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存的存儲
㈠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RAM。
主存儲器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現代計算機是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顧合理的造價,往往採用多級存儲體系。
即由存儲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適中的主存儲器是必不可少的。主存儲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與地址無關。
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達4GB的存儲器地址。這對多數應用已經足夠,但對於某些特大運算量的應用和特大型資料庫已顯得不夠,從而對64位結構提出需求。
(1)主存的存儲擴展閱讀:
相關特點:隨機存取
當存儲器中的數據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要的時間與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寫入的位置無關。相對的,讀取或寫入順序訪問(Sequential Access)存儲設備中的信息時,其所需要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系。它主要用來存放操作系統、各種應用程序、數據等。
當RAM處於正常工作時,可以從RAM中讀出數據,也可以往RAM中寫入數據。與ROM相比較,RAM的優點是讀/寫方便、使用靈活,特別適用於經常快速更換數據的場合。
㈡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什麼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英語: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㈢ 主存屬於內存還是外存
主存屬於內存。
主存的別稱叫做內存,它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與CPU通信的橋梁。所有程序都在計算機內存中運行,所以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有很大的影響。
內存也被稱為存儲器和主存儲器,用於在CPU中臨時存儲操作數據,並與諸如硬碟的外部存儲器交換數據。
只要計算機在運行,CPU就會把需要計算的數據傳送給存儲器進行操作。當操作完成後,CPU將發送結果,並且存儲器的操作也決定計算機的穩定操作。內存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組成。
(3)主存的存儲擴展閱讀:
內存非同步工作模式有很多意義。在廣義上,當存儲器的工作頻率與CPU的外部頻率不一致時,可以稱為存儲器非同步工作模式。
首先,最早的存儲器非同步工作模式出現在早期的主板晶元組中,這使得存儲器工作在比CPU外部頻率低33 MHz或33 MHz的模式下,從而提高系統存儲器性能或使舊存儲器繼續發揮余熱。
其次,在正常工作模式下,許多主板晶元組還支持非同步存儲器模式,如英特爾910GL晶元組,它只支持533 MHz FSB、133MHz CPU外部頻率。
但它可以匹配工作頻率為133MHz的DDR 266、工作頻率為166MHz的DDR 333和工作頻率為200 MHz的400 MHz的DDR,但只有不同的記憶。
㈣ 主存和輔存的區別是什麼
一、性質不同
1、主存儲器(Mainmemory),簡稱主存。是計算機硬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
2、輔存狹義上是我們平時講的硬碟。科學地說是外部存儲器(需要通過I/O系統與之交換數據,又稱為輔助存儲器)
二、特點不同
1、主存儲器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器,與輔助存儲器相比有容量小、讀寫速度快、價格高等特點。
2、輔存:存儲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以及可以永久地離線保存信息。
三、分類不同
1、主存儲器主要由存儲體、控制線路、地址寄存器、數據寄存器和地址解碼電路五部分組成。
2、輔存:包括磁表面存儲器、軟盤存儲器、磁帶存儲設備、光碟存儲設備。
㈤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
計算機的主存儲器是指RAM。
主存儲器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現代計算機是為了提高性能,又能兼顧合理的造價,往往採用多級存儲體系。
即由存儲容量小,存取速度高的高速緩沖存儲器,存儲容量和存取速度適中的主存儲器是必不可少的。主存儲器是按地址存放信息的,存取速度一般與地址無關。
32位(比特)的地址最大能表達4GB的存儲器地址。這對多數應用已經足夠,但對於某些特大運算量的應用和特大型資料庫已顯得不夠,從而對64位結構提出需求。
(5)主存的存儲擴展閱讀:
相關特點:隨機存取
當存儲器中的數據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要的時間與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或所寫入的位置無關。相對的,讀取或寫入順序訪問(Sequential Access)存儲設備中的信息時,其所需要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系。它主要用來存放操作系統、各種應用程序、數據等。
當RAM處於正常工作時,可以從RAM中讀出數據,也可以往RAM中寫入數據。與ROM相比較,RAM的優點是讀/寫方便、使用靈活,特別適用於經常快速更換數據的場合。
㈥ 主存儲器的基本組成
