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配置幼兒膳食為什麼要控糖

配置幼兒膳食為什麼要控糖

發布時間: 2022-11-28 06:29:47

❶ 對幼兒的膳食搭配和飲食習慣提出良好的建議

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孩子應從小培養定點、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不隨意改變幼兒的進餐時間和進餐量,從而形成良好的進食規律。進餐場所要安靜、溫馨,用餐時不責備孩子,不強迫孩子進食,營造輕松愉快的進食氣氛。鼓勵和引導幼兒自己進餐。培養孩子集中精力進食,切忌讓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也要避免家長追著孩子喂飯,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就餐禮儀的培養。合理安排幼兒零食正確選擇零食品種,合理安排零食時間,既可利於補充能量,又可避免影響正餐食慾和進食量。給予零食的時間最好在兩正餐之間。零食應選擇水果、乳製品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控製糖果、甜飲料等含糖高的食品,以利於維持兒童能量平衡,使兒童保持合理體重增長,避免兒童瘦弱或肥胖。如何選擇幼兒飲料水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1-3歲幼兒每日需水總量約為1250-2000毫升,幼兒需要的水除了食物中所含的水分(特別是奶類、湯之類食物含水較多)外,大約有一半的水需要額外補充來滿足,約需600-1000毫升。幼兒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應該嚴格控制含糖飲料和碳酸飲料的攝入。重視幼兒飲食衛生幼兒胃腸道抵抗感染的能力極為薄弱,需要格外重視幼兒膳食的飲食衛生。要選擇新鮮不變質的食品,不吃隔夜飯菜和變質的食物;選用半成品或者熟食時,應徹底加熱後方可食用;幼兒餐具應徹底清潔和加熱消毒;家長注意個人衛生,切忌用口給幼兒餵食食物;培養幼兒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以減少腸道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感染的機會。參考資料: http://baby.sina.com.cn/nutrition/08/2709/0855121699.shtml

