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存儲與聯想
① 聯想存儲產品和EMC存儲產品的比較
總的來講,EMC更專業些。聯想根本就是攢機器的,國內的話還不如華為賽門鐵克專業。
② 每次提示更新,然後提示框出現無法訪問LENOVOEMC儲存設備
尊敬的聯想用戶您好!
建議您更新這個軟體到最新版看看
可通過如下鏈接獲取更多Think資料http://think.lenovo.com.cn/support/knowledge/knowledgehome.aspx?intcmp=thinkbd
期待您滿意的評價,感謝您對聯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③ EMC存儲和普通存儲在管理方式上有什麼區別
頁和分段系統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在概念上兩者完全不同,主要表現在:
1、頁是信息的物理單位,分頁是為實現離散分配方式,以消減內存的外零頭,提高內存的利用率;
或者說,分頁僅僅是由於系統管理的需要,而不是用戶的需要。
④ Lenovo EMC 是啥東西這個發明是用來干什麼的。
尊敬的聯想用戶您好!Lenovo EMC 是Lenovo和EMC公司強強聯手針對中國用戶使用環境開發設計的高性價比的入門級統一存儲平台。對於中小公司和中小企業用戶Lenovo|EMC使用戶的網路存儲脫胎換骨,其功能的簡單性和高效率無可匹敵。具有無懈可擊的管理功能及存儲整合,並且採用獨特的由應用程序驅動的管理方式,可將應用程序及其存儲融為一體。
更多問題您可以咨詢
idea論壇:http://lenovo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Think論壇:http://thinkbbs.lenovo.com.cn/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聯想樂社區:http://bbs.lenovomobile.com/forum.php?intcmp=FM_LBBS_reply
期待您滿意的評價,感謝您對聯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⑤ 聯想和EMC合資的公司叫什麼名字
EMC與聯想之間的全球技術合作成果終於瓜熟蒂落——名為LenovoEMC Limited的合資公司宣布成立,將EMC的Iomega入門級NAS陣列與聯想的ThinkServer伺服器產品線結合起來。
EMC在2008年初收購了Iomega,希望藉此涉足低端NAS業務,當時EMC與伺服器製造商、同時也是入門級磁碟陣列製造商戴爾之間的合作關系還很密切。而聯想與EMC之間的合作,讓EMC獲得了可以建立在自己豐富存儲陣列產品之上的低成本伺服器來源。
不斷深入蒸蒸日上的國內IT市場,也是EMC此次合作的目標之一。
很早前就有傳聞稱EMC會剝離Iomega資產並成立一家新的合資,藉助它的入門級NAS產品應對中小企業市場,現在這個傳聞變成了現實。
在這次合作中,聯想在北美洲創建了一個伺服器開發中心,命名為企業級產品群組(Enterprise Proct Group),以設計將被聯想、EMC和其他OEM夥伴所使用的定製伺服器——當然,現在大概也包括了這家剛剛成為的入門級NAS設備製造公司LenovoEMC。聯想在去年11月出貨了首款來自該部門的ThinkServer伺服器——ThinkServer TD330。
EMC和聯想的合作還讓聯想在一家NAS合資公司中佔到了多數股權,這家公司將利用EMC的Iomega NAS軟體和聯想伺服器以攻打中小企業市場。基本上,EMC將把Iomega NAS陣列的生產製造工作交給聯想,有點類似於曾經與戴爾之間的緊密關系。
EMC本可以只是聘請它自己的伺服器設計團隊,然後到中國的ODM製造商那裡做它自己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但是這並不能讓EMC真正地進入到中國市場。
