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如何配置好鏈路聚合

如何配置好鏈路聚合

發布時間: 2022-12-18 05:37:33

① 網卡鏈路聚合 簡單設置實現雙倍帶寬

如今所有主板至少自帶一個千兆乙太網埠,有些高檔主板帶有兩個埠。很多用戶都不知道家用環境下雙網卡主板如何充分利用兩個網口,其實使用鏈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就是一個好思路。

雙倍帶寬的鏈路聚合

鏈路聚合是指將兩條或多條物理乙太網鏈路聚合成一條邏輯鏈路。所以,如果聚合兩個1Gb/s埠,就能獲得2GB/s的總聚合帶寬(圖1)。聚合帶寬和物理帶寬並不完全相同,它是通過一種負載均衡方式來實現的。在用戶需要高性能區域網性能的時候很有幫助,而區域網內如果有NAS則更是如此。比如說我們在原本千兆(1Gb/s)網路下PC和NAS之間的數據傳輸只能達到100MB/s左右,在鏈路聚合的方式下多任務傳輸速度可以突破200MB/s,這其實是一個倍增。

01

鏈路聚合原本只是一種彈性網路,而不是改變了總的可用吞吐量。比如說如果你通過一條2Gb聚合鏈路將文件從一台PC傳輸到另一台PC,就會發現總的最高傳輸速率最高為1Gb/s。然而如果開始傳輸兩個文件,會看到聚合帶寬頻來的好處。簡而言之鏈路聚合增加了帶寬但並不提升最高速度,但如果你在使用有多個乙太網埠的NAS,NAS就能支持鏈路聚合,速度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目前家用的區域網環境不論是線纜還是網卡多數都停留在1Gb/s的水平,如果你想要真正的更高吞吐量改用更高的帶寬比如10Gb/s網卡,但對於大多數家庭用戶萬兆網卡是不太可能的。就算我們使用普通單千兆網卡主板,通過安裝外接網卡來增添一個網路埠就能實現效果。

鏈路聚合準備工作

首先你的PC要有兩個乙太網埠,想要連接的任何設備同樣要有至少兩個埠。除了雙千兆(或一集成一獨立)網卡的主板外,我們還需要一個支持鏈路聚合(LACP或802.1ad等)的路由器。遺憾的是很多家用路由器不支持鏈路聚合,選擇時要注意路由器具體參數,或者乾脆選擇一個支持鏈路聚合的交換機。

除了硬體方面的要求,還需要一款支持鏈路聚合的操作系統。我們目前廣泛使用的Windows 7並沒有內置的鏈路聚合功能,一般微軟要求我們使用Windows Server,但其實Windows 8.1和10已經提供了支持了。其實如果操作系統不支持可以考慮使用廠商提供的具有鏈路聚合功能的驅動程序,比如英特爾PROSet工具。另外操作系統Linux和OS X都有內置的鏈路聚合功能,滿足了所有先決條件後下面介紹如何實現。

測試平台

主板 華碩Rampage IV

處理器 英特爾酷睿i7-3970X

內存 三星DDR3 32GB

硬碟 三星850Pro 1TB(RAID 0)

交換機 網件ProSAFE XS708E 10GbE

網卡 雙埠10GBASE-T P2E10G-2-T

線纜 CAT7

鏈路聚合網路配置

首先在測試中我們選用了一塊雙埠網卡,實際上如果用戶的主板擁有雙網卡可以省略這一步。由於部分品牌之間的獨立網卡和普通主板中的單網卡可能會有一些網路之間的不兼容,如果想避免麻煩可以直接選用這類雙介面網卡。

之後就是設置交換機了,如果我們擁有一個支持鏈路聚合的路由器直接去設置路由器即可。支持的標志是設備擁有管理功能允許我們可以綁定單個埠。網件ProSafe XS708E隨帶的一個實用工具允許綁定特定埠,界面具體取決於使用什麼樣的路由器或者交換機。比如網件R8500以上級別的路由器自帶鏈路聚合功能,界面採用WEB方式管理,鏈路匯聚的設置可以說是相當方便(圖2、3)。

