爆炸

當遭遇劇烈撞擊後,車是否存在自燃或爆炸的危險性,人是否應該盡快離開車身呢?

“我們在香港電影里經常看到,警察追歹徒,車翻了以後,人爬出來大喊,快跑啊,然後車就爆了。這是電影。”許工程師告訴記者,在現實生活中,嚴重碰撞後自 燃的車輛都很少,更不要說爆炸了,按照原理也是這樣。另外,人們誤認為汽車爆炸可能是發動機的部分,“其實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發動機的外部是鑄鐵,也有 鋁合金的,材料性能非常穩定;而且發動機裡面的幾個氣缸都是分散的,在4個沖程中發揮不同的功能。”

許工分析,從汽車一整套系統來看,爆炸只會涉及到和油有關的東西。汽油在汽車內的通道是:油箱-油管-濾芯器輸送-電子分配-節氣門-混合氣體-氣 缸,發生爆炸的點一定是和汽油有接觸的。在哪種情況下汽油會燃燒呢?肯定要遇到火。但一般的自燃很難引起爆炸。“我曾經在三環路上見到一輛車自燃,直到燒 成一副架子,車也沒有發生爆炸。”他認為,爆炸的原理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里,突然燃燒得很猛烈,內部的能量迅速沖破外殼,就像放火炮一樣。

巢凱年教授也認為,現在許多車輛都有一個特殊裝置———燃油切斷開關,會在車輛出現異常時自動切斷油路,避免爆炸。但如果車輛是在一個極限速度之下,又猛烈撞擊到了堅硬物體,有可能導致油管、油箱等損壞,遇到火花就引爆。

所以,當車輛發生碰撞後,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藉助外力盡快離開車身,但車內人員不要太過恐慌。

8.單手握方向盤

長途駕駛容易使人放鬆警惕。包括筆者在內,不經意間也喜歡單手握住方向盤。但單手握住方向盤卻也有不少弊端,比如彎道轉向,緊急變線均會影響操作的精準度和穩定性。此外,對於高速行駛時,突出其來的爆胎,也會給單手握方向盤的駕駛者帶來致命的危險。

正確的握方向盤方式為,左手應握在九、十時方向之間,右手握在三、四時之間,雙手呈左高右低狀操縱方向盤最為合理。這樣把握方向盤,當右手在操縱擋把等其他機件時,對左手的單獨操縱就會影響很小。

汽車行駛安全剎車的方法技巧

長距離輕剎車根據距離、車速判斷

高超的剎車技巧是不給乘車人有沖擊的感覺,其前提條件是正確把握前方的道路及交通狀況。首先是松開油門踏板,然後根據距離、車速等進行剎車操作。

車輛完全停止前松一次剎車

如果我們踩剎車的目的是停止車輛行駛的話,一直踩著剎車直至車輛停止行駛前瞬間會產生比較大的沖擊,其技巧是在車輛完全停止前松開一次剎車,然後再輕點剎車直至車輛停止行駛。

緊急剎車時要用力踩剎車踏板

現在ABS防抱死系統已經是車輛的標准配置,因此如果遇到緊急情況時,一定要全力踩下剎車踏板。

惡劣天氣謹慎使用緊急剎車

盡管現在車輛基本都配置了ABS防抱死系統,車輪抱死等現象得到極大改善。建議在雨天行駛注意控制車速的同時,謹慎使用緊急剎車的動作。

轉彎時先減速再剎車

打著方向踩剎車時,車輛容易失去重心,因此在進入彎道前應該通過剎車充分地減低車速。但如果來不及減速的話,可根據情況短暫使用剎車。濕滑彎道路面緊急剎車的話容易發生甩尾,可以通過降低擋位,利用發動機制動進行減速。

