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哪些商品不適合配置在門店前端

哪些商品不適合配置在門店前端

發布時間: 2022-12-13 03:01:05

① 便利店貨架應如何陳列袋裝類商品和有哪些技巧

造成這樣的現象不一定就是便利店貨架理貨員的失職,經了解後,得知商品理貨員也很無奈:剛理好,商品要貨數量少,被顧客一碰就倒。有問題的出現就一定有解決的方法,那麼下面樂品貨架簡單的來說下,從經驗中不難發現較難陳列的是炒貨類商品,以這個為例,有兩種方式可以整理陳列好這類商鋪。第一種,除貨架層板用掛鉤懸掛陳列。該方法的優點是陳列整齊美觀,商品展示充分,便於整理、衛生清潔、數量交接等工作;缺點是商品陳列佔用面積較大,掛鉤上陳列的商品數量相對較少。因此該方法多在便利店營業面積相對較大,貨架資源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採用。第二種,用貨架層板陳列。該方法必須注意的是:要將同類別且商品的高度、體積大小相近的商品集中在同一節、同一層貨架上;將貨架層板上下間距調整到略小於所陳列商品的高度。上貨時前排商品主視面朝外,為了能使所陳列商品「站立」,還必須將商品的底邊統一整齊地向後折,這樣操作後商品就會略向後面傾斜,如果在後排商品數量比較少不足以使其「立體陳列」的情況下,後排商品就必須整齊「躺下」後層疊堆放,為第一排商品提供支撐作用,這樣操作後商品就會略向前倒,因貨架層板上下間距略小於所陳列商品的高度,上一層貨架的價格條將恰到好處地覆蓋遮住所陳列商品的頂邊,使商品能非常好地「站立」展示接受顧客的挑選。該方法的優點是既能使陳列整齊美觀,又能提醒指導門店充分挖掘貨架的可利用資源,缺點是理貨、衛生清潔工作量略大,故多在便利店營業面積相對較小,貨架資源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採用。

② 商品陳列如何吸引顧客眼球

如果陳列工作做得到位,吸引顧客其實也可以很簡單。那麼,便利店如何通過陳列吸引顧客?

1.「回」字形的店鋪,讓顧客看到你最想賣的東西

一家標準的便利店,使用面積一般在80至120平米左右。和普通雜貨鋪不同的一點是,便利店很少會讓顧客走回頭路。從入口到收銀台,一直走到最裡面的日配商品,然後出門,正好繞一圈。

在這條「主動線」上,顧客會途經便利店主推的「促銷端架」、自產商品貨架、營收佔比高的鮮食產品……

收銀台在店門的一側,大門一般不會開在正中,這樣方便顧客結賬後以最短距離出門。關東煮、包子等散裝即時食品的櫃台緊靠收銀台旁,通常會挨著一個放飲料的候補冷庫,引導顧客搭配著飲料一起。


2.購物中心貨架不要過高,商品擺放「頭輕腳重」

貨架的高度應當照顧到女性主顧,中心貨架不應高於165厘米,最好不要超過6層。同時要注意端頭貨架的利用,因為這是便利店的黃金點,顧客在這些地方的駐足時間最長,應擺設一些高毛利的暢銷商品。

從小到大、從輕到重是便利店貨架上下陳列商品的規則之一。比如,農夫山泉桶裝水大多放在貨架的底層,因為從視覺上頭重腳輕確實會有問題,如果是小物件,放在底層就更不容易被看見。

便利店陳列的首要標准,就是盡可能讓顧客看到更多商品,因此你可以根據物件的包裝特徵,在貨架里設有掛鉤,並設置「架中架」。這種集成方式可以讓不同品類的小物件整齊地擺放在一起。

3.利用好面朝收銀台的第一個貨架

這個貨架被認為是便利店的「黃金地段」——這里是顧客的必經之地,排隊結賬的時候也不免在此逗留。

可別小看了貨物的陳列,只要做好了相關的陳列工作,促進銷量將會成為非常簡單的事情。那麼,如果您准備開一家便利店,您會做好相關的陳列工作嗎?

【希望能幫助您解決問題】

③ 便利店貨架怎麼陳列

恆緣誠提示商品陳列是一門科學,它是無聲的促銷員,而我們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最大的利潤。

商品陳列已經成為一門重要的科學,已經沒有哪個投資者會否定巧妙的商品陳列給店面帶來的利益。它是無聲的促銷員,而我們要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最大的利潤。本版文章借鑒了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商品陳列的有關精華部分,供讀者參考。