02

03

鏈路聚合設置時分為靜態或者動態,分別是Static和LACP,簡單解釋靜態聚合就是由用戶手工配置,不允許系統自動添加或刪除匯聚成員中的埠。而動態聚合系統自動創建或刪除,成員內埠的添加和刪除是協議自動完成的。只要速率和雙工屬性相同、連接到同一個設備、有相同基本配置的埠,就能被動態匯聚在一起,之前我們說過盡量選用同一種網卡就是為了動態聚合的。

Windows設置過程

如果在Windows中設置,要注意家用版本只有從Windows 8.1開始到目前的Windows 10才支持網卡綁定功能,或者伺服器版本Windows Server。以Windows 10為例,在搜索中輸入PowerShell右鍵用管理員許可權啟動,打開一個DOS界面中使用「Get-BetAdapter」命令找到我們的網卡(圖4),用「New-NetLbfoTeam」命令創建網卡組。不使用交換機完整的命令行(圖5)是「New-NetLbfoTeam 「網卡組名稱」 -teamingMode SwitchIndependent」,而使用有鏈路聚合功能交換機時後綴要改為「-teamingMode Static」或者「-teamingMode LACP」。確定之後根據系統提示輸入兩個網口名稱,在網路界面就可以看到創建的網卡組了(圖6)。

04

05

06

Windows Server的設置方法完全不同,以Windows Server 2012 R2為例,打開伺服器管理器單擊上面的本地伺服器,會看到一個名為「網卡綁定」NIC Teaming的選項(圖7)。點擊顯示「禁用」選項你會看到綁定配置器,兩個網卡介面都已顯示在適配器和介面下面(圖8)。現在選擇這兩個介面右鍵選擇綁定新介面,在彈出的窗口中你會看到一個欄位,為新的邏輯介面命名,單擊確定(圖9)。為了獲得最大的兼容性,選擇綁定模式Teaming Mode下面的「與交換機無關」(Switch Independent)。一旦完成這步,在網路界面會看到剛命名的由兩個物理介面組成的邏輯介面。如果一切正常,你的兩路物理連接都會顯示活動狀態,你可以在下面看到傳輸細節。可以說Windows Server版本就是家用Windows中沒有的圖形窗口界面方式,比起家用版本的操作要直觀得多(圖10)。

07

08

09

10

OS X設置過程

在OS X中設置鏈路聚合要簡單一點,不需要特殊工具或第三方驅動程序,功能被好地內置到默認的網路偏好設置中。打開系統偏好設置進入網路選項,點擊設置齒輪圖標選擇管理虛擬介面(Manage Virtual Interfaces)(圖11),選擇新建鏈路聚合(New Link Aggregate)(圖12)。在彈出物理介面列表中選擇想要綁定的那些介面,勾選後命名並創建(圖13)。

11

12

13

如果一切順利,你綁定的兩個或多個物理介面會從網路介面列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剛創建的那個邏輯綁定介面,如果指示燈變綠色表明已成功(圖14)。想看連接性能如何可以選擇那個邏輯介面,單擊高級就能看到其狀態,還可以配置其他選項,比如IP地址和DNS等(圖16)。

14

15

16

編輯點評

可以看出只要前期工作做好,不論是在交換機路由器、Windows或者OS X中設置網卡鏈路聚合都不算難。文中還有幾個細節沒有提及首先是線纜盡量選用CAT 6以上的六類線,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一路1Gb/s的帶寬。不過在網卡鏈路聚合系統當中,單個傳輸任務的速度是如論如何也無法超過1Gb/s的帶寬的,轉換為兆就是125MB/s左右。真正發揮鏈路聚合功能的場合是多任務同時運行,這樣兩條1Gb/s帶寬才會同時工作(圖16)。

