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七牛雲存儲阿里雲

七牛雲存儲阿里雲

發布時間: 2022-11-18 21:09:51

㈠ 雲對象存儲服務哪家好

對象存儲主要是用來存儲文件的,文件內容可以是圖片、靜態文件、視頻等。平時用的最多的是用來存儲圖片,每張圖片都有唯一的外網地址可以直接訪問,使用場景包括:個人博客中的文章配圖、企業業務中的用戶信息(頭像、身份證等)的上傳等。

無論對於個人站長還是企業來說,圖片存儲在雲端無疑是更好的選擇,因為安全、方便。我個人的需求則是博客站點的圖片存儲,原先我用的是wordpress下的目錄作為存儲。這樣的存儲方式有幾個缺點非常明顯。

wordpress需要定時備份,備份是通過插件實現的,網站的圖片會越來越多,備份就成了問題,所以不如一開始就把網站圖片的存儲交給雲對象存儲。

訪問速度有限,網站的訪問速度非常關鍵,圖片的載入速度占據了大頭,圖片載入速度慢,網站打開速度就慢。所以解決圖片訪問速度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交給對象存儲,上cdn。

網站遷移麻煩。如果遇到網站需要遷移,如果圖片很多,就會非常費事,需要復制出所有圖片,然後拷貝到新伺服器上,這個過程還是比較麻煩的。把圖片放在雲上,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針對以上的問題和考慮,我把自己的圖片存儲放到了對象存儲上,那麼選擇哪家的服務呢?我主要看了3家的服務,分別是阿里雲、又拍雲、七牛。

阿里雲OSS分為按量付費和包年包月,如果你的存儲數據不是非常大,那麼建議使用按量付費,相對便宜。

按量付費收費標准:

包年包月收費標准:

oss每月是沒有免費的存儲容量的,最低單價為:0.12/GB/月,對於個人站長來說,價格還是比較親民的。阿里雲自身的穩定性也非常高。

又拍雲作為國內老牌的存儲廠商,這幾年的市場份額被阿里雲、騰訊大廠所蠶食。又拍雲的產品價格如下:

當你站點的 日存儲容量 ≤ 日 CDN 流量 時,存儲是免費的。又拍雲的所有請求是免費的,只計算cdn的價格,這點和阿里雲不一樣,阿里雲oss的請求和cdn是分開的,就是說需要收兩份錢。cdn的價格國內是0.29/GB。

七牛雲存儲每月可享受一定量的免費存儲空間,免費請求數量,每月計費的時候,會優先抵扣免費額度,超出部分再按照價格收取費用。

每月免費存儲空間:10GB/月。

每月免費上傳流量:無上限。

每月免費寫請求 Put / Delete:0-10萬次。

每月免費讀請求:0-100萬次。

價格詳情:

七牛的優勢在於每月都有固定的免費額度可以使用,相對於其他兩家雲存儲服務。

最後綜合比對了下,我選擇了 七牛 ,七牛作為老牌廠商,具備一定的實力,而且有免費的使用額度。

㈡ 呼叫中心系統哪家好

呼叫中心系統比較好的公司有容聯七陌呼叫中心系統,北京合力億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呼叫中心系統,鴻聯九五呼叫中心系統,"八百呼"呼叫中心系統,全宇科技呼叫中心系統。

1、容聯七陌呼叫中心系統,

容聯七陌呼叫中心系統的優勢是社會具有安全保障,七陌與阿里雲 、七牛雲存儲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七陌應用和數據安全達到支付寶與政府企業級別,系統採用先進的雲計算技術與微服務架構,保障系統的便捷擴容與安全穩定,系統理論支持無線並發通話穩定。

4、"八百呼"呼叫中心系統,

"八百呼"呼叫中心系統的優勢是市場廣闊,截止2016年底累計服務3000多家大中型企業,既有世界五百強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普惠、網路、海爾,也有西南地區支柱的宗申集團、盼達用車、四川建設銀行、匯中財富、金科物業、螞蟻搬家、四川商品交易中心、貴州軒通大數據等企業。

5、全宇科技呼叫中心系統,

全宇科技呼叫中心系統的優勢是產品多樣,可以有效滿足客戶需求,包括電話客服、電話營銷、大數據精準營銷、智能客服機器人、多渠道在線IM客服、電視購物、政府熱線等一體化的呼叫中心系統、相關資源整合及服務保障。

