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配置保險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配置保險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25 22:29:35

1. 保險三原則是什麼

根據199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規定,保險主要適用以下四種基本原則: 1.最大誠信原則 2.可保利益原則 3.補償原則 4.近因原則 1.最大誠信原則 是指保險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簽訂和履行保險合同時,必須保持最大限度的誠意,雙方都應遵守信用,互不欺騙和隱瞞,投保人應向保險人如實申報保險標的的主要風險情況,否則保險合同無效。 2.可保利益原則 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因具有各種利害關系而享有的法律上承認的經濟利益。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是保險合同生效的依據。在壽險中,一般以下幾種情況投保人有可保利益:(1)投保人對本人;(2)配偶、子女、父母等;(3)具有收養、贍養等法定義務;(4)對有合同關系或其他債務關系的人;(5)對其他與之有合法經濟關系的人。另外我國《保險法》還規定,被保險人同意投保人為其訂立保險合同的,視為投保人對被保險人具有可保利益。 3.補償原則 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時,保險人無論以何種方式賠償被保險人的損失,也只能使被保險人在經濟上恢復到受損前的同等狀態,被保險人不能獲得額外收益。因此,保險人在理賠時一般按以下三個標准確定賠償額度:以實際損失為限,以保險金額為限,以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的可保利益為限。在這三個標准中,以最低的為限。 4.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造成保險標的損失的最主要、最有效的原因。也就是說,保險事故的發生與損失事實的形成有直接因果關系。按照這一原則,當被保險人的損失是直接由於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造成的,保險人才給予賠償。這是因為現實中保險標的的損失是由多種風險事故同時或者連續發生造成的,而這些風險事故往往同時有被保風險、非保風險或除外風險。近因原則是判斷保險人是否需要賠償的標准。

2. 購買保險的三大原則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購買汽車保險應該遵循三大原則:原則一強制投保交強險;原則二適度投保商業險;原則三靈活選擇其它險。
根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規定所有的新車和保險到期的車輛續保必須強制購買車輛交強險
商業三者險作為交強險的重要補充和延伸平安保險公司專家建議此險種是車主買車輛保險時必投保的險種之一商業三者險分很多檔次有萬至萬等眾多選擇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投保建議最好能將商業三者險投保到萬至萬檔次的保額
玻璃險車身劃痕險自燃險等險種車主在買車輛保險時可根據自身需要靈活投保如果車輛經常停在建築工地難免會有從工地上飛下來的小石塊可以投保一份玻璃破碎險減少經濟損失
此鏈接供你參考:(汽車保險怎麼買)

3. 保險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最大誠信原則要求保險雙方在訂立與履行保險合同的過程中,應向對方提供實質性重要事實,同時遵守合同的約定與承諾,否則保險合同無效。堅持最大誠信原則是為了確保保險合同的順利履行,維護保險雙方的利益。其主要內容包括告知、保證、棄權和禁止反言。違反最大誠信原則的當事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
可保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認的利益,是保險合同生效的重要條件。可保利益原則強調了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中,必須對保險標的具有可保利益,否則保險合同無效。堅持可保利益原則的意義在於劃清保險與賭博之間的界線,防止道德風險和限制保險賠償的額度。由於財產保險和人身保險的性質不同,因而可保利益的應用及適用時限也不盡相同。 保險人在處理損失原因較為復雜的索賠時,要遵循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引起保險標的損失的直接的、最有效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近因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只有當承保危險是損失發生的近因時,保險人才負賠償責任。因此,對近因的分析和判斷,成為掌握和運用近因原則的關鍵。運用近因原則時,應根據實際案情,實事求是分析,認真辨別,並遵循國際慣例,特別是注重對重要判例的援用。

4. 保險合同的三大原則是什麼

保險其實詳細來說是有六大原則。

一、保險利益原則

保險利益原則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對保險標的具有合法確定的經濟利益,又稱可保利益。

也就是說投保人不能拿不屬於自己的生命健康或財務來投保,比如說,你的私家車如果發生交通事故撞到了需要修車,修車的費用是你的經濟損失,那麼你作為車主,對這輛車具有保險利益。

