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通脹下怎麼配置美元

通脹下怎麼配置美元

發布時間: 2022-12-27 12:20:05

Ⅰ 我要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來存款怎麼弄,現在通貨膨脹

1:如果想要換成美元的話,到銀行開一個雙幣卡,直接兌換的可以,外匯局規定一人一年只能購匯5萬美元
2:現在我國的通脹已經下降很多了,當然是從cpi數據來觀察的
3:換成美元並不一定能規避風險,現在QE3正在升溫,如果推出的話,美元將大幅貶值,你就虧大了
4:現在理財的話,可以做一些銀行固定收益的品種,一般5萬起,年化5%左右,穩健性投資者還是可以選擇的,基金定投也可以,幾年之後選擇一個高點贖回。如果資金量大的話,可以做一些信託,當然項目要選擇好,否則容易虧損。這些都是保守的投資方式,也可以選擇一些高風險,高收入的投資品種,花少量的資金來做做,博取更高的收入。可以選擇黃金現貨,

Ⅱ 通脹情況下資產怎麼保值

現金通脹,真的比物價的通脹更可怕。

最近幾年,不論是國內外都在加速印錢,整個世界范圍內,貨幣超發嚴重,可以說是水漫金山。

從國內看,廣義貨幣的M2的增速,目前維持在8-9,之前幾年都是維持在兩位數。

也就是平均6-8年,人民幣的貨幣總量,就會成倍地增長。

2001年,廣義貨幣M2總數15.8萬億,2021年,這個數字是238萬億。

也就是20年間,國內廣義貨幣的總量翻了15倍。

雖說我們不能說當初的1塊錢,價值現在的15塊錢,但單純從貨幣體量來看,也就市場上的錢來看,就是這么回事。

而如果你在20年前,把錢存到銀行,按當時5年期的平均利率5%來計算,20年只有2.44倍。

另一組不是特別樂觀的數據,就是M2與GDP的比值,2001年是1.42倍,2021年是2.08倍。

這個數值的增大,說明了經濟雖說在上行,但貨幣的增發速度是遠超於經濟增速的。

就在疫情當下的這兩年,美國也驟然開啟了印鈔機模式。

但是,美國的廣義貨幣M2,並不能完全代表美國的錢,因為M2中,關於存款業務,只統計了10萬美金以下的存單業務,所以並不是特別的准確。

2001-2020年疫情前,美國的M2總額增長了約3倍。

2020年疫情-2022年初,不到2年的時間,M2的總額增長了50%,年均增速超過了20%。

可以這么說,全球市場最近兩年多出了50%的美金,意味著輸入性的通脹非常的嚴重。

我們平時說的美國人印錢去全世界買買買,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不僅如此,美元的貶值幅度,也是遠低於50%。

這就代表美國確實實現了自己印錢,讓全球買單的情況。

但不論是人民幣,還是美元,多印錢一定會導致水池裡的水越來越多,需要找到財富蓄水池,來承接這么多的資金。

美元的蓄水池其實很好找,資金流入最多的是股市,然後黃金、比特幣等投資產品,也進行了有效的分流。

最後,美國再用美債去把剩餘的資金回籠,以免出現熱錢太多導致的國內通脹。

由於外匯管制的措施,其實國內的老百姓對於美元接觸的不多,也就意識不到輸入性通脹帶來的一些影響,還是會把大量的財富眼光,聚集在人民幣的通脹問題上。

再加上,我們擁有的大部分資產,都是人民幣資產,所以從保值角度上來看,我們更多地要找到國內的資金蓄水池,才能解決資產保值問題。


要尋找資金的蓄水池,第一個要明白,蓄水池本身要能夠足夠多的水。

國內可以容納如此多貨幣的地方,主要有三個,銀行、樓市、股市。

這三個市場的體量,都不一定能夠匹配238萬億的資金,一定是進行分流的。

至於其他的市場,雖說也在蓬勃發展,但是市場的體量,是完全沒有辦法去吞吐如此多的貨幣的。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1、銀行。

中國大部分家庭的真金白銀,其實都在銀行里。

當然最近幾年情況有一些變化,一部分家庭的資產變成了房子,甚至還欠著銀行的貸款。

中國的居民存款總額,在2021年的時候,已經突破了100萬億,人均超過了7萬元。

銀行始終都是財富的蓄水池,但銀行永遠不會讓財富升值保值,基本上都是貶值的。

銀行本身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存貸差,也就是居民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差額,是吃利息的地方。