凹凸路面使用發動機制動

B. 汽車十大必備安全配置,可以仔細說說嗎

當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候,除了在外觀,內飾和動力這幾大重點觀察以外,也會注重於汽車的配置方面。在配置方面分為幾類,除了娛樂配置,安全配置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選項之一。安全配置種類繁多,許多推銷員會將這些安全配置吹的天花亂綴,但實際上又有那些才是真正實用的配置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羅列出10個汽車比較重要的安全配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C. 買新車時,哪些配置是必須選擇的

在購買新車的時候,一些配置是必須要選擇的。比如說汽車的ESP和安全氣囊,汽車的ESP(車身穩定系統)和安全氣囊是最為重要的安全配置,也是現在汽車必須有的配置,此外,汽車的胎壓檢測也是必須有的配置,有了胎壓檢測可以大大降低汽車發生爆胎的概率。再者就是汽車的倒車雷達功能功能,這個功能對於一些新手司機來說是必要的。

汽車必須選擇的配置,首先是ESP和安全氣囊。汽車的ESP全稱車身穩定系統,可以在特殊的路面保證車身的穩定,確保行車安全,而汽車的安全氣囊是保護車內駕乘人員非常重要的配置,這兩個都是不可缺少的新車配置;其次,胎壓監測。汽車的胎壓監測已經成為限制的一個基本配置,有了胎壓監測不僅可以隨時查看汽車輪胎的氣壓高低,還可以對一場胎壓發出警告,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提醒作用,可以大大的降低汽車爆胎風險,所以說也是汽車必須配置的一個功能;最後,倒車雷達。倒車雷達的主要功能就是輔助倒車,這個功能對於新手司機來說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倒車雷達。

倒車雷達的功能就是輔助倒車,這個功能對於很多的新手司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倒車雷達也是購買新車時必須選擇的一個配置。

D. 新手司機買車時,都有哪些配置是必須選的

新手司機買車時,都有哪些配置是必須選的?

作為新手司機,在選購汽車時有些配置是必須選擇的,而又的配置則可以忽略了,因為有些配置,就是車開到報廢都不一定用得上。

新手司機買車必選配置:

1,四門電動玻璃,最好帶一鍵升降的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說,現在的汽車不都是四門電動玻璃了嘛?是的,現在大部分汽車都是電動玻璃了,電動玻璃確實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方便,以前的汽車,只有高配的才帶電動玻璃,低配的是不帶的,這就及其不方便了,你想呀,開著車突然下雨了,一邊開車還得一邊搖玻璃多危險呀!好在現在都是電動玻璃了,但即便是電動玻璃還是有區別的,那就是一鍵升降功能,關鍵時候這個功能橫管用的。

E. 買車時有哪些值得選配的主流安全配置

現在人們對於汽車的安全性能越來越重視,汽車的安全配置也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先進。總體說來,汽車的安全裝置可以分為兩類:主動安全裝置和被動安全裝置。車輛的主動安全裝置是指任何狀態下,能夠使得駕駛員有效控制車輛從而避免發生事故的各類設施、設備,包括指示系統、照明系統、穩定系統、轉向系統、制動系統、汽車防碰撞預警系統等;汽車的被動安全是指在事故發生時保護乘員和步行者,使直接損失降到最小的性能,包括安全車身結構、乘員保護系統(包括安全帶、
安全氣囊和安全轉向柱等)。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汽車上的這些安全裝置,看看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來打醬油的。

