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存儲器
1. pc和智能手機中有哪些存儲器
pc和智能手機中有哪些存儲器?電腦存儲設備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內存儲器分為RAM和ROM,其中RAM又叫隨機存儲器,隨電腦關閉裡面的內容回消失,也就是我們裝電腦時常說的「內存」
ROM又叫只讀存儲器,裡面存儲基本出廠數據,不可以改動,電腦關閉時內容不會消失。
外存儲器分為很多
例如硬碟
光碟
軟盤
U盤
這些都屬於外部存儲設備,即外存儲器存儲器單元實際上是時序邏輯電路的一種。按存儲器的使用類型可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兩者的功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在描述上也有所不同[1]。
存儲器是許多存儲單元的集合,按單元號順序排列。每個單元由若干三進制位構成,以表示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數值,這種結構和數組的結構非常相似,故在VHDL語言中,通常由數組描述存儲器[1]。
中文名
存儲器
外文名
Memory
屬於
計算機系統中的記憶設備
功能
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
定義
用來存儲數據和指令等的記憶部件
2. 電腦pc中有哪些存儲器
電腦存儲設備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內存儲器分為RAM和ROM,其中RAM又叫隨機存儲器,隨電腦關閉裡面的內容回消失,也就是我們裝電腦時常說的「內存」
ROM又叫只讀存儲器,裡面存儲基本出廠數據,不可以改動,電腦關閉時內容不會消失。
外存儲器分為很多
例如硬碟
光碟
軟盤
U盤
這些都屬於外部存儲設備,即外存儲器
3. 計算機內存必須是半導體儲存器嗎
是的。PC中的存儲器都是半導體存儲器。
電腦中的存儲器是用來存儲計算機信息的。存儲器是電腦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電腦中的存儲器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存,即內存;一類是輔存,即外存。
二者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於他們與CPU之間的物理連接方法不同。與CPU地址線直接相連的存儲器就是內存,而通過介面與CPU間接相連的存儲器就是外存。連接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二者與CPU之間通信方法的不同。
詳細說明:
半導體存儲器是現代數字系統特別是計算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分為RAM和ROM兩大類,絕大多數屬於MOS工藝製成的大規模集成電路。RAM是一種時序邏輯電路,具有記憶功能。它存儲的數據隨電源斷電源斷電而消失,因此是一種易失性的讀寫存儲器。
它包含有SRAM和DRAM兩種類型,前者用觸發器記憶數據,後者靠MOS管柵極電容存儲數據。因此,在不停電的情況下,SRAM的數據可以長久保持,DRAM則必須定期刷新。
ROM是一種非易失性的存儲器,它存儲的是固定數據,一般只能被讀出。根據數據寫入方式的不同,ROM又可以分成固定ROM和可編程ROM。
4. 電腦存儲設備的儲存原理是什麼!
存儲器(Memory)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用於保存信息的記憶設備。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保存二進制數據的都可以是存儲器;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主板上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數據和程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數據會丟失。
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儲程序和各種
數據,並能在計算機運行過程中高速、自動地完成程序或數據的存取。存儲器是具有「記憶」功能的設備,它採用具有兩種穩定狀態的物理器件來存儲信息。這些器件也稱為記憶元件。在計算機中採用只有兩個數碼「0」和「1」的二進制來表示數據。記憶元件的兩種穩定狀態分別表示為「0」和「1」。日常使用的十進制數必須轉換成等值的二進制數才能存入存儲器中。計算機中處理的各種字元,例如英文字母、運算符號等,也要轉換成二進制代碼才能存儲和操作。
這里只介紹動態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動態存儲器每片只有一條輸入數據線,而地址引腳只有8條。為了形成64K地址,必須在系統地址匯流排和晶元地址引線之間專門設計一個地址形成電路。使系統地址匯流排信號能分時地加到8個地址的引腳上,藉助晶元內部的行鎖存器、列鎖存器和解碼電路選定晶元內的存儲單元,鎖存信號也靠著外部地址電路產生。
當要從DRAM晶元中讀出數據時,CPU首先將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後送出RAS鎖存信號,該信號的下降沿將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接著將列地址加到晶元的A0-A7上,再送CAS鎖存信號,也是在信號的下降沿將列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保持WE=1,則在CAS有效期間數據輸出並保持。
當需要把數據寫入晶元時,行列地址先後將RAS和CAS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WE有效,加上要寫入的數據,則將該數據寫入選中的存貯單元。
由於電容不可能長期保持電荷不變,必須定時對動態存儲電路的各存儲單元執行重讀操作,以保持電荷穩定,這個過程稱為動態存儲器刷新。PC/XT機中DRAM的刷新是利用DMA實現的。首先應用可編程定時器8253的計數器1,每隔1⒌12μs產生一次DMA請求,該請求加在DMA控制器的0通道上。當DMA控制器0通道的請求得到響應時,DMA控制器送出到刷新地址信號,對動態存儲器執行讀操作,每讀一次刷新一行。