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先進先出原則

生產日期在先的商品擺放在銷售前端,防止商品損耗。

貨簽對位原則

商品與價格簽一一對位,價格簽包括POP、價格立牌、貼簽等標明商品價格或性能的標識。

分類陳列原則

一般按用途、性能、顏色、品牌、大小對商品進行分類組合。

縱向陳列原則

當該類商品品種數超過4種時,商品陳列時應由上至下縱向擺放。

關聯陳列原則

按使用目的、用途、賣給誰等關聯關系,使商品組合起到互補和延伸的作用。

配色協調的原則

相臨商品之間顏色、形狀、大小反差不應過大;縱向陳列的商品上下之間的顏色反差不應過大。一般由暖色調至冷色調過度(冷暖交替陳列應注意配色的和諧)。

黃金位陳列原則

貨架離地約120至160厘米的區域、堆頭、端架、臨通道區域應陳列高利潤商品、季節性商品或需突出陳列的特價商品。

陳列量與銷售量及采購量相協調的原則

依據價格中心線的原理指導陳列、調整商品結構和采購;確保主力商品的貨架空間和規模優勢,減少替代性商品對主力商品的影響。

貨架陳列規范

顯而易見

面向顧客(措施):商品的正面(品名清晰、圖案、色彩豐富的一面)應正立或根據不同高度調整,使正向面向顧客;

朝向一致、分界成線:同種商品的各陳列面朝向應一致。相鄰兩種商品之間的分界線應一目瞭然,嚴禁交叉混放;陳列商品的前端及左右的分界處應成直線。

豐滿美觀

前進補缺:一般情況下,商品占據的空間應占所分配的陳列空間的1/2,前端商品銷售後,應及時將後端商品陳列在前端。如出現斷貨時,可用同類商品中的暢銷商品(或陳列位左右鄰近的商品)補充缺貨位。

頂層齊整:貨架頂上陳列的商品可分為外圍層和內層,外圍層為靠近貨架邊緣、面向通道一層,內層高度不得超過外圍層;外圍層應保持前緣成一直線,高度偏差不超過10厘米,以商品的演示為主;各頂層陳列高度應基本一致)鄰通道頂層為商品演示區,若無法實現需用相同相同紙箱或精緻隔板裝點。

分類陳列

正確分類:對商品正確分類,一般按類別、品牌、大小、顏色的分類順序進行。

縱向陳列

同類縱向:當該類商品品種數超過4種時縱向陳列,否則可根據情況採取橫向陳列。縱向陳列的各品種陳列面寬度均勻分配,熱點商品可放大陳列面,但不超過90厘米。橫向為規格、縱向為顏色;上大(重)下小(輕)。

關聯陳列

關聯組合:按使用目的、用途發掘商品間的關聯性,形成大、小關聯區間。如寵物區、嬰兒區、護膚區、清潔區,或麵包旁邊擺放奶油、蜂蜜,咖啡旁邊擺放方糖,鹽、味精等調味品旁適當擺放調味糖(紅糖)等,刀具旁擺放磨刀石、紅酒帶起瓶器等。

防止損耗

先進先出:參看《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

安全防損:注意消除貨架及貨架頂層商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貨架頂層商品易掉落、刀具易傷人)。

便於拿取

商品豐滿但便於顧客取放,靠外(面向顧客)的商品應陳列到距上隔板一拳的高度(約5至7厘米);體積(重量)較大的商品應陳列在貨架下層,較小的商品應陳列於上層;兒童用品陳列於較低位置(與兒童身高相仿約一米的高度)。

黃金位陳列

離地約120至160厘米的區域應陳列高利潤商品、季節性商品或需突出陳列的商品(特價商品),不得陳列C類商品、滯銷商品、過季商品。

其他

不露雜物:非商品不得佔用貨架陳列面,如贈品(樣板除外)、雜物、宣傳單、打價機、記錄本等,並且不得裸露在外(顧客看見)。

貨簽對位:壞損商品、質量問題商品應標識和隔離;商品標識符合要求;不得陳列假冒偽劣商品。

商品陳列的表現技巧

一、商品陳列的主要因素

(一)明亮度:

店內的基本照明須保持一定的明亮度,使顧客在選購參觀時能看清楚,而商品本身也可藉此突顯其獨特之處。

(二)陳列高度:

商品陳列架的高度一般以90至180厘米最為普遍,而顧客胸部至眼睛的高度是最佳陳列處,有人稱此為「黃金空間」。

(三)商品種類的概念:

按照商品本身的形狀、色彩及價格等的不同,適合消費者選購參觀的陳列方式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可分為:

1.體積小者在前,體積大者在後。

2.價格便宜者在前,價格昂貴者在後。

3.色彩較暗者在前,色彩明亮者在後。

4.季節商品、流行品在前,一般商品在後。

二、商品陳列要領

(一)有效運用隔物板,用以固定商品的位置,防止出現商品缺貨而不察,維持貨架的整齊度。

(二)面朝外的立體陳列,可使顧客容易看到商品。

(三)標價牌的張貼位置應該一致,並且要防止其脫落。若有特價活動,應以POP或特殊標價牌標示。

(四)商品陳列:由小到大,由左到右,由淺而深,由上而下。

(五)貨架的分段:可分為上層、黃金層、中層和下層4個層面(確保陳列在黃金層的商品是高利潤高回轉的)。

另外,利用照明、色彩和裝飾來製造氣氛,將顧客的視線集中到焦點商品上;季節性商品可放在貨架黃金層上,也可單獨陳列。

三、商品陳列的規格化

(一)商品標簽向正面,可使顧客一目瞭然,方便拿取,也是一種最基本的陳列方式。

(二)安全及安定性的陳列,可使開架式的賣場無商品自動崩落的危險,尤其是最上層商品。

(三)最上層的陳列高度必須統一。

(四)商品的縱向陳列:也就是所謂的垂直陳列,眼睛上下移動比左右移動更加自在及方便,也可避免顧客漏看陳列的商品。

(五)隔板的利用,可使商品容易整理,且便於顧客選購。尤其是小東西,更應用隔板來陳列。

(六)根據商品的高度,靈活地調整貨架,可使陳列更富變化,並有平衡感。

(七)保持賣場清潔,並注意衛生,尤其是食品,更要注意這一點。(八)割箱陳列的要點:切勿有切口不平齊的情形,否則會給人不佳的印象。

四、為使陳列有變化的特別陳列

(一)利用壁面。

(二)利用柱子。

(三)利用櫃台。

(四)大量陳列。

(五)懸掛式陳列。

(六)美化及布置性陳列。

(七)POP展示。

五、直式陳列

各式商品以垂直方式排列,顧客只要站定一點便可由上往下看,對商品的比較和選擇也容易些。但要注意的是,若幅度太狹窄,容易產生眼花繚亂的情形,這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所以直式陳列的最小范圍至少應有90厘米,才能發揮效果。

六、商品展示的方法及重點

(一)陳列展示的基本方法:

1.放置性陳列

並排:陳列架、展示桌

堆積:銷售台、陳列台

投擲:花車、手推車

2.粘貼式陳列

張貼:牆壁、畫框、網子等

捆綁:細繩、棍子

3.懸掛式陳列(主要用於紡織、服裝類商品或一些小商品及扁平形、細長形等沒有立體感的商品。)

(二)陳列展示的注意事項:

1.在門市的入口處,應稍加標示(如製作簡易的平面圖),以使顧客對店內商品配置略有概念。

2.在最靠近入口處所配置陳列的,必須是周轉率極高的商品,對自助消費者而言,能盡快開始購買商品是很重要的。

3.在距離入口處次遠的地方所配置陳列的,應該是能夠吸引顧客視線,而且單位數量不是很大的商品。

4.日常性消費品必須陳列在鄰近的區域。

5.相關的商品必須配置陳列在鄰近的區域。

6.暢銷的產品必須平均配置在所有的通道上。

7.設計行走線路時必須使每一個通道都能有一些吸引顧客的商品。

8.必須使顧客能夠輕易辨別方向。

9.屬沖動性購買的商品,必須配置在主要通道上,或是靠近主要通道的地方。

10.對男性而言,最適當的高度為85至135厘米,女性為75至125厘米;一般的高度則男性是70至145厘米,女性是60至135厘米;比較方便的高度男性為60至180厘米,女性是50至165厘米,而60或50厘米以下為倉庫。(POP,英文PointOfPur-chase的縮寫,意為「賣點廣告」,其主要商業用途是刺激引導消費和活躍賣場氣氛。它的形式有戶外招牌、展板、櫥窗海報、店內台牌、價目表、弔旗,甚至是立體卡通模型等等。常用的POP為短期的促銷使用,其表現形式誇張幽默,色彩強烈,能有效地吸引顧客的視點喚起購買欲,是一種低價高效的廣告方式。)

縱向陳列方案

在堅持商品陳列的基本原則(特別是黃金位陳列)的同時,對各類商品縱向陳列進行細化。

●飲料

按類別:分為碳酸飲料、啤酒、果汁、茶飲料、功能性飲料等;

按規格:紙盒裝放在最上方、易拉罐居中、瓶裝居下,涼茶類應置於貨架底層。

●牛奶

按包裝:盒裝、瓶裝分開陳列。

●醬及小菜

按類別:榨菜、腐乳、泡菜、橄欖菜、筍、肉哨等。

註:陳列時可不分袋裝與瓶裝,但要保證橫向必須是同一規格。

●方便食品

先按包裝:桶裝與袋裝;

再按類別:分為米粉類與面類;

然後按品牌:(不作說明)。

●罐頭類

按品類:魚罐頭與午餐肉等。

●調味品

按品類:醋、醬油、味精、雞精等。

●湯料

大品類:茶沖劑、滋補湯料、菇類;

小品類:菊花茶、涼茶、去濕茶、八寶茶、板藍根;枸杞、蓮子、參類、棗類;木耳、銀耳、紫菜、花菇香菇、冬菇茶樹菇等。

●巧克力

國產和進口分開陳列。

按包裝:散裝的放在上層,盒裝放在下層。

●餅干及糕點

大品類:餅干、蛋糕、蛋卷、沙琪瑪;