❷ 配製幼兒膳食時,為什麼不宜供給大量的甜食

1 太多的甜食不利於幼兒的成長 2 幼兒易先入為主,對其他口味的飲食不感興趣,導致偏食

❸ 如何為學齡前兒童安排科學膳食

3-6歲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科學合理的營養膳食是保證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
一般來說,營養的核心是「均衡、科學、合理」。
通過每日的膳食調配要達到:一、提供、滿足人體生理需要的能量和營養素;
二、合理的膳食搭配、烹調加工,讓營養物質最大化地消化、吸收、利用;
三、讓膳食結構科學、合理,既要避免營養物質的過剩、丟失,又要減少有害物質的生成。
對學齡前幼兒來說,攝取營養不僅是為了滿足生命活動和機體活動的需要,而且是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
根據這一原則,積極探討學齡前幼兒的平衡膳食的制訂、烹調及科學合理安排,通過不斷的摸索和總結,積累了一些經驗。
一、制訂科學、合理,符合幼兒生長發育需求的營養食譜。
1.嚴格營養配比,確保幼兒獲得科學的營養。
制定科學合理的幼兒食譜,首先是要講究營養平衡。
廣義的營養平衡是指食物量的平衡和營養物質平衡兩個方面。
食物量平衡即每天要按不同比重安排好八大類食物;
營養平衡即每天的膳食中六種營養素的含量比例搭配要恰當,才能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
幼兒每天所需的六大營養素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和維生素。
學齡前期較嬰兒期生長速度相對緩慢,但仍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因此單位體重的能量需要營養素的需要量仍要高於成人。
要制定營養平衡的食譜,合理調整幼兒的進食量,應根據3-6歲幼兒每日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進行食前的營養預算和食後的營養核算,再結合季節特點,選擇八大類食物,安排好由於幼兒的偏食習慣容易導致缺乏的四種營養素(維生素A、胡蘿卜素、鈣和核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訂出「三餐兩點」的幼兒帶量食譜。
熱量分配必須符合早餐30%,午餐40%,晚餐30%的比例要求,干稀、葷素、粗細、甜咸搭配要合理,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谷類食物與動物性食品搭配時,以谷類為主,動物性食品為輔。
足量的各類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必須可提供幼兒一日熱量的55%,脂肪提供每日熱量的30%,蛋白質提供每日熱量的15%。
每日攝入的優質蛋白應占總蛋白質供給量的2/3-1/2,而且要求動物性食品所含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比較齊全,如此搭配才能滿足幼兒腦、體活動對熱能和生長發育對蛋白質的需要。
這樣制定的食譜既保證了幼兒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營養,保持了國膳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能量來源以糧食為主的基本特點,又能保證各種營養素的質量。
2.膳食組成多樣化,保證營養物質全面、均衡。
任何一種或多種食物都不可能全面滿足幼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只有將不同的食物合理調配,組成人體所需的營養素,才能使幼兒獲得全面、平衡的營養。
為此,在食物的花色品種和營養搭配上格外下功夫。
(1)米面搭配——米飯和麵食的搭配,粥與面點的搭配,從多種組合上保證了幼兒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2)粗細搭配——粗細糧合理搭配,如山芋、玉米、南瓜、血糯米、燕麥和大米的合理搭配,不但有營養互補作用,更重要的是粗糧所含纖維素較粗糙
,能刺激腸蠕動,減少慢性便秘,促進幼兒的成長和發育。
(3)干濕搭配——米飯與湯組合,粥與包子、饅頭的搭配,牛奶與餐點的組合,以提高幼兒營養的吸收率,增加水分而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
(4)咸甜搭配——干濕甜點心與濕干咸點心搭配,以控制食用糖和鹽的過量攝入,使幼兒能每天均衡地食用糖和鹽。
(5)動物蛋白與植物蛋白搭配——動物類食品(魚、肉、蝦、雞鴨、蛋等)與豆製品(豆腐、香乾、百葉、黃豆、赤豆等)食品搭配,重視植物蛋白的攝入,從而保證幼兒獲得優質蛋白質和提高了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及生理價值。