主存儲器(英文:Main memory,簡稱:主存)是計算機硬體的一個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指令和數據,並能由中央處理器(CPU)直接隨機存取。通常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
主存儲器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器,與輔助存儲器相比有容量小、讀寫速度快、價格高等特點。計算機中的主存儲器主要由存儲體、控制線路、地址寄存器、數據寄存器和地址解碼電路五部分組成。
從70年代起,主存儲器已逐步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構成。用得最普遍的也是最經濟的動態隨機存儲器晶元(DRAM)。1995年集成度為64Mb(可存儲400萬個漢字)的DRAM晶元已經開始商業性生產,16MbDRAM晶元已成為市場主流產品。DRAM晶元的存取速度適中,一般為50~70ns。有一些改進型的DRAM,如EDO DRAM(即擴充數據輸出的DRAM),其性能可較普通DRAM提高10%以上,又如SDRAM(即同步DRAM),其性能又可較EDO DRAM提高10%左右。1998年SDRAM的後繼產品為SDRAMⅡ(或稱DDR,即雙倍數據速率)的品種已上市。在追求速度和可靠性的場合,通常採用價格較貴的靜態隨機存儲器晶元(SRAM),其存取速度可以達到了1~15ns。無論主存採用DRAM還是SRAM晶元構成,在斷電時存儲的信息都會「丟失」,因此計算機設計者應考慮發生這種情況時,設法維持若干毫秒的供電以保存主存中的重要信息,以便供電恢復時計算機能恢復正常運行。鑒於上述情況,在某些應用中主存中存儲重要而相對固定的程序和數據的部分採用「非易失性」存儲器晶元(如EPROM,快快閃記憶體儲晶元等)構成;對於完全固定的程序,數據區域甚至採用只讀存儲器(ROM)晶元構成;主存的這些部分就不怕暫時供電中斷,還可以防止病毒侵入。
㈦ 計算機的主存和內存分別指的是什麼,有什麼區別其中主存包含Cache嗎
主存就是內存,它是主要的存儲單元,一台計算機的內存(主存)是指CPU能夠通過指令中的地址碼直接訪問的存儲器,常用於存放處於活動狀態的程序和數據。
然後還有外存(外部存儲器),它是主存的補充,所以一般又叫它輔存(輔助存儲器),比如光碟、U盤、軟盤、磁帶等。
緩存顧名思義就是緩沖寄存器,在CPU同時處理很多數據,而又不可能同時進行所有數據的傳輸的情況,把優先順序底的數據暫時放入緩存中,等優先順序高的數據處理完畢後再把它們從緩存中拿出來進行處理。(它也可以看成是主存的補充)
㈧ 計算機的主存由什麼組成
主存,主要指的是內存。內存是隨機存儲器(RAM)存儲器的任何一個存儲單元都就可以隨機存儲,存取的時間與存儲單元的物理位置無關。
而存儲系統這包含有高速緩存,主存,輔存。他們的存取速度是由高到低排列的。之所以採用這樣的多級存儲器主要是為了解決提高速度,增大容量,同時又降低成本。cache(高速緩存)-主存主要是為了匹配cpu和主存之間的速度,cpu速度快,而訪問主存的速度慢,所以弄了一個訪問速度快的高速緩存,提前把cpu要用的數據放到cache中,這樣就可以減少cpu訪問內存的時間了,提高整體的運行速度了;輔存是用來存放文件的,斷電的情況下,數據還在,這樣cpu需要訪問時,則先通過io匯流排將數據讀到內存上,然後再訪問內存。
自從計算機的祖師爺馮·諾依曼提出了計算機的馮·諾依曼結構,那麼多年來計算機就一直按照這個結構發展下來了。馮·諾依曼結構中有一點,就是把計算機劃分成五個部分,即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
對於CPU,充當的是運算器和控制器的作用;主板,主要是控制器,協調CPU和各外設直接工作;內存,即主存,是最重要的存儲器;顯卡則是兼有運算器和輸出設備;而網卡則是典型的輸入輸出設備。
對於組成方法,單片機估計跟你想像中的計算機就很不一樣。一個主板,上面CPU、內存什麼都有。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CPU的,在CPU誕生之前,運算器和控制器是分開的,不過,現在一般都有了;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主板的,主板的存在主要還是為了拓展性,在不需要這種拓展的系統中,比如航天控制的計算機可能就沒有這樣的主板,至少家裡面冰箱或者微波爐中使用的計算機是沒有這樣的主板的。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主存的,對於一些存儲量不大的計算機,可以只使用寄存器或者非常少的存儲器。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顯卡的,顯示的任務是可以由CPU獨立完成的,對於伺服器之類的一些特殊計算機,顯卡很可能根本就用不了。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音效卡的,我們實驗室買了好幾個伺服器都是沒有音效卡的;
計算機是可以沒有網卡的,我家買的第一個電腦就沒有,那時候上網還用傳說中的數據機。
㈨ 主存儲器是內存么
是內存。
主存儲器一般採用半導體存儲器,與輔助存儲器相比有容量小、讀寫速度快、價格高等特點。計算機中的主存儲器主要由存儲體、控制線路、地址寄存器、數據寄存器和地址解碼電路五部分組成。
在一個存儲器中容納的存儲單元總數通常稱為該存儲器的存儲容量。存儲容量用字數或位元組數(B)來表示,如64K字,512KB,10MB。外存中為了表示更大的存儲容量,採用MB,GB,TB等單位。其中1KB=2^10B,1MB=2^20B,1GB=2^30B,1TB=2^40B。
(9)主存的存儲擴展閱讀:
應用技術
快速頁式工作技術(動態存儲器的快速讀寫技術):讀寫動態存儲器同一行的數據時,其行地址第一次讀寫時鎖定後保持不變,以後讀寫該行多列中的數據時,僅鎖存列地址即可,省去了鎖存行地址的時間,加快了主存儲器的讀寫速度。
EDO(ExtendedDataOut)技術:在快速頁式工作技術上,增加了數據輸出部分的數據鎖存線路,延長輸出數據的有效保持時間,從而地址信號改變了,仍然能取得正確的讀出數據,可以進一步縮短地址送入時間,更加快了主存儲器的讀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