小品類:餅干又分膨化系列、夾心系列、薄餅。

●糧米

按類別:東北大米、泰國香米、絲苗米等。

註:要兼顧商品的規格(10公斤、5公斤),小包放在上邊,反之放下邊。

●油

按品類:花生油、調和油、大豆油等;

按規格:小桶油放上邊,大桶放下邊。

●杯子

按品類:蓋口杯、保溫杯、磁水杯、口杯、太空杯、兒童水壺。

●休閑食品

大品類:乾果與膨化食品;

小品類:開心果、花生、腰果等;

按包裝:小的擺在上邊,反之擺在下邊。

●果凍

陳列原則:小上大下。

●奶粉

按包裝:罐裝與袋裝;

按價格:進口與國產。

●嬰幼兒食品

按品類:米粉、奶粉、果泥、鈣片;

適用年齡:1階段、2階段;

陳列原則:小上大下。

●酒

按品類:紅酒、白酒(瓶裝與盒裝)、米酒。

●茶葉

按品類:紅茶、綠茶、烏龍茶等;

按包裝:袋裝擺在上方、盒裝擺下方,需靈活處理。

●咖啡及伴侶

按品類:咖啡、奶茶、阿華田、果珍。

陳列原則:盒裝在上,瓶裝在下。

●紙巾

按品類:盒裝、有芯、無芯、面巾紙、濕紙巾、手帕紙。

●化妝品

按品牌:(不作說明);

陳列原則:單支放上邊,盒裝放下邊。

●家居用品

按品類:面巾、浴巾、床單、毛巾被;

按顏色:顏色相近的順縱向陳列。

●拖鞋

按品類:涼拖、毛拖。

●空氣清新劑及伴侶

按品類:去濕劑、防蟲劑、鞋油、鞋刷、除臭劑、芳香劑。

●牙刷牙膏

按品類:牙刷在上,牙膏在下。

陳列原則:小上大下。

註:同一品牌的牙刷放在牙膏之上。

●家居清潔用品

按功能:潔廁凈、玻璃水等;

陳列原則:瓶裝在上,桶裝在下。

●其他清潔用品

按品類:洗發水、沐浴露、洗衣粉、香皂、肥皂;

陳列原則:小上大下。

註:各類商品,尤其糖、滋補品、女性用品、化妝品等,都可按品牌分類,具體不作說明。

餐具、茶具、酒具、水具、煙缸分別按品類陳列。

透過陳列傳達商品內在價值

商品陳列並不僅僅只展示商品的外在特徵,顧客甚至能通過它來感知商品的內在價值。

梯形展台突出重點

在同一類商品中也許有幾件較有特色的商品,梯形展台可以突出展示這些商品。

系列化陳列顯特色

每一類商品都有其不同的特徵。表現商品特徵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將同類商品按不同方式集中組合起來,構成較完美的幾何圖案。不同的商品系列還可用不同的底板作陪襯。

示範商品的優越性

形象化地展示商品內在和外觀的質量是銷售的一項基本技能。某些商品如衣料等只需隨意懸掛就可展示其外觀美,但如果在懸掛的衣料上放置重物更能令人印象深刻。還有一些商品則要在實際工作狀態中才可顯示其優越性。

常見品突出實用性

有些商品尤其是一些日用品,顧客對其功能已十分了解,因此,能向人們介紹的是這些商品的實用性。如戴在模特身上的飾品要比放在玻璃櫃里更耀眼奪目。

先要抓住顧客心理

在許多情況下,顧客最關心的是商品內在的品質。比如與其展示可可豆的形狀,不如請顧客品嘗一下效果好。因此在商品陳列之前應首先弄清楚顧客對該種產品已經了解多少,最想要知道的是什麼。

有主有次避免擁擠

不同的商品如果陳列得過分擁擠會擋住顧客的視線,反而影響到顧客對商品的感覺。如空間場地限制,可將商品中的部分精品在陳列時占據稍多空間,同類商品中的其餘部分則可配以文字說明,在展台的次要部分展出。

增強視覺效果

有些日常經常遇到的小件商品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用一些誇張的表現手法則可以增強這些商品陳列時的視覺效果,如一張大的餐具照片就能使顧客產生新奇感。

堆頭陳列要求

授權定位

堆頭位商品和時間由分部經理或配送中心確定,任何人員不得擅自增加、減少、調位。

每平方米堆頭立體陳列不超過6種,平面陳列不超過2種,特殊原因超過規定品種時需經值班經理以上管理人員審核。

標准墊板渾然一體

堆頭底部需用標准墊板;如果選擇直線型堆放,則堆頭的墊板與商品的左右兩側應在同一平面上。

空箱輔助墊高0.9米

商品必須用空紙箱(或其他輔助用具)做墊底。對堆頭商品需用所堆放商品的空箱為墊底,且墊底高度在0.8至1.0米之間。但飲料、啤酒、酒、米、油等類別的商品因銷量大可以用該商品實物做堆頭墊底。為保證商品陳列平整可用隔板等輔助工具。