㈢ 有哪些雲伺服器比較好

較好的雲伺服器平台有阿里雲、騰訊雲、網路雲、京東雲、七牛雲。

相關介紹:

1、阿里雲:

創立於2009年,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科技公司,致力於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提供安全、可靠的計算和數據處理能力,讓計算和人工智慧成為普惠科技。

2、騰訊雲:

騰訊雲有著深厚的基礎架構,並且有著多年對海量互聯網服務的經驗,不管是社交、游戲還是其他領域,都有多年的成熟產品來提供產品服務。騰訊在雲端完成重要部署,為開發者及企業提供雲服務、雲數據、雲運營等整體一站式服務方案。

5、七牛雲:

七牛雲存儲(現已更名為「七牛雲」)是國內領先的企業級公有雲服務商,致力於打造以數據為核心的場景化PaaS服務。

㈣ 七牛圖床添加阿里雲域名

因為七牛圖床剛注冊時候,會自帶測試域名,等到過了一個月後,測試域名被收回,導致圖片鏈接無效,圖片刷不出來了。所以還是得自己注冊域名。 注意七牛需要域名備案。

這里推薦選用阿里雲,因為阿里雲域名注冊,還幫助域名備案,還有雲伺服器搭建博客網站。具體域名注冊及備案流程可以參考此前帖子。
阿里雲域名注冊與備案、伺服器ECS購買與登錄使用

markdown多平台發布及七牛圖床使用

等到域名備案審核完成,會收到域名備案信息簡訊和郵件提醒。

下面正式開始旅程。

最開始需要選定一個二級域名。

假如你已經備好案的域名為 yyy.com 。圖床選用比如 xximg.yyy.com 作為二級域名(這里根據你自己選擇的二級域名替換掉)。

地址欄直接輸入 https://dns.console.aliyun.com ,登錄後直接跳轉「域名解析」頁面。點擊列表中最右邊有「解析設置」選項,點擊後進入」解析設置「頁面。

點擊「添加記錄」按鈕。

在跳出的「添加記錄頁面」里。

「記錄類型」選CNAME;
「主機記錄」填入上面自己選定的二級域名(這里我寫入的是「xximg」,根據你自己選擇的二級域名替換掉);
」解析線路「選擇默認;
「記錄值」就是上面復制到的CNAME(類似於 xximg-yyy-com-idvb268.qiniudns.com 字樣,每個人的不一樣);
「TTL」選擇默認的10分鍾。
最後點擊確定。

最終「解析設置」頁面顯示如下:

圖床神器是配合桌面使用,方便將圖片上傳至七牛雲空間,並且自動生成鏈接插入markdown文件中。

[圖片上傳失敗...(image-ed4799-1586164561003)]

拖拽圖片至mpic,即可生成鏈接,直接復制粘貼至.md文件,來查看圖床是否正常。正常則設置完畢。

㈤ 阿里雲和七牛雲儲存能同時使用嗎

在技術上來說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在成本上來說,可能成本要大於僅僅使用阿里雲的服務的成本。

㈥ 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金山雲相比,到底誰厲害

1月30日晚間,阿里巴巴公布了其2019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阿里雲營收規模為213.6億元,4年間增長約20倍,飛速發展的阿里雲已是亞洲最大的雲服務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范圍內,3A(亞馬遜AWS、微軟Azure和阿里雲Alibaba Cloud)占據了超過七成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阿里雲更是一騎絕塵,其市場份額相當於第二名到第九名的總和。

轉型2B的關鍵

數據顯示,阿里雲在近2年保持營收高速增長,2018年4個季度的營收分別達到43.85億、46.98億、56.67億和66.11億元,全年總營收213.6億元,相比2017年,全年營收111.7億元增長91.3%。

2018年11月,阿里又一次啟動組織架構調整,將阿里雲升級為阿里雲智能事業群,整合全集團技術團隊,將集團中台和達摩院的技術與阿里雲技術結合,目標是構建數字經濟時代基於雲計算的智能化基礎設施。

這一次調整釋放阿里巴巴繼續強化2B業務的信號。

事實上,阿里是從2B業務起家的,阿里B2B公司就是服務中小企業的外貿生意,後來才有2C業務淘寶天貓等等,所以阿里一直是2C和2B結合的路線,2B業務除了阿里雲還有阿里媽媽、阿里釘釘等。