(6)深色蔬菜與淺色蔬菜和水果搭配——深色蔬菜為綠葉菜(青菜、菠菜等)和深顏色的菜(胡蘿卜、黃瓜),它們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一般比淺色菜和水果高。
淺色菜包括根莖菜(土豆、白蘿卜等)和黃葉菜(捲心菜、黃芽菜等)。
水果中的蘆柑和甜橙的維生素C高於蔬菜。
它們之間合理搭配,餐後或餐前一小時供應適量的水果,可以保證和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及利用率。
3.根據幼兒生長發育規律,結合季節氣候變化,力求及時獲取更有價值的的營養素。
(1)春季天氣回暖,萬物生發,是幼兒生長特快的時候,應及時供給幼兒富含鈣質的食品和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
(2)夏季暑熱挾濕,容易食慾不振,是幼兒消耗體能最多的季節。
安排幼兒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如瓜果、水產品、鴨、魚、瘦肉、紅綠豆,鮮果汁等,冷飲適量,碳酸飲料不喝為好。
(3)秋季萬物收斂,溫差寒涼,應提供幼兒進食有營養而且性平和的食物,比如蘿卜、梨、銀耳、芝麻、秋藕、綠葉菜等,不要多食生冷寒涼食物。
(4)冬季天氣寒冷,幼兒一方面要儲存熱能抵抗寒冷,另一方面提供日益生長的需要,及時供給幼兒熱量高的食品,選擇能增強肌體抵抗力的食品,並且每天為幼兒提供具有抗寒防病毒、防感冒效果的保健營養湯水。
掌握了以上原則,就能為幼兒提供適合的營養食譜,提供幼兒各時期的必需的營養,更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二、組織炊事人員精心合理烹調,促進營養素的全面吸收。
1.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合理安排菜餚的切配和口味。
在加工和烹調幼兒食品時,首先要注意與其消化機能相適應。
在切配食物的環節上把好關,3歲左右的幼兒食物應當細、軟、碎、爛,以小絲、小丁、小片、無骨、無刺的食品為宜;
4-6歲的幼兒以較大的塊、丁、片,逐步過渡到接近成人的膳食,這樣就有利於各年齡幼兒咀嚼能力的培養,又可達到利於幼兒消化的目的。
食物的烹調還應做到味道可口,色香味俱佳。
根據多年實踐的積累,認為幼兒調味的原則是:少鹽、低糖、弱酸、無刺激、少油量的調味方式比較適合。
不宜使用味精、色素、糖精等調味品。
因此,在製作幼兒膳食時,採用一些口味清淡的調味方法,如芙蓉蝦仁,要求菜餚清淡、細膩、鮮美。
同時還利用各種調味品來烹調出適合幼兒口味的各式菜餚:如干燒鯧魚,在烹調時用蕃茄醬調制出紅油,與酒釀組成咸中帶甜,甜酸適中的口味,既有成人菜的色彩,又有幼兒菜的口味,成了幼兒喜歡的特色菜。
2.烹調時注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培訓炊事員嚴格掌握洗、切、配、燙、烹、調、炒等各道加工工序的正確操作方法,加強基本功的訓練,減少因為操作不當造成的營養素的流失和破壞。
比如動物類原料切絲比切塊更好,豬肉切成絲,旺火急炒,其維生素B
1、B2的損失度分別為13%、21%,而切成塊用火燉,其損失度分別為65%、41%。
又比如煮豆、燒肉時加鹽太早,可使原料中的蛋白質凝結過早,不易吸水膨脹而碎爛;
用來制湯的原料加鹽過早,則可因蛋白質的凝結過早而不能溶於湯中,影響湯汁的濃度。
三、恰當安排進餐時間,組織幼兒合理進餐。
幼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胃容量較小(350-400毫升),胃腸道排空較快(3-4小時),加之幼兒活潑好動,易飢餓,並且按每公斤體重計,其對營養素的需要量高於成人,所以適宜少量多餐的膳食制度。
採取的是三餐兩點制,各次間隔3-4小時。
每次進餐時間15-30分鍾,餐後休息0.5-1.5小時再開始學習和體力活動。
四、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科學健康地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營養。
孩子的挑食和偏食行為很容易導致某些微量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嚴重時還會出現營養缺乏病,從而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孩子出現挑食、偏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1)受大人飲食行為的影響。
(2)孩子的口味比較挑剔。
(3)飯前吃零食影響進餐時的食慾。
(4)飯前或吃飯時喝過多的果汁和含糖飲料。
針對這些原因採取了以下措施:

❹ 配製幼兒膳食時為什麼不宜供給幼兒大量的甜食

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旺盛時期,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全靠從飲食中得到。飲食安排不好,幼兒得不到足夠的營養素,便會出現體弱多病的現象,直接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所以搞好幼兒飲食安排是極其重要的。 從營養學上講,吃的好不完全指吃大魚大肉、精采精面,或高級滋補品。人體所需的營養素,在各種食物中都有,所以幼兒的食物應該多種多樣,粗細搭配,葷素調劑,食物互補,這樣才能使各種營養素之間保持一定量的平衡關系,以利於人體的吸收與利用,充分滿足幼兒生長發育和各項活動的需要。 食譜要合理制定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食譜,把一日的食物定量標准恰當地分配到食譜中,以保證幼兒吃好,得到各種營養素和足夠的熱量。 提倡粗糧細做 把粗糧做成多種多樣的食品,以誘發幼兒的食慾,增加進食員。如玉米面,做成小窩頭、發面絲糕、金銀糕等,從而達到營養素互相補充,並提高谷類蛋白質的應用價值。 領菜多樣化品種單純的飯菜。孩子容易厭食 ,進食景減少, 時間經了營養跟不上,生長發育就會受影響。因此,對於幼兒膳食的配製,要求花樣多,不要一個時期只吃一種。同一種東兩採取不同方法的加工,做到色、香、味都很好,增進幼兒進食量。 少量多餐幼兒生長發育較快,相對來說需要營養就多,但他的胃口小,容量有限,消化功能薄弱,這是一對矛盾。要解決這對矛盾,就要少量多餐,不能像成人那樣1天只吃3餐。3-7歲幼兒除早、中、晚3餐外,下午要加1次點心,食物可選擇豆漿、水果、小點心等等。一般每頓飯間隔時間4小時左右比較適合幼兒的消化能力和規律。同時按時吃飯可以增進小兒的食慾,使消化吸收更好。另外,幼兒飲食不要搞「會餐」,如隔一段時間大吃一頓這樣既浪費又不易消化,反容易引起疾病。 少吃甜食多吃糖和含糖多的食物,會嚴重地消耗體內的鈣質。糖本身是一種不含鈣的酸性食物。正常人體內需要保持弱鹼性,若過多地吸收糖類,體內酸鹼度就會改變。為保持正常的弱鹼性,就要動用體力儲存的鹼性物質鈣,這樣長期下去,幼兒的生良發育就會受到影響。另外,吃甜食過多,還會影響幼兒的消化功能,造成食慾不振,或者肥胖等。所以在食譜中甜食不宜過多。 科學烹調幼兒飯菜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科學烹調,盡最大努力保存營養素,特別要防止維生素的損失。例如:蔬菜先洗凈,臨炒時再切,最好不用開水汆,煮粥或燜飯時不要倒掉米湯,也不要加鹼,以免破壞或丟失維生素。 注意清潔衛生 食品的製作要注意嚴格的清潔衛生,食具、用具嚴格消毒,生熟分開,做到生熟一條龍。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炊事人員搞好個人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關。

