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存儲顆粒
『壹』 為什麼買固態硬碟要重點看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致鈦PC005 Active品質怎麼樣
你好,以下是我的回答:聊起固態硬碟就有個無法繞開的話題坎,那就是玩家們經常討論到「顆粒」。資深的玩家們應該知道,固態硬碟經常被討論到的晶元包括主控、快閃記憶體和DRAM,而關於顆粒的討論恰恰又是最高的那個。目前被廣泛討論的快閃記憶體顆粒其實屬於NAND快閃記憶體,該類型的快閃記憶體自2009年出現在固態硬碟上至今,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們日常使用的個人電腦上。
據悉,西數和鎧俠都是世界領先的固態硬碟生產商,占據了整個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30%左右的份額,這兩家工廠生產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用於包括智能手機、電腦和伺服器在內的許多產品。
先來說說數據的儲存顆粒,現在固態硬碟絕大部分都是NAND快閃記憶體,可以說現代設備能存點什麼數據,那基本上離不開它。而NAND快閃記憶體的基本存儲單元就是浮柵晶體管,我們常見的顆粒就是大量的它疊起來的。
那麼什麼樣子的硬碟才能滿足游戲的載入需求呢?建議是選擇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原廠顆粒最好。比如長江存儲旗下的消費品牌,致鈦的PC005,就採用了長江存儲原廠的顆粒。穩定性是非常有保障的。
固態硬碟主要由三個部件構成:主控制器、快閃記憶體、緩存顆粒,目前固態硬碟的性能、壽命,最主要受主控制器的影響,SSD的快閃記憶體和優盤所用的快閃記憶體差不多,大都是三星或者Intel生產的顆粒,性能方面區別不是很大,而緩存顆粒則就是普通的DDR內存顆粒,也都是韓系三星或者現代的晶元,因此對SSD性能影響最大的,就是主控的處理能力,相同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搭配不同的主控晶元,性能可能會有天壤之別。
『貳』 為什麼固態硬碟上只有一個快閃記憶體顆粒
快閃記憶體顆粒,又稱快閃記憶體,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即在斷電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存已經寫入的數據,而且是以固定的區塊為單位,而不是以單個的位元組為單位。
快閃記憶體顆粒在當代對於存儲產品的重要性,根據其內部電子結構不同,全球快閃記憶體產品主要有三種,SLC(單層次存儲單元)、MLC(雙層存儲單元)以及TLC(三層存儲單元),此三種存儲單元在壽命以及造價上有著明顯的區別。
對於固態硬碟與傳統的機械硬碟不一樣,固態硬碟是用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儲存數據的,由兩個主要部件組成:一是負責指揮的控制單元(主控);二是負責存儲數據的存儲單元(快閃記憶體顆粒);部分固態硬碟還有緩存。優點是比機械硬碟更輕薄,運行時更安靜,讀寫速度快,不怕震動,信息更安全。
SLC(單層式存儲),單層電子結構,寫入數據時電壓變化區間小,壽命最長,但是造價昂貴,多用於企業級高端產品。
MLC(多層式存儲),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壽命相對較長長,造價可接受,多用民用高端產品。
TLC(三層式存儲),是MLC快閃記憶體延伸,TLC達到3bit/cell。存儲密度最高,容量是MLC的1.5倍。造價成本最低,使命壽命相對較低,性價比高,是當下主流廠商首選快閃記憶體顆粒。
對於SSD快閃記憶體顆粒,固態硬碟的壽命受到擦寫次數的限制,快閃記憶體完全擦寫一次叫做1次P/E,因此,P/E就是快閃記憶體的壽命單位。不同的存儲單元(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擦寫次數也不同:SLC:大約1萬-10萬次的擦除壽命;MLC:大約5千-1萬次的擦除壽命;TLC:大約3000次的擦寫壽命;QLC:大約500-1000次的擦寫壽命。
那麼盡量選擇TLC的固態硬碟,若選QLC,則盡可能選擇大容量的,因為固態硬碟的容量大了,不僅能存儲更多的數據,壽命也會更長。
『叄』 固態硬碟快閃記憶體顆粒分哪幾類
分為三種顆粒,MLC,TLC,SLC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壽命長,價格超貴(約MLC 3倍以上的價格),約10萬次擦寫壽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 = Trinary-Level 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慢壽命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目前還沒有廠家能做到1000次。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肆』 SSD的顆粒類型,MLC和TLC哪種顆粒的好
MLC。
MLC(Multi-Level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壽命一般,價格一般,約3000---10000次擦寫壽命。
TLC(Trinary-LevelCell),即3bit/cell,也有Flash廠家叫8LC,速度相對慢壽命相對短,價格便宜,約500次擦寫壽命。
MCL壽命比TLC長一倍(理論),速度比TLC快一點點,比較普及民用級硬碟,TLC價格相當便宜,可以通過高性能主控、主控演算法來彌補、提高TLC快閃記憶體的性能。

SSD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分類
SSD的快閃記憶體顆粒,按照它的存儲單元的存儲容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SLC(單層單元)、MLC(多層單元)、TLC(三層單元)、QLC(四層單元)和PLC(五層單元)。
對於SSD而言,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可以說是最為關鍵性的指標,也是SSD選購的重要參考指標。因為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存儲單元的存儲容量的提升,SSD將會在擦寫壽命,寫入速度,功耗和價格上表現出極大的差異。
1、擦寫壽命
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影響最大的還是顆粒的擦寫壽命,隨著快閃記憶體單位存儲容量的提升,快閃記憶體的擦寫壽命將呈指數級下降。
2、總體容量/SSD價格
隨著快閃記憶體單位存儲容量的提升,擁有相同存儲單元數的SSD的總體容量也將呈對數級別的上升。相應地,對於相同存儲空間的SSD而言,單位存儲容量越大也就意味著價格越低。
3、寫入速度
SSD的寫入速度最大的關聯因素其實是SSD的介面,比如如果介面是SATA3,那無論SSD快閃記憶體顆粒類型是什麼,都將會比PCI-E介面的SSD速度要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