另外你不能給一個陌生人買保險,因為你不認識這個人,也不了解他的情況,最重要是他對你沒有經濟利益,也就不能形成保險利益,保單是不能成立的。

因此,保險利益原則主要是為了避免賭博行為和防止道德風險以及保險欺詐。

二、最大誠信原則

最大誠信的含義是指當事人真誠地向保險公司充分而准確的告知有關保險的所有重要事實,不允許存在任何虛偽、欺瞞、隱瞞行為。

之前的文章小寶有提到要如實填寫健康告知,告知就是最大誠信原則的內容之一。

如果沒有如實填寫投保信息,或者是對保險人有所欺瞞,保險公司可以宣布合同無效或解除合同。

三、主力近因原則

近因是指造成保險標的損失最直接、有效、起決定作用的原因。

因為導致保險損失的原因可能有多個,所以近因原則對認定保險公司是否承擔保險責任有很重要的意義。

如果近因是屬於被保風險,則保險公司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屬於除外風險或未保風險,則保險公司不負賠償責任。

下面兩個案例便於大家理解近因原則:

案例一

買了意外險的被保險人走在路邊被車撞倒,身體沒有受傷卻突然身故了,檢查後確定是心臟病致死。此案由於被保險人死亡的近因是心臟病,屬於除外風險,因此保險公司不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二

買了意外險的被保險人在家心臟病發,尋找葯的過程中觸電死亡。此案中,由於被保險人死亡的近因是觸電,屬於保險風險,因此保險公司應承擔賠付責任。

四、損失補償原則

損失補償原則是指保險人通過補償讓被保險人的保險標的恢復到受損前的經濟原狀,不能因為損失而獲得額外利益。

也就是說即使發生了保險事故但是被保險人沒有遭受到損失,也無權要求保險人賠償,如果遭受到損失,得到的賠償也不會超過保險標的實際損失。

舉個例子

一家工廠投保財產險,保額是50萬元,發生一起火災事故將其燒毀,損失的固定資產市價為30萬元,那麼保險人會按照實際損失賠償給被保險人30萬元。

損失補償原則也是為了防止道德風險和騙保行為,主要適用於財產保險以及其他補償性保險合同。

五、代位求償原則

代位求償原則是指保險人依法對被保險人所遭受到的損失賠償後,向造成保險事故的第三方要求賠償損失。代位求償權是一種債權的轉讓。

舉個例子

假如你開車在路上被甲某的車子撞到了,發生事故後是甲某負全責,但是甲某不賠償損失給你,這時你可以向保險人申請代位求償,保險人按照合同賠償給你之後,向甲某追償的權利就轉讓給保險人了。

如果發生事故後,甲某賠償一筆,保險公司也賠償一筆,那麼受害人會獲得兩份賠償,這樣相當於受害人通過事故額外獲得一筆收益,這樣可能人人都想發生事故,會引發道德風險。

因此,代位求償原則同損失補償原則一樣,都是防止有人利用保險事故獲得額外的收益。

代位求償原則適用於財產險和費用型的醫療險,但不適用於意外險和壽險,原因是:人的身體和生命是無價的,不存在額外獲益的說法!

六、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重復保險分攤原則是指投保人向多個保險人重復保險時,投保人的索賠只能在保險人之間分攤,賠償金額不得超過損失金額。

舉個例子

假設你向很多家保險公司同時投保,如果保險事故發生後,一個保險標的的損失你同事向不同的保險人索賠,那麼就會獲得額外的收益,這樣違背了損失補償原則。

因此,這個原則也是為了防止被保險人因重復保險而獲得額外利益。

保險六大原則的設立目的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1、防止有人騙保詐保;

2、防止因為損失而獲得額外利益;

3、防止道德風險,引起社會不穩定。

我們可能沒有100萬的資產,但可以配置100萬的保額,保險金是我們對家人展現愛與關懷最好的方式,保險金不一定能為我們錦上添花卻可以雪中送炭。

因此保險也是我們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今天先分享這些,後面會給大家再分享更多關於保險的知識。

