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vector存儲方式

vector存儲方式

發布時間: 2022-12-26 06:39:35

❶ vector中元素在內存中是連續存儲的嗎如果是string類型的元素呢

vector中的元素在內存中確實是連續存儲的. vector的實現是由一個動態數組構成. 當空間不夠的時候, 採用類似於C語言的realloc函數重新分配空間. 正是因為vector中的元素是連續存儲的, 所以vector支持常數時間內完成元素的隨機訪問. vector中的iterator屬於Random Access Iterator.

如果vector儲存的是string類型. 情況也是一樣的. 值得注意的是, string類型並不是簡單的char 數組. string中的數組其實也是動態分配的. 為了方便, 你可以這樣理解(不完全正確), 當vector中存儲string類型時, 其實是數組中存著許多char *類型的指針, 每個指針指向的內容才是string的字元內容. 可以給你一個簡單的圖示
+----+----+----+----+----+----+
vector | * | * | * | * | | |
+-- |-+--|---- |---- |-------------+
| | | |
v v v v
s1 s2 s3 s4
至於你說的強制類型轉換做內存拷貝, 我不太明白你想表達的意思, 所以這點我不知如何說起.

❷ c中vector的存儲空間大小

vector其中一個特點:內存空間只會增長,不會減小,援引C++ Primer:為了支持快速的隨機訪問,vector容器的元素以連續方式存放,每一個元素都緊挨著前一個元素存儲。設想一下,當vector添加一個元素時,為了滿足連續存放這個特性,都需要重新分配空間、拷貝元素、撤銷舊空間,這樣性能難以接受。因此STL實現者在對vector進行內存分配時,其實際分配的容量要比當前所需的空間多一些。就是說,vector容器預留了一些額外的存儲區,用於存放新添加的元素,這樣就不必為每個新元素重新分配整個容器的內存空間。

❸ c++中vector的存儲問題

c++中的stl除了平常使用的vector、map之類的還有一個組件叫Allocator。其實是stl各類數據結構中統一的負責內存分配的組件。Allocator很少被顯示的調用,但其實各類stl數據結構在初始化的時候都支持顯示的指定Allocator組件。各類結構中的size和capacity函數數量的不一致就是Allocator導致的。size是當前容器中元素的數量。capacity是當前容易能夠容納元素的數量。其中capacity的變化就是Allocator重新申請內存導致的。所以說stl的容器實際上都是邏輯概念,他們實現僅僅是相應數據結構的使用方法,並不涉及真正的內存組織結構,內存住址結構都是由Allocator實現的。也就是說vector叫順序表、list是鏈表,但實際上在內存上list也可能是順序的,只不過list實現了鏈表的相應功能而已。

❹ vector可以存放自定義的結構體嗎

  1. vector可以存放自定義的結構體,方法有:放入這個結構體類型變數的副本或者放入指向這個結構體類型變數的指針。

  2. Vector 類在 java 中可以實現自動增長的對象數組; vector在C++標准模板庫中的部分內容,它是一個多功能的,能夠操作多種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模板類和函數庫。

  3. vector是C++標准模板庫中的部分內容,中文偶爾譯作「容器」,但並不準確。它是一個多功能的,能夠操作多種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模板類和函數庫。vector之所以被認為是一個容器,是因為它能夠像容器一樣存放各種類型的對象,簡單地說,vector是一個能夠存放任意類型的動態數組,能夠增加和壓縮數據。

❺ java集合類vector如何存儲數據 具體該如何使用 我是新手,謝謝

ArrayList會比Vector快,他是非同步的,如果設計涉及到多線程,還是用Vector比較好一些

import java.util.*;

/**
* 演示Vector的使用。包括Vector的創建、向Vector中添加元素、從Vector中刪除元素、
* 統計Vector中元素的個數和遍歷Vector中的元素。
*/

public class Vector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Vector的創建
//使用Vector的構造方法進行創建
Vector v = new Vector(4);

//向Vector中添加元素
//使用add方法直接添加元素
v.add("Test0");
v.add("Test1");
v.add("Test0");
v.add("Test2");
v.add("Test2");

//從Vector中刪除元素
v.remove("Test0"); //刪除指定內容的元素
v.remove(0); //按照索引號刪除元素

//獲得Vector中已有元素的個數
int size = v.size();
System.out.println("size:" + size);

//遍歷Vector中的元素
for(int i = 0;i < v.size();i++){
System.out.println(v.get(i));
}
}
}

❻ c++ vector 內存位置

之前看到這個問題,沒有細究,過了兩天被問到這個問題!!!