但是與聯想的合資公司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且無疑會讓Iomega比EMC更加深入中國市場,同時幫助EMC降低製造成本,增加在全球其他地區的銷售收入。
與聯想之間的緊密關系還讓EMC得到了一個生產可用於Hadoop和並行資料庫集群的伺服器的合作夥伴,EMC首席戰略官曾在12月的時候稱並行資料庫集群最終將落到會在今年年初創建的Pivotal Initiative業務部門。
Pivotal Initiative還包括曾在VMware掌控下的Cloud Foundry平台雲軟體,以及EMC一年前收購的Pivotal Labs。
盡管聯想佔多數股權,但曾經是EMC拉丁美洲銷售戰略總監的Eric Arcese被任命為LenovoEMC合資公司總裁兼總經理。此外該公司還在位於Research Triangle Park高新區南邊的北卡羅來納州Morrisville有辦事處,但是主辦公點設在馬薩諸薩州和猶他州。
目前,LenovoEMC正在將貼有Iomega品牌的Iomega桌面、塔式和機架式NAS設備與ThinkServer以及ThinkStation進行集成。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預計將會看到帶有LenovoEMC品牌的定製NAS設備,很像之前戴爾製造、EMC設計、使用DellEMC品牌的入門級陣列。
EMC還將與聯想合作在中國市場推銷自己其他的存儲陣列,而且Iomega在博客中表示,這些LenovoEMC存儲產品將在本月上市。
有趣的是,EMC和聯想都在聲明中稱,LenovoEMC合資公司「不會體現在兩家公司的年度盈利中」,當然這也是EMC和聯想都希望解決的事情之一。
⑥ 誰聽說過霆智硬體的ERP專用伺服器它和聯想,IBM,戴爾,浪潮相比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
作為erp最重要的是存儲,伺服器只是速度快慢而已。
另外,IBM已經將伺服器賣給了聯想,不用討論就行了。剩下的戴爾和浪潮都是用的intel工模,沒啥本質的區別,你起碼也說說hp,那才是與IBM打擂台的產品。
存儲的話emc是當之無愧的老大,沒有之一,國內的華為也是不錯的。
這個霆智沒聽說過,大概是找個廠商代工的機器,自己安裝相應的軟體。
x86平台的伺服器以後應該就是聯想、紫光/h3c(hp的東西),浪潮,dell。前兩個技術領先,喜歡AMD的可以看看曙光。以後的華為應該可以躋身一流,畢竟人家有非常強大的研發機構。
⑦ 聯想EMC和EMC同一型號的存儲有什麼區別
mirrorview是盤陣之間做lun鏡像的,支持同步和非同步;
san
是做lun復制的;
recoverpoint是做連續數據保護的,支持三中心之間的同步和非同步復制,支持一致性組。
⑧ ibm出售PC業務時為什麼選擇聯想
你這個問出來讓我看到,你有福了。下為正文:
這項可以給聯想每年帶來50億美元收入的業務,勢必會引來美國商務部以及部分國家相關部門的審查,所以並不算是板上釘釘。
但資本市場還是給 出了積極的信號,在隔天的交易日(1月24日)里,聯想股價的漲幅一度接近9%。雖然有媒體認為,聯想只不過是買了IBM急於甩掉的一個「包袱」,這塊業務已經連續7個季度業績下滑。在IBM公布的去年Q3的財報里,它的營收又同比下滑了16%。
真正的關鍵是,聯想終於有機會擺脫「利潤陷阱」,聯想藉此瞬間拿到了全球14%以上的X86伺服器市場份額,成為中國市場的第一位和全球的第三位。伺服器的毛利率在20%以上,這遠遠高於PC的3%。而在楊元慶去年4月向董事會提交的四年計劃中,改善盈利能力是和「PC+」戰略是並列的兩大核心目標。「我已經向董事會保證,每年要有0.3%到0.4%的(毛利率)增長。」楊元慶說。
所以,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甚至是今年將要主打的智能電視在近期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毛利率時,伺服器就被提前推上了前台。「伺服器業務是我們的第三波戰略,排在『PC+』業務之後。」聯想中國區總裁陳旭東曾這樣告訴經濟觀察報,但聯想此時顯然加快了這個節奏。
為什麼買?