② 華三的鏈路聚合配置

靜態鏈路聚合的典型配置
一、
組網需求:
兩台H3C 交換機 A,B之間做靜態鏈路聚合。這里假設e1/0/1,e1/0/2,e1/0/3埠都是trunk埠,允許vlan 10,20,30通過
二、
配置步驟:
(1)
設備A上的配置
#創建二層聚合埠
[switch-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itch-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分別將設備A上埠e1/0/1,e1/0/2,e1/0/3加入到聚合組中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witch-A-Ethernet1/0/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witch-A-Ethernet1/0/2]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2]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3
[switch-A-Ethernet1/0/3]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3]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3]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2)
設備B上的配置
設備B上的配置和A類似,這里從略。
(3)
驗證鏈路聚合
可以通過命令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來查看埠是否變成select來驗證聚合是否成功。

動態鏈路聚合的典型配置
一、
組網需求:
兩台H3C S3500-EA A,B之間做動態鏈路聚合。這里假設e1/0/1,e1/0/2,e1/0/3埠都是trunk埠,允許vlan 10,20,30通過。
二、
組網圖:

三、
配置步驟:
(1)
設備A上的配置
#創建二層聚合埠,並配置成動態聚合模式
[switch-A]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
[switch-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Bridge-Aggregation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Bridge-Aggregation1]link-aggregation mode dynamic
#分別將設備A上埠e1/0/1,e1/0/2,e1/0/3加入到聚合組中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witch-A-Ethernet1/0/1]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1]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1]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witch-A-Ethernet1/0/2]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2]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2]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1/0/3
[switch-A-Ethernet1/0/3]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1/0/3] port trunk permit vlan 10 20 30
[switch-A-Ethernet1/0/3]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2)
設備B上的配置
設備B上的配置和A類似,這里從略。
(3)
驗證鏈路聚合
可以通過命令display link-aggregation verbose
來查看埠是否變成select來驗證聚合是否成功。
四、
配置關鍵點:
(1)
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創建的二層聚合埠的配置要和物理成員埠保持一致,如本例中的二層聚合埠trunk屬性和允許通過的vlan 10,20,30都與物理成員埠一樣。否則聚合無法成功。
(2)
默認聚合方式為靜態鏈路聚合,靜態聚合模式中,成員埠的LACP協議為關閉狀態。
(3)
配置了RRPP的埠、配置為DHCP客戶端/BOOTP客戶端的埠、配置了VRRP的埠、配置了MAC地址認證的埠、配置了埠安全模式的埠、啟用了IP Source Guard功能的埠以及使能802.1x的埠都不能加入聚合組。
(5)
用戶刪除動態模式的聚合埠時,系統會自動刪除對應的聚合組,且該聚合組中的所有成員埠將全部離開該聚合組。
(7)
對於動態聚合模式,系統兩端會自動協商同一條鏈路上的兩端埠在各自聚合組中的Selected狀態,用戶只需保證在一個系統中聚合在一起的埠的對端也同樣聚合在一起,聚合功能即可正常使用。

③ Linux系統如何配置鏈路聚合,實現流量負載均衡

本文主要解決3個問題:

第一、鏈路聚合的定義和作用是什麼?

第二、如何配置鏈路聚合?

第三、鏈路聚合的實際應用場景有那些?

第一、鏈路聚合的定義和作用是什麼?

答:鏈路聚合的定義:鏈路聚合,官方稱聚合鏈接,民間又稱網卡組隊,具體指的是將多個網卡綁定在一起組建一個虛擬網卡,外界與虛擬網卡進行通信,虛擬網卡再將信息進行分發;

鏈路聚合的作用:可以實現輪詢式的流量負載均衡和熱備份的作用;

舉個栗子:

鏈路聚合就好比是一個包工頭,這個包工頭為了多賺錢,多接訂單,肯定需要找多個小弟;

這樣就可以保障,萬一有一個小弟感冒了,不能上班,這時有其他小弟可以頂上;

當客戶需要蓋房子的時候,直接找包工頭就好了,不需要一個一個的去找建築工人;

第二、如何配置鏈路聚合?