但就現階段而言,阿里雲是阿里的王牌,未來也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據統計,40%的中國500強企業、近一半中國上市公司、80%中國 科技 類公司都在使用阿里雲,數字經濟正在阿里雲上得到快速發展。

分析人士普遍認為,雲計算將顛覆原有IT產業格局。

目前來看,阿里在B端優勢明顯,業內流行一種觀點,互聯網下半場的重心是由C端轉向B端。

根據這種觀點,阿里顯然已經領跑互聯網下半場。

國際化的排頭兵

馬雲曾經說過,他希望成立一家由中國人創辦,但屬於全世界的公司。因此,國際戰略是阿里發展的重心。

而阿里雲是阿里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環,扮演排頭兵的角色。

阿里目前的主業務分為四大板塊,分別是電商,雲計算,數字媒體與 娛樂 ,創業業務及其他。

電商是阿里發家的核心業務,在國內優勢明顯,但在國際上的擴張並不理想。

歐美電商市場是亞馬遜的天下,日本則有樂天,阿里只能在東南亞以及拉美等地區尋求機會,然而這些市場體量較小,不足以支撐阿里全球擴張的野心。

阿里的移動支付同樣難以在國際上擴張,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有著完善的信用卡體系,何況他們有自己的移動支付,某種程度上,支付寶的成功借鑒了PayPal的經驗。

而雲計算則不同,目前全球雲服務市場呈現出「3A競爭格局」,即以亞馬遜、微軟和阿里為首的第一集團壟斷了超7成的市場份額。

阿里在雲服務方面和亞馬遜以及微軟在同一水平上,強如谷歌和IBM都稍遜阿里一籌。

雲計算為阿里帶來了彎道超車的契機,進入發達國家的市場,打敗當地巨頭,並非不可能。

題主提到的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金山雲都是當下國內比較有名氣的雲,如果非要說誰最厲害,我覺得應該是阿里雲。

首先,從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發布的數據來看,阿里雲穩居全球公有雲IaaS市場前三,並且增長速度最快,而且優勢還在不斷擴大。在國內,根據IDC的數據,阿里雲也占據了47.6%的市場份額,這體量其他雲也望塵莫及。

其次,前陣子Gartner又公布了2018年全球資料庫魔力象限,阿里雲作為中國唯一廠商進入遠見者象限,在嚴苛的評選條件下,我國 科技 企業強勢多次進入該榜單,阿里雲的實力不容小覷。

至於其他雲,除了在實力上與阿里雲相差甚遠,一直默默無聞之外還各有「硬傷」。

幾家雲廠商相比之下,還是阿里雲更厲害。

目前在全球雲計算市場,亞馬遜AWS占據統治地位,而且是獨一檔的存在。

而在國內雲計算市場,阿里雲占據行業第一、獨立統治第一陣營,緊隨其後的是騰訊雲、金山雲、電信雲占據行業第二陣營,再往後份額就是網路雲、華為雲、以及七牛雲、網易雲、Ucloud等等這些組成的行業第三陣營。

那麼阿里雲到底是有哪些優勢呢?

大家都知道,做雲計算最早的是亞馬遜,早在2006年亞馬遜已經開始布局雲計算了,而緊隨其後的就是2009年阿里巴巴在王堅博士帶領下就開始了雲計算業務。

用阿里雲副總裁的話說,中國的有兩種雲,一種是拿來雲,一種是自主可控飛天雲。

能說出這樣的話還是需要底氣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阿里雲的飛天操作系統,飛天是阿里雲自主研發的大規模雲計算操作系統,能夠將全球數百萬台的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為這個 社會 提供強大的算力。

全新一代的飛天2.0,具有秒級啟動ECI到雲端超算集群的全覆蓋,對計算和AI能力進行協同控制,實現全球可達到網路以及全方位的IPv6的支持,隨時隨地實現連接,兼容市面上幾乎90%以上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飛天2.0支撐起了阿里雲遍布全球各地的基礎設施,針對於億萬個端進行適配,其中阿里雲飛天的設計理念是AI是大腦、IoT是神經網路、而計算是心臟,總體來說就是萬物智能。

