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置怎麼配合理
⑴ 電腦裝機配置怎麼搭配
電腦裝機配置搭配
一,首先要確定購買的電腦要拿來做什麼用途。
A,如果是小孩讀書學慣用的,則要求較低,要求機器穩定,那麼,當前的因特爾G3900CPU搭配七彩虹或者華碩H110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平台選擇了DDR4平台,性價比也高,整機下去一套也就2100元左右,學慣用的有必要安裝個DVD光碟機,方便小孩能讀取學校下發的一下資料。
B, 如果是玩游戲的朋友,一款不錯的顯卡是必要的選擇,3D游戲顯卡目前起步要求起碼要七彩虹靈動鯊GT730以上,才能較為流暢的游戲。
C,網店客服需求的電腦,推薦配置可以用I3 6100搭配華碩H110或者H150這個平台,正常搭配120G固態+8G內存,配個AOC2279IPS顯示屏,目前也就3000大洋左右,網速給力的話基本無壓力。當然,能搭配華碩Z260主板+I5 7500那效果更佳。不過整套下來價格也高了很多,想配啥就得摸著口袋看咯。
D,設計用的電腦,如果不是跑3Dmax的電腦,要求基本普通電腦都可以,建議加裝機械硬碟,道理很簡單,萬一固態掛了,工程師們辛苦幾天的成果就不會一下跟著也掛了。若果需要跑3DMX的'機器,那就對顯卡要求很高了,最好用專業的設計使用的顯卡,比如麗台顯卡(價格你懂的),對CPU要求也高,起碼得I5以上。
二,裝機預算
1,預算低的,性能想好的,那隻能犧牲穩定性換取性能了,AMD740,760cpu搭配A780主板是不錯的選擇。
2 預算足夠的,也看下需求,裝GTX970,GTX1050中高端顯卡,又不玩游戲,則是一種浪費。本店建議,預算夠的話盡量搭配因特爾平台,穩定性好。
3,電源的挑選,不差錢的,台電,安鈦克,航嘉,長城,次之柯普達,億核,悅動380等中端電源,再次之金剛電源等,最關鍵的是要功率要足夠,用好的顯卡就必須要大功率電源,切記。
三,主板的選擇
不推薦山寨版,預算夠用華碩,技嘉,預算低點的用七彩虹,昂達,銘瑄等二線牌子。
四,內存選擇
本推薦金士頓條子,品牌,售後很少,次之可用威剛,宇瞻等,千萬不要用山寨條,不然運氣不好藍屏死機就賴上你電腦咯。
五,固態硬碟
個人感覺中低端機器的話要求都不高,但是安裝的話4K對齊必須要有,財務,畫圖,美工使用的電腦必須加機械硬碟,預算不足只能犧牲固態而採用機械硬碟了。因為他們資料重要,固態盤一旦損壞,找回資料的機會渺茫,而機械盤先對安全點。
⑵ 電腦配置怎麼選 選擇電腦配置要注意什麼
1、中央處理器
筆記本的處理器沒有台式的性能高,筆記本處理器名稱後綴K代表能夠超頻,輕薄的筆記本後綴是U和Y,續航能力不錯,但是性能縮水,CPU名稱後的某某Ghz 參數,指的是主頻,一般來說,主頻高的處理器,性能就更好。
2、內存 RAM
內存包括了DDR3和DDR4,DDR4更好一些,不過需要硬體的支持。內存容量越大,電腦運行越快。就算開啟很多程序,也不會卡頓,買電腦時,盡量選擇64位操作系統的,運行內存更大。
3、電腦硬碟
硬碟有存儲器的功能,所有文件和系統本身都儲存在裡面,硬碟包括了機械和固態。機械硬碟用磁碟來存儲數據,固態硬碟用晶元來存儲數據。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非常快,而機械硬碟可以讓誤刪的文件恢復。
4、顯卡GPU
顯卡的作用是輸出顯示圖形,配合CPU來提升電腦的運行速度。顯卡越好,電腦越流暢。
5、主板
主板是電腦不能缺少的部分,它給電腦硬體提供了一個安裝平台,由於要與CPU對應,主板包括了Intel和AMD兩種。
⑶ 電腦配置怎麼選
如果你不知道電腦該怎麼配置,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主機,就來看看我這篇文章吧。
先介紹一下電腦的硬體配置,了解電腦的配置才能選擇更合適的主機
- 01
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猶如人的大腦,信息處理和數據計算都需要CPU。處理的東西越多,對CPU的要求就越高。
- 02
內存主要負責暫存放數據內存越大,運行變越流程。當你玩大型游戲時,就可以體驗到內存的用處。
- 03
硬碟主要就是用來儲存數據,你需要的容量越大,就買的越高
- 04
顯卡型號,你在電腦屏幕上看到的一切都與顯卡有關,集成顯卡只可滿足日常需求。其功耗低,發熱量也小。如你的工作關於制圖,影音製作,那就建議選擇獨立顯卡。且獨立顯卡一般不佔用你的儲存空間。游戲玩家當然就選擇游戲顯卡,根據你的預算選擇,選擇一塊好的游戲顯卡,對你整個游戲體驗都會提升。