❺ 嬰幼兒營養與保育 3-6歲的幼兒膳食要注意什麼

1、給孩子合理、全面的營養 3-6歲的幼兒生長發育較快,全面、合理的營養是很重要。第一,要有足夠的蛋白質,蛋白質對於造就一個結實的身體極為重要,肌肉、血液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3-6歲的孩子每天蛋白質必須有50克。要攝入人體所需的蛋白質。 幼兒食譜:制定科學、合理、平衡的營養食譜 營養素供應全面平衡。幼兒每天必須獲得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微量元素、維生素這六大營養素。根據不同的年齡所需的營養素不同,調整食物的結構,不斷的完善幼兒膳食的營養模式。我們每天為幼兒配備的各種食物量,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所推薦的各種營養素的量制定。我們的膳食a、它保證了幼兒每日膳食中有充足、平衡的營養,形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委輔,能量來源以糧食為主的中國營養特色。b、食物花色品種多樣。我們重視食物花色品種多樣化、合理化,每天安排食用的食品優15-20種左右,每周70-80種。每月達130-140種左右,基本做到一周無重復的菜餚和點心。食物不重樣既每餐品種的組合不同樣,刀工要求不同樣,烹調方法不同樣,調味加工比同樣。六個搭配:米面搭配---米飯和麵食的搭配;粥與面點的搭配;從多種組合上保證了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粗細搭配----粗糧與細糧的搭配,如紅薯、玉米、南瓜、血糯米、米仁和大米的搭配,以提高食物的營養價值。干稀搭配----牛奶、豆漿與餅干、麵食,米飯與湯的搭配,粥與午點的組合,提高幼兒營養的吸收 ,增加水分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甜咸搭配----干濕甜點心與干濕咸點心的搭配,以控制食用糖與鹽的攝入,使幼兒每天均衡的食用糖與鹽。動物性蛋白與植物性蛋白的搭配-----動物性食品(魚、肉、蝦、雞、鴨、蛋等與豆製品(豆腐、香乾、黃豆、赤豆等)食品的搭配,重視植物性蛋白的攝入,保證只獲優質蛋白,提高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及生理價值。深綠色蔬菜、淺色蔬菜、水果的搭配---大多數深色蔬菜所含的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比淺色蔬菜和水果高。兩餐之間供應適量的水果,保證了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攝入,並提高了利用率。c、根據季節特點提供恰當的食物。春天,天氣暖和,幼兒生長發育快,及時補從富含改制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蝦皮、海魚、蝦類、紫菜、綠色蔬菜、豆製品等。同時補充魚肝油。夏季,幼兒消耗體力大,多吃清淡、消暑的食品。如綠豆米仁粥、西紅柿冬瓜蛋湯,燴四片(黃瓜、南瓜、土豆、香菇)同時增加西瓜的食用糧。秋天天氣乾燥,是幼兒增加體重的最佳時節,及時增加熱量高的食品。同時注意預防肥胖的發生。並提供冰糖白蘿卜水、冰糖生梨銀耳羹等潤肺去燥的保健食品。冬天寒冷,是幼兒儲存能量的最好時機幼兒既要貯存能量又要禦寒,又能滿足日益生長的需要,就多吃甜食,如酒釀小雨宵、赤豆山芋羹、紅燒小肉、醬制雞塊。使孩子獲得足夠的熱量。烹調方式適合幼兒特點。3-6歲的孩子可以從較大的快、丁、片,逐漸過渡到帶骨、帶刺的食物。烹調盡量選用蒸、煮、燒、燴、燜燒以及軟餾等烹調方式。d、根據多年的經驗,我們認為少鹽、少味精、低糖、弱酸、無刺激、少油量的烹調方法比較適合幼兒,有利於幼兒的成長。 2、必須引導幼兒正確合理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孩子具有良好的體質基礎。因此,父母要在這一階段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方面讓孩子知道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另一方面父母也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1)孩子適當加餐。幼兒園提供的食物占孩子需要量的70%,其餘30%(晚餐)需要在家提供。幼兒園的兩餐是:早上7:30、供給量占總需求量20%,中午11:15、供給量占總需求量35%,兩點:上午9:00、下午3:40、兩點的供給量占總需求量的10---15%。 (2)不要給孩子吃補葯、補品。因為各種補品中都含有各種激素,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害的。 (3)孩子吃飯要細嚼慢咽。可以使腸胃充分分泌各種消化液,對食物的營養成分進行完全的消化吸收。每頓飯的時間20-30分鍾。 (4)不能給孩子吃湯泡飯。湯水喝得太多,沖淡胃液;未經嚼爛的飯食,不利胃腸的消化,並增加胃的負擔。 (5)肥胖的孩子注意飲食調節。調整進餐順序:喝湯---吃菜---吃魚、肉等---主食。減慢進食速度。 (6)養成定時進餐,安心進餐,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講究飲食衛生。 (7)針對幼兒進行心理誘導。孩子餓了自然會吃。有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良,強迫孩子多吃,並嚴厲訓斥孩子,這對孩子的機體和個性都是一種可怕的壓制,使孩子認為進食是極不愉快的事情,逐漸對進食反感,因此,在孩子進食時我們不強迫孩子,而是順其自然。 (8)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拿勺拿筷吃飯是鍛煉手的運動功能及手眼的協調。請家長不要喂孩子吃飯、別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

