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存儲
A. 現在使用較廣泛的分布式存儲產品有哪些
分布式存儲應用十分廣泛,在雲計算領域十分常見。因為業務特點和自身實力和資源等綜合原因,很多大型的雲計算廠商都會選擇自主開發或二次開發分布式存儲系統,這些廠商本身的產品性能也會比較穩定,在此我列舉一下這些廠商。
1. 公有雲方面:阿里雲的盤古和騰訊的PaxosStore,這兩個存儲系統分別支撐了大多數阿里雲和騰訊系產品的存儲和計算。
2. 私有雲方面:國外的有VMware的vSAN,谷歌的Google Megastore等;國內的有新華三的ONEStor、華為的FusionStorage、雲宏的WinStore等。
在這里特別提一下雲宏的WinStore存儲,他們的產品在金融領域應用非常廣泛,除了自主研發的虛擬化平台,他們也特別提到這個存儲技術,WinStore是他們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系統,使得他們的產品在數據存儲安全性和容災性能上有優勢。
B. 什麼是「雲原生存儲」產品有哪些特點有哪些商用的產品
1、雲原生存儲
雲原生存儲的概念來源於雲原生應用,指一個應用為了滿足雲原生特性的要求,其對存儲所要求的特性是雲原生存儲的特性,而滿足這些特性的存儲方案,可以稱其為傾向雲原生的存儲。能夠提供這類服務的產品,就是雲原生存儲產品。
2、雲原生存儲產品有哪些特點?
塊介面——優點:高可用、低延遲、單應用吞吐更高 缺點:容量彈縮弱、數據共享性差。
文件系統介面——優點:多負載共享數據、多負載吞吐更高 缺點:共享數據時,文件鎖性能差。
對象存儲介面——優點:高可用、大容量、多負載共享數據、多負載吞吐更高 缺點:時延高。
3、具體推薦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不同的介面偏向不同的業務。
C. 數碼產品存儲卡SD TF CF具體指什麼,用在什麼地方
這些都是內存卡,支持手機、相機或是其他數碼產品。
T卡指TF卡,也就是Micro SD卡,很小。
SD卡最常用,最大
MMC比TF稍大。下面使具體的介紹:
1.CF卡
CF卡的全稱是"Compact Flash",由當時最大的Flash Memory卡廠商之一美國SanDisk公司於1994年推出的。大小為43mm x 36mm x 3.3mm,重量大約在15克以內,由於推出時間早,所以發展上較為成熟,採用ATA協議的CompactFlash的介面為50針,發展到今天,它的最高容量已經由當初的8M、16M一路躍升到今天最高達320MM之多,目前我們在市場面上能見到的最大容量都在256M。
簡評:由於應用較早加上容量上的優勢,目前很多款數碼相機上都是使用這種快閃記憶體卡來作為存儲介質,而且兼容性較好,市面上也有很多讀卡設備支持,但是它過大的體積和重量則將限制它的發展。
2.SM卡
SM卡的全稱是"SmartMedia" ,由東芝公司(TAEC)於1995年11月發布的Flash Memory存貯卡,三星公司和東芝公司是最主要的SmartMedia廠商。從它的體積來說,45mm x 37mm x 0.76mm使它成為最薄的Flash Memory存貯卡,僅重1.8克。介面方面,SmartMedia採用了22針的介面,我們在卡外部只能看到扁平的金手指。容量上目前已經發展到了128M,由於控制格式的不統一,在以前它的兼容性則不太好,往往出現格式互不兼容的現象,有時會出現不同廠商的數碼相機或MP3上使用的SM卡互不能直接使用,或者新的大容量SM卡不能被舊的SM讀取設備所讀取等怪現象,但是現在東芝公司則力圖統一這種控制格式,希望可以提高它的兼容水平。
點評:早期設計上的問題使得它在兼容性上有不少缺點,優點是體積小,價格低,是目前最便宜的Flash Memory。
3.MMC卡
MMC的全稱是"MultiMediaCard"——,是一種小巧大容量的快快閃記憶體儲卡,由西門子公司Siemens(現在稱為Infineon)和首推CF的SanDisk於1997年推出。由於它的封裝技術較為先進,而且目前已經相當成熟,它的外形尺寸大約為 32mm×24mm×1.4mm,重量在2克以下,7針引腳,它的體積甚至比SmartMedia還要小,不怕沖擊,可反復讀寫記錄30 萬次,驅動電壓在2.7-3.6V,目前最大容量多為64M的,128M容量的產品也已經於今年發布。現在這種快閃記憶體卡已廣泛用於行動電話,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MP3等多種數碼產品上。
點評:體積小重量輕非常符合移動存儲的需要,而且它的構架更為簡單,在兼容性來說也不錯,相互不同的設備之間是可以通用的,目前在MP3上應用最為廣泛,這種優良特性也越來越為其它的移動設備所看好。
4.SD卡
SD卡的全稱是"Secure Digital",意為「安全數碼」,它是由日本兩大電器集團松下電器、東芝和SanDisk聯合推出,1999年8月首次發布。由於SD卡數據傳送和物理規范皆由MMC發展而來,因此大小和MMC差不多,尺寸為32mm x 24mm x 2.1mm。僅是比MMC是厚了0.7mm,以容納更大容量的存貯單元,重量上也秉承了MMC的輕重量,僅重約1.6克。重要的是,SD卡與MMC卡保持著向上兼容,也就是說,MMC可以被也新的SD設備存取,但SD卡卻不可以被MMC設備存取。從外觀上的區別來看,由於SD介面除了保留MMC的7針外,還在兩邊加多了2針作為數據線,並且帶了物理防寫開關。在容量方面,目前市場上已經有64MB的產品,東芝公司已經可以生產出128MB的產品。
點評:SD卡的確有著很不俗的發展潛力,幾乎集各種優點於一身,甚至號稱在版權保護方面是安全級別最高的Flash Memory,只是價格太貴,目前還不被大多數廠商所採用。
5.SONY公司的Memory Stick(簡稱MS卡)
自從1997年7月SONY宣布開發Memory Stick以來,Memory Stick已經在Sony全系列產品上得到充分應用,從4M到128M容量的產品都能在SONY自己的產品上得到不同的應用,數碼設備的產品線最為豐富的SONY甚至力圖使這種Flash Memory成為業界標准。SONY自己稱它的中文名字是記憶棒,其實它的大小為50mm x 21.5mm x 0.28mm,重量4克。接品是由單一平面的10針接合器連獨立針槽,並具有防寫開關。在越來越強調的版權保護需求中,在1999年12月Sony推出了新的MagicGate Memory Stick,主要的變化在於加入了稱為MagicGate的Sony專利的版權保護技術,遵從SDMI的標准。
點評:由於SONY在業界的強勢形象,Memory Stick在自己的產品上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可惜不能成為開放式的行業標准,就不可能為其它廠商的產品所用,而且價格太貴,64M的產品就需要大約1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