為了支持快速的隨機訪問,vector容器的元素以連續方式存放,每一個元素都緊挨著前一個元素存儲。
STL實現者在對vector進行內存分配時,預留了一些額外的存儲區,用於存放新添加的元素。
size():成員指當前擁有的元素個數。
capacity():成員指當前(容器必須分配新存儲空間之前)可以存儲的元素個數。

❼ vector的詳細說明

vector 是同一種類型的對象的集合,每個對象都有一個對應的整數索引值 。
和 string 對象一樣,標准庫將負責管理與存儲元素相關的內存。我們把 vector稱為容器,是因為它可以包含其他對象,能夠存放任意類型的動態數組,增加和壓縮數據。一個容器中的所有對象都必須是同一種類型的 。
vector 是一個類模板(class template)。使用模板可以編寫一個類定義或函數定義,而用於多個不同的數據類型。因此,我們可以定義保存 string 對象的 vector,或保存 int 值的 vector,又或是保存自定義的類類型對象(如Sales_items 對象)的 vector。vector 不是一種數據類型,而只是一個類模板,可用來定義任意多種數據類型。vector 類型的每一種都指定了其保存元素的類型 。
為了可以使用vector,必須在你的頭文件中包含下面的代碼:
#include <vector>
vector屬於std命名域的,因此需要通過命名限定,如下完成你的代碼:
using std::vector;
vector<int> vInts;
或者連在一起,使用全名:
std::vector<int> vInts;
建議在代碼量不大,並且使用的命名空間不多的情況下,使用全局的命名域方式:using namespace std;
函數
表述
c.assign(beg,end) c.assign(n,elem)
將(beg; end)區間中的數據賦值給c。將n個elem的拷貝賦值給c。
傳回索引idx所指的數據,如果idx越界,拋出out_of_range。
c.back()
傳回最後一個數據,不檢查這個數據是否存在。
c.begin()
傳回迭代器中的第一個數據地址。
c.capacity()
返回容器當前已分配的容量。
c.clear()
移除容器中所有數據。
c.empty()
判斷容器是否為空。
c.end() //指向迭代器中末端元素的下一個,指向一個不存在元素。
c.erase(pos)//刪除pos位置的數據,傳回下一個數據的位置。
c.erase(beg,end)
刪除[beg,end)區間的數據,傳回下一個數據的位置。
c.front()
傳回第一個數據。
get_allocator
使用構造函數返回一個拷貝。
c.insert(c.begin()+pos,elem)//在pos位置插入一個elem拷貝,傳回新數據位置
c.insert(c.begin()+pos,n,elem)//在pos位置插入n個elem數據,無返回值
c.insert(c.begin()+pos,beg,end)//在pos位置插入在[beg,end)區間的數據。無返回值
c.max_size()
返回容器中最大數據的數量。
c.pop_back()
刪除最後一個數據。
c.push_back(elem)
在尾部加入一個數據。
c.rbegin()
傳回一個逆向隊列的第一個數據。
c.rend()
傳回一個逆向隊列的最後一個數據的下一個位置。
c.resize(num)
重新指定隊列的長度。
c.reserve()
保留適當的容量。
c.size()
返回容器中實際數據的個數。
c1.swap(c2)//將c1和c2元素互換
swap(c1,c2)//同上操作。
vector<Elem> //創建一個空的vector
vector<Elem> c1(c2)//復制一個vector
vector <Elem> c(n)//創建一個vector,含有n個數據,數據均已預設構造產生
vector <Elem> c(n,elem)//創建一個含有n個elem拷貝的vector
vector <Elem> c(beg,end)//創建一個以(beg;end)為區間的vector
c.~ vector <Elem>()//銷毀所有數據,釋放內存
operator[]
返回容器中指定位置的一個引用。
創建一個vector
vector容器提供了多種創建方法,下面介紹幾種常用的。
創建一個Widget類型的空的vector對象:
vector<Widget> vWidgets;
創建一個包含500個Widget類型數據的vector:
vector<Widget> vWidgets(500);
創建一個包含500個Widget類型數據的vector,並且都初始化為0:
vector<Widget> vWidgets(500,Widget(0));
創建一個Widget的拷貝:
vector<Widget> vWidgetsFromAnother(vWidgets);
向vector添加一個數據
vector添加數據的預設方法是push_back()。push_back()函數表示將數據添加到vector的尾部,並按需要來分配內存。例如:向vector<Widget>;中添加10個數據,需要如下編寫代碼:
for(int i= 0;i<10; i++) {
vWidgets.push_back(Widget(i));
}
獲取vector中指定位置的數據
vector裡面的數據是動態分配的,使用push_back()的一系列分配空間常常決定於文件或一些數據源。如果想知道vector是否為空,可以使用empty(),空返回true,否則返回false。獲取vector的大小,可以使用size()。例如,如果想獲取一個vector v的大小,但不知道它是否為空,或者已經包含了數據,如果為空時想設置為 -1,你可以使用下面的代碼實現:
int nSize = v.empty() ? -1 : static_cast<int>(v.size());
訪問vector中的數據
使用兩種方法來訪問vector。
1、 vector::at()
2、 vector::operator[]
operator[]主要是為了與C語言進行兼容。它可以像C語言數組一樣操作。但at()是我們的首選,因為at()進行了邊界檢查,如果訪問超過了vector的范圍,將拋出一個例外。由於operator[]容易造成一些錯誤,所以我們很少用它.
刪除vector中的數據