❻ 幼兒膳食巧搭配原則是什麼

幼兒膳食巧搭配原則是什麼。具體如下:

第一點:糧谷類應該逐漸成為幼兒的主食,寶寶一歲以後的主食就是這些谷類食物為主。因為谷類食物是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B1的主要來源。在選擇的時候我們應該以大米、麵食為主,同時增加一些雜糧和薯類。當然雜糧可以煮得的更加軟爛一些,薯類、南瓜去皮蒸熟給寶寶吃。
主食最大的特點是在食用的時候要粗細搭配,避免攝入過多的精白米面,從而導致營養素缺乏,因為精白米面在製作的過程中,絕大部分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都流失掉了,尤其是B族流失的非常多。所以一歲以後的寶寶可以在精白米面等這些主食裡面適當的增加些粗雜糧。我們的媽媽可以選用一些軟飯、細粥、爛面條、麵包、小饅頭、小包子、混沌、餃子、藕粉,還有紅豆粥、蛋糕、花捲、發糕等這些食物,來滿足寶寶的需求。也就是說一歲以後的兒童可以增加小米、玉米、黑米、大麥片等之類的食物,玉米可以用輔食機打碎做成泥狀,或者過濾一下。吃雜糧時要觀察寶寶的胃腸消化能力以及排便情況,如果消化不良,暫時不要加粗雜糧。和精白米面相比,粗雜糧富含B族,尤其是維生素B1,這樣可以避免寶寶缺乏。
第二點:關於優質蛋白的攝入。瘦肉、魚類、蛋奶、豆製品是優質蛋白的主要來源。我們都知道寶寶兩周以後都要補充魚肝油,其實魚肝油的主要成分就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因為我們中國人飲食里普遍缺乏維生素A和D,而且母乳裡面的維D含量比較低。所以我們在寶寶每天的飲食里適當的選擇一點魚類或瘦肉類。每天應該有點蛋類、豆製品來滿足寶寶對優質蛋白的攝入。寶寶在這期間有時候會檢查出缺鐵、缺鋅、缺碘等某些營養素,其實這些魚、肉、禽、蛋、豆製品裡面含有鐵、鋅、碘等微量元素,尤其是一些紅肉類,還有海產品,鐵、鋅、碘都比較豐富。豆製品富含植物優質蛋白,可以作為動物蛋白良好的替代品。
第三點:關於乳製品,我們都知道乳製品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說從四到六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但是一歲以內還是要以奶為主以輔食為輔,甚至可以一歲半以內以奶為主以輔食為輔。乳製品能為幼兒提供優質蛋白和豐富的鈣。乳製品是鈣含量最豐富,鈣來源最好,吸收也最好的食物。它不光富含蛋白、還富含維生素B2和維生素A,而且乳製品裡面還有乳糖和維生素D,都是促進鈣吸收的重要營養素,可以促進幼兒骨骼的健康生長。
第四點:蔬菜水果。它也是寶寶飲食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蔬菜水果是維生素C和類胡蘿卜素最重要的來源。也是維生素B2,鈣、鉀、鈉、鎂和膳食纖維的重要來源。一般我們在蔬果選擇上盡量選一些深顏色的,如深綠色的葉菜,紅色、黃色的果蔬類,像胡蘿卜、南瓜、柑橘類,這些食材含維生素C和類胡蘿卜素比較多。類胡蘿卜素在寶寶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從而避免維生素A缺乏。蔬菜水果不僅可以提供營養素,還有很好的感官性狀,可以促進孩子的食慾,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防止寶寶便秘。
水果盡量在寶寶的兩餐之間吃,不要跟正餐一起吃,否則影響消化。
第五點:糖和油都屬於純熱量的食物,包括蛋糕、點心、餅干、巧克力、糖果、薯片、膨化食品,這些都需要嚴格控制。因為一到三歲幼兒的胃容積是非常小的,食物的攝入量是有限的,不宜給寶寶吃太多食物,如果我們在兩餐之間總是時不時的給孩子吃很多這樣的食物,那寶寶的胃容積就被佔了一部分,等到真正吃正餐的時候可能就會影響他的食物攝入量,長期下去會導致飲食紊亂和消化不良。
以上五類食物就是幼兒膳食應該包括的。那應該吃多少呢?平均每人每天各類食物,大概是糧谷類100g-150g,牛奶不低於350ml,魚、肉、禽、蛋類或豆製品是130g。蔬菜水果加起來是150-250g,植物油大概是10-15g。盡量做到食物種類豐富多樣。