阿里巴巴做雲計算是有先天優勢的,電子商務公司本來就是雲計算的最好試驗田。

天貓雙十一,阿里雲最好的試驗田,要知道且不說別的,就只說天貓雙十一的峰值,今年就達到了45.1萬筆/秒,這個就算是拿到世界上,也是一個很高的成就。經過十年的雙十一歷練,阿里雲已經獲得了最好的鍛煉,可以說是一步步實戰中積累起來的。

除此之外,在阿里雲順利走向市場以後,國內基本上除了巨頭企業,大部分都是阿里雲的客戶,這些客戶裡麵包括了餓了么、菜鳥網路、優酷等眾多企業,而且現在這些企業還融入到阿里的生態中,可以說戰績輝煌。

因此不管從什麼角度來說,目前阿里雲在國內依然擁有絕對的行業領先優勢,不過目前騰訊雲、金山雲、網路雲在後面追趕也很快,份額提升得很快,也不能算完全占據統治地位,只能說目前阿里雲依然是國內雲計算龍頭老大。

這幾家雲廠商比較來看,阿里雲應當是最厲害的,那麼我就從這個方面來說說我的看法。

先來說阿里雲吧,阿里雲的實踐場景是非常豐富的。最初,阿里雲的技術應用在了螞蟻小貸中,後來,阿里雲的很多新技術也都最先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實踐。

有人認為,阿里的技術實力越來越強是因為其電商的溢出效應。

畢竟阿里巴巴旗下有全球最大的電商平台和全球最大的支付平台,而淘寶和支付寶所需的大規模調度、消息處理、分布式資料庫等都需要雲計算的支撐。尤其是每年雙11、雙12不斷突破記錄的流量高峰,都要求阿里雲不斷提升技術能力。

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全面。因為除了阿里巴巴集團內的場景,阿里雲還有大量行業標桿企業的實踐,比如國稅總局、海關總署、新浪微博等等。

就拿新浪微博來說吧,大家都知道,春節期間新浪微博的流量非常大。 在阿里雲的支持下,微博搭建起了一個社交媒體雲混合架構,結合實時數據對預估峰值進行動態調整,不僅減少了1400台伺服器的購買,還支撐了用戶182億次閱讀量和8億次紅包領取。

反觀其它雲, 華為作為一家老牌通信企業,主要經營的是通訊設備,最了解的是中國電信、中國聯通這些運營商的需求,對於企業的互聯網技術需求了解並不多;騰訊則是做社交起家,缺少ToB的基因;金山是做軟體開發的,都沒雲計算的技術和實踐提供更多助力, 從這一點上來說,這幾家雲都缺少應對互聯網場景技術的經驗。

再來看服務的客戶,我從華為雲的官網查了一下,看到只有拓維信息、鄭大信息幾個案例;騰訊雲的客戶大多集中在 游戲 和社交產品;金山雲的客戶數量不夠多,也缺乏說服力。

這樣比較下來,大家應該心裡都有底了,所以我說阿里雲最厲害。

個人排序:華為雲 -->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

從技術積累、市場份額、營收等因素來看,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都屬於第一梯隊,金山雲在第二梯隊,阿里雲在四者中領先優勢明顯!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機構Synergy Research Group發布的2018年Q1全球主要雲廠商排名來看,AWS、微軟、谷歌、阿里雲和IBM分列前五;而在亞太地區,前五名分別是AWS、阿里巴巴、微軟、谷歌和騰訊。

阿里雲



2008年9月,阿里巴巴確定「雲計算」和「大數據」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操作系統「飛天」。




2009年9月,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及人工智慧 科技 公司。

2016年10月,杭州聯手阿里雲發布城市大腦,人工智慧ET幫助治理交通。





2017年12月20日,阿里雲在雲棲大會·北京峰會上正式推出整合城市管理、工業優化、輔助醫療、環境治理、航空調度等全局能力為一體的ET大腦,全面布局產業AI。

2018年9月22日,2018杭州·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布成立全球交付中心。

2017年11月1日IDC發布「2017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阿里雲位列中國雲計算第一。

北京時間2018年2月1日晚間, 阿里巴巴集團公布 2018財年第三季度(2017 年 10 月至 12 月底)財報,阿里雲連續第 11 個季度保持規模翻番,該季度內同比增長 104% 達到 35.99 億元。2017全年阿里雲累計收入約112億元,是國內首家百億規模的雲計算服務商。