5. 保險的三大原則是什麼意思

保險共有四大原則,
其一:保險利益,保險是一個未來風險的規劃,只有跟被保人有直接利益的人才能夠投保,其他無關人士不能投,
其二:誠實信用,保險是一個契約型合同,對未來發生的事情充滿不確定性,所以在投保前知道被保險人的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損失補償,保險是預防未來生活發生改變而提前做出的一個規劃,它不會讓客戶盈利的;
第四:近因原則,保險只對產生風險直接原因的事件進行賠償,不在責任范圍內的不會賠償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購買保險的三個原則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購買保險應遵循三大原則一、家庭支柱優先原則:要買對人。為了減少我們的家庭風險,一定要一家之主先買份保險,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是買足夠的保額,這樣的話,就算風險來臨,對我們的家庭生活也不會造成太大的負擔。二、自上而下的原則:要買對險種。應該先給家人購買意外,意外醫療和住院醫療保障,這是每個人的最基本的保障,猶如我們的社保:其次是購買大病和重疾保障,因為目前重大疾病的發病率高達70%,因此我們應首要考慮,接下來再購買養老保障金和子女的教育金,最後才是理財產品。三、保費及保額原則:也就是花多少錢購買多少保額的問題。保費是客戶每年交多少錢,保額就是保險公司給客戶的保障。客戶每年繳納的保費應是家庭收入的10%----20%是最合理的,如果超出的話也許會對家庭生活有影響,這個也就是保費原則。而保額原則是說,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購買足額的保障,這個足額的保額主要包括:目前我們所有的外債+平時的生活支出的費用+子女的教育費用(從入學到參加工作自立為止)+贍養父母的費用(直到父母百年以後),也就是說,假如我們發生不幸,能夠保證我們的家人維持現狀,生活不會受到影響,就算我們不在了,家人也可以每月有固定的生活費,孩子有足夠的教育費,父母也能安然的頤養天年。(來源:金投網)

7. 買保險三個原則

瞎買不如不買!買保險三個原則不能忽略:買對、買全、買足!

一、買對

先意外後重疾

首先,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到。一旦遭遇意外,家人生活誰來保障?

意外險的保障范圍:意外險提供生命與安全的保障,功能是身故給付、殘疾給付。這也是對人生最壞後果的最直接的賠付。無論你是單身、二人世界或者三口之家,都需要對父母、愛人和孩子負責。

保障以上這些內容的意外險一份年保費約為百元左右,保額為10萬至20萬。和年保費幾千幾萬的人身壽險相比,意外險就顯得很劃算了。

其次,生老病死,其實這個順序倒過來就是購買保險的順序。一場大病,直接的醫療費用在30萬至50萬之間,康復也會多少影響以後的收入能力,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就非常有必要了。

年齡越大,風險越高,保費也就越高。因此,需要購買重疾險的家庭要趁早規劃,有能力的話,最好一走上社會就給自己買一份重大疾病保險。在風險保障方面,終身要比定期更可靠。這可是業內人士一致的建議。

先大人後小孩

「優先考慮孩子的保障」是很多客戶初次購買保險常犯的錯誤。其實對孩子而言,父母才是他們最好的保障。如果父母發生風險,收入中斷,沒有任何收入來源的孩子才是真的失去依靠。所以就科學的保險規劃而言,應該先保大人後保小孩。

先保障後理財

保險工具分為保障型保險、儲蓄型保險以及投資型保險。風險管理的一個基本原則是,重點保障可能對家庭造成巨大損失的風險。

如果目前家庭收入有限,沒有能力購買保費較高的終身壽險或其他分紅、投資型保險,消費者就可以選擇消費型的定期壽險,用以保證在遭遇損失時,有足夠的財務保障。

意外險、健康險和定期壽險等都是最具有保障意義的險種,所以投保人在保費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應優先滿足意外險、疾病險和定期壽險類保障需求。如果經濟狀況較好,可在完善家人保障的前提下,再考慮投資型保險產品。