其實,聯想本來希望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推動伺服器業務。在2012年6月 5日推出伺服器品牌—ThinkServer及一系列產品時,聯想定的目標是力爭在三年內占據中國市場的20%和全球市場的10%。「伺服器是我們在商用領域里從PC的一個自然延伸,其實我們很多的企業客戶,對我們能提供更加豐富的產品也早有期待。尤其是銷售合作夥伴和代理商們,他們一直在催我們上線更多PC以外的產品線。所以我覺得,這一方面符合行業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又符合聯想的戰略方向。」楊元慶曾這樣解釋聯想大舉投資伺服器業務的邏輯。
雖然當時在聯想內部的確有不同聲音,他們認為這塊業務的市場基礎幾乎為零,而聯想的研發實力又不足以短期內彌補自己的短板,「但元慶、旭東他們一開會就提伺服器,而且那時候惠普和戴爾已經很明確地在往這兒轉。」有聯想內部人士跟記者透露,有些高管認為,聯想自己的企業客戶以及從IBM那裡轉接過來的企業用戶有足夠的承載力。
與聯想在PC及「PC+」市場的戰略規劃不同,聯想把伺服器的重點突破地區放到了西歐和北美。他們認為,美國的企業級市場佔全球市場的近一半份額,而且包括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企業已經開始釋放出巨大的需求量。
但聯想並沒有停止潛在的合作與收購,尤其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之後,他們愈發地認為引入外部力量的重要性。很快地,聯想便宣布了與美國存儲巨頭EMC的合作,兩家成立的合資公司將合作研發中低端的X86產品,而聯想也將在全球代銷EMC的高端存儲產品。
據EMC中國區總裁葉成輝透露,聯想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就向他們投出了橄欖枝,但EMC受制於當時的合作夥伴是戴爾,所以合作一直無法推進。直到戴爾收購了一家存儲公司之後,他們才加速了與聯想的談判。
陳旭東說,和EMC的合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讓美國的客戶更容易接受聯想。嚴格意義上講,聯想也非常依賴EMC的技術優勢。中國區大客戶事業部總經理童夫堯說,兩家每個月都有例行會議,產品也在完全按照既定的節奏在推出。
但這依然太慢了。《福布斯》在前年11月就曾報道稱,聯想的新伺服器無法讓企業用戶從戴爾、惠普以及IBM身上轉移注意力。以營收來算,聯想當時的市場規模還不足3%,而惠普的數字是29.3%,但聯想已經在PC業務上超越了惠普,他們自然地認為要全面超越老對手。
2013年初,包括楊元慶、劉軍在內的聯想高管開始公開討論在伺服器領域發起收購的可能性。在當年的Q1財報發布會上,劉軍告訴經濟觀察報,「我們的確在尋求提高(伺服器業務)速度的一些機會,投資目標爭取在一個短時間內確定下來。」
而楊元慶事後稱,和IBM的溝通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當時是IBM新任CEO羅睿蘭找的我們,問聯想是否有意向收購他們的X86伺服器業務,我們當時就回應,聯想很願意也很嚴肅地看待這個問題。」
實際上,聯想內部自己也認為IBM是最完美的選擇,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都是唯一的選擇。而且因為曾經收購和整合過IBM的PC業務,聯想非常清楚IBM在陷入價格戰之後,它的致命傷到底在哪裡。
但障礙也無法跨越,聯想理想的價格是不超過25億美元,但IBM的要價超過40億美元。就這樣,交易一直拖著,之後包括富士通和戴爾也都加入進來,也是因為價格的問題,都沒有談攏。
為什麼賣?