排面統一

堆頭的各側面應確保統一的紙箱、統一的陳列面,在同一側面內各紙箱邊緣要對齊。所有紙箱應保證排列面上文字、符號正立向上,陳列的商品應正立向外,且陳列面統一,左右分界明顯,整齊。

視情況割箱

如果包裝箱外表色彩平淡、標識不清晰,而單個商品包裝色彩鮮艷,標識顯著,則應突出展示商品(用刀具整齊割開該包裝的向外陳列面呈窗口狀,割開面積約為外陳列面的三分之二左右),如果包裝箱外表色彩鮮艷,標識顯著,可不割箱。割開的箱子應注意割口平整,不損壞包裝內商品,且各面橫向、縱向的割口盡量保持在同一條直線上,割開窗口內的商品統一以正面向外。

高度保持1.3米

堆頭商品陳列一般應保持在1.3米(±0.1米)的高度,尤其是平鋪商品。

相距不超1米

堆頭邊緣商品距離中心不超過1米。

日本便利店商品布局參考

便利店各門店的結構與內容是基本一致的,其建築格式與招牌也整齊劃一。這是因為要在顧客的心目中形成統一形象的印象,而便利店也正是立足於這種顧客認同之上的商業形式。

日本的便利店在門店內商品的布局情況如下:

入口處一般擺放雜志和讀物。

周刊是每周更換、月刊是兩周一次,這里常常聚滿「白看雜志顧客」,它的意義在於吸引回頭客。同時,這些白看的客人也給商店帶來「顧客喜歡的店」和「好進的店」等的印象。

迎門兩排貨架是日用品、化妝品、文具。

為避免日光直射引起變質,這里一般不放食品。收款台跟前放著熱飲料和日本人喜歡的鹵煮菜和熱包子。這些是即興購買的商品,放在手邊能引人食慾,店員也好招呼。再往裡或兩側靠牆是輕食品、點心、便當和包裝蔬菜,還會有一台投幣式復印機。

最裡面一般是冷飲櫃,有賣酒執照的還有冰鎮啤酒。

這些是暢銷品,顧客會專門來買,所以放在裡面。顧客往裡走走也許會看到別的想要的商品。


蘊細節服務於陳列

「從相隔很遠的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旅遊的話,怎樣去最舒適?」

有人可能會說是坐飛機,有人會說是乘高速火車。

也有一種答案:和相愛的人一起去。

不要以為這是「腦筋急轉彎」,它其實蘊涵了深刻的現代經營之道。

和相愛的人一起溫馨愉快地旅行,即使時間再長路再遠也覺察不到。由此,為進入便利店、百貨商場或購物中心的顧客們創造愉悅的心情,也正是吸引他們享受購物樂趣的所在。賣咖啡,要把帶有咖啡香的商品陳列在入口處,刺激顧客的嗅覺;夏涼日用品賣場,則一定要把能夠給予視覺清涼形象的主題深入人心。

以陳列為工具,通過易懂、易看、易選或追求漂亮的美觀性,結合消費者心理層面的設計和技能技巧構思,以便利購物及合理入場為前提,精心設計賣場通路、陳列位置,從而放慢顧客的腳步,增加銷售時機。從商品陳列的細節之中,顧客總能感受到商家的體貼。

④ 商品陳列的八個原則是什麼

商品陳列的原則如下:

一、陳列的安全性

排隊非安全性商品(超過保質期的、鮮度低劣的、有傷疤的、味道惡化的),保證陳列的穩定性,保證商品不易掉落,應適當地使用盛裝器皿、備品。進行徹底地衛生管理,給顧客一種清潔感。

二、陳列的易觀看性、易選擇性

一般情況下,由人的眼睛向下20度是最易觀看的。人類的平均視覺是由110度到120度,可視寬度范圍為1。5M到2 M,在店鋪內步行購物時的視角為60度,可視范圍為1M。

三、陳列的易取性、易放回性

顧客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一般是先將商品拿到手中從所有的角度進行確認,然後再決定是否購買。當然,有時顧客也會將拿到手中的商品放回去。如所陳列的商品不易取、不易放回的話,也許就會僅因為這一點便喪失了將商品銷售出去的機會。

四、令人感覺良好的陳列

不要將商品直接陳列到地板上。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可將商品直接放到地板上,注意去除貨架上的銹、污跡。有計劃地進行清掃。對通道、地板也要時常進行清掃。保證商品質量良好,距超過保鮮期的日期較長,距生產日期較近。保證商品上下不帶塵土、傷疤、銹。

五、提供信息、具有說服力的賣場

通過視覺提供給顧客的視覺信息是非常需要的,顧客由陳列的商品上獲得信息;陳列的高度、位置、排列、廣告牌。

六、陳列成本問題

為了提高收益性,要考慮:將高品質、高價格收益性較高的商品與暢銷品搭配銷售。關聯商品的陳列:適時性、降低容器、備品成本。同時要提高效率,防止商品的損耗。

七、定型陳列向上立體陳列的要點

商品的"正面"要全部面向通路一側,避免顧客看到貨架隔板及貨架後面的擋板,陳列的高度,通常使所陳列的商品與上段貨架隔板保持可入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陳列商品間的距離一般為2~3MM。