答:

1、配置鏈路聚合的命令是: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team con-name team0 ifname team0 autoconnect  yes  config  '{"runner": {"name": "activebackup"}}'

譯為:nmcli connection 添加 類型 team(組隊)

    配置文件名  team0  網卡名  team0  每次開機自動啟用

    配置運行模式  熱備份模式

整體譯為:為系統網卡添加一個 team (團隊),團隊名稱叫 team0 ,配置文件也叫 team0 , 並且設置為開機自動啟動,配置運行模式為熱備份模式;

2、為鏈路聚合添加成員的命令是: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team-slave  con-name team0-1  ifname eth1 master team0 ;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team-slave con-name team0-2 ifname eth2 master team0;

注釋:nmcli connection 添加 類型為 team的成員

          配置文件名  team0-1  網卡為 eth1  主設備為  team0

整體譯為:為主設備team0添加兩張網卡,eth1和eth2;

3、為tem0配置ip地址的命令是: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team0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IP 地址 / 子網掩碼」    connection.autoconnect yes

4、激活team0的命令是:      

nmcli connection up team0

第三、鏈路聚合的實際應用場景有那些?

答:當伺服器提供比較重要的服務時,只准備一張網卡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但網卡出現故障,客戶就無法訪問,這就會造成客戶流失,體驗感差;

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鏈路聚合的方法來解決,將多張網卡綁定在一起創建一張虛擬網卡,從而實現網卡熱備份,流量輪詢式負載均衡;

以此來保障伺服器能夠正常提供服務,給用戶以良好的體驗;

注意事項:

在創建虛擬網卡和添加成員時,如果命令敲錯了,一定要刪除錯誤的信息,以免造成通信混亂;

刪除的命令是:nmcli  connection delete team0  (team0或team x)

查看team0的信息命令是:     teamdctl   team0  state  

以上.......

(本篇完)

祝:開心!

羅貴

2019-03-24

④ 乙太網鏈路聚合Eth-Trunk

負載分擔、增加帶寬、提高可靠性

1.創建鏈路聚合組
2.配置鏈路聚合模式
改變Eth-Trunk工作模式前應確保該Eth-Trunk中沒有加入任何成員介面,否則無法更改Eth-Trunk的工作模式。
3.將成員介面加入聚合組
1.最多加入8個成員
2.每個成員不能配置任何業務和靜態MAC地址
3.一個介面只能屬於一個Eth-Trunk
4.如果本地設備創建了Eth-Trunk介面,與成員介面直連的對端也必須如此
5.Eth-Trunk鏈路兩端相連的各成員乙太網介面的數量、速率、雙工模式都必須一樣

1.優先順序 + System_id(mac地址)
0-65535 15bit 默認取 32768 越小越優
2.協商最大的活躍介面 8條
以最小值的最大活躍數協商(無關主動被動)
3.協商活躍埠號(主動端控制)
本地協商 埠優先順序 65535 32768 以小為優 + 埠號

【示例一】配置靜態模式的鏈路聚合

【示例二】配置LACP模式的鏈路聚合

⑤ gt5300鏈路聚合設置

1、打開左側【一般設置-AiProtection 智能網路衛士】、啟用並打開惡意網站攔截、雙向 IPS、受感染設備防止及攔截2、打開左側【一般設置-電競加速】、打開上方標簽【帶寬管理 QoS - 帶寬管理設置】,可以【客制化】3、打開左側【高級設置-無線設置】啟動Smart Connect ,選擇Tri-Band Smart Connect,再點擊上方專業設置,把2.4GHz/5 GHz 的地區改為澳大利亞4、打開左側【高級設置-內部網路(LAN)】,打開上方標簽【交換機控制】,啟用【綁定/鏈路聚合】5、打開左側【高級設置-外部網路(WAN)】,DNS更改為223.5.5.5和8.8.8.86、打開左側【高級設置-IPv6】,選擇關閉