屏幕尺寸則看你自己的喜好。10~14英寸方便攜帶,13~14英寸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兼顧便攜性和功能性。15英寸以上的屏幕則可很爽的觀影,玩游戲,影音製作。
⑷ 電腦配置怎麼選
如今電腦使用的領域十分廣,無論是個人還是單位都離不開電腦,但電腦硬體知識對於電腦小白來說簡直就是一片空白,那麼電腦配置怎麼選呢?
1、 看CPU。中文名:中央處理器。兩大製造商分別是英特爾(Intel)和超威(AMD)。簡單衡量CPU好壞的參數:主頻,核心,超線程。主頻可以簡單理解為CPU運行的速度。它的計算單位是Ghz(千兆赫),目前市面上大多數CPU的主頻在2.8-4.0 Ghz之間。
2、 看後綴。常見的是U和M。M是標壓,性能高。U是低壓,功耗低發熱小,建議對性能沒要求的同學選擇低壓。(H表示BGA封裝,不可更換,相對M提高了頻率和TDP,並非超電壓。)第三看代數,i5 4200U就是四代,建議買較新的,二代及以前的不要買。
3、 看硬碟。機械硬碟容量大,速度渣。常見容量500G、1T、2T,轉速7200、5400rpm(面對固態都是渣)固態硬碟容量小,速度爽。常見容量32、64、128、256G,也有60、120、240。固態硬碟對系統流暢度和整體使用體驗提升很大,對多數游戲幀率影響不大。
4、 續航。如果經常移動,比如學生黨泡圖書館或商旅,建議選擇續航較好的低壓CPU超極本。凈重量和旅行重量:凈重——筆記本的重量,加上充電器就是旅行重量,背久了真的很累。一般高性能的筆記本散熱和雜訊控制差一些,超級本安靜一些,具體型號就看口碑了,有些游戲本風扇就像戰斗機。有些金屬本手托或鍵盤很燙。
關於電腦配置怎麼選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⑸ 如何選擇電腦主機配置
對於電腦主機的組裝,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在目標價內性價比最高的一套。那麼對於不知情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如何選擇電腦主機配置吧。
1、 CPU:中央處理器,相當於人類的大腦,是電腦最重要的一部分,cpu的選擇非常廣,市場上大多是英特爾公司生產的,主流是i3、i5、i7處理器。對於中等價位的我推薦的是i5的處理器。
2、 主板:主板是一塊矩形的電路板,上面有一些重要的電路,供CPU、、音效卡、顯卡、硬碟、存儲器等一些設備接合。主板選擇我推薦的是技嘉主板b250系列。
3、 顯卡:是顯示適配器,是電腦主機一個主要組成部分,負責使電腦內的數據通過圖像顯現出來,它協助CPU工作,具有圖像處理的能力。顯卡我推薦英偉達GTX1050系列,預算高點的可以考慮GTX1070或者GTX1080系列。
4、 硬碟:存儲所有的電腦數據,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機械硬碟讀寫速率比固態硬碟快很多,一般我們選擇120G或者240G的機械硬碟再加裝希捷1TB的硬碟。如果對內存要求不太高,安裝一個機械硬碟就可以了。
5、 內存條:主要是讓存在硬碟上的程序通過內存發揮作用,對用內存條,普通我們裝一個8G DDR4的內存條即可,也可以進行加裝內存條。
6、 電源:是啟動電腦各個配件的關鍵,電源我們根據配件的功率進行選擇。一般我們選擇額定功率400W峰值500W的電源即可。
以上就是對於如何選擇電腦主機配置的相關內容。
⑹ .電腦怎麼配置好點
答:看牌子,看配置
1、CPU
CPU也就是中央處理器,是我們選擇電腦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處理和計算數據信息,可以從電腦的基本參數(計算機右鍵-屬性)里看到前綴為i3或i5、i7,越高說明越好,i7相比i5相差不多,所以i5性價比會比i7高一些,如果是學生辦公使用,建議選購i5,如果是玩游戲可以選擇i7。
2、GPU
GPU也就是顯卡,也稱為圖形處理器,對於打游戲或者專業設計師來說,圖形處理是非常重要的,要記住GTS開頭的要高端,後面的數字代表了第幾代、第幾級別,所以後面數字越大會越好。
3、硬碟
硬碟具有存儲的功能,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兩種,固態硬碟要更好一些,決定了開機速度和軟體運行速度。
4、內存
內存越大越好,太小會引起電腦的卡頓,8G是目前主流配置,大型單機游戲推薦16G。