騰訊雲

2010 年02 月,騰訊開放平台接入首批應用,騰訊雲正式對外提供雲服務(包括CDN 等)。



騰訊雲包括雲伺服器、雲存儲、雲資料庫和彈性web引擎等基礎雲服務;騰訊雲分析(MTA)、騰訊雲推送(信鴿)等騰訊整體大數據能力;以及 QQ互聯、QQ空間、微雲、微社區等雲端鏈接社交體系。



2017年11月1日IDC發布「2017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騰訊雲位列中國雲計算第二。



在2018年9月份的騰訊架構調整中,全新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成立,這意味著騰訊將全面發力B端市場。

2018年11月14日晚間,騰訊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未經審核的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805.95億元(117.16億美元 ),比去年同期增長24%。期內盈利為人民幣234.05億元(34.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0%。報告稱,騰訊雲財務數據首次被公開,前三季雲服務的收入近60億人民幣,第三季度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逾一倍。

華為雲

華為雲成立於2011年,貫徹華為公司「雲、管、端」的戰略方針,依託於華為公司雄厚的資本和強大的雲計算研發實力,面向互聯網增值服務運營商、大中小型企業、政府、科研院所等廣大企事業用戶提供包括雲主機、雲託管、雲存儲等基礎雲服務、超算、內容分發與加速、視頻託管與發布、企業IT、雲電腦、雲會議、 游戲 託管、應用託管等服務和解決方案。



2017年3月起,華為專門成立了Cloud BU,全力構建並提供可信、開放、全球線上線下服務能力的公有雲。

截至2017年9月,華為共發布了13大類共85個雲服務,除服務於國內企業,還服務於歐洲、美洲等全球多個區域的眾多企業。

華為雲數據中心:華為全球建立480個數據中心,其中有160個雲數據中心。



作為國內公有雲第一梯隊,華為雲增長勢頭迅猛;在2018年華為全聯接大會上,華為稱雲服務已經成為華為整體業務的底座與基礎,;華為還宣布將於12月底在南非正式上線提供雲服務,這也是全球首個在非洲用本地數據中心提供服務的公有雲服務提供商。

金山雲

創立於2012年的北京金山雲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山雲),是金山集團旗下雲計算企業,於2017年躋身於中國公有雲市場三甲。



2017年11月1日IDC發布「2017年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半年度跟蹤報告」,金山雲位列中國雲計算三甲。

截止到2018年1月29日,金山雲已完成D系列7.2億美元融資,估值達23.73億美元。

四雲對比

1.從市場份額的角度(2017):阿里雲〉騰訊雲〉金山雲〉華為雲

預計2018年,華為雲有可能會上升到第三位。

2.從估值角度:阿里雲〉 騰訊雲 〉金山雲。

(華為不上市,華為雲也難以評估)

3.論綜合技術實力來看: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金山雲。(僅個人看法)

先排除金山雲

現在是阿里,騰訊,華為

三年後阿里,華為,騰訊

五年後華為,阿里,騰訊

我有使用過騰訊雲和阿里雲,對於華為雲和金山雲來說,我並沒有使用過,所以我沒有辦法評判他們誰更加的厲害一些。

目前來說我的主力伺服器全部放在阿里雲上,騰訊的雲服務我現在曾經使用過,但是我後來放棄了。

相對來說,阿里雲的服務的話,各個方面都非常的周全,提供的各種工具也相當的多,在進行伺服器維護的各個功能上都是比較完善的,所以我個人使用還是比較方便的。

騰訊雲相比阿里雲的話會有一些缺失,並且在價格上還不一定更加便宜,所以我在使用了一台騰訊雲的伺服器之後,我就放棄使用騰訊雲的伺服器了。

目前我個人有十幾台伺服器,全部是使用了阿里雲的雲伺服器,從穩定性到數據備份以及各個方面來說都讓我相當的滿意。

所以我個人會推薦大家使用阿里雲的雲服務。

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金山雲相比,可以很肯定的說,阿里雲是從技術、規模等方面最強的,可以說是中國第一,世界前三。在中國,阿里雲占公有雲市場43%的份額,而保包括騰訊雲在內的其他公司佔比之和加起來才相當於阿里雲的份額。在世界,近5年來,阿里雲增速高達12倍,甚至超越了排在第一的亞馬遜AWS。