⑥ 華為靜態鏈路聚合配置

華為鏈路聚合分為兩種:

● 手動負載均衡模式:在這種模式下,Eth-Trunk的建立、成員介面的加入都是手工配置的,沒有協議
的參與。在該模式下所有活動鏈路都參與數據轉發,平均分坦流量。如果某條活動鏈路出現故障,鏈
路聚合組自動在剩餘的活動鏈路上平均分配流量。

● LACP模式:在LACP模式中,鏈路兩端的設備相互發送LACP報文,協商聚合參數。協商完成後,兩台
設備確定活動介面和非活動介面。LACP模式需要的動創建一個Eth-Trunk口,並添加成員。LACP模式
也叫M:N模式,M代表活動成員鏈路。N代表非活動鏈路,用於冗餘備份。LACP與手動負載均衡的區別在
於,在LACP模式中,有一些鏈路充當備份鏈路,如果有一條活動鏈路發生故障,該鏈路傳輸的數據被
切換到一條優先順序最高的備用鏈路上,這條備用鏈路轉變為活動狀態。而在手動負載均衡模式中,所
有的成員都處於轉發狀態。

⑦ Cisco三層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應用實例

交換機是計算機網路的基礎核心設備,因此有效的管理好交換機是解決網路安全以及可靠性的關鍵。接下來是我為大家收集的Cisco三層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應用實例 方法 ,希望能幫到大家。
Cisco三層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應用實例的方法
交換機連接拓撲圖如下:

步驟:

一、兩台三層交換機上創建vlan:

Sw0#conf t

Sw0(configure)#vlan 10

Sw0(configure-vlan)#exit

Sw0(configure)#vlan 11

Sw0(configure-vlan)#exit

二、在Sw0交換機上將埠fa0/1-2加入到vlan10中,埠fa0/3加入到vlan 11中

Sw0(configure)#int range fa0/1-2

Sw0(configure-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0(configure-if-range)#exit

Sw0(configure)#int fa0/3

Sw0(configure-if)# switchport access vlan 11

Sw0(configure)#exit

三、在Sw1交換機上將fa0/1-2號埠加入到vlan 10中,將fa0/3號埠加到vlan 100中

Sw1#conf t

Sw1(configure)#int range fa0/1-2

Sw1(configure-if-range)#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

Sw1(configure-if-range)#exit

Sw1(configure)#int fa0/3

Sw1(configure-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0

Sw1(configure-if)#exit

四、在Sw0和Sw1交換機上為每個vlan 配置虛擬ip地址

Sw0#conf t

Sw0(configure)#int vlan 10

Sw0(configure-if-vlan)#ip address 192.168.10.253 255.255.255.0

Sw0(configure-if-vlan)#no shutdown

Sw0(configure-if-vlan)#exit

Sw0(configure)#int vlan 11

Sw0(configure-if-vlan)#ip addresss 192.168.11.254 255.255.255.0

Sw0(configure-if-vlan)#no shutdown

Sw0(configure-if-vlan)#exit

Sw1#conf t

Sw1(configure)#int vlan 10

Sw1(configure-if-vlan)#ip address 192.168.10.254 255.255.255.0

Sw1(configure-if-vlan)#no shutdown

Sw1(configure-if-vlan)#exit

Sw1(configure)#int vlan 100

Sw1(configure-if-vlan)#ip address 192.168.100.254 255.255.255.0

Sw1(configure-if-vlan)#no shutdown

Sw1(configure-if-vlan)#exit

五、將Sw0和Sw1交換機相連的fa0/1-2口進行聚合

Sw0#conf t

Sw0(configure)#int range fa0/1-2

Sw0(configure-if-range)#channel-group 1 mode desirable

Sw0(configure-if-range)#exit

Sw1#conf t

Sw1(configure)#int range fa0/1-2

Sw1(configure-if-range)#channel-gropu 1 mode desirable

Sw1(configure-if-range)#exit

【可選做】// 六、在Sw0和Sw1交換機上將聚合埠設置為trunk口

Sw0#conf t

Sw0(configure)#int port-channel 1

Sw0(configure-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0(configure-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0