假如銀行的存款可以讓財富保值,甚至升值,那麼所有人把錢存在銀行里,銀行又從哪兒把錢變多,去給付到儲戶呢。

而且,現實中貨幣印發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遠遠高於銀行存款的。

所以,銀行存款從長期來看,肯定是無法保值,甚至會導致貨幣的購買力大幅度縮水的。

但是,銀行存款從短期來看,具備了抗風險的能力,讓資金本身的安全性增加。

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有百萬億存款的基礎,因為大部分普通居民家庭,對於現金抗風險的意識,還是很強的。

正因為擁有了百萬億資金的儲備,才讓整個經濟發展如此井井有條,而不出現太大的風險,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

銀行作為一個基礎蓄水池的功能,會長期的存在,存款余額也是國家底氣的來源,是抗風險的利器。

所以,作為蓄水池的銀行,其實不用解釋太多,長期會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只不過銀行只能規避短暫的風險,想通過銀行實現長期保值的願望,是不太可能實現了。

2、樓市。

樓市是最近20年,超發貨幣最重要的蓄水池,而且預計未來20年,依舊會是最重要,體量最大的蓄水池。

盡管總體的房價已經沒有太多的上漲空間了,但450萬億的蓄水池容量,相比238萬億的廣義貨幣,幾乎是翻了一倍。

也就是說,所有的錢全部拿出來,去買房子,也只能買下全國房子的一半。

有人說這是一種泡沫,要看從什麼角度去理解。

樓市最大的問題,並不在於總市值過大,這是它的優勢,它消化了大量的超發貨幣,讓大量的資金沉澱在了樓市中。

這種沉澱,拖緩了整個物價的上漲,至少物價的上漲速度,遠不及貨幣超發的速度。

這就直接讓不愁買房的那部分居民,生活變得更加富足,更加舒坦。

從另一方面來看,另一部分沒有房子的人,為了買房,不得不優先考慮存款,而不是進行大量的消費,也是存款總數不斷飆升的原因。

但是,一旦買房真正啟動,這部分人往往就面臨著負債,由現金資產,轉變成了金融負債。

而樓市大量的負債,將會透支年輕人未來的消費能力,這對於經濟未來的發展,其實是會存在隱患的。

回過頭來說樓市的蓄水池作用,這一點上短期內是不會有明顯改觀的,長期來看也不會有太大的改觀。

只不過,房價並不一定會漲,甚至有可能會跌,因為450萬億和238萬億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空間的。

但如果貨幣的增加還在繼續,每年8-9%,10年後再次翻倍,那麼樓市依然會成為主要的蓄水池。

3、股市。

最後說說股市,這個實體經濟在二級市場的縮影。

很多人把股市當作是財富的蓄水池,但其實中國的股市,並不完全能充當蓄水池。

相比樓市,股市的蓄水池作用並不明顯,因為大量的資本企圖從股票市場把財富抽走。

說白了,蓄水池是貨幣積累的地方,而不是抽離的地方。

所以,即便貨幣超發,整個市場也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漲幅。

股市的蓄水池作用,其實在於IPO,將實體經濟虛擬化,是這樣一個場所。

一家企業的股權,原本就有價值,但沒有公開價值,要變現並不容易。

二級市場是把這家企業的股權,直接證券化,有了實際的價值,可以共整個市場的資金去買賣。

這種情況下,理論上股票市場可以成為一個蓄水池,因為不斷會有資金入場。

但問題在於,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太高,入場的資金,並沒有想過長期持有這部分企業的股權,而是選擇了快進快出的炒作。

在這種大背景下,資金在蓄水的同時,會出現抽水,整個蓄水池的功能就會差很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直覺得股市是蓄水池,但每一次都會被現實打臉。

如果理解股市蓄水池功能的本質,看懂IPO和實體經濟的關聯,那麼自然就會明白,想在這個蓄水池裡賺到錢,很難。

因為真正的錢,都被IPO給抽走了。

其實,繼房地產之後,國內目前並不需要絕對的蓄水池,去蓄水和財富的積累。

因為房地產總市值達到450萬億左右的規模,而廣義貨幣的體量才240萬億左右,還有空間去進行消化,銀行和股市的任務,根本不在於蓄水。

當下最重要的就是把錢趕出來,去刺激和拉動消費,並且扶持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去起步。

所以,當下去提蓄水池這個概念,其實是非常不符合現在情況的。

目前,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更多的時候,政策引導資金往實體經濟走,而不是找蓄水池去囤積資金。


