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加硬碟要做什麼
A. 電腦如何加硬碟
首先要了解電腦的基本信息。硬碟的背面會寫有硬碟的存儲容量以及電壓,功率,轉速等基本信息。買材料。購買的硬碟裡面會有硬碟、對接線跟螺絲釘。
在硬碟的上方會有兩個SATA介面,大介面是連接電腦電源的,小介面是主板和硬碟連接的。找到電腦上面的硬碟托架,把硬碟放到裡面並用螺絲固定好。
打開電腦機箱,順著電源線,找到這個大頭的SATA介面。然後將介面對准硬碟上大口的介面插入,再將對接線的一頭插入小口的插口。將對接線的另一頭穿過去,插到硬碟上的小口上,這樣硬碟就安裝好了。
注意事項:
1、在工作時不能突然關機
硬碟當硬碟開始工作時,一般都處於高速旋轉之中,如果我們中途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摩擦而損壞硬碟,因此要避免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在其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讀寫結束後方可關閉計算機的電源開關。
2、防止灰塵進入
灰塵對硬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這是因為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硬碟很容易吸引空氣中的灰塵顆粒,使其長期積累在硬碟的內部電路元器件上,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熱量散發,使得電路元器件的溫度上升,產生漏電或燒壞元件。
另外灰塵也可能吸收水分,腐蝕硬碟內部的電子線路,造成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所以灰塵體積雖小,但對硬碟的危害不可低估。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
一般計算機用戶不能自行拆開硬碟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碟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碟片或磁頭。
3、要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
溫度對硬碟的壽命也是有影響的。硬碟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盪器的時鍾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器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
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器件上,造成短路;濕度過高時,電子元器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
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從而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碟片。另外,盡量不要使硬碟靠近強磁場,如音箱、喇叭、電機、電台、手機等,以免硬碟所記錄的數據因磁化而損壞。
B. 筆記本加了固態硬碟後還需要做什麼
把你的系統遷移到固態硬碟,設置默認從固態硬碟啟動,還還想升級可以再加內存
自用遷移系統軟體
C. 我原裝有固態硬碟,我想加入機械硬碟需要做一些什麼
你的電腦需要加入機械硬碟,首先你的電腦是什麼電腦,如果是台式電腦比較簡單,先把你的電腦用螺絲刀把螺絲拆了,然後找到安裝機械硬碟的位置,直接用機械硬碟的放到機箱上面對螺絲孔就行,能裝上左右或者下面其中一面的四顆螺絲肯定就是機械硬碟安裝的位置了,如果你的是筆記本電腦加機械硬碟就困難一點,因為一般筆記本電腦都做得比較薄,只有一個sata介面,一般筆記本電腦都不能直接加機械硬碟,但是現在光碟機基本很少用到了所以出現了一種在光碟機位安裝機械硬碟的托架,你可以買一個托架回來安裝然後把硬碟分區就能使用。
D. 電腦再加一個機械硬碟具體要怎麼做
舊機械硬碟可以裝新電腦上嗎?台式電腦加新/舊機械硬碟+分區
目前有不少新電腦用戶為了節省幾百元的預算,將家裡的老電腦的舊機械硬碟卸下安裝到新電腦上,來繼續使用。那麼舊機械硬碟可以裝新電腦上嗎?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台式電腦加新/舊機械硬碟+分區教程,無論是增加新機械硬碟或者舊機械硬碟,方法相同。
舊機械硬碟可以裝新電腦上嗎?
現在的機械硬碟都是SATA介面(串口)的,如果您的是舊機械硬碟SATA介面肯定可以安裝到新電腦上,但是如果是老式IDE(並口)的機械硬碟,那麼對於這種淘汰的介面來說肯定是無法安裝的,畢竟新主板是不支持IDE介面的。
台式電腦加新/舊機械硬碟教程
電腦安裝機械硬碟所需:
1、機械硬碟(一共有兩個介面需要接,一個sata數據線,另一個是sata供電線(電源上有))
2、SATA線
3、硬碟螺絲(一般是機箱配備的,卸下的舊硬碟螺絲可用、新硬碟可以問商家要)
打開主機箱,將機械硬碟安裝在機箱的機械硬碟倉位中,固定硬碟螺絲,有的機箱是支架的,免螺絲的,安裝如下圖所示:
找到電源上的多餘SATA供電介面,這是為機械硬碟供電的,如下圖所示:
在機械硬碟插上SATA供電線與SATA數據線,如下圖所示。
記得SATA數據線另一頭需要與主板上的SATA口連接,找到主板上的SATA介面並插入,優先接到SATA3.0介面上(如果你機械硬碟是SATA2.0,你插到主板SATA3.0,也會降至2.0,而機械硬碟是SATA3.0,而主板上是SATA2.0,也會降至2.0,當然新電腦的主板肯定沒有2.0介面,不用考慮)。
註:由於多硬碟接入有啟動順序,主板一般會有四個甚至更多的SATA介面(分別為SATA0、SATA1、SATA2、SATA3標識),主硬碟盡量接到主板SATA0標識上,重盤接到SATA1或者其它SATA介面,這是優先順序,當然你懂得設置BIOS,也可以在BIOS中設置硬碟啟動順序。
機械硬碟怎麼分區?