八、貨架豐滿整齊的陳列原則

貨架上堆滿商品,可以給顧客商品豐富的好印象,也可提高商品周轉的物流效益。

(4)哪些商品不適合配置在門店前端擴展閱讀:

商品陳列指以產品為主體,運用一定藝術方法和技巧,藉助一定的道具,將產品按銷售者的經營思想及要求,有規律地擺設、展示、以方便顧客購買,提高銷售效率的重要的宣傳手段,是銷售產業廣告的主要形式。

合理地陳列商品可以起到展示商品、刺激銷售、方便購買、節約空間、美化購物環境等各種重要作用。據統計,店面如能正確運用商品的配置和陳列技術,銷售額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0%。

擺放技巧:

左右結合,吸引顧客,是商品擺放的一個技巧。一般說,顧客進入商場後,眼睛會不由自主地首先射向左側,然後轉向右側。這是因為人們看東西是從左側向右側的,即印象性地看左邊的東西,安定性地看右邊的東西。在國外已有許多商場注意到人類工程學的這個特點。

利用這個購物習慣,將引人注目的物品擺放在商場左側,迫使顧客停留,以此吸引顧客的目光,充分發揮商場左側方位的作用,變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促使商品銷售成功。這個方法在國外應用比較普遍,然而在國內的一些商場,擺放商品大多是無意識的,缺少科學根據,較少考慮顧客的購物特點。

其實,中國人的這個特點在其他方面表現也比較突出,如走路朝右邊走,有一種安定感;吃飯用右手,形成固定姿勢……在人們的心目中,右方是安全的、穩定的。所以,商場的經營者可充分利用這一特徵,借商品擺放的不同位置,給顧客以不同效應,最大限度地吸引顧客的注意力。

⑤ 便利店擺放貨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便利店貨架陳列離不開幾個重要原則:

1.顯而易見原則
面向顧客(措施):商品的正面(品名清晰、圖案、色彩豐富的一面)應正立或根據不同高度調整,使正向面向顧客;
朝向一致、分界成線:同種商品的各陳列面朝向應一致。相鄰兩種商品之間的分界線應一目瞭然,嚴禁交叉混放;陳列商品的前端及左右的分界處應成直線。


2.豐滿美觀原則
前進補缺:一般情況下,商品占據的空間應占所分配的陳列空間的1/2,前端商品銷售後,應及時將後端商品陳列在前端。如出現斷貨時,可用同類商品中的暢銷商品(或陳列位左右鄰近的商品)補充缺貨位。
頂層齊整:貨架頂上陳列的商品可分為外圍層和內層,外圍層為靠近貨架邊緣、面向通道一層,內層高度不得超過外圍層;外圍層應保持前緣成一直線,高度偏差不超過10厘米,以商品的演示為主;各頂層陳列高度應基本一致)鄰通道頂層為商品演示區,若無法實現需用相同相同紙箱或精緻隔板裝點。


3.分類陳列原則
正確分類:對商品正確分類,一般按類別、品牌、大小、顏色的分類順序進行。


4.縱向陳列原則
同類縱向:當該類商品品種數超過4種時縱向陳列,否則可根據情況採取橫向陳列。縱向陳列的各品種陳列面寬度均勻分配,熱點商品可放大陳列面,但不超過90厘米。橫向為規格、縱向為顏色;上大(重)下小(輕)。


5.關聯陳列原則
關聯組合:按使用目的、用途發掘商品間的關聯性,形成大、小關聯區間。如寵物區、嬰兒區、護膚區、清潔區,或麵包旁邊擺放奶油、蜂蜜,咖啡旁邊擺放方糖,鹽、味精等調味品旁適當擺放調味糖(紅糖)等,刀具旁擺放磨刀石、紅酒帶起瓶器等。


6.防止損耗原則
注意消除貨架及貨架頂層商品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貨架頂層商品易掉落、刀具易傷人)。


7.便於拿取原則
商品豐滿但便於顧客取放,靠外(面向顧客)的商品應陳列到距上隔板一拳的高度(約5至7厘米);體積(重量)較大的商品應陳列在貨架下層,較小的商品應陳列於上層;兒童用品陳列於較低位置(與兒童身高相仿約一米的高度)。