老百姓的資產如何保值,也是我們急切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

當我們辛辛苦苦地賺到了錢,卻隨著時間的推移,錢越來越不值錢,這種被動的財富縮水,是很難被接受卻又實實在在發生的。

比如2000年,你辛苦地攢下了20萬元,足夠買下北京四環的一套房。

而當時的這一筆巨資,存在銀行至今,只有50萬左右,在四環只能買下一間廁所了。

當貨幣被貶值,資產通脹來襲的時候,你必須找到應對方式,通過資產配置來進行保值。

明白以下幾點,是非常重要的。

1、現金短期內保值,長期看貶值。

很多人一提到保值,就會說現金貶值。

沒錯,現金長期來看一定是貶值的,因為只是一個中間貨幣而已,但並不代表不用現金,去選擇低息負債。

在遇到危機,出現資產折價的時候,現金還是有很強的保值功能的。

所以,短期的保值,要懂得現金的重要性,長期的保值,要懂得資產的重要性。

2、部分資產保值,部分資產貶值,要合理配置。

作為老百姓,配置資產的時候要均衡,不要對資產有偏見。

可能一部分人之前特別喜歡買房,靠買房致富了,還有一些人始終覺得房子不會漲,結果情況越來越糟糕。

這種情況,不論是好是壞,其實都是資產的錯誤配置。

我們配置資產的目標,並不是靠「賭博」去讓自己的財富倍增,因為風險和收益是對等的。

我們需要通過合理的配置,去盡可能地保證我們的財富不會縮水。

所以各類資產,在能力范圍內都均衡配置一些,是最有效的。

3、通脹客觀存在,投資不要以跑贏通脹為目標。

通脹這個東西,是客觀存在的,或者說貨幣的超發,也不是老百姓能決定的。

這也就決定了,我們所有的投資,如果以跑贏通脹為目標,一定是錯的。

財富的增值保值,其實是為了更好地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而不是什麼跑贏通脹。

當你從這個角度出發,去進行資產配置的時候,或許你的財富增值會遠比之前做得好。

因為大部分的財富增值,比如房子,本質上就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

而股票類的這種投資,只是一個純投資,可有可無。

不要為了跑贏通脹而跑贏通脹,多考慮自己的生活規劃,進行財富上的匹配。

4、多注重現金流資產,多為有效現金流做准備。

想要在通脹的路上做好資產保值,還需要針對資產的類別做一個優選。

現金流資產,就是首選。

所謂的現金流資產,指的是不僅是會漲價的資產,還是可以產出現金的資產。

比如,股票會分紅,房子會有房租等等,通過現金流來穩定資產的價格,實現保值增值。

現金流本身,是抵抗通貨膨脹的,也是抵禦資產風險的。

因為現金流和財富本身的屬性是息息相關的,利用好現金流可以直接把資產,變成生產現金的工具。

平時的花銷用現金流,財富的保值增值,依靠資產的配置,效果會更好。

5、賺錢能力,是永遠的財富蓄水池。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還有一個讓財富保值的方式,就是讓自己保值,讓賺錢能力保值。

市場上的錢,越印越多,那麼理論上賺到錢的可能性,也就越來越大。

但為什麼有一些人越賺越多,有一些人卻沒有呢?

問題的本質,還是出在了賺錢能力上,或者說認知能力上。

財富永遠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的,永遠是更有能力的人站在更上一層,享受更多的財富。

所以,資產保值的最簡單方式,就是讓自己保值,讓自己賺錢的能力保值,確保自己能夠源源不斷地賺到錢。

當然,讓生命保值,保持 健康 ,拉長整個時間周期,理論上也是一種增長賺錢能力的方式。


保值這件事,其實真的是任重道遠。


值這件事,其實真的是任重道遠。

不能完全就把所有的投資去歸結為跑贏通脹,這樣是沒有意義的。

置,再加上一些現金的儲備,最後再提升個人能力。

從宏觀層面來看,只有讓錢流動起來,多經歷錢的循環,才有可能放慢印錢的速度,才能確保我們的財富盡量保值,單純的靠印錢來刺激經濟的方式,早晚會誤入歧途。

Ⅲ 通貨膨脹會加劇嗎,需要換美元嗎

目前大宗商品都出現較大跌幅,短期內並不會出現通貨膨脹。不過受美聯儲加息影響,人民幣未來仍有一定的貶值預期,所以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美元、美元資產配置。