對於新硬碟,都是沒有分區的,這時候你是無法在電腦中找到分區的,我們需要將電腦進行分區,就可以顯示分區了,至於需要幾個分區具體看自己需求了。關於硬碟分區可以在系統中的磁碟管理進行分區,當然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分區軟體,如disk genius、分區助手進行對磁碟的分區。如下圖以disk genius分區軟體為例,軟體自行下載並安裝。
我們打開disk genius軟體之後,先選擇的機械硬碟名稱,點擊「快速分區」,如下圖所示。
選擇你需要分區的數目,重盤去除主分區的勾選,設置劃分每個硬碟的容量,最後點擊確定即可完成硬碟分區,這時我們就可以在電腦中看到剛剛分好的每一個磁碟分區。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台式電腦加新/舊機械硬碟教程以及硬碟分區教程,適用於增加新機械硬碟或者舊機械硬碟,舊硬碟有資料也可以不用分區,希望本文能夠幫助到大家,關注裝機之家,獲得更多電腦知識
E. 怎樣給電腦加裝硬碟
首先要設置好硬碟跳線,硬碟的跳線方法可參考硬碟說明書,不同的硬碟,跳線方法一般也不同。如果一根IDE數據線上只接唯一的一個IDE設備(例如硬碟、光碟機、ZIP或MO等),就不需要對這個唯一的IDE設備設置跳線,系統會自動識別這個IDE設備(例如硬碟)的身份。
一般都是將性能好的新硬碟(第一硬碟)設為主盤MA(Master
Device)接在第一個IDE介面(Primary
IDE
Connector)上。至於舊硬碟(第二硬碟),有幾種接法:
1.兩個硬碟接在同一根硬碟數據線上,則第二硬碟應設為從盤SL(Slave
Device)。
2.第二硬碟接在第二個IDE介面(Secondary
IDE
Connector)上,如果該介面的數據線上只有一個硬碟,也沒接光碟機,那麼,第二硬碟就不用跳線;如果這根數據線上還掛有光碟機,一般將第二硬碟和光碟機的其中一個設為Master
Device,另一個設為Slave
Device,這由你自己決定。
順便說一下,在硬碟或光碟機上,除了MA、SL跳線外,還有一個CS(Cable
Select,電纜選擇)跳線。如果跳線選擇為CS有效,該IDE設備的主、從身份就由硬碟數據線決定。一般來說,連接在硬碟數據線中間插頭上的盤是主盤,連接在硬碟數據線末端插頭上的盤是從盤。但是,光有CS跳線還不行,還需要對普通的40芯硬碟數據線進行改造,即:從帶顏色的一邊數起,把在兩個主、從盤插頭之間的第28根線切斷,注意一定不要切斷其它線,這樣就可以配合CS跳線作為一條專用硬碟數據線。當需要交換主、從盤身份時,只要把這條硬碟數據線接硬碟的兩個插頭對調一下即可,而不必把硬碟拆卸下來重新跳線。這對於雙硬碟接在同一根數據線上、需要變換硬碟主、從設置的朋友來說,是很方便的。
安裝雙硬碟,不能不說「盤符交錯」問題。什麼是「盤符交錯」呢?舉個例子吧。假設你的第一硬碟原來有C、D、E三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1、
D1、E1,第二硬碟有C、D兩個分區,分別標記為C2、D2。一般情況下,安裝雙硬碟後,硬碟分區的順序將為C-C1,D-C2,E-D1,F-E1,
G-D2,你看,原來第一硬碟的D、E分區變成了E、F盤,在C、E盤之間嵌入了第二硬碟的C分區,這就是「盤符交錯」。「盤符交錯」會引起安裝雙硬碟以前原有的軟體、鏈接等因路徑錯誤而無法正常工作。
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避免「盤符交錯」。
1.如果兩塊硬碟上都有主DOS分區,可在CMOS中只設置第一硬碟,而將第二硬碟設為None,這樣,在Windows或Linux系統中就會按IDE介面的先後順序依次分配盤符,從而避免「盤符交錯」,而且也不會破壞硬碟數據。這樣做的好處還有,如果在兩塊硬碟的主DOS分區分別裝有不同的操作系統,可以通過改變CMOS設置激活其中的一個硬碟,屏蔽另一個硬碟,從而啟動相應的操作系統。缺點是:在純DOS下無法看到被CMOS屏蔽的硬碟。
