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器的通信帶寬
❶ 假如存儲器的周期是500ns,每個存儲器周期課訪問16(2位元組),那它的帶寬是多少給出計算公式!
16bit/500ns=32M bps 存儲器每秒可訪問2M次,每次16bit,所以就是32M 比特每秒
滿意請採納
❷ 什麼是存儲器的帶寬
存儲器(Memory)是計算機系統中的記憶設備,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計算機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
存儲器的三類分類:
一、隨機存儲器
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又稱作「隨機存儲器」,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也叫主存(內存)。它可以隨時讀寫,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媒介。
❸ 設存儲器數據匯流排寬度為32位,存取周期為250ns,這個存儲器的帶寬是多少
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存儲器的帶寬,下面是網路的。
存儲器帶寬(memory bandwidth):單位時間里存儲器所存取的信息量,也稱為存儲器在單位時間內讀出/寫入的位元組數。
那麼,250ns里操作的信息量就是32bit了,也就是4Byte了,所以1s的時間里傳輸的信息量就是4/250ns = 16*10^6Byte,那麼帶寬就是16*10^6Byte/S。
❹ 存儲器帶寬怎麼算
帶寬=(匯流排頻率×數據位寬)÷8
位寬32 頻率1000000000/200=50000000=50MHZ
那麼帶寬=32×50/8=200
❺ 計算機中計算題,求存儲器的帶寬
內存帶寬=內存工作頻率X內存匯流排寬度/8
DDR都是64bit的匯流排寬度,只是DDR可以在時鍾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傳送數據,因此計算得到的相應帶寬要X2。
133M×2×64÷8=2128MB=2.1G帶寬。
❻ 內存的帶寬怎麼計算如256M DDR 400 帶寬是多少
內存中的帶寬
除匯流排之外,內存也存在類似的帶寬概念。其實所謂的內存帶寬,指的也就是內存匯流排所能提供的數據傳輸能力,但它決定於內存晶元和內存模組而非純粹的匯流排設計,加上地位重要,往往作為單獨的對象討論。
SDRAM、DDR和DDRⅡ的匯流排位寬為64位,RDRAM的位寬為16位。而這兩者在結構上有很大區別:SDRAM、DDR和DDRⅡ的64位匯流排必須由多枚晶元共同實現,計算方法如下:內存模組位寬=內存晶元位寬×單面晶元數量(假定為單面單物理BANK);如果內存晶元的位寬為8位,那麼模組中必須、也只能有8顆晶元,多一枚、少一枚都是不允許的;如果晶元的位寬為4位,模組就必須有16顆晶元才行,顯然,為實現更高的模組容量,採用高位寬的晶元是一個好辦法。而對RDRAM來說就不是如此,它的內存匯流排為串聯架構,匯流排位寬就等於內存晶元的位寬。
和並行匯流排一樣,內存的帶寬等於位寬與數據傳輸頻率的乘積,例如,DDR400內存的數據傳輸頻率為400MHz,那麼單條模組就擁有64bit×400MHz÷8(Byte)=3.2GB/s的帶寬;PC 800標准RDRAM的頻率達到800MHz,單條模組帶寬為16bit×800MHz÷ 8=1.6GB/s。為了實現更高的帶寬,在內存控制器中使用雙通道技術是一個理想的辦法,所謂雙通道就是讓兩組內存並行運作,內存的總位寬提高一倍,帶寬也隨之提高了一倍!
帶寬可以說是內存性能最主要的標志,業界也以內存帶寬作為主要的分類標准,但它並非決定性能的唯一要素,在實際應用中,內存延遲的影響並不亞於帶寬。如果延遲時間太長的話相當不利,此時即便帶寬再高也無濟於事。
簡單地說DDR400就是PC3200帶寬是3.2G/s,DDR333是PC2700帶寬是2.7G/s,DDR266是PC2100,帶寬是2.1G/s
❼ 存儲器帶寬和數據傳輸率有什麼區別,怎麼計算
1.
主存儲器帶寬是說的內存的吞吐量,也就是說內存能一次處理的數據寬度。
2.
匯流排頻率也就是前端匯流排頻率。
3.
公式是:匯流排的頻率
*
位寬
/8
=
匯流排的帶寬.
4.
匯流排帶寬是主板南北橋的數據傳輸速度,是數據在主板上每秒鍾傳送的信息量。
❽ 什麼是存儲器的帶寬,若存儲器的數據匯流排
因為從主體裡面的帶寬的話是不一樣的,所以的話它這邊的數據匯流排也是各不相同的。
❾ 存儲器帶寬的計算
周期=200ns,所以主頻=5MHz,帶寬=5Mhz * 4B=20MB/S
每個周期200納秒(1納秒=百萬分之一秒),所以每秒鍾有5,000,000個周期,每個周期可以訪問4個位元組,那麼每秒鍾可以訪問「5,000,000 x 4」個位元組,帶寬就是20,000,000位元組/秒,即20M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