通貨膨脹,一般定義為:在信用貨幣制度下,流通中的貨幣數量超過經濟實際需要而引起的貨幣貶值和物價水平全面而持續的上漲--用更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在一段給定的時間內,給定經濟體中的物價水平普遍持續增長,從而造成貨幣購買力的持續下降。

在凱恩斯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經濟體中總供給與總需求的變化導致物價水平的移動。而在貨幣主義經濟學中,其產生原因為:當市場上貨幣流通量增加,人民的貨幣所得增加,購買力上升,影響物價之上漲,造成通貨膨脹。該理論被總結為一個非常著名的方程:MV=PT。

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貶值為貨幣在經濟體間之相對價值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使用國內的價值,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Ⅳ 通脹預期下配置哪些資產更好

通脹預期下配置家庭資產,可以通過黃金、房地產、股票、儲蓄、債券等多個渠道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資產合理配置。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您在做任何投資之前,應確保自己完全明白該產品的投資性質和所涉及的風險,詳細了解和謹慎評估產品後,再自身判斷是否參與交易。
應答時間:2021-0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通貨膨脹我們該怎麼辦

問題一:通貨膨脹我們該怎麼辦 學會理財和積累財富才能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財富的具體體現是一個人所佔有的資源,創造利潤的能力,而不是擁有紙幣的數量。以現金存摺放在銀行。銀行活期存款年利率為0.36%,而目前年通貨膨脹率為5%,也就是你的存款以每年4.5%的速度貶值。你可以考慮:1.如果你有做生意的意願,可以自己經營一點生意。2.可以購買房產,和其它大宗保值的實物。3.給自己和家人買一份保險,這種保險對你和你的家人很有用。4.購買基金/股票,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會計學知識,而且要有耐心和自製力。中國每年經濟增長率為8~10%,購買優質的基金/股票原則上可以15~30%的年收益。

問題二:通貨膨脹,老百姓該怎麼辦? 通貨膨脹(Inflation)一般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通貨膨脹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作為普通百姓應該對此重視起來。當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到來的時候,國家會採取宏觀調控措施減小它的影響,我們普通百姓也不能坐以待斃 。如果你手中有錢,你該做點什麼呢?你是把錢放在手裡、放在銀行,還是想辦法給自己的錢找點出路?
究竟誰在為通貨膨脹買單呢?是借錢給別人的人,也就是把錢存在銀行的人。這是老百姓最想不通的事。他們會說,我沒借錢給別人啊?你是沒借,可是銀行幫你借出去了。那些借錢的人去消費、去投資,結果把物價水平抬高了。等到期你把銀行存款取出來的時候,你獲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價上漲水平,你虧的那些錢就是你付的帳。個人算起來雖然不多,可全國10多億人呢?大夥一起共同買下這張單。在高通貨膨脹時期,欠錢的人是受益人,借出錢的人吃虧。我經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把一生攢下的積蓄都存到銀行,當通貨膨脹到來時,他們還在為銀行那點利息沾沾自喜,以為通貨膨脹與他們沒關系。大多數人認為銀行是保險箱,把錢放在銀行最安全了。真是那樣嗎?
那麼,面對通貨膨脹,老百姓該怎麼辦呢?靠新聞媒體告訴你嗎?還是按我的說法做吧,因為我也是普通老百姓,我是永遠站在老百姓這邊的。答案就是尋找那些真正保值的理財工具,具體是什麼呢?我不會說,因為我說了,朋友們也不相信。現在大約99%左右的老百姓認為那個比黃金還珍貴的理財工具是磚頭,等到大多數人都醒悟的時候,就晚了呀!在金融行業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永遠是少數人掙錢,永遠是少數人成為有錢人!朋友們要想成功,趕快沖破傳統思想的束縛吧!

問題三:我們如何應對通貨膨脹? 個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辦法來應對通貨膨脹:1、適當選擇多元化的理財投資,除了上述的股票、債券、房產、貴金屬、商品期貨等,雖然市場不太健全,但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進行投資,還可以選擇稀缺品進行投資保值,如書畫、古玩、珍藏品、古玉、沉香、郵票等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投資保值;
2、在股票投資時可以對一些稀缺板塊進行研究,如新能源、低碳環保等行業進行了解和分析,果斷建倉,克服貪念,專注熟悉的股票做好波段,避免多元化的股票組合操作,這樣及時了解信息變化,降低投資風險;
3、對合適的項目進行私募投資,在對項目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參股企業,也可以用借款的方式(債權投資),通過收益的策劃取得回報;
4、對一部分自己熟悉信用好的企業,進行民間借貸,期限不要太長,一般在一年內按月計息,也可以要求對方提供一定小范圍的擔保;
5、對房地產也可以適度介入,一線城市的房價已經很高了,可以關注二、三線城市進行投資,跌價風險較小,人口的不斷增長,房地產剛性需求是存在的,房地產升值潛力還是很大的。