5
5、物理解析度
這個可以影響屏幕的清晰度,最好是1080以上的,在做一些錄入類的工作時,如果解析度差,也會讓工作受到影響。
⑺ 怎麼選擇電腦配置
選擇電腦第一步:確定自己電腦的用途。許多用戶寫配置時既要求配置高又要求價格便宜,這幾乎是不現實的,電腦的配置也是一分錢一分貨,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需要來確定電腦的配置,這樣才能既不浪費錢又能滿足使用要求。
如果是家裡老一輩人用來上網的電腦,平常只看網頁和視頻,不玩游戲,那隻要入門級配置即可滿足,雙核CPU,集成顯卡,4G內存已搓搓有餘,預算2000左右即可完全滿足要求。
電腦的性能主要是看CPU、顯卡性能以及內存的大小,現在還加一個固態硬碟,如果你是要玩大型游戲,可查看這里的CPU天梯圖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和顯卡(GPU)天梯圖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gpu,選擇自己想要的價位,或者根據游戲說明上的推薦配置來選擇,一般CPU和同價位的顯卡可以產生較高的性價比。因為不同的CPU針腳不同,所以能配的主板型號也不同,先選好CPU再選能用的主板。
內存一般來說是越大越好,標配8G,後期如果覺得不足可追加內存條,固態硬碟根據預算選擇大小,固態硬碟的讀取速度比傳統機械硬碟快的多,對電腦表現有很大提升,考慮到價格因素,最好是一塊固態硬碟加一塊機械硬碟,一般將系統和常用軟體裝在固態硬碟中,視頻、照片等文件放在機械硬碟中。
硬體方面
1. CPU ,這個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三級緩存,核心數量。頻率越高、二級緩存越大,三級緩存越大,核心越多。速度越快的CPU只有三級緩存影響相應速度。
2. 內存 ,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DDR3-1600、DDR4-2133),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而處理數據的速度主要看內存屬於哪種類型(如DDR就沒有DDR3處理得快)。
3. 主板 ,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 硬碟 ,硬碟分為固態硬碟(SSD)、機械硬碟(HDD)、混合硬碟(SSHD),固態硬碟速度最快,混合硬碟次之,機械硬碟最差。越大的硬碟存的文件就多,(如存放電影,音樂等)首先硬碟的數據讀取與寫入的速度和硬碟的轉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到高速硬碟在筆記本電腦中由於電腦移動振動意外刮傷硬碟碟片以及功耗和散熱原因。
軟體方面
1. 操作系統 :簡單舉個例子說明一下:電腦的同等配置,運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最後就是原版Windows Vista運行速度比最新出的原版Windows 7速度要快,以此類推。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還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是有關系的。所以,這里特別強調是原版的系統,也就是沒有精簡過的系統。同理,精簡過的Windows XP一般來說,會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為精簡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佔用的系統資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顯提升。WIN7系統以它的超穩定性的優點正在迅速普及,而且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了xp系統。(附:XP是微軟於2001年4月推出的操作系統!微軟承諾將把對XP的支持時間延長13年,也就是2014年4月!2014年4月8日以後,微軟將停止針對該系統的補丁!用戶依然可以使用該系統,但是該系統的安全性就得不到充足的保障了。並且隨著微軟停止針對該系統推出補丁,以後很多新開發的軟體將不再考慮和該系統的兼容性了,也就說此後很多新軟體將無法在XP上正常的安裝使用了!)