二、買全

全面保

保險的購買順序:先意外醫療後重大疾病、教育金、養老金、投資理財

1. 以小錢防範風險。風險損失也可以用積蓄來彌補,但這意味著大量資金被占壓,而參加壽險只要很少保費,在危難時刻即可得到大量補償,雪中送炭。

2. 計劃家庭財務。購買壽險可以與子女教育、養老、疾病、死亡等需大量現金的事件對應,使家庭有計劃地、長期地積累所需資金。如果不經計劃,許多錢財都無意義地花費掉後,遇到大事,便有籌集不起資金的困難。而保險資金,在保險公司運作,可以產生固定的收益。

3. 使家庭穩定。家庭不至於因為經濟支柱的倒塌而發生連鎖反應,因為有了壽險的救助,人們可以在因疾病失去工作和收入的情況下繼續享受醫療保障;家庭的不動產不會因為要抵償債務而被變賣;子女可以在失去父母的情況下完成學業,直到成年,失去子女的老人不會因斷絕經濟來源而飢寒交迫。

全家保

全家保險,承擔最常見的家庭意外風險,全家共享平安。

炒股或者是進行其他投資,很多時候是基於缺乏安全感的考慮。她們長期在家中,擔心自己的價值無法體現,需要安全感。害怕自己沒有賺錢的渠道,害怕太依靠婚姻帶來經濟收入,一旦出現問題,自己的以後得不到保障。而實際上,保險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可以購買高端醫療險,這樣全家人都可以享受全球最頂尖的醫療服務。現如今高端醫療險熱賣,成為很多富人的熱門選擇,她只需要拿出一部分購買醫療險,全家人就可以享受全球最好的醫療服務。

可以購買教育險,無論丈夫的收入是否變化,孩子都有教育金。

可以拿出一部分購買養老險,享受有品質的老年生活。現在各大保險公司都在興建自己的高端養老社區,如果她能把這千萬巨資購買養老險,就能在老了之後,享受更好的老年服務。

關聯保

關聯保是分散保險風險的渠道之一。

案例:A合夥人和B合夥人合資開辦一企業,在一次出差時,A合夥人因交通事故意外去世,A合夥人妻子要求以現金形式清算股份,但遭到B合夥人的拒絕,表示公司財務是虧損狀態,多次協商未果情況下,A合夥人妻子遂將B合夥人告上法庭,法院後經查實公司確實屬虧損狀態,也就是A合夥人妻子不僅一分錢拿不到,還要還房貸、車貸、孩子的成長教育和雙方父母的贍養費用。

如果A合夥人在世時,A合夥人和B合夥人共同在保險公司投保意外險,便可在A合夥人意外去世時拿到理賠金,為其承擔共同風險。

三、買足

家庭收入的20%

業內人士普遍建議,總體來說,家庭保險費用的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10-20%即可。這樣的保險支出,既不影響家庭正常開支,又能獲得必要的保障。如果要細究的話,保險費預算在整個家庭理財當中所佔的比例是有規律可循的。影響這個數值的重要因素有兩個:年齡和收入。

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一般一個家庭適合的保障與適宜的保費有基本的計算方法,保險費支出占家庭總收入的10%-20%、保險金額累計是家庭年總收入的5-10倍為宜。當然,買保險也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如果覺得保費支出壓力過大,可以先買最需要的險種,以後再分次購買。就一般情況,具有儲蓄、返還、投資成分的終身險費用較高,而定期險和意外險等短期險的費用較為低廉。

健康險50萬起步

健康險一定要用未來的趨勢來規劃保額,規劃一個與生活發展所匹配的保額,50萬保額對普通人士而言可以,對具有一定經濟能力及事業發展基礎的客戶來說,健康險保額一定要從50萬保額起步;因為我們購買保險,核心是保障,雖然理財險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客戶合理的規避財產的風險,但是購買保險,你的「第一張保單」一定要是保障型的保險,如意外、健康險;正如現在很多人都是說的一樣,你擁有再多「100000000……」資產和財富,「健康」和「身體安好」永遠是你前面的那個「1」,所以你要先保障好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這才是真正的「本錢」和財富;也是我們人生第一和最大一筆「理財」險;下面我們一起來釐清一些有關健康險的話題。