問題四:出現通貨膨脹了我們應該做什麼 隨著一月份CPI的再創新高,通貨膨脹時代毫無疑問的到來了。對普通老百姓而言,這意味著什麼呢?怎樣才能通脹的影響降到最小呢?關於通貨膨脹的定義就沒必要解釋了,通俗的講就是錢不值錢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財富被無緣無故的剝奪了。比如豬肉原來10元一斤,現在漲到了15元,這5元的差價就是被無故剝奪的財富。下面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將這種被剝奪的財富損失降到最小呢?這可真是一個關系「民生」的問題。之所以不說是關系「國計」,原因很簡單。那些大的政策都不是咱們這些平頭老百姓能做得了主的,所以也別在這瞎耽誤工夫了。還是說說「民生」這方面的解決方法,主要有兩個方法:一是提前消費,二是貸款消費。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通脹的環境下,相同的貨幣量,越晚消費購買力就越小,也就是越不值錢。怎麼辦,投資股市么?當然可以了,賺個百八十萬的,當然不僅可以保值,還可以成為富翁。不過,咱普通老百姓一沒那運氣,二沒那技術,幹不了;要麼存銀行,可是利率還不如通脹率高,白白虧錢。看來這兩樣選擇都不是什麼太好的主意。下面看看我剛才提到的消費吧。首先說提前消費。也就是把留給明天的錢拿出來,先花了,這真的好么?當然,這從情理上說是有點讓具有幾千年勤儉節約美德的中華民族難以接受,但事實的確如此。我想說的重點是這部分錢應該消費在什麼地方。我認為至少有兩個方面是可以的:一是買黃金。毋庸置疑,幾千年來,黃金的保值功能一直受到人們的追捧,特別是作為一種稀有金屬,它有絕對的可儲藏性、不可再生性及資源的有限性。也就是說,它的需求會不斷上漲,而供給卻很難大量增加(大的金礦已經很多年沒有被發現了)。根據簡單的供需關系,買黃金,一定虧不了。(當然了我這里指的是實物黃金,而不是紙黃金,別誤會了);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去消費那些你一定想要實現但可早可晚的大項目,比如說考個駕照,選修個第二學位,去趟夢寐以求的 *** 什麼的。一句話,要是今天不消費,以後會更貴。有人會說了,通脹這么厲害,難道工資不會漲么?當然會了,不過一般來說,工資的增長是剛性的,也就是相對通脹都會有一定的滯後,到那個時候,你得到了更多的錢,卻用了更少的錢提前消費,豈不更好?反正得到的錢都是自己的。這里我想強調的是如何充分利用人民幣的升值和通脹的雙重因素,到國外去。這里又分兩個方向:旅遊和留學。先說旅遊,現在出國旅遊可不是個太好的選擇,不如等拿到由於通脹因素而得到的更多的Money和更值錢的人民幣再到別的國家體驗風土人情;不過留學可是個不錯的選擇,把今天的錢消費了,借著人民幣升值的春風提高自身的價值,待通脹周期結束後回來拿提高了的薪水,豈不樂哉。說了半天提前消費,下面說說貸款消費。其實原理差不多,問題的關鍵在於貸款利率和通脹率哪個高。要是貸款利率高於通脹率的話,我勸您還是等等再說吧,別白白給銀行捐錢。不過要是通脹率高的話,是可以貸款消費的,只是貸款做什麼?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在中國,貸款消費最通常的兩個方向就是買車和買房了。買車肯定不提倡了,拋開環保不說,消費之後肯定在貶值,不管是不是有通脹,除非你是大款;買房怎麼樣呢?很多人認為買房和買黃金差不多,都可以保值增值,我可不這么想。之所以現在有這種想法,是因為中國的房地產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處於一個上升的周期,房子的升值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才會保值增值。但從本質上講,房子和車子一樣,都屬於固定資產,用財務方面的術語講都是要折舊的,也就是由於磨損等原因會越來越不值錢的。假如最近炒的沸沸揚揚「樓市拐點」真的出現的話,房子放在手裡肯定會貶值。即使沒有拐點,在這個時候買房肯定也很難期待房價的上升空間有多大。所以貸款買房,除非你真的......>>