Sw0(configure-if)#exit

Sw1#conf t

Sw1(configure)#int port-channel 1

Sw1(configure-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1(configure-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0

Sw1(configure-if)#exit

//

七、在Sw0和Sw1交換機上設置默認路由(當然你也可以設置能實現路由功能的協議)

Sw0#conf t

Sw0(configure)#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54

Sw0(configure)#exit

Sw1#conf t

Sw1(configure)#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10.253

Sw1(configure)#exit

八、測試

在PC0客戶端設置其ip地址為:192.168.11.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關地址為:192.168.11.254

在PC1客戶端設置其ip地址:192.168.100.1,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網關地址為:192.168.100.254

利用PC0客戶端去ping PC1客戶端的ip,檢查是否能夠ping 即可!!!

*[注意]:在對Sw0和Sw1交換機上進行埠聚合後,如果沒有設置聚合埠為trunk時,交換機兩邊是不能夠被ping 通的。即使設置了trunk口,如果沒有設置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時,也只能實現交換機兩端設置了trunk口的埠ip 能夠ping 通。所以,在設置了trunk口後,還要記得開啟三層交換機的路由功能,即:默認路由、靜態路由或動態路由。

看了“Cisco三層交換機鏈路聚合配置應用實例”還想看:

1. 三層交換機配置的實例教程

2. cisco怎麼配置聚合埠聚合

3. 交換機配置基礎及實例講解

4. 思科模擬器配置三層交換機區域網的詳解

5. cisco怎麼配置聚合埠

6. 思科交換機基本配置實例講解

⑧ 鏈路聚合的配置

實驗要求
設備 IP Mask 埠
交換機A 192.168.1.11 255.255.255.0 0/0/1-2 trunking
交換機B 192.168.1.12 255.255.255.0 0/0/3-4 trunking
PC1 192.168.1.101 255.255.255.0交換機A0/0/23
PC2 192.168.1.102 255.255.255.0交換機B0/0/24
如果鏈路聚合成功,則 PC1 可以ping 通 PC2。
實驗步驟
第一步:正確連接網線,交換機全部恢復出廠設置,做初始配置,避免廣播風暴出現
交換機A: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A
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A(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1 255.255.255.0
switchA(Config-If-Vlan1)#no shutdown
switchA(Config-If-Vlan1)#exit
switchA(Config)#spanning-tree
MSTP is starting now, please wait...........
MSTP is enabled successfully.
switchA(Config)#
交換機B: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hostname switchB
switchB(Config)#interface vlan 1
switchB(Config-If-Vlan1)#ip address 192.168.1.12 255.255.255.0
switchB(Config-If-Vlan1)#no shutdown
switchB(Config-If-Vlan1)#exit
switchB(Config)#spanning-tree
MSTP is starting now, please wait...........
MSTP is enabled successfully.
switchB(Config)#
第二步:創建port group
交換機A:
switchA(Config)#port-group 1
switchA(Config)#
驗證配置:
switchA#show port-group detail
Sorted by the ports in the group 1:
--------------------------------------------
switchA#show port-group brief
Port-group number : 1
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0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
Number of port-channels : 0 Max port-channels : 1
switchA#
交換機B
switchB(Config)#port-group 2
switchB(Config)#
第三步:手工生成鏈路聚合組(第三、四步任選其一操作)
交換機A:
switchA(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1 mode on
switchA(Config-Port-Range)#exit
驗證配置:
switchA#show vlan
VLAN Name Type Media Ports
---- ------------ ---------- --------- -------------------