F. 想要汽車更安全,哪些配置要有

主動安全配置是指依靠動力性能和制動性能為避免交通事故發生而主動採取的裝置。主動安全配置主要包括:(1)ABS(防抱死制動系統):最重要的功能是能夠盡量保持制動時汽車的方向穩定性。(2)EBD:在汽車制動的瞬間,高速計算出四個輪胎由於附著不同而各異的摩擦力數值,然後調整制動裝置,使其按照設定的程序在運動中高速調整,達到制動力與摩擦力(牽引力)的匹配,以保證車輛的平穩和安全。EBD是ABS的輔助功能,EBD+ABS就是在ABS的基礎上,平衡每一個輪的有效地面抓地力,改善剎車力的平衡,防止出現甩尾和側移,並縮短汽車制動距離。(3) ABS/ASR系統成功地解決了汽車在制動和驅動時的方向穩定性問題,但不能解決汽車轉向行駛時的方向穩定性問題。(4)ESP系統通常是支持ABS及ASR的功能,使車輛在各種行車狀態下都能保持最佳的穩定性,特別是在過度轉向或轉向不足的情況下效果明顯,提高方向穩定性,表現出最佳的行駛性能。(5)電子制動輔助系統的實質就是在探測到駕駛者的緊急制動指令後產生一個足夠大的剎車力度來獲取最短的剎車距離,以避免不應發生的事故。

G. 汽車主動安全配置有那些

● 主動行駛安全系統。
1.
ABS+EBD。
ABS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行駛安全系統了,所有市場上賣的汽車都必須強制帶有的安全配置。 制動力分配系統(EBD)是ABS系統的補充,它根據路面條件和車身自重等條件計算出四輪由於附著力不同導致的滑移率,並自動調節剎車力,以得到平衡、理想的剎車力分布,保證汽車的平穩。 ABS則在急剎時防止車輪抱死而產生滑移,特別在濕滑路面高速行駛,急剎會因為路面附著力減少,使輪胎失去附著力,導致車輛失控。 由於車輪與地面之間剛要產生滑移但又不抱死的制動效果最好,於是ABS就是利用車速感測器、ECU、電磁閥等部件對制動力進行自動控制,利用感測器接收抱死信號,通過ECU處理後通過指令降低車輪制動缸油壓,降低制動力,然後在適當的時候恢復油壓,並不斷循環,以此將制動效果發揮到最佳,使滑移率保證在可控范圍,讓汽車具有最大附著力,從而提高汽車制動時的方向控制性和穩定性。
2.
驅動防滑系統(TCS/ASR)
與ABS相似,TCS也是控制車輛滑移率的,但TCS是保證車輛起步和加速的時候方向穩定性和操控性的系統。 在汽車起步的時候,由於輪胎附著力的限制以及地面濕滑等路面原因,較大的扭矩輸出會引起驅動輪打滑,使得車輛不能很好的起步。 TCS對驅動輪進行控制,它既能控制制動,同時也能控制發動機輸出。 當汽車突然加速導致驅動輪打滑時,TCS會馬上工作,通過制動系統給打滑的驅動輪一個制動力,並同時降低發動機功率輸出,制止車輪打滑。
3.
緊急制動輔助系統(EBA)

H. 汽車安全配置有哪些

你好,
安全氣囊:安全氣囊是每輛汽車所必備的安全裝置,當汽車受到沖撞力的時候,它自動彈出,為駕駛人員以及乘客提供防護,可讓頭部受傷概率降低25%,面部受傷概率降低80%。
2ABS制動防抱死系統:ABS制動防抱死系統是每個汽車上必備的,其作用是在汽車制動的時候保證其方向的穩定性,防止產生側滑跑偏的情況。
3ESP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SP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可以控制汽車在緊急變線時的車身穩定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汽車失控事故的發生。對於汽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主動安全裝置。但不是每輛車都有的,所以在購買車輛的時候可要注意了。
4CBC彎道自動控制:在汽車轉彎制動的時候,它和ABS制動防抱死系統相互配合可以達到降低過度轉向或者轉向不足的危險。
5HAC上坡輔助系統:它主要的功能是讓車輛在不適合用手剎的時候,坡上起步腳離開制動踏板可以讓車輛繼續保持制動幾秒,從而讓駕駛員有充足的時間來操作剎車踏板轉油門踏板的操作。