問題五:通貨膨脹我們應該怎麼辦? 可以考慮保值性強的固定資產的投資,近期國家限制投資性住房,但是對於商業門面房的限購還是沒有出台措施,這方面可以考慮吆。

問題六:如何面對通貨膨脹? 作為企業家,他們有兩個選擇。第一,當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國際購買力就強了。現在拿這一元錢在國外買東西,你會發現能買到的東西比以前多了。你在出國的時候,會發現你手裡的人民幣很足值,是一種強勢貨幣。這時你做進口貿易合適,到境外去投資也合適,因為人民幣增值了,你可換的外匯多了。你還可以到境外去收購一些企業。
第二,在通貨膨脹時期,在中國經濟大爆發的過程中,拿現錢肯定是不合適的。如果有富餘資金,應該選擇持有合適的人民幣資產。這就是為什麼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這兩年暴漲的原因所在。當人們預測通貨膨脹要來的時候,一定去買房、買食物、買股票。當然不只是房子、股票(間接持有人民幣資產)代表人民幣資產,還有原材料、土地及林業、礦業資源。還有產業整合的機會,比如找到好企業,就去持有它們。在第十九章經濟周期中我們還要探討這個要點,這不只是一個物價問題。
通貨膨脹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作為普通百姓應該想明白這些事情。
這里提出一個觀點,就是持有人民幣不如持有人民幣資產。因為人民幣的資產是物以稀為貴:土地不可再生,房子也不可多造,礦產也不可再多,石油儲量有限,天然氣也有限。對於普通百姓,我們問:當物價上漲的時候應該做點什麼呢?拿什麼抵消通貨膨脹呢?如果國債的債息很高,那你當然可以選擇買國債,可以抵消通貨膨脹。經濟學是一門選擇的學問,你選擇什麼才能規避通貨膨脹的風險?至少能讓你的資產和財富保值?
這里提出一個問題:究竟誰在為通貨膨脹埋單?是借錢給別人的人,也就是存款人在為貸款人埋單。老百姓最想不通就在這里。他們會說,我沒借錢給別人啊?你是沒借,但銀行幫你借出去了。借錢的人去消費、去投資,把物價抬上去了。等你把存款取出來的時候,你獲得的利息不足以抵消物價上漲,你虧的「那點」,就是你付的賬。雖然不多,但13億人加起來呢?大家一起合力埋下這張單。這個說起來不好理解,其實經濟學很簡單。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中說了這么一句話:在高通貨膨脹時期,欠債人是受益人。就是說,欠錢的人合適,借出錢的人吃虧。這個道理小到你要明白,大到銀行都明白。所以全世界的銀行都怕通貨膨脹,因為高通貨膨脹時期借出去的錢,等到還回來時就已經不如借出去的時候值錢了。
當然,對於消費者,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誰都不願意通貨膨脹,誰都不願意物價高漲,但這不以你的意志為轉移,因為資源有限、土地有限,我們需要吃,我們需要喝,我們需要消費。大家不願意物價漲,但物價上漲是一個必然趨勢,就看 *** 能不能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把我國迅速上漲的物價壓下來,讓國民的財富不被通貨膨脹抵消。
如果你現在有三五萬的存款,你可以考慮拿一部分出來,適度地做點理財,買一點國債或者基金,尤其是保值型基金、成長性好的基金。
如果手上資金稍微多一點,你該仔細讀前面探討 *** 的那段內容,你不要說那跟自己沒關系。你要知道,如果 *** 「開流」不成功,那會有多少資金堵在這里,只能盯著股市和房產?所以諸位如果覺得房價漲了,你們實際還不知道房價有多危險。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資金疏導方案,中國經濟大爆發的機會明擺在這里,股市又跌成那樣,你知道有多少資金看著樓市嗎?你知道後果會有多可怕嗎?如果龐大的資金一致行動,或者說再次形成趨勢,這又有多可怕呢?全部的資金都會被撬動,你的錢最後在銀行一定待不住,遲早也會出來「追漲殺跌」,就是人家漲了你跟著追,去高買;人家跑了跌了,你再去低賣。辛苦加班工作的財富最後就這樣消失掉,而放在銀行又會被通貨膨脹銷蝕掉,你怎麼辦?股市也是這樣啊!跌到差不多了,你知道跌就是為了漲嗎?你知道只有先跌才會有下一次漲的空間和機會嗎?你知道大資金跟你一......>>