過去10年,阿里雲主要做了三件事:一、開創中國雲時代;二、研發了中國的雲操作系統和城市AI平台(飛天:中國電子學會 科技 進步獎,城市大腦:國家AI開放創新平台);三、雲普惠各行各業數百萬客戶。

阿里雲有以下五大優勢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萬物互聯網,互聯網成為世界新的基礎設施。飛天希望解決人類計算的規模、效率和安全問題。飛天的革命性在於將雲計算的三個方向整合起來:提供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計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計算能力。

飛天系統的整體技術架構圖 飛天系統的服務能力

飛天2.0可滿足百億級設備的計算需求,覆蓋從物聯網場景隨時啟動的輕計算到超級計算能力。飛天2.0相比上一代操作系統的升級包括秒級啟動ECI、雲上超算集群的全場景覆蓋、雲邊端一體的協同計算和AI能力、支持IPv6等多個方面。

飛天2.0支撐了阿里雲遍布全球的基礎設施,針對億萬個端進行廣泛適配,可覆蓋最後一公里的計算。計算是心臟,AI是大腦,IoT是神經網路,這是我們對萬物智能時代的構想,也是飛天2.0的設計理念。

飛天2.0系統在物聯網方面的連接能力顯著升級,其兼容市面上90%物聯網通信方案。在雲棲大會上,阿里雲宣布,基於飛天平台的杭州城市大腦升級到2.0,覆蓋杭州市共420平方公里,接管了1300個信號燈路口、接入4500路視頻,處理數以百億計信息的實時分析。

阿里雲業務目前已成為阿里巴巴最重要的創收渠道之一,阿里2019財年第一季度(2018年4月至6月底)財報顯示,公司雲計算業務營收達到46.98億元,同比猛增93%。

總結

目前阿里雲已經在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 汽車 、家庭等多個場景推出ET大腦等「產 業AI」方案和相關人工智慧產品,例如基於CPU、GPU、FPGA等異構計算平台,面向開 發者的機器學習PAI平台,以及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視覺識別等130多款細分產品。

從以上闡述我們可以看出,我們足可以看出阿里雲無論從技術、服務能力、規模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在我看來,國內雲服務競爭力來看,主要在BAT,全球主要集中亞馬遜和微軟。今天剛好有一篇關於雲服務的內容,在此分享,大家一起來探討,在我看來,雲服務的核心是在於物聯網。

以下是《萬物互聯將至!BAT激戰雲端,以此搶奪物聯網賽道》部分內容:

互聯網已成過去,取而代之的是物聯網,所帶來的信息 科技 席捲全球,作為未來發展重要方向,承載了世界夢想,被視作全球經濟增長新引擎,但要發展物聯網,貫穿所有智能設備所需要各平台成為產業發展基礎,才能使的物聯網得以實現。

雲計算作為物聯網重要基礎設施,是物聯網產業發展基石,在這條賽道上聚集了亞馬遜、微軟、谷歌和BAT與華為等重量級玩家,但對於雲服務商來說,豐富的雲應用是深入市場核心,因這些一線巨頭的入場,2019年物聯網將更值得期待。

全球 科技 巨頭爭奪雲服務市場

移動互聯網紅利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萬物互聯發展得益於Sigfox、LoRa和NB-IoT為LPWAN低功耗廣域網無線技術發展增速迅猛,2017至2023年期間,LPWAN連接復合年增長率為109%,到2023年,僅連接方面支出將會超過45億美元。

圖表來自IoT Analytics

物聯網連接規模日益擴大,在這個大連接時代,勢必產生海量數據,繼而需要雲平台對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利用數據有望創造更多的全新的商業機遇。至此,基於海量物聯網設備的連接,提供軟體和平台相結合的廠商將會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面向各行業的物聯網雲平台運營而生,繼而激活數據價值。

在物聯網高級顧問楊劍勇看來,雲服務打通雲端邊並結合AI能力,助推物聯網應用至各行業,同時,各巨頭相繼進入,行業競爭格局也將更加殘酷,在平台層最終比拼的是應用能力,覆蓋醫療、教育、交通和製造等豐富應用的雲平台是爭奪物聯網這一張船票的核心。