2. 軟體 (包括硬體)都可以適當優化,以適合使用者,如:一般辦公文員,配置一般的電腦,裝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DirectX 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⑻ 如何打造一套合理電腦配置
建議大家還是按照下面的「配置清單」,看最新的評測和推薦產品,結合電商的實際情況,用記事本或Excel逐個配件挑選並記錄下來。
配置清單
◇主機1.CPU2.主板3.顯卡4.內存5.固態硬碟6.機械硬碟7.機箱8.電源9.散熱器10.光碟機
◇外設1.顯示器2.鍵盤3.滑鼠4.音箱5.耳機
◇其他1.網卡2.音效卡
注意事項
以上清單的配件不是每一件都是必須的。
1.如果你的電腦是集顯平台,那麼就可以不用獨立顯卡。
2.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都是硬碟,兩者至少要有一個。現在固態硬碟已經很便宜了,建議首選固態硬碟,還有錢就再加機械硬碟。
3.光碟機現在很少用,也是可選配件。
4.音箱和耳機時聲音輸出設備,除非你不想要聲音,否則兩者也是至少選其一。
5.現在我們一般都是直接用主板的集成網卡和音效卡,除非有特殊情況才會單獨買網卡和音效卡。
復核
寫好配置清單後,我們需要檢查一下電腦配件的兼容性和平衡性,防止出錯和避免頭重腳輕。這時最好找另一個人幫你復核,因為同一個人不容易發現錯誤。
兼容性
1.CPU
一般來說,如果主板的CPU插槽和CPU支持的插槽一致就沒問題。但是也有例外,有時需要更新主板的BIOS才能支持新的CPU。[1]所以,最穩妥的做法就是上主板的官網查看主板的CPU支持列表。
2.主板
首先,我們需要檢查主板和機箱的兼容性。有些小機箱最大隻能支持mATX,如果你的主板是ATX就裝不下了。
其次,主板的上的CPU插槽,剛才已經說了,主要看官網的CPU支持列表。主板的內存插槽,在過渡時期,要注意內存類型,現在的新平台都是DDR4的。
隨著M.2 SSD的流行,現在新主板都有M.2介面了。如果你買了M.2 SSD,一定要檢查主板有沒有M.2介面,還要檢查M.2介面的規格,M.2有三種常見的規格——2242、2260和2280。
3.顯卡
現在顯卡的尺寸很大,需要注意它是否會和主板的SATA插槽和擴展插槽(PCI和PCIe)發生干涉。
還有如果顯卡太長,有可能放不進機箱,這個也要檢查。
4.內存
選購內存時,要注意內存與主板的兼容性。例如最大內存大小、內存類型和內存速度。
5.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的介面有很多種,現在流行的是SATA和M.2介面,M.2介面又分為2242、2260和2280。除了要檢查介面類型,還要看介面的速度,M.2介面有16Gbps和32Gbps兩種速度。
6.電源
除了復核一下電源的功率是否能滿足平台的耗電量,還要檢查一下機箱能否裝下電源,現時常用的PC電源規格是ATX( 150×140×86mm)。
7.散熱器
CPU散熱器的TDP必須大於等於CPU的TDP,而且它必須兼容選購的CPU插槽。還要注意CPU散熱器是否太大,導致它和擴展插槽、內存插槽發生干涉,或者CPU散熱器太高,裝不進機箱。機箱散熱器(如果有的話)要復核尺寸,最常見的是12cm和8cm的,還有供電介面的類型和來源(用主板的還是電源的)。
如果你要玩水冷散熱器的話,還要注意機箱是否支持。
8.機箱
其實上面已經提到了各個配件和機箱的兼容性,這里再重復一下,避免出錯。
再一次檢查機箱和各個配件的兼容性,包括:主板規格、顯卡長度、電源規格、CPU散熱器高度、機箱散熱器和水冷支持。很多配件都和機箱與主板有關,所以你想兼容性不出問題的話,最好選個大點的機箱和ATX主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