8.黃金位陳列原則
離地約120至160厘米的區域應陳列高利潤商品、季節性商品或需突出陳列的商品(特價商品),不得陳列C類商品、滯銷商品、過季商品。


9.貨簽對應原則
壞損商品、質量問題商品應標識和隔離;商品標識符合要求;不得陳列假冒偽劣商品。


10.還可以咨詢專業的貨架公司,會為你進行整店布局設計以供參考。

做到以上10點,相信你的便利店貨架擺放不會出大錯的。

⑥ 便利店擺放貨架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便利店貨架廠家哪家好

第一、便利店應該有明確的功能區域,便利發推薦您按區域來進行貨架擺放
雖然便利店的空間一般都很小,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個完整的便利店應該包含食品區,日用品區,收銀區,休閑區,飲品區等常用區域。每個區域的位置和功能都不一樣,需根據具體的陳列需求進行貨架選擇和擺放。
第二、我們可以根據商品的具體屬性來對貨架進行規范的擺放
很多店主都知道貨物要分區域來進行展示,卻不知道每個區域的商品都有很多不同屬性,如果不按屬性進行分配擺放的話,會給顧客造成商品陳列雜亂無章的感覺,不方便選購。好的貨架擺放需要達到以下效果:1、滿足顧客的快捷購物需求。2、激發顧客潛在購買慾望。3、整個空間給顧
客安心舒適的感覺,享受購物體驗。
第三、從購物體驗出發,以易看易選的原則進行貨架擺放布局
便利店地處小區,日常人流量很大,人民願意選擇便利店是因為其購物方便快捷,所以便利店貨架擺放要優先考慮滿足顧客快捷購物的需求。所以,那些常用的熱銷產品(水,飲料,紙巾,煙酒等)就應該放在門口最醒目的位置,那些不常賣的貨物則擺放在店鋪的最角落,合理利用便利店每一分空間。
第四、以合理的通風照明為基礎布局便利店貨架
便利店的空間比較狹小,如果不考慮通風和照明,很容易帶來不好的店鋪體驗,如(很多商品根本看不清,店鋪里有異味,商品提前變質等),所以必須根據店鋪的位置,陽光的角度,合理的進行布局,像便利店中島貨架這種佔地較大的一般要放在中心區域,靠近照明燈光的地方不應該放置大型貨物,要是店鋪能夠正常通風,照亮每一個重要位置。提高顧客購物體驗。
第五、地方特色的商品進行特別擺放
現在便利店不僅僅只滿足日常用品的購物需求了,還有很多專門為外地顧客准備的特色商品,這些商品應該放在醒目的地方,吸引顧客讓其產生購買慾望。
第六、便利店貨架需要根據季節的不同來做相關調整
便利店的商品應該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擺放方式,通過貨架的季節性調整,在不同季節的給顧客展示不同的商品和購物體驗。

⑦ 便利店的商品如何配置

便利店內的商品配置是關繫到便利店經營成敗的關鍵,商品配置不當,會造成顧客想要的商品沒有,不想要的商品太多,而且還浪費了賣場空間、資金積壓,最終會導致經營失利。

便利店的商品配置策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商品品種配置

便利店中商品配置的結構比例應該與消費者支出的商品投向比例相當。要正確地確定商品品種的結構比例,必須對消費者的購買比例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

便利店商品品種配置的步驟如下:

(1)根據歷史資料或市場調查計算商品庫存比例,確定商品庫存結構,即資金分配比例。

(2)根據銷售數據分析消費者購買取向,從而確定各商品類別中的品種數。

(3)商品品種配置比例的調整,根據消費者購買比例制定的商品品種配置比例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會隨著經濟形勢、消費者偏好、流行趨勢而改變的。因此,需要在連鎖總部設置「商品配置自動統計分析信息系統」,將各分店的每日銷售信息進行統計分類,定期顯示出變動曲線,並制定一定日期(一般為一個月)配置比例變動的上下限紅線,及時提示相關部門對發生的變化做出反應。

(4)新品種的預留空間與舊品種的序列淘汰制。

2.商品選擇策略

便利店的營業空間和規模不是很大,而且本著方便社區的經營宗旨,應該把經營的重點放在20%高利潤、高銷售額的主營商品上。便利店的主營商品一般是相對固定的。

確定主營商品後,便利店需要實施的一項重要商品策略就是對商品的規格進行篩選。在一般超市的貨架上,往往可以看到同一種商品有好幾種不同的規格,以適應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但是,在便利店,由於陳列空間有限,要盡量把某種商品的銷售量集中在2—3種規格上,而且這樣還能夠以較大規模的集中訂貨獲得較低的進貨價。

此外,便利店中同一種商品的品牌不必太多,經過認真的市場調查和分析後,便利店應將某種商品確定在有限的幾個知名品牌上,通過增加單位產品的銷售量來保證利潤額的實現。

3.商品陳列原則

便利店商品的陳列應遵循以下幾點配置原則:

(1)牛奶、麵包、蔬菜、水果、糧油製品等日配品,是現代社會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顧客的購買頻率較高,銷售額和銷售量較大,而且也是顧客進行價格比較的重點商品,是價格策略的主要商品,因此要配置在商店賣場的前端。

(2)在收銀台通道附近陳列休閑類商品,如:書刊雜志、膠卷、電池、香煙、口香糖等,這些商品屬於隨意性較強的商品,往往是不在顧客的采購計劃中的,通過這樣的陳列,可以使顧客在等候收銀時隨手購買,從而增加商店的銷售額。