在購買健康險時,考慮不僅是經濟增長,還有我們的健康狀況,還有醫療福利狀況,家族健康史以及重大疾病中斷收入的影響,重點還是收入影響。所以家庭年收入乘以三到五倍是健康險保額。我們要問自己,如果一個人生病要不要休息?要,如果生大病,還能不能工作?不能,如果不能工作的話,會不會有收入損失?會,如果有收入損失,一般會有兩到三年的不工作,如果一旦生病還為了錢去工作,這個狀況是不是你希望擁有的,那一定不希望。

所以很簡單,兩到三年不工作,就有收入損失,再加上康復成本,因為任何一個好的公司所給的健康險保障,它只解決你的醫療費用和一部分的支出,但是沒有一家企業給你報銷收入損失的,也不會對你的營養費用等給予報銷的。另外,發生重大疾病以後,還會帶給我們家人收入的損失,因為要有家人陪護,要照顧並關心你,所以家人的收入也會下降。所以我們講健康險的保額,一般都是家庭年收入的三到五倍。

意外險100萬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任何一個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遭遇到意外,很多時候意外都是不期而遇的。這種事情在生活當中也是無法避免的,小意外就是磕磕碰碰這些,而大意外就是傷到筋骨、殘疾,甚至失去生命等。而購買意外保險的好處就在於能保障意外事故發生所給自己,或者是家庭造成的傷害時有經濟上的補償。

購買人身意外險的話,能得到很充足的保障,還能為自己換來一份生活的安心。尤其是普通的老百姓,如果在某一天發生不幸的意外,那麼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經濟上的重大損失都是無法挽回的。而現在意外險的險種很多,在投保的時候選擇適合自己的險種,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年齡,實際情況等多方面來進行考慮。花小錢就能買到一份安心,同時還能得到保障。

購買意外保險的好處相比大家已經了解清楚了,那麼我們就應該擺正心態去面對未來的生活。能為自己投保一份意外險,或者是為家人投保都是非常好的。在得到全面保障的條件下,還能迎來一份安心。

意外險的好處就在於,一是能夠給買者充足的保障,二是能換得買者的一份安心。這兩大好處就足以說明人身意外保險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要知道,身為普通百姓的我們,根本就不能夠預測到,哪一天我們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意外,這是誰都不願意碰上的,但也是無法避免的。

8. 投保的三大原則

投保的三大原則主要包括先大人後小孩原則,先保障後理財原則,保費與保額原則。

首先是先大人後小孩原則保險。從經濟功能角度來看,保險首先是一種金融工具,而它的本質則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手段與工具。通過保險這種風險管理的工具,投保人可以實現轉移風險,補償收入損失等功能。在一個家庭當中,大人往往扮演著家庭主要的經濟支柱與經濟來源的角色,如果大人因為身體健康或其他原因無法繼續承擔經濟支撐的重任,那麼整個家庭都勢必會遭受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經濟上,並且很有可能對家庭的日常生活甚至未來發展造成影響,因此在配置保險時要優先為家中的大人或是家庭的經濟支柱進行保險配置,在大人或經濟支柱得到相應的保險保障之後,再選擇為小孩配置保險產品。

其次是先保障後理財原則。保險的基本功能是其保障功能,因此在選擇保險產品購買的過程當中,首先要考慮的是保障型保險產品而非理財型保險產品,也就是在實際的保險購買過程當中不應該過分注重保險的分紅狀況或收益狀況,而應該更加註意在危急情況或疾病發生時能否得到相應的保障以及具體的保障力度。在擁有了基礎保障的情況之下,再去考慮包含教育金養老金投資理財等等目的在類的保險產品。

最後是保費與保額原則。根據家庭資產配置的要求,每年家庭的保費開支最好在全家年收入的10%的20%之間,不應該太高也不要低於這個水準。然後是保額原則,如果保障額度高,那麼保費將會相應的提高,這就會對家庭和個人造成相當程度的經濟壓力,加重生活負擔;而如果保額太低的話,一旦危急情況發生,能夠起到的保障作用也很低,因此在保額的選擇上,一般選擇全家年收入五到十倍的總保額即可。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600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2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5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9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9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6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61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9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9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