I. 汽車10大最實用配置,買車主要看哪些配置和參數

對於准備買車的朋友來說,現在肯定是在做准備工作,比如看看車的參數和配置。但是有些不太懂車的朋友,滿腦子都是車的參數和配置,真的很頭疼。下面介紹一下買車主要看哪些配置和參數。

先看車參數。

1.軸距

軸距和車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車長相同的兩輛車,軸距不一定相同。一般來說,軸距越長,車內空空間越大,舒適性越好,車輛行駛穩定性越高。

2.發動機的最大功率

發動機的最大功率是發動機的動力參數之一。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功率越高,車輛的動力越好。但是這種理解是不合理的,因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就是發動機轉速。隨著轉速的增加,發動機的功率也相應增加,但達到一定轉速後,功率反而呈下降趨勢。

3.發動機的最大扭矩

簡單來說,扭矩決定速度,動力決定速度。扭矩隨著發動機轉速而變化。如果速度太高或太低,扭矩不是最大值。最大扭矩只是在某一轉速或某一轉速范圍內,這是標注最大扭矩時給出的轉速或轉速范圍。

4.燃料消耗

油耗對車主來說很重要。畢竟現在的油價不便宜,一漲再漲。但我們看到的汽車油耗通常是理論油耗或等速油耗,與實際油耗會有較大差異,可以借鑒,不必較真。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最實用的配置有哪些。注意重要的安全配置,比如ESP、ABS、安全氣囊等。當然,越多越好。

1.倒車影像

對於新手來說,倒車影像絕對是最重要的配置之一。倒車影像有非常重要的輔助意義。停車時顯示屏上會有停車輔助線,可以很好的幫助新手車主。

2.倒車雷達

同樣,倒車雷達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相比倒車影像,只是少了顯示屏。所以建議倒車影像和倒車雷達其中一個,當然最好兩個都有。

3.折疊後視鏡。

如果不想每次下車都親自折疊後視鏡,下次開車再展開,那就一定要選擇折疊後視鏡。

4.後出風口

如果經常有人坐在車的後排,那麼肯定有後排出風口。炎熱的夏天,也要為感覺不到背後寒風的朋友著想。

5.後視鏡加熱

雨雪霧天氣,後視鏡玻璃什麼都看不清。這時候如果後視鏡加熱,可以用嵌在鏡片後面的電熱絲加熱後視鏡,快速去除玻璃上的霧氣,保持鏡面清晰。

6.多功能方向盤

開車時,手不離開方向盤就可以控制一些常用功能,真的相當方便。

7.自動空調整

根據您設定的溫度,自動調節出風溫度,根據室溫自動調節壓縮機功率。簡單易懂的操作無疑更受歡迎。

8.座椅通風和加熱

有了座椅的通風加熱,再也不用忍受冬冷夏熱的感覺,對於經常開車的車主來說絕對是福音。

9.輪胎壓力監控

輪胎壓力對汽車來說非常重要。輪胎氣壓的高低會影響汽車的性能和安全。有了胎壓監測,可以第一時間檢測到汽車胎壓異常。

10.座椅腰部支撐

座椅腰部位置安裝有活動支撐墊,可手動或電動連續或步進調節,以迎合和支撐駕乘人員的腰部曲線,緩解腰部疲勞。不過一般只有中高端機型才有。如果沒有但是想提高乘坐舒適性,可以在網上買一個合適的坐墊。

相關閱讀:

四驅和兩驅的區別,高速四驅比兩驅安全嗎?