問題七:我們是怎麼樣感覺到通貨膨脹的 通貨膨脹的表現:
物價水平持續性上升、手裡的錢能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了
在若干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貨幣供給,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干(奧地利學派)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

問題八:通貨膨脹 個人該怎麼辦? 通脹初期,借錢投資;通脹中期,借錢花;通脹末期;存錢待花。
通縮初期,存錢花;通縮中期,使勁花;通縮末期,借錢投資。

問題九:中國現在處於通貨膨脹時期嗎?我們應該怎麼辦 一直都在 只是高低 還有要看面對的是怎樣的通脹
就現在國內的情況 cpi 絕對不是1。8% 去年最高也不止6點幾
銀行利率 太低 理財產品收益低 高的風險大
金融市場糟糕 各種資產 藝術品泡沫
實物黃金有保值力 但有周期 很看好美元 2著可以組合搭配
糧食在短期內可以抗衡通脹 可以適當囤積
錢多的配置點優質 高端的資產

Ⅵ 美元刷新20年高點,「與眾不同」的通脹周期下全球金融將如何選擇

全球對美元避風港的需求突然增加,是美元不斷走強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也突顯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的流動性緊縮。

加息沒有辦法阻止

日本是一個典型的國家,在美國經濟放緩、日本經濟放緩和其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形勢保持良好態勢,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高,國內生產總值穩步增長,對外需求依存度減弱,市場價格保持穩定,企業效益明顯,國際收支狀況良好,貨幣供應量增長適度,內銷相對活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長。今年經濟工作落實國務院總體目標基本實現,國家宏觀調控作用日益明顯,特別是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經濟效益。

Ⅶ 美元資產配置到底有哪些方式

1. 換匯

最簡單的投資行為是換匯,就是把自己手上的人民幣轉換成美元現金。按照央行2007年出台的規定,每個中國公民每年有5萬美金的換匯額度。

類似前兩年中國大媽搶黃金,如今社會上瘋傳央行將進一步收緊個人換匯額度,已經颳起了一股換美元的風潮。然而,美國維持超低利率的政策並沒有改變,如果你將換得的美元存放在外匯活期賬戶中,從中長期看利息收益將難以對沖匯率損失。

若參與外匯交易則屬於杠桿交易,波動大且風險承受力要求高,需要較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充足的時間,並不適於一般投資者。


2.國內外幣理財產品

中國境內銀行在售的美元理財產品為數不少,預期年化收益率從0.75%到3.1%不等。

當前,美元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1.87%,而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之間相差2.45個百分點。美元理財產品的投資周期普遍較長,基本都是半年期或一年期的中長期產品,而同期的人民幣中長期產品的收益水平在4.6%左右。

也就是說,同期限的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和美元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差距大約3個百分點。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即使不考慮換匯支付的費用,在持有期內人民幣兌美元繼續貶值3%以上才有利可圖。


3.海外保險

對於金融資產低於30萬美元的投資者,上述兩種方式基本可以不考慮。如果你還在國內生活,把錢換成美金或理財產品後,急用錢時不方便,收益也不見得理想。

一個可替代的方法是購買海外保險——通過合理的險種搭配,可以實現配置外幣資產的目標。

海外保險中目前又以香港保險最受青睞,有重大疾病保險、高端醫療保險以及投資理財為目的的儲蓄分紅險等多樣化的險種,能夠較好地滿足中高端客戶對高保額保障、海外資產配置和高端醫療服務的需求。

拿香港儲蓄分紅險來說,基本上都是美元保單,相當於一份中長期投資理財目標的儲蓄計劃,通常享有穩定而可觀的回報(年回報率在6-7%左右),相當具有吸引力。


4.美國股票

美國股票市場是比較開放的,吸引著全球的投資者,來自中國大陸的投資者也越來越多。

但是美國的證券市場交易規則與國內完全不同,美國的證券市場參與者以機構為主,由於專業知識、法律知識、交易規則、信息通道等原因,個人散戶往往很難生存。所以,風險承受力是玩美國股票前需要考慮的最重要的事情。


5.QDII開放式基金

直接美股投資太專業、難度太高,取道QDII基金間接投資美股是個不錯的選擇。

QDII基金是通過合格境內投資機構投資海外資產,目前絕大多數是開放式基金。通過這種方式投資海外,不用去銀行換匯,屬於變相持有美元(外幣)資產,也是攻守兼備的策略。目前國內有86隻QDII基金,購買門檻低,可選擇的海外市場和投資題材廣泛,而且不受個人購匯額度的限制。好處那麼多,風險肯定也不小。2007至2008年供不應求的QDII基金(南方全球、嘉實海外等)就讓投資者虧得慘不忍睹。