2.只在第一硬碟上建立主DOS分區(當然還可以有其它邏輯分區),而將第二硬碟全部劃分為擴展分區,然後再在其中劃分邏輯分區,就可以徹底避免「盤符交錯」了。當然,對第二硬碟分區前,要備份好你的數據哦!可以先用方法1安裝好雙硬碟,再把重要數據備份到第一硬碟上,最後對第二硬碟重新分區。
F. 【增加硬碟】需要【重裝系統】嗎
無需重新安裝系統。
因為第二個硬碟是從屬硬碟,這相當於擴展存儲硬碟。但是,掛起雙硬碟驅動器時,必須注意主從驅動器,即計算機默認從哪個硬碟啟動,如果進入原始系統,則可以先將其掛起,然後再打開,格式化舊硬碟可以直接使用。
如果在引導後沒有進入原始系統,或者進入了舊的硬碟驅動器系統,或者根本無法進入系統,或者藍屏,那麼計算機默認將舊的硬碟驅動器作為主驅動器,找到改變主從的方法。
如果是最舊的IDE介面(具有非常寬的數據線)硬碟驅動器,則電源D型介面旁邊有4對小跳線,然後查看硬碟正面的標簽以說明跳線。如果硬碟驅動器是SATA介面(即非常窄的L形介面),則之前進入系統的硬碟驅動器將默認為主驅動器。
(6)存儲加硬碟要做什麼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驅動器有兩種存儲介質,一種是使用快閃記憶體(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另一種是使用DRAM作為存儲介質。
基於快閃記憶體: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IDEFLASH DISK,串列ATA快閃記憶體檔):使用FLASH晶元作為存儲介質,通常也稱為SSD。此SSD的最大優點是可以移動,並且數據保護不受電源的控制,可以適應各種環境,並適合個人用戶。
基於DRAM的固態硬碟驅動器:DRAM被用作存儲介質,應用范圍狹窄,模仿了傳統硬碟的設計,可被大多數操作系統文件系統工具用於卷設置和管理,並提供了用於連接主機或伺服器的行業標准PCI和FC介面。
G. 電腦加硬碟需要准備的東西有什麼
顯然要一塊硬碟,一條數據線,一條電源轉接線(如果電源上有空閑的硬碟電源線可省略),4個硬碟螺絲。
數據線一頭接硬碟一頭接主板,主板上的位置跟原來的
硬碟介面位置旁邊。
H. 電腦主機硬碟容量不夠怎麼再加一個硬碟
去電子市場買一個硬碟回來,再買根數據線,現在都是串口硬碟,找賣家要四個硬碟螺絲,自己回家擰上就可以了。注意需要設一下引導硬碟信息。 如果自己不會操作,可以直接帶著主機去買硬碟,讓賣家給直接弄好。或者去維修店加一個即可。
(8)存儲加硬碟要做什麼擴展閱讀:
解決方法:
首先,可以先清理電腦上不用的文件和垃圾文件,節約可控的有限磁碟空間。可以自己查看電腦硬碟文件或用其他有電腦清理功能的軟體幫助實現。
如果有經濟實力的話,可以買一個移動硬碟,將需要用的電腦數據可以整理好,存入移動硬碟。擴大了電腦容量,還方便了不同電腦之間的大容量傳輸。現在移動硬碟品類眾多1t~3t中,容量越大,位價越小;不需要獨立電源的,使用起來房間,簡單;盡量買大品牌的質量有保證。
如果不經常用於電腦之間的傳輸,可以採用較便宜的方法—更換或增加大容量的硬碟。如將原來660g的硬碟換成1T或3t的硬碟;也可以多購買幾塊硬碟做成磁碟陣列,既增加了容量也加大了數據的安全性。
如果現在先不打算購買或升級電腦設備,還可以將電腦資源通過雲存儲存入網上,(如網路雲)只需申請號網路賬號,下載網路雲管家,就可以上傳電腦資源到網路,更有2t空間海量存儲,還能更好地整理網路上的資源。此法適合暫時不升級設備,網路環境較好,有較多暫時不需要的資源存在網上的用戶。
I. 我電腦儲存不夠,加多個硬碟,要設置什麼嗎加多的那個硬碟純粹是擴充存儲空間的
不需要設置任何東西,安裝的時候注意下sata插槽就行了。
例如你主硬碟在sata2插槽上,那麼你就的將副硬碟插到sata3,4靠後的就可以了。
這樣默認還是主硬碟啟動,進入系統後給副硬碟分區就行了。
J. 有一個伺服器做了raid5後,容量不夠,想再加一個或者多個硬碟該怎麼操作!
1、打開主機機箱蓋,給硬碟在機箱里找個位置固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