5. pc中各類存儲器的速度
各類存儲器的速度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序是Cache、主存、硬碟、軟盤。
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儲器。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的部件,對於計算機來說,有了存儲器,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港台稱之為記憶體)。我們這里討論的存儲器主要是內存,因為當今的計算機體系中,輔存已經被劃分成了I/O設備。
內存又稱主存,是CPU能直接定址的存儲空間,由半導體器件製成。內存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內存是計算機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對於外存而言的。
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Linux操作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
就好比在一個書房裡,存放書籍的書架和書櫃相當於電腦的外存,而我們工作的辦公桌就是內存。通常我們把要永久保存的、大量的數據存儲在外存上,而把一些臨時的或少量的數據和程序放在內存上,當然內存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電腦的運行速度。
6. PC機有那些存儲器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外部存儲器
軟盤、硬碟、光碟、u盤都是外部存儲器。
從馮.諾依曼的存儲程序工作原理及計算機的組成來說,計算機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這里的存儲器就是指內存,而硬碟屬於輸入/輸出設備。
cpu運算所需要的程序代碼和數據來自於內存,內存中的東西則來自於硬碟。所以硬碟並不直接與cpu打交道。
硬碟相對於內存來說就是外部存儲器。
存儲器是用來存儲器數據的,內存有告訴緩存和內存,計算機內部存儲,外存就是類似u盤的外部存儲,內存儲器
速度快
價格貴,容量小,斷電
後內存內數據會丟失。
外存儲器
單位價格低,容量大,
速度慢,
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7. pc是什麼寄存器作用是什麼
PC是16位程序計數器(Program
Counter),它不屬於特殊功能寄存器范疇,程序員不以像訪問特殊功能寄存器那樣來訪問PC。PC是專門用於在CPU取指令期間定址程序存儲器。PC總是保存著下一條要執行的指令的16位地址。通常程序是順序執行的,在一般情況下,當取出一個指令(更確切地說為一個指令位元組)位元組後,PC自動加1。如果在執行轉移指令、子程序調用/返回指令或中斷時,要把轉向的地址賦給PC。
8. PC機的存儲器有哪些組成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外部存儲器 軟盤、硬碟、光碟、U盤都是外部存儲器。 從馮.諾依曼的存儲程序工作原理及計算機的組成來說,計算機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這里的存儲器就是指內存,而硬碟屬於輸入/輸出設備。 CPU運算所需要的程序代碼和數據來自於內存,內存中的東西則來自於硬碟。所以硬碟並不直接與CPU打交道。 硬碟相對於內存來說就是外部存儲器。 存儲器是用來存儲器數據的,內存有告訴緩存和內存,計算機內部存儲,外存就是類似U盤的外部存儲,內存儲器 速度快 價格貴,容量小,斷電 後內存內數據會丟失。 外存儲器 單位價格低,容量大, 速度慢, 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
9. 計算機存儲器的分類
計算機存儲器可以根據存儲能力與電源的關系可以分為以下兩類:
一、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 memory)是指當電源供應中斷後,存儲器所存儲的數據便會消失的存儲器。主要有以下的類型:
1、動態隨機訪問存儲器,英文縮寫寫作DRAM,一般每個單元由一個晶體管和一個電容組成(後者在集成電路上可以用兩個晶體管模擬)。
特點是單元佔用資源和空間小,速度比SRAM慢,需要刷新。一般計算機內存即由DRAM組成。在PC上,DRAM以內存條的方式出現,DRAM顆粒多為4位或8位位寬,而載有多個顆粒的單根內存條的位寬為64位。
2、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英文縮寫寫作SRAM,一般每個單元由6個晶體管組成,但近來也出現由8個晶體管構成的SRAM單元。特點是速度快,但單元佔用資源比DRAM多。一般CPU和GPU的緩存即由SRAM構成。
二、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是指即使電源供應中斷,存儲器所存儲的數據並不會消失,重新供電後,就能夠讀取存儲器中的數據。 主要種類如下:
1、只讀存儲器: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可擦除可規劃式只讀存儲器、電子抹除式可復寫只讀存儲器
2、快閃記憶體
3、磁碟:硬碟、軟盤、磁帶
(9)pc存儲器擴展閱讀:
存儲器以二進制計算容量,基本單位是Byte:
1KiB=1,024B=210B
81MiB=1,024KiB=220B=1,048,576B
1GiB=1,024MiB=230B=1,073,741,824B
根據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1541)和歐洲聯盟(HD 60027-2:2003-03)的標准,二進制乘數詞頭的縮寫為「Ki」、「Mi」、「Gi」,以避免與SI Unit國際單位制混淆。
但二進制乘數詞頭沒有廣泛被製造業和個人採用,標示為4GB的內存實際上已經是4GiB,但標示為4.7GB的DVD實際上是4.37GiB。
對於32位的操作系統,最多可使用232個地址,即是4GiB。物理地址擴展可以讓處理器在32位操作系統訪問超過4GiB存儲器,發展64位處理器則是根本的解決方法,但操作系統、驅動程序和應用程序都會有兼容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