亞馬遜

作為全球雲服務市場領頭羊的亞馬遜,亞馬遜和微軟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且最具規模的雲服務商,豐富的應用促使基於他們的雲平台構建的物聯網應用無處不在,在醫療方向,藉助Amazon SageMaker,GE Healthcare可以通過強大的人工智慧工具和服務來促進患者護理的改善。

微軟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大部署物聯網,微軟以雲服務+人工智慧構件生態,已經廣泛應用互聯網服務、智能硬體和工業製造等各行各業,Azure IoT等服務幫助製造商實施工業4.0,包括ABB、通用電氣和西門子等工業巨擘都在利用Azure開發自己的物聯網平台。

BAT搶奪物聯網賽道

騰訊雲今年戰略重大尤為堅定,積極推進雲服務戰略,不過在這一市場,阿里雲深耕行業多年,網路雲快速發展,騰訊雲在這一場爭奪戰中還面臨諸多考驗。

網路

國內三大互聯網巨頭將在物聯網時代再次激戰,網路雲以ABC+IoT+智能邊緣促進物聯網應用落地,早在2016年,網路雲就提出ABC三位一體戰略,現在則正以ABC+IoT+智能邊緣促進物聯網在各垂直領域展開大規模應用。

網路雲ABC+IoT解決方案走在了行業趨勢前端,經過多年積極 探索 和發展,網路雲ABC已升級3.0版本,ABC3.0就是希望智能無處不在,數據真正發揮其價值。網路雲作為網路AI能力、網路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的對外服務輸出窗口,已助力更多企業合作夥伴向智能化和AI化升級。

在產業應用落地方面,網路雲為農業、工業和服務業等產業提供了更易用的解決方案,在15個細分行業的全面布局,生態版圖已經覆蓋金融、鋼鐵、家居、 汽車 等領域,大力推進網路雲ABC能力在各產業落地。

阿里

阿里雲作為阿里巴巴旗下雲計算企業,阿里雲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2019財年上半年營收突破百億,在全球市場與亞馬遜和微軟形成三足鼎立態勢,如今阿里雲在阿里巴巴集團戰略再次提升,升級為阿里雲智能,將阿里巴巴集團在過去幾年在實施的中台戰略過程中構建的智能化能力,全面和阿里雲結合,向全 社會 開放。

在過去幾年中,阿里雲依託雲+AI+IoT能力先後眾多大企業提供服務,希望在5年內要連接100億物聯網設備,至此看到了阿里雲在各行業應用案例落地,通過雲+AI+IoT三駕馬車能力賦能全行業變革。

騰訊

就在今年9月30日,騰訊對組織機構進行了大調整,積極面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提升雲服務戰略,新成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整合騰訊雲、智慧零售、安全產品、騰訊地圖、優圖等核心產品線,幫助醫療、教育、交通和製造業等行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

事實上,早在2014年,騰訊就在積極 探索 並推進萬物互聯發展,以連接一切搭建生態助力物聯網發展,微信向萬物互聯延伸,憑借龐大用戶和小程序攻城略地,微信早已超出社交屬性,伴隨平台屬性越來越強,承載了騰訊對物聯網的憧憬。

與此同時,騰訊成立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後,通過整合自身技術和生態資源,騰訊雲正構築全鏈路的開發者服務體系,幫助人工智慧、物聯網、小程序、雲原生領域開發者快速成長,助推產業互聯網升級,這是騰訊雲副總裁王龍在首屆騰訊雲+社區開發者大會透露的信息。

如今,小程序生態的快速發展,另外,騰訊雲將依託騰訊20年豐富的技術和生態資源,一如既往地秉持開放和連接戰略,聚焦新趨勢、新技術和新應用,全方位助力打造產業互聯網,做好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的助手。

最後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才是春。

雲計算作為基礎平台的價值在於能夠提供新零售、新製造、新能源和新交通等行業的解決方案。並在邊緣智能和AI技術加持下,物聯網將會以更加快的速度應用至各個垂直行業,賦能產業快速提升應用與服務的技術水平,而巨頭們以雲平台搭建龐大物聯網生態也加速全 社會 數字轉型。

㈦ AWS亞馬遜和Aliyun阿里雲、七牛雲的雲主機的區別和優勢是什麼

摘要 AWS的優點:

㈧ 七牛雲,阿里雲,騰訊雲,誰家雲存儲最靠譜

適合自己的,就是最靠譜的。目前雲技術,阿里雲,為首列。

㈨ 七牛雲CEO許式偉:中小廠商參與IaaS市場競爭要有清晰定位

雲計算市場競爭激烈,產業互聯網成為各家公司的發力方向。在這一過程中,一些廠商試圖明確自己的定位,從本來紮根的產品中拓展業務,抓住垂直行業的機會。

從1.0的企業級雲存儲平台到2.0的一站式數據管理平台,再到3.0的「雲+數據」一體化PaaS平台,成立了十年的雲計算及數據服務提供商七牛雲經歷了幾次業務發展的更迭。

「我們也試過讓自己的邊界變得更大一些,但實際上,你的產品不應該是為了靠近用戶而變得更多。這是一件需要剋制的事情。」在接受界面新聞等媒體專訪時,七牛雲CEO許式偉提到,過去他們也走了一些彎路。

七牛雲推出的第一個產品叫「七牛雲存儲」,之後以直播產品起家,發展了整體的「視頻雲」方案。目前,其主營業務包括雲存儲、視頻雲、機器數據分析平台等在內的一站式雲服務。

而近日,公司發布了「雲+數據」一體化PaaS平台的戰略定位,計劃在金融、 汽車 、新零售、工業製造等領域,加速行業數字化轉型。許式偉認為,雲計算市場競爭進入「深水區」,產業互聯網存在很多機會,因此,七牛雲選擇擁抱「視頻化」和「產業數字化」。

但就產業側的數字化轉型來看,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雲計算市場競爭激烈,中小廠商面臨不小的挑戰。

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內地市場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同比增長43%,達到72億美元。其中,阿里雲以38.3%的份額排名第一,華為雲和騰訊雲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

對於中小廠商如何參與競爭,許式偉在采訪中表示,有清晰的定位非常重要。

他認為,例如阿里雲這樣的主流IaaS廠商,提供上百種產品和即取即用的能力是他們的打法;而作為PaaS廠商,七牛雲做的是一體化的產品,離用戶更近。這是在他看來最核心的區別。「上游IaaS廠商的競爭非常有利於我們PaaS廠商的供應鏈優化,這是一個競合的關系。」

至於PaaS市場的競爭,許式偉的看法是,七牛雲立足數據管理平台工作,和友商相比定位不同。

目前,七牛雲實現了百萬級客戶的服務部署。天眼查信息顯示,2020年6月,七牛雲完成10億人民幣F輪融資,由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交銀國際、宏兆基金共同投資。此前,公司曾獲得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領投的10億元E輪融資。

㈩ 七牛雲,阿里雲,騰訊雲,誰家雲存儲最靠譜

七牛雲是做PAAS的。PaaS ,平台即服務,翻譯成人話就是賣平台的。你自己寫你的軟體,但是運行你軟體的平台是由我來提供,保證你的軟體運行。
阿里雲和騰訊雲是做IAAS的。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說白了就是賣虛擬機的。雲服務商把底層硬體抽象出來直接作為一種服務提供給用戶使用。
關鍵看你的需求,如果要直接拿出來就可以用的話,建議用SAAS產品,比如說類似於燕麥雲這樣的企業雲盤。SAAS產品,表示「軟體即服務」,只要安上軟體,就可以直接使用了。

熱點內容
星途哪個配置最值得買 發布:2025-07-20 23:02:21 瀏覽:120
幻境7腳本 發布:2025-07-20 22:51:25 瀏覽:436
怎麼配置vs2015的環境變數 發布:2025-07-20 22:48:49 瀏覽:57
為什麼開鎖人不建議安裝密碼鎖 發布:2025-07-20 22:41:56 瀏覽:254
phpsocketlisten 發布:2025-07-20 22:39:07 瀏覽:429
絕地求生未來之役要下什麼伺服器 發布:2025-07-20 22:34:26 瀏覽:67
linux對比工具 發布:2025-07-20 22:31:45 瀏覽:750
音樂緩存在什麼文件夾 發布:2025-07-20 22:31:40 瀏覽:818
ftp伺服器怎麼清理 發布:2025-07-20 22:08:26 瀏覽:4
點膠緩存機 發布:2025-07-20 22:06:45 瀏覽: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