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行存儲與按列存儲順序
『壹』 在c語言中,二維數組元素在內存中的存放順序是 A按行存放 B按列存放 C由用戶自己定義 D由編譯器決定
二維數組在內存中按行存放。
二維數組在c語言中的定義為:int a[x][y]。具體理解為二維數組a,有x行數據,每行數據有y個。
解釋:當我們在進行數據的存取時,在無x的條件下不可能取出值。但是在沒有y的條件下,可以通過地址取出x行的某個值。
當我們知道x的值,代表我們能確定這一行的首地址,因為二維數組按照行存放,所以第x行的數據地址關系排列遞增的。
反證法:如果二維數組按列存放,則我們知道y值,可以確定首地址的值,去進行值得存取。顯然由於C語言不支持這樣的方式,所以C語言中二維數組按照行存放。
(1)按行存儲與按列存儲順序擴展閱讀:
二維數組的輸入:
int a[2][3];
for (int i = 0; i < 2; i++)
{
for (int j = 0; j < 3; j++)
{
cin>> a[i][j];
}
}

通過for循環確定x的值,在通過for循環確定y的值。
『貳』 三維數組按照列主序存放元素是按照列行層排列嗎
三維數組按照列主序存放元素是按照列行層排列。三維數組按照列主序存放元素就是以列序為主,即先列後行,按照行號從小到大的順序,依次存儲每一列的元素。三維數組,是指維數為三的數組結構,三維數組是最常見的多維數組,由於其可以用來描述三維空間中的位置或狀態而被廣泛使用。
『叄』 數據結構的數組中,以行為優先和以列為優先分別是怎樣存儲的,怎麼計算
Am*n L(位元組)
行:Loc(i,j)=Loc(0,0)+(i*n+j)*L
Loc(i,j)=Loc(1,1)+((i-1)*n+i-1)*L
列:Loc(i+j)=Loc(0,0)+(j*m+i)*L
Loc(i,j)=Loc(1,1)+((i-1)*m+i-1)*L
『肆』 內存中,數組是按行存儲還是按列存儲
在C語言中,二維數組元素在內存中的存放順序是(按行存放)即在內存中線順序存放第一行的元素,再存放第二行的元素。
『伍』 對於二維數組,有行優先順序和什麼兩種不同的存儲方式
對於二維數組,有行優先順序和列優先順序兩種不同的存儲方式。
二維數組A[m][n],這是一個m行n列的二維數組。設a[p][q]為A的第一個元素,即二維數組的行下標從p到m+p,列下標從q到n+q,按「行優先順序」存儲時則元素a[i][j]的地址計算為:LOC(a[i][j]) = LOC(a[p][q]) + ((i − p) * n + (j − q)) * t。
按「列優先順序」存儲時,地址計算為:LOC(a[i][j]) = LOC(a[p][q]) + ((j − q) * m + (i − p)) * t。存放該數組至少需要的單元數為(m-p+1) * (n-q+1) * t 個位元組。

(5)按行存儲與按列存儲順序擴展閱讀:
數組中的各元素的存儲是有先後順序的,它們在內存中按照這個先後順序連續存放在一起。數組中的所有元素都具有相同類型(和結構類中的欄位不同,它們可以是不同類型)。數組中的元素存儲在一個連續性的內存塊中,並通過索引來訪問(和結構類中的欄位不同,它們通過名稱來訪問)。
在增加數組的維數時,數組所佔的存儲空間會大幅度增加,所以要慎用多維數組。使用 Variant 數組時更要格外小心,因為他們需要更大的存儲空間。
『陸』 數據結構數組以行為主序與以列為主序的關系是什麼
行主序存儲和列主序存儲可簡單理解為:
行主序存儲順序[0,1] [0,2] ... [0,10] [1,1] [1,2] ... [8,5] ... [8,9] [8,10]
列主序存儲順序[0,1] [1,1] ... [8,1] [0,2] ... [7,10] [8,10]
一行10元素 一列9元素
行下標起始為0 列下標起始為1 所以[8,5]是第10*8+5=85位元素
按列主序來的話就是85/9=9 mod 4 就是位於第4行第9列
行下標起始為0 列下標起始為1 所以就是[3,10]了
實在不懂 你畫個9*10的表格 數數就明白了
『柒』 C++ 二維數組按行序存儲和按列序存儲誰更好
其實都一樣,但是由於windows編程一直採用的按行排列方式,所以在C++中建議按行存儲;也有的編程軟體就是用的按列,如MAT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