所以,當最終的價格定格在23億美元時,業內一片嘩然。因為聯想拿到了更多的東西,卻付出了更少的錢。就在幾個月前,僅僅為了IBMSystemx業務,聯想就標出了25億美元。而現在,聯想不僅拿到了這塊業務,還把IBM所有的X86伺服器業務全部收入囊中。
楊元慶和IBM大中華區副總裁、系統與科技部總經理郭仁聲都沒有對此直接回答經濟觀察報,楊元慶只是說:「我們對這個價格很滿意,我們覺得拿到了很好的資產,包括IBM的品牌、技術和客戶,這會給我們在伺服器領域一個很好的開始。」
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IBM從一開始向聯想兜售X86伺服器時,它在硬體上的策略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為X86都在使用英特爾和AMD的晶元,理論上技術門檻並不高。事實也證明在「低價走量」上IBM沒有任何優勢。
浪潮用英特爾的安騰處理器研發出了K1天梭伺服器,最終用更加低廉的價格搶走了IBM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的大單。在Gartner去年連續幾個季度的伺服器市場數據中,浪潮的出貨量都沒有跌出過全國前三名。
去年8月底,IBM系統與科技部、集成供應鏈全球高級副總裁湯姆·羅薩米利安在接受經濟觀察采訪時稱:「科技帶來的轉變,使得傳統的硬體逐漸被網路和服務所取代,這一過程已經降低了用戶對大型計算機和伺服器這些低利潤率產品的依賴。」
「藍色巨人(由50多年前IBM藍色巨型主機而得名)」早已不是硬體的代名詞了。有數據顯示,1995年IBM硬體的收入為356億美元,軟體為127億美元。到了2013年,硬體收入接近200億美元,而軟體收入則超過了250億美元,而且利潤率遠超過硬體。所以,它們自然地認為伺服器是個負擔,尤其是在競爭者林立的X86伺服器行業。
而最近一次糟糕的財報似乎成了交易的催化劑。IBM去年Q4的營收為276.99億美元,同比下滑了6%。其中硬體業務,即伺服器和存儲,同比跌幅竟高達26.1%。羅睿蘭甚至憤怒地要求公司高管放棄2013年底的分紅。這時候IBM內部已經認清了一個事實,X86業務不得不賣。
「因此,這次業務剝離反而使得我們可以更加專注於硬體和軟體領域的創新,為我們的戰略性業務,比如認知計算、大數據和雲帶來新的價值。」郭仁聲稱。也有IBM的內部員工向經濟觀察報透露,「交易其實也是為了積累真正的贏利資本,之前IBM的大型機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必須集中兵力,證明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在開放、標准化的X86市場里繼續耗費心力。」
郭仁聲說,IBM將專注於諸如Power(IBM自有的類似於X86的平台)伺服器這樣的高價值硬體產品線中,這也的確可以體現出IBM差異化的價值。IBM每年投入研發的費用高達60億美元,其中一半都堅持用於硬體相關技術產品的研發,但為了Power,IBM破天荒地專門投入了40億美元。去年8月,IBM還聯合了Google、英偉達等公司結成了Open-Power聯盟,這意味著IBM想要把Power做成除去X86和ARM之外的第三個伺服器生態系統。
因此,拋棄「劣質」資產贏得資金,去進攻更有前景的市場,這樣的事情在IBM的歷史上已經無數次地上演了。
買了怎麼做?
在收購IBM的X86伺服器業務之前,聯想是把伺服器業務放在了「PC+戰略」裡面,但今年肯定會改變。聯想很有可能會提出「三足鼎立」的概念,把以伺服器為主的企業級業務的權重,調到和PC、智能終端相同的位置。
據悉,聯想Think產品集團總裁PeterD.Hortensius和聯想北美大區總裁DavidSchmoock都參與到了談判過程中。雖然沒有得到證實,但聯想已經開始在北美市場做一些市場預熱了。
楊元慶在這塊業務上寄予了非常高的期望,他曾在公開場合稱,「預計在未來5年,X86伺服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將由現在的380億美元增長到460億美元,在新興市場增長得會更快,而聯想肯定不能錯過這一波。」
聯想的伺服器業務此前在全球已經有了4個生產基地,包括北京、深圳、匈牙利和墨西哥,還有400人以上的研發團隊,以及東京、台灣、北京三個研發中心。而在完成收購之後,聯想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安置7500名IBM的員工,以及1500名的合同工。「我們在並購IBMPC時,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能不能保留員工和客戶,但今天我們的擔憂小了很多。因為這個業務在聯想將是一個核心的業務,我們對它有很高的增長要求,所以他們可能更加樂意加入到新的團隊里。」楊元慶說。
聯想一定會借鑒收購IBMPC業務的經驗。「我們絕對有信心讓它(IBMX86伺服器)賺錢,在這個領域,實際上競爭不如PC那麼激烈,主要的玩家就那麼幾個。我們覺得一是要把IBM的技術優勢以及高端客戶的關系承接過來,再加上聯想在效率上的優勢,這會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業務。」
楊元慶的信心來自於龐大的本土市場,他甚至會改變之前的策略,把中國市場列為首要的進攻目標。在2013年Q4,IBM在中國市場的收入下滑了23%,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到浪潮、華為的沖擊。但聯想在這里的渠道、客戶關系,以及銷售團隊都要比其他的國內廠商更有優勢。