(3)頭貨架是賣場中顧客接觸頻率最高的地方,顧客無論進出都要經過端頭貨架,特別是其中一頭又正對著入口,因此這里配置的商品要能夠刺激顧客、留住顧客。如:特價商品、促銷商品、新產品、換季商品、高利潤商品等。

(4)通道貨架的商品陳列,要重視商品系列的互補性,實行配套陳列,特別是不同貨架通道的轉換和食品區通道與百貨區通道的轉換,要注意商品的延續性。例如,調味品與糧油製品、兒童用品/文具與兒童食品、廚房用品與速食品等。

(5)便利店賣場的最後端的商品陳列,負有誘導顧客走向賣場最裡面的責任。一般來講,用保鮮櫃來陳列新鮮食品最為合適,而且要採用傾斜陳列的方式,使顧客的視線能夠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商品。

案例:聯華便利店商品營銷策略

聯華便利從成立時起就注重打造業態特性。近80平方米的店鋪內,銷售30個大類2000多種商品,即食品有聯華定牌的茶葉蛋、棕子、麵包、蛋糕和豆奶等即食品,門店設有蒸包機、冷熱飲料機、加熱鍋等食品保溫設備,在即用品上,有煙酒、洗滌化妝、生活日用品等。同時還引進了20多種報紙、50多種雜志、200多種圖書出售。聯華便利根據目標市場消費需求的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實現品類管理。

預置更多,歡迎給我留言。

⑧ 電子商務平台上銷售的商品有哪些特點哪些商品不適合在電子商務平台上銷售,為什麼

從制約商品交易的物流和支付考慮,不易於異地支付和配送的商品不適合在平台上直接交易,如大件商品和服務類的商品;
從商品本身特性考慮,有生命的和短時間保質期的商品不適合網上交易,如寵物、生鮮食品;
從當今電子商務發展趨勢來看,個性化商品和日常生活用品較適合電商平台上銷售。

⑨ 如何配置便利店內的商品

如果商品配置不當,會造成顧客想要的商品沒有,不想要的商品太多,浪費店內空間,造成資金積壓,最終導致經營失利。 便利店經營者在進行商品配置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商品品種配置 便利店中商品配置的結構比例應與消費者購買的商品比例相當,在進行商品品種配置時可採用以下步驟: (1)根據歷史資料或市場調查計算商品庫存比例,確定商品庫存結構,即資金分配比例。 (2)根據銷售數據分析消費者的購買取向,從而確定各商品類別中的品種數。 (3)對商品品種配置比例進行調整。因為根據消費者購買比例確定的商品品種配置比例會隨著經濟形勢、消費者偏好、流行趨勢的變化而變化,因此,要及時對門店的銷售信息進行統計,及時對發生的變化做出反應。 (4)建立舊品種的序列淘汰制,為新品種預留空間。 商品選擇策略 便利店的營業空間和規模不是很大,而且本著方便顧客的經營宗旨,應把經營重點放在高利潤、高銷售額的主營商品上,這些主營商品一般是相對固定的。 確定主營商品後,便利店要對主營商品的規格進行篩選。一般大超市的貨架上往往同一種商品有好幾種不同的規格,以適應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但在便利店,由於陳列空間有限,要盡量把某種商品控制在兩三種規格內,這樣便能以較大規模的集中訂貨獲得較低的進貨價。 此外,便利店中同種商品的品牌不必太多,應將某種商品確定在幾個知名品牌上,通過增加單位產品的銷售量來保證利潤額。 商品陳列原則 便利店在商品陳列上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牛奶、麵包、蔬菜、水果、糧油製品等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顧客的購買頻率較高,銷售量較大,也是顧客進行價格比較的重點商品,要配置在店鋪前面的顯眼處。 (2)在收銀台通道附近陳列休閑類商品,如雜志、煙、口香糖等,這些商品屬於購買隨意性較強的商品,往往不在顧客的采購計劃中。這樣的陳列可以使顧客在等候收銀時隨手購買,從而增加銷售額。 (3)端頭貨架是店鋪中顧客接觸頻率最高的地方,顧客無論進出都要經過端頭貨架,特別是那些正對著入口的端頭貨架。這里配置的商品要能夠刺激顧客、留住顧客,要陳列特價商品、促銷商品、新產品、換季商品、高利潤商品等。 (4)通道貨架的商品陳列,要重視商品系列的互補性,實行配套陳列。特別是不同貨架通道的轉換和食品區通道與百貨區通道的轉換,要注意商品的延續性。例如,調味品與糧油製品,兒童用品、文具與兒童食品,廚房用品與速食品等。 (5)便利店最後端的商品陳列,負有誘導顧客走向店鋪最裡面的責任。一般來講,用保鮮櫃來陳列新鮮食品最合適,而且要採用傾斜陳列的方式,使顧客的視線能夠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商品。【字型大小:大中小 | 顏色:淺深紅 | 列印】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600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2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6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71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90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7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61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20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10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