6.美元私募類產品

美元私募產品投資門檻較高,多由一些三方理財機構或私募公司銷售,券商和銀行也偶爾參與銷售。准入金額通常是100萬或300萬元人民幣起,期限較長(大於一年),投資方向多為股權、大宗商品、金融衍生工具,也有參與美國新股發行或二級市場的,歷史表現良莠不齊。

購買美元私募類產品,投資者首先要有相當的資金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要摸清所投資方向的客觀情況和未來潛力,要咨詢專業的機構,並考察投資顧問的資質和能力。


7.海外股權直接投資

目前國內的海外直接投資仍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投資規模逐漸增加,投資類型也日趨多元。

美國崇尚合投、眾籌文化,大部分創業公司都是被許多天使投資機構和個人合投,大家「湊」錢完成一輪融資。舉個例子,一個公司融100萬美金天使,基本是知名早期機構(或多個)投10-20萬美金,然後剩下份額,每份約2.5-10萬,由很多天使投資人分領。這一部分,是中國獨立投資者可以參與進來的。


8. 購置美國房產

美國房地產有著長期穩健的租金收益和資本增值潛力,同時具備實物資產的安全性和抗通脹能力。

然而,1月13日有外媒報道,自2008年以來,大量中國富人採用美元現金交易或通過空殼公司運作購入美國豪宅,針對這種現象,美國財政部將在部分試點地區追蹤購房者身份、調查資金來源。這給試圖在美國置業而尋求資金安全的投資者敲了一記警鍾:「游戲規則」掌握在美國手裡,是隨時可能變化的。

此外,美國房產的稅務和持有成本也是個令人頭痛的問題。

(以上回答來源於網路)

Ⅷ 關於美國通貨膨脹,您有什麼看法對投資人的資產配置有什麼建議

美國通貨膨脹最近這些年一直都比較厲害,因為我們公布的統籌團隊連續16年或者連續17年,平均也就是在5%左右。但是美國的通貨膨脹率能達到8%,甚至是更高,因為他們本身印錢的速度太快了,美元號稱的世界貨幣的功能,可以兌換世界一切國家的貨幣,所以他們在經濟下行的時候印錢就是最好的選擇。

投資人的資產配置上面一般都是選擇比較抗風險抗通脹的以前人們不怎麼考慮抗通脹的問題。但這些年你不得不考慮了,隨著經濟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還有剛剛進入發達國家的這些國家,那麼通貨膨脹率都保持在5%以上,如果你的投資都跑不贏通貨膨脹的話,那你這個投資沒有起到增值的意義,反而是浪費的功夫,配置上一般都是按比例選擇股票基金,債券,還有一些流動的資金。

Ⅸ 美元刷新20年高點,「與眾不同」的通脹周期下全球金融將如何選擇

我認為這個情況會給全球經濟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整個金融行業也會受到這樣的沖擊。

之所以美元的走勢會刷下20年的歷史新高,主要是因為美聯儲在不斷加息,這個方式會讓美元的計算地位變得越來越強。當美元不斷升值的過程當中,我也發現其他國家的貨幣匯率在進一步貶值,這個情況不僅會導致很多國家出現社會性的通貨膨脹,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所以全球金融市場的前景並不樂觀。

最後,我個人覺得大家需要盡可能多去儲蓄,通過這種方式來應對生活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風險。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我們能夠應對這種宏觀經濟問題的能力實在是太弱了。

Ⅹ 人民幣大幅貶值,普通人如何配置美元資產

鑒於人民幣貶值背景下,黃金與美元均屬於資產配置的最佳產品,也是投資者朋友較為清楚或者接觸最多的一類流動性很強的產品。
在美國經濟向好,各項指標運行良好的情況下,美元成為最為強勢的貨幣。且在美聯儲2017年三次加息的預期下,美元短期強勢態勢不會出現太大改觀,因此美元是我們配置的優選之一。外管局對於外匯的兌換仍舊有較為嚴格的管制,個人額度每年僅有5萬美元,因為如果僅僅依靠兌換美元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海外投資可以對沖人民幣貶值影響,因為海外實業投資可以採用美元結算。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98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0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4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8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8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5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9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8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8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