「X86伺服器是現在中國巨型商業企業數據中心的不二之選,今後聯想可以在電信、金融、政府這些關鍵領域的計算中心以及關鍵計算應用中,提供可靠的高性價比產品。」聯想中國區CMO魏江雷稱。
而經濟觀察報了解到,聯想內部已經開始針對一些重點客戶制定銷售方案,交易一旦通過,IBM的產品就會被大規模地推向市場。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塊業務的發展軌跡一定會比當年收購的PC業務更快。」楊元慶說,「我們現在的戰略非常明確,一個是增長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樣的移動業務,另外一個就是增長企業級市場的硬體。就像做PC那樣,我們就盯著這些打,未來10年裡,聯想一定會有新的支柱業務產生。」
以上內容轉自成都成冠實業的新聞報道。
⑨ 聯想集團的發展歷史
1984年,柳傳志帶領的10名中國計算機科技人員認識到了PC必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懷揣著20萬元人民幣(2.5萬美元)的啟動資金以及將研發成果轉化為成功產品的堅定決心,這11名科研人員在北京一處租來的傳達室中開始創業,年輕的公司命名為「聯想」(legend,英文含義為傳奇)。在公司發展過程中,聯想勇於創新,實現了許多重大技術突破,其中包括了研製成功可將英文操作系統翻譯成中文的聯想式漢卡,開發出可一鍵上網的個人電腦,並於2003年,推出完全創新的關聯應用技術,從而確立了聯想在3C時代的的重要地位。憑借這些技術領先的個人電腦產品,聯想登上了中國IT業的頂峰,自1997年起聯想連續八年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聯想一直蟬聯中國國內市場銷量第一,佔中國個人電腦市場超過三成份額。
1994年,聯想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邁上發展的新台階。
2003年4月,聯想集團在北京正式對外宣布啟用集團新標識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標識Legend,並在全球范圍內注冊。在國內,聯想將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標識;在海外則單獨使用英文標識。「Lenovo」是個混成詞,「Le」來自「Legend」。「novo」是一個假的拉丁語詞,從「新的(nova)」而來。
2004年,聯想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中的第一家中國企業,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獨家提供台式電腦、筆記本、伺服器、列印機等計算技術設備以及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
聯想在2005年5月完成對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的收購,邁出了國際化最重要的一步,這兩家有著相同夢想的公司在聯想的名下攜起手來,這標志著新聯想的誕生。
截止到2013年,聯想集團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羅利市三角研究園總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和新加坡三處設立總部。
2014年1月23日下午聯想集團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BM低端伺服器業務。雙方簽訂的協議顯示,此次收購價格包含20.7億美元現金和向IBM定向發行的1.82億股聯想集團股票。
在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聯想集團首次上榜,排名第499位,年收入167.88億美元。根據美國《財富》雜志公布的最新2012年度全球企業500強排行榜,聯想集團再次上榜,排名第370位,年收入295.744億美元,利潤4.73億美元。2013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聯想集團排名大幅提升,從2012年的第370名上升至第329名。聯想集團的營業額達340億美元,已超越部分國際知名的品牌企業。
2013年榮獲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中央國情調查委員會、焦點中國網聯合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品牌500強、全球企業第329強。 1984:聯想的創始人柳傳志帶領10名中國計算機科技人員前瞻性的認識到了PC必將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
IBM推出首款攜帶型電腦- 重30磅的IBM Portable PC。
1985:推出第一款具有聯想功能的漢卡產品聯想式漢卡,聯想這一品牌名稱由此而來。
1986:IBM推出最小的全功能個人電腦-重量小於13磅的PC Convertible。
1987:聯想成功推出聯想式漢卡。IBM推出 Personal System/2(PS/2)個人電腦系列。
1988:聯想式漢卡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香港聯想成立。
1989:北京聯想集團公司成立。 1990:首台聯想微機投放市場。聯想由一個進口電腦產品代理商轉變成為擁有自己品牌的電腦產品生產商和銷售商。聯想系列微機通過鑒定和國家火炬計劃驗收。
