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存儲匯流排
Ⅰ 請問cpu、mc、mcs它們的關系
CPU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器件中包含了寄存器、數據通路、運算邏輯部件、控制部件、時鍾電路等器件,是計算機的控制中心;微型計算機(MC)是以微處理機(CPU)為中心,加上只讀存儲器(ROM)、隨機存取存儲器(RAM)、輸入/輸出(I/O)介面電路、系統匯流排及其他支持邏輯電路組成的計算機,而微處理機(CPU)和微型計算機(MC)都是從硬體角度定義的,一般將配有系統軟體,外圍設備,系統匯流排介面的微型計算機稱為微型計算機系統(MCS)。
圖解三者的關系:

Ⅱ 微型計算機有哪些組成部分,每個部分各有什麼作用,哪些部分是微機運行必需的
1.微型計算機組成
微型計算機(MicroComputer),簡稱μC或MC,是指以微處理器為核心,配上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及系統匯流排所組成的計算機(又稱主機或微電腦)。當把微處理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介面電路統一裝在一塊或多塊電路板上或集成在音晶元上,則分別稱之為單板、多板或單片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在組織形式上採用了匯流排結構,即各個部分通過一組公共的信號聯系起來,這組信號線稱為系統匯流排。微型計算機各部分之間的相互連接之所以採用匯流排結構是由於微處理器晶元的引腳數量有限。圖1-2表示了一種典型的微型計算機組成框圖。
採用匯流排結構形式的優點是:
①可以減少機器中的信息傳送線的根數,從而簡化了系統結構,提高了機器的可靠性。
②可以方便地對存儲器晶元及I/O介面晶元進行擴充。
當然,這此優點是以系統中各部件之間必須採用分時傳送操作為代價而換取的,因而降低了系統的工作速度。
通常,根據所傳送信息的內容與作用不同,可將匯流排分為3類:
①傳送信息(指令或數據)的數據匯流排DB(Data Bus);
②指示欲傳送信息的來源或目的地址匯流排AB(Address Bus);
③管理匯流排上活動的控制匯流排CB(Control Bus)。
3種匯流排中,CPU通過地址匯流排輸出地址碼,用來選擇某一存儲器單元或某一稱為I/O埠的寄存器;數據匯流排用於CPU和存儲器或I/O介面之間傳送數據;而控制匯流排用來傳送處CPU發出的或送到CPU的控制信息與狀態信息。
微處理器數據匯流排的條婁決定CPU和存儲器或I/O設備一次能交換數據的位數,是區分微處理器是多少位的依據。如8086CPU的數據匯流排是16條,我們就說8086CPU是16位微處理器。8080CPU和Z80CPU的數據匯流排是8條,所以8080CPU和z80CPU是8位微處理器。
Ⅲ 計算機上的MC、MR、M+、M-分別是什麼意思
MC:清除儲存數據。
MR:讀取儲存的數據。
M-:用已存的數值減去當前顯示的數值後,再將結果保存。
M+:用已存的數值加上當前顯示的數值後,再將結果保存。

(3)mc存儲匯流排擴展閱讀
規則:讀記憶儲存MR,清除記憶儲存MC,記憶儲存增加M+,記憶儲存減少M-,總記憶儲存GT鍵,M+和M-將數值放入記憶儲存中。
MR讀取記憶儲存,MC清除記憶儲存。如果有「GT」鍵,「M+」鍵的操作可以換成「=」鍵,只是最後看累計時,按GT鍵,而不是按MR鍵。
Ⅳ 計算器上的MC、MR、M+、M—、CE是什麼意思
MC是清除存入的數字。
MR是讀出原先存入的數字。
M+是將當前數字以正數存入寄存器。
M-是將當前數字以負數存入寄存器。
CE是將當前顯示的數字清除。
計算器中有一個寄存器存在,是為了記憶存儲數據。M+是將當前數字以加的方式存入寄存器,M-是將當前數字以減的方式存入寄存器,MR是讀出原先存入的數字,MC是清除存入的數字。
Ⅳ 計算機上的「mc 、mr 、ms、 M+」 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計算器裡面有一個存儲器,默認狀態下是空的(即0).它能保存任意一個數值,也只能存一個值.可以把它當成一個只能保存一件東西的盒子.;
MS:存當前顯示的數值;
MR:讀取存儲器中的數值,並顯示出來;
MC:清除已存的數據;
M-:用已存的數值減去當前顯示的數值後,再將結果保存;
M+:用已存的數值加上當前顯示的數值後,再將結果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