❼ 小學,幼兒為什麼要養成少吃糖果的習慣呢

如果小孩經常吃糖的話會蛀牙,很容易得糖尿病。請您讓您的孩子盡量少吃或別吃。 請採納,不用謝。

❽ 怎麼樣才是合理的搭配膳食

配製合理的飲食就是要選擇多樣化的食物,使所含營養素齊全,比例適當,以滿足人體需要。
1.粗糧、細糧要搭配:粗細糧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可提高食物的風味,有助於各種營養成分的互補,還能提高食品的營養價值和利用程度。
2.副食品種類要多樣,葷素搭配:肉類、魚、奶、蛋等食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兩者搭配能烹調製成品種繁多,味美口香的菜餚,不僅富於營養,又能增強食慾,有利於消化吸收。
3.主副食搭配:主食是指含碳水化合物為主的糧食作物食品。主食可以提供主要的熱能及蛋白質,副食可以補充優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等。
4.干稀飲食搭配:主食應根據具體情況採用干稀搭配,這樣,一能增加飽感,二能有助於消化吸收。
5.要適應季節變化:夏季食物應清淡爽口,適當增加鹽分和酸味食品,以提高食慾,補充因出汗而導致的鹽分丟失。冬季飯菜可適當增加油脂含量,以增加熱能配製合理飲食的方法:
①根據具體情況(如性別、年齡、勞動強度),確定每日總熱能及營養需要量。
②根據碳水化合物(佔60%~70%)、脂肪(佔20%~25%)、蛋白質(佔10%~15%)所佔一日總熱能的比例,分別計算其需要量。
③確定每日需用的營養素後,根據食物所含的營養素計劃每日膳食。
④根據經濟及供應情況確定每日供給主食和副食的數量。
⑤最後計算出全部食物的各種營養素含量,並與供給標准相對照。若相差在±10%幅度內,即符合要求。
飲食應合理搭配
在社會物質比較豐富、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怎樣吃得更科學或者說更有益於健康,是當前人們關注的話題。有人將當前人們在飲食方面的追求,概括為「吃雜」「吃粗」「吃野」和「吃素」四大特點。從營養學角度來看,還是應該將這四大特點結合,合理搭配,可能會更符合人們對各種營養的需求,對中老年人來說,合理搭配顯得更重要。
粗細搭配
科學研究表明,不同種類的糧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其生理價值。糧食在經過加工後,往往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無機鹽,而這些營養素也正是人體所需要或容易缺乏的。以精白粉為例,它的膳食纖維只有標准粉的1/3,而維生素B1隻有標准粉的1/50;與紅小豆相比二者少得更多。因此,老年人在主食選擇上,應注意粗細搭配。至於什麼樣的比例最好,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資料,將來也不可能有,還是因人而異為好。不過,多吃雜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小米和紅小豆中的膳食纖維比精白粉高8倍~10倍,B族維生素則要高出幾十倍,這對於增強食慾,防止諸如便秘、腳氣病、結膜炎和白內障等都是有益的。我國很多地方的「二米飯」(大米和小米)、「金銀卷(麵粉和玉米面)」都是典型的粗細搭配的例子,是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的。
葷素搭配
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應與植物油搭配,尤應以植物油為主(植物油與動物油比例為1∶2)。動物脂肪可提供維生素A、維生素D和膽固醇,後者是體內合成皮質激素、性激素以及維生素D的原料。據最新的研究報道,膽固醇還有防癌作用。每天進食少量動物油應是有益無害的。又如,老年人容易缺鈣,不妨經常用鮮魚與豆腐一起烹調,前者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後者含有豐富的鈣,將兩者合用,可使鈣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鮮魚燉豆腐,味道鮮美又不油膩,尤其適合老年人;而黃豆燒排骨,其蛋白質的生理價值可提高二三倍。再如,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與肉類的搭配,如黃瓜肉片、雪菜肉絲和土豆燒牛肉等,由肉類提供蛋白質和脂肪,由蔬菜提供維生素和無機鹽,不但營養素搭配合理,而且色澤誘人,香氣四溢,更使人食慾頓增。
酸鹼搭配
我國勞動人民在與自然界的長期斗爭中,留下了很豐富的飲食文化,有待於用現代科學理論和技術去發掘、提高。比如,南方有些地區講究把鱔魚與藕合吃。原來鱔魚含有粘蛋白和粘多糖,能促進蛋白質吸收和利用,它又含有比較豐富的完全蛋白質,屬酸性食物;藕則含有豐富的天冬醯胺和酪氨酸等特殊氨基酸,以及維生素B12和維生素C,屬鹼性食物。這一酸一鹼,加之兩者所含營養素的互補,對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起著很好的作用。實際上,我國人民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烹調習慣,有很多是屬於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搭配的。總的看來,動物性食物屬酸性,而綠葉菜等植物性食物屬鹼性,這兩類食物的搭配對人體的益處是顯而易見的,也是葷素搭配的優點所在。因此,一些西方的科學家極力推廣中國的菜餚搭配和烹調方式。

❾ 配置幼兒膳食的原則是什麼

主副搭配

尤其要注意兒童早餐中的各種營養的平衡。我國的習慣是,中午、晚上的飲食比較豐富,有大量的蔬菜、肉類、豆類。早餐則很不講究。這一點,對兒童很不適應。據調查表明,大多數兒童早餐吃得都很簡單,往往沒有任何副食。一些小學生,上午到第三、第四節課就感到睏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這就是早餐沒有吃好的緣故。早晨,千萬不要怕麻煩,讓兒童拿一塊兒干糧邊走邊吃。要適當給孩子准備主副食齊全的早餐。比如,油條、燒餅等配上什錦醬菜、五香黃豆,肉鬆、豆漿、小米粥等。

熱點內容
sqlsa默認密碼 發布:2025-09-23 02:36:50 瀏覽:141
安卓什麼手機地圖好用 發布:2025-09-23 02:35:14 瀏覽:446
古老八字演算法 發布:2025-09-23 02:32:15 瀏覽:652
mssql存儲過程查詢 發布:2025-09-23 02:30:43 瀏覽:868
androidtextview行數 發布:2025-09-23 02:29:59 瀏覽:22
aspnetmvc4上傳文件 發布:2025-09-23 02:20:54 瀏覽:518
安卓pmu什麼意思 發布:2025-09-23 02:12:54 瀏覽:657
天下霸圖腳本 發布:2025-09-23 01:45:47 瀏覽:278
md5加密技術 發布:2025-09-23 01:45:07 瀏覽:509
c程序編譯的目的是什麼 發布:2025-09-23 01:45:06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