1992:聯想推出家用電腦概念,聯想1+1家用電腦投入國內市場。IBM推出 ThinkPad,這是業界首款筆記本電腦,擁有10.4英寸的TFT顯示屏和紅點(TrackPoint)定點設備。
1993:聯想進入奔騰時代,推出中國第一台586個人電腦。IBM個人電腦部成立。
1994:聯想在香港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聯想微機部正式成立。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第一台帶有C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 - ThinkPad 755CD。
1995:聯想推出第一台聯想伺服器。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蝴蝶鍵盤。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由佛羅里達州的波克鎮遷至北卡羅來納州的羅利。
1996: 聯想首次位居國內市場佔有率首位。聯想筆記本問世。
1997:聯想與微軟簽訂知識產權協議。聯想 MFC 激光一體機問世。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第一台帶有DVD-ROM驅動器的筆記本電腦 - ThinkPad 770。
1998:第一百萬台聯想電腦誕生。英特爾總裁安迪·格羅夫出席典禮,並將這台電腦收為英特爾博物館的館藏。
第一間聯想專賣店在北京落成,自此聯想開始建立起其龐大的專賣店體系。聯想推出幸福之家軟體,並預置於每台聯想家用電腦上,使得聯想的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升到14.4%。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首個帶ThinkLight鍵盤燈的筆記本電腦,ThinkLight是一盞能在昏暗工作環境中(比如在飛機上)照亮鍵盤的小燈。
1999:聯想成為亞太市場頂級電腦商,在全國電子百強中名列第一。聯想發布具有一鍵上網功能的互聯網電腦。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第一款迷你型筆記本電腦,重量不足3磅,擁有標准埠和一個95%全尺寸大小的鍵盤。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宣布退出零售業務。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第一部嵌入安全晶元的個人電腦。
2000:聯想股價急劇增長,聯想集團有限公司進入香港恆生指數成份股,成為香港旗艦型的高科技股。聯想躋身全球十強最佳管理電腦廠商。聯想被世界多個投資者關系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公司」。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發售第一千萬台 ThinkPad 筆記本電腦。 2001:楊元慶出任聯想總裁兼CEO。聯想首次推出具有豐富數碼應用的個人電腦產品。嵌入安全晶元的IBM筆記本電腦成為業界第一台通過可信賴運算平台聯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認證的筆記本電腦。可信賴運算平台聯盟是一個制定數據安全標準的業界組織。
2002:聯想舉辦首次聯想技術創新大會(Legend World 2002),聯想推出關聯應用技術戰略。聯想深騰1800(DeepComp 1800)高性能計算機問世。這是中國首款具有1000 GFLOP/s(每秒浮點操作次數)的電腦,也是中國運算速度最快的民用電腦,在全球前500名運算最快的電腦中名列第43位。聯想成立手機業務合資企業,宣布進軍手機業務領域。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內最早的數據自動恢復技術 - ImageUltra映像管理和Rapid Restore快速恢復。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宣布與 Sanmina-SCI達成的台式電腦外包協議。
2003:聯想宣布使用新標識Lenovo為進軍海外市場做准備。 基於關聯應用技術理念,在信息產業部的領導下,聯想攜手眾多中國著名公司成立IGRS工作組,以推動制定產業相關標准。聯想啟動2003聯想科技巡展,推廣聯想的創新技術及理念。聯想成功研發出深騰6800高性能計算機,在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中位居第14位。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業界第一部持久電池壽命長達11小時的筆記本電腦。IBM個人電腦事業部建立ThinkCentre台式電腦生產線。IBM個人電腦事業部推出帶有主動硬碟保護系統(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的筆記本電腦,這是業界第一款具有安全氣囊式硬碟和數據保護功能的筆記本電腦。IBM個人電腦事業部發售第兩千萬台 ThinkPad 筆記本電腦。
2004:聯想成為第一家中國企業成為國際奧委會全球合作夥伴,為2006年都靈冬季奧運會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服務。