vector能夠非常容易地添加數據,也能很方便地取出數據,同樣vector提供了erase(),pop_back(),clear()來刪除數據,當刪除數據時,應該知道要刪除尾部的數據,或者是刪除所有數據,還是個別的數據。
remove()演算法 如果要使用remove,需要在頭文件中包含如下代碼:
#include <algorithm>
remove有三個參數:
1、 iterator _First:指向第一個數據的迭代指針。
2、 iterator _Last:指向最後一個數據的迭代指針。
3、 predicate _Pred:一個可以對迭代操作的條件函數。
條件函數
條件函數是一個按照用戶定義的條件返回是或否的結果,是最基本的函數指針,或是一個函數對象。這個函數對象需要支持所有的函數調用操作,重載operator()()操作。remove是通過unary_function繼承下來的,允許傳遞數據作為條件。
例如,假如想從一個vector<CString>;中刪除匹配的數據,如果字串中包含了一個值,從這個值開始,從這個值結束。首先應該建立一個數據結構來包含這些數據,類似代碼如下:
#include <functional>
enum findmodes {
FM_INVALID = 0,
FM_IS,
FM_STARTSWITH,
FM_ENDSWITH,
FM_CONTAINS
};
typedef struct tagFindStr {
UINT iMode;
CString szMatchStr;
} FindStr;
typedef FindStr* LPFINDSTR;
然後處理條件判斷:
class FindMatchingString : public std::unary_function<CString,bool> {
public:
FindMatchingString(const LPFINDSTR lpFS) :
m_lpFS(lpFS) {
}
bool operator()(CString& szStringToCompare) const {
bool retVal = false;
switch (m_lpFS->iMode) {
case FM_IS: {
retVal = (szStringToCompare == m_lpFDD->szMatchStr);
break;
}
case FM_STARTSWITH: {
retVal = (szStringToCompare.Left(m_lpFDD->szMatchStr.GetLength())
== m_lpFDD->szWindowTitle);
break;
}
case FM_ENDSWITH: {
retVal = (szStringToCompare.Right(m_lpFDD->szMatchStr.GetLength())
== m_lpFDD->szMatchStr);
break;
}
case FM_CONTAINS: {
retVal = (szStringToCompare.Find(m_lpFDD->szMatchStr) != -1);
break;
}
}
return retVal;
}
private:
LPFINDSTR m_lpFS;
};
通過這個操作你可以從vector中有效地刪除數據:
FindStr fs;
fs.iMode = FM_CONTAINS;
fs.szMatchStr = szRemove;
vs.erase(std::remove_if(vs.begin(),vs.end(),FindMatchingString(&fs)),vs.end());
Remove(),remove等所有的移出操作都是建立在一個迭代范圍上的,不能操作容器中的數據。所以在使用remove,實際上操作的時容器里數據的上面的。
看到remove實際上是根據條件對迭代地址進行了修改,在數據的後面存在一些殘余的數據,那些需要刪除的數據。剩下的數據的位置可能不是原來的數據,但他們是不知道的。
調用erase()來刪除那些殘余的數據。注意上面例子中通過erase()刪除remove的結果和vs.enc()范圍的數據。
常見錯誤:
no matching function for call to 『std::vector,一般由定義的類型與存入的類型不匹配引起。

❽ List集合系列文章(三) - Vector方式存儲字元串並遍歷

1>:添加元素:
addElement(Object object) -> add(Object object) ;
2>:獲取元素:
elementAt(int index) -> get(int index);
3>:迭代器方式遍歷:
elements() -> iterator();
hasMoreElements() -> hasNext();
nextElements() -> next();

❾ C++vector的存儲方式,是把數據賦值到堆中嗎

放在棧裡面的nInt.push_back(tmp);實際上放的是tmp的拷貝。你要是沒有寫拷貝構造函數默認的按位拷貝,這樣不安全,你要是寫了拷貝構造函數就按按照你的方法在復制。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600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2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5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9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9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6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61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9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9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