1 default Static ENET Ethernet0/0/3 Ethernet0/0/4
Ethernet0/0/5 Ethernet0/0/6
Ethernet0/0/7 Ethernet0/0/8
Ethernet0/0/9 Ethernet0/0/10
Ethernet0/0/11 Ethernet0/0/12
Ethernet0/0/13 Ethernet0/0/14
Ethernet0/0/15 Ethernet0/0/16
Ethernet0/0/17 Ethernet0/0/18
Ethernet0/0/19 Ethernet0/0/20
Ethernet0/0/21 Ethernet0/0/22
Ethernet0/0/23 Ethernet0/0/24
Port-Channel1
switchA# !port-channel1已經存在
交換機B:
switchB(Config)#int e 0/0/3-4
switchB(Confi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on
switchB(Config-Port-Range)#exit
驗證配置:
switchB#show port-group brief
Port-group number : 2
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2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
Number of port-channels : 1 Max port-channels : 1
switchB#
第四步: LACP動態生成鏈路聚合組(第三、四步任選其一操作)
switchA(Conifg-Port-Range)#port-group 1 mode active
驗證配置:
switchA#show vlan
VLAN Name Type Media Ports
---- ------------ ---------- --------- -------------------
1 default Static ENET Ethernet0/0/3 Ethernet0/0/4
Ethernet0/0/5 Ethernet0/0/6
Ethernet0/0/7 Ethernet0/0/8
Ethernet0/0/9 Ethernet0/0/1
Ethernet0/0/11 Ethernet0/0/1
Ethernet0/0/13 Ethernet0/0/1
Ethernet0/0/15 Ethernet0/0/1
Ethernet0/0/17 Ethernet0/0/1
Ethernet0/0/19 Ethernet0/0/2
Ethernet0/0/21 Ethernet0/0/2
Ethernet0/0/23 Ethernet0/0/2
Port-Channel1
switchA# !port-channel1已經存在
交換機B:
switchB(Config)#interface ethernet 0/0/3-4
switchB(Conifg-Port-Range)#port-group 2 mode passive
switchB(Config)#interface port-channel 2
switchB(Config-If-Port-Channel2)#
驗證配置:
switchB#show port-group brief
Port-group number : 2
Number of ports in port-group : 2 Maxports in port-channel = 8
Number of port-channels : 1 Max port-channels : 1
switchB#
第五步:使用ping命令驗證
使用PC1 ping PC2
交換機A 交換機B 結果 原因
0/0/1 0/0/3 通鏈路聚合組連接正確
0/0/2 0/0/4
0/0/1 0/0/3 通 拔掉交換機B埠4的網線,仍然可
0/0/2 以通(需要一點時間),此時用show

⑨ 鏈路聚合怎麼配置

鏈路聚合是將兩個或更多數據信道結合成一個單個的信道,該信道以一個單個的更高帶寬的邏輯鏈路出現。鏈路聚合一般用來連接一個或多個帶寬需求大的設備,例如連接骨幹網路的伺服器或伺服器群。
鏈路聚合

如今,撥號線路的鏈路聚合相對簡單。桌面操作系統(例如Microsoft Windows)支持MLPPP(多鏈路PPP),這是將運行PPP(點對點協議)的多個撥號鏈路結合在一起的協議。它綁定兩個ISDN64KbpsB信道。提供一個128Kps的連接信道。使用諸如Cisco的分布式MLPPP協議,使WAN鏈路上的多鏈路路由器連接成為可能。該協議提供了一種方式,將一個Cisco 7500系列路由器上的T1/E1線路結合成一個擁有多個T1/E1線路的組合帶寬的線路束。該協議允許安裝T1/El的某個增量。例如,一個「線路束」可能包含4條T1線路。該協議適合ISP。

可以為了備份目的或獲得更多的臨時帶寬配置多個鏈路。各個鏈路應該遵循不同的路徑以提防本地災害。例如,鏈路可通過不同的本地迴路甚至是不同的電信公司從不同的位置進入建築物內。但是,如果在所有的終端處使用相同的設備,聚合則是不可能的。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600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2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6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70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90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6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61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20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9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