哪個比插電好,混動和插電的區別

@2019

J. 汽車的安全配置都要哪些

主動安全配置

1.ABS防抱死系統:在緊急情況下我們一腳把剎車踏板踩到底時,在電腦的控制下能夠達到點剎的功能,完全可以避免車輪抱死造成的側滑。


2.牽引力控制:簡稱TCS,也稱為ASR或TRC。是保證汽車在各種行駛狀況下都能獲得最佳的牽引力,是利用電腦檢測4個車輪的速度和方向盤轉向角度,比如我們在冰雪路面上加速時,檢測到驅動輪和非驅動輪轉速差過大,電腦就會立即分析判斷驅動力過大,發出指令減少發動機節氣門的開度,從而避免車輛失控。

3.剎車輔助:稱之為EBA,我們正常剎車時該系統並不會動作,剎車踏板的力度都是由我們自己掌控的。但是當電腦檢測到駕駛員是急速踩下踏板時,EBA就會立即啟動對剎車系統進行加壓,產生最大的剎車力量,讓車輛迅速避開險境。根據實驗室測試數據表明,有剎車輔助系統的車型要比沒有該系統的車型縮短45%的剎車距離。

4.車輛穩定系統:簡稱ESP,其工作原理是在ABS制動防抱死和ASR牽引力控制系統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功能,通過分布在車輪上的感測器來分析車輛的行駛狀況,在非正常狀態下對動力進行干預,可以同時控制單個或多個車輪進行分別制動,從而保持汽車回到正常的行駛軌跡,而不至於失控。

5.前後防撞鋼梁:。防撞鋼梁的厚度不得低於1.2mm,但是很多中檔車型都沒能達到,還有很多車輛根本不安裝行人保護泡沫和後防撞鋼梁,還有固定螺絲明明是8顆而實際就安裝了7顆。因為在這里偷工減料我們是看不到的,再比如本田思域在歐洲使用鋁合金防撞鋼梁,,但到國內就換成了鋼制材料,很多車企為了節約成本都是在這里做文章。


6.車門防撞梁:一般分為管狀和帽形兩種,日韓車系常用管狀車門防撞梁,而歐美車常用帽形防撞梁。一個具有高強度鋼性的防撞梁,完全可以抵禦側面的撞擊,最大限度減輕乘員的傷害。

7.後排座椅鋼板:對於靠背上的鋼板大家都會忽略的,它的作用是防止後方金屬穿透座椅傷到乘員,作用之大但是很多車企都給省略了,或者用其它材料代替。


8.底盤: 設計的是否合理直接關繫到安全性,現在很多自主品牌汽車都是借鑒老款日系車的底盤,為什麼不更新呢?因為升級後可能就會造成鬆散的感覺,所以說一個成熟的安全底盤需要多年的路試。

9.鈑金剛性:日系車都在宣稱自己的鈑金薄是為了吸能,但本人並不這樣認為,鈑金必須有很強的鋼性才可以。

10.安全帶:按照安全標准全車乘員不系安全帶都應該報警,但目前來說只有前排才有此功能。

(二)被動安全配置


1.前排雙安全氣囊是為了保護乘員胸部。

2.前側面安全氣簾是為了保護人體不規則碰撞的需要。

3.前後頭部安全氣囊顧名思義就是保護頭部安全的。

4.碰撞時發動機自動下沉這項功能是必須有的,比如老款捷達發生碰撞時發動機就會進入駕駛室。

5.碰撞時車門自動解鎖這是縮短急救時間的通道。

熱點內容
linux軟體測試 發布:2025-07-04 20:12:40 瀏覽:272
小數加減法計演算法則 發布:2025-07-04 20:11:49 瀏覽:689
文件如何定時上傳至伺服器 發布:2025-07-04 20:06:17 瀏覽:859
菜鳥商城源碼 發布:2025-07-04 20:01:31 瀏覽:445
英雄聯盟頭像文件夾 發布:2025-07-04 19:49:59 瀏覽:579
取消電腦連接wifi密碼怎麼設置密碼 發布:2025-07-04 19:31:32 瀏覽:507
電腦伺服器市場 發布:2025-07-04 19:14:06 瀏覽:503
沒簽名只加密 發布:2025-07-04 18:54:38 瀏覽:255
紅米手機存儲問題 發布:2025-07-04 18:50:43 瀏覽:844
水電煤演算法 發布:2025-07-04 18:36:44 瀏覽: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