2005年8月10日,聯想集團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業績,期內實現純利3.57億港元,是聯想收購IBM全球PC業務後,首次計入該業務的季度財務報告。
2006年1月聯想深騰6800超級計算機獲得200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再次體現了聯想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明顯技術優勢。
2006年2月都靈冬奧會開幕,聯想為都靈冬奧會提供了5000台台式電腦、近600台筆記本、近400台伺服器、600台桌面列印機以及技術支持,並派出了100多人的聯想工程師服務團隊,以零故障的優異表現,成功支持都靈冬奧會,得到國際奧委會的高度評價。聯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規模發布Lenovo品牌的PC產品,標志著聯想在全球范圍內打造Lenovo國際品牌的行動邁入新的階段。
2006年3月聯想以全票通過正式加入國際可信計算標准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為TCG組織核心成員(TCG Promoter)。TCG可信計算技術代表未來IT技術發展趨勢,成為核心成員就能對未來IT產業產生影響力。
2006年8月聯想推出了兩款面向中國大客戶市場的商用台式電腦新品——新開天、新啟天,聯想新開天正式成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台式電腦。在本次發布會上,聯想集團和北京奧組委舉行了隆重的「首款奧運機型」贈機儀式,將首台新開天電腦贈送給北京奧組委。
2006年10月聯想與NBA(美國職業籃球協會)宣布結成長期的全球性市場合作夥伴關系,並同時啟動投資上億的聯想揚天「明日巨星計劃」。
2006年12月聯想宣布從即日起在中國大陸地區實施電腦免費回收服務,提供免費回收服務的電腦產品包括Lenovo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台式電腦、伺服器、ThinkPad筆記本電腦及ThinkCentre台式電腦。
2007年2月聯想簽約成為AT&T威廉姆斯車隊車隊頂級贊助商,聯想PC技術全面支持整個車隊從賽車點火到比賽再到庫存管理的全部系統。與此同時,聯想標識出現在威廉姆斯賽車,以及全球各站賽場的顯著位置。
2007年4月北京奧組委和國際奧委會聯合宣布聯想集團成為北京2008奧運會火炬接力全球合作夥伴。同時,由聯想設計的北京奧運會火炬「祥雲」方案,歷經北京奧組委三輪遴選,在全球388個競標方案中脫穎而出。聯想成為奧林匹克運動歷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國的奧運會火炬接力合作夥伴。
2007年8月聯想發布「新農村戰略」,在未來三年把信息科技產品帶進中國10萬個行政村,影響和帶動30萬個行政村,讓300萬以上的農戶能夠用得起,用得好電子信息產品。
2008年1月聯想集團宣布首次在全球推出IdeaPad 筆記本和IdeaCentre台式電腦系列產品,並宣布進軍全球消費PC市場。
2008年3月聯想在北京發布了13英寸全功能超輕薄的筆記本ThinkPad X300,作為全球同類產品中最輕盈,功能最齊全的產品,聯想在ThinkPad X300上集成了數十項業界最先進的技術,其最薄之處僅為18.6毫米,最輕重量僅為1.33kg。
英國《金融時報》在北京發布了「第二屆『FT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調查結果」,聯想榮登榜首,國際化成果再次獲得外界高度評價。
2008年5月聯想為地震災區捐款1000萬元,600餘名員工自發獻血,全球員工自發捐款500萬元。
2009年2月聯想集團董事會宣布調整公司管理層,以加強公司實現長期全球戰略的能力。柳傳志重新擔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楊元慶重新擔任首席執行官。
2009年9月聯想公司今天發布了Windows®; 7聯想「EE」認證。「EE」 認證是聯想與微軟之間在技術設計和產品研發方面密切合作的成果,旨在為用戶打造集軟硬體於一體的技術應用優化平台。
2009年11月聯想向由弘毅投資為首的一些投資者收購聯想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聯想移動」)的所有權益。此次收購標志著聯想將全面進軍高速增長的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
2010年1月聯想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發布移動互聯網戰略,並推出其第一代移動互聯網終端產品:智能本Skylight、智能手機樂phone和全新創意的雙模筆記本電腦ideapad U1。其中聯想ideapad U1雙模筆記本電腦榮獲CNET頒發的電腦和硬體類「CES最佳產品獎」。
2010年4月聯想在北京舉行了移動互聯戰略暨新品發布會,宣布在中國正式啟動移動互聯戰略,並推出樂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動互聯終端。
2010年5月聯想集團和中國聯通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精彩在沃,樂自由我」的戰略合作暨樂Phone上市啟動儀式。9月28日,中國電信與聯想集團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主題為「『翼』起3G,樂自由我」的戰略合作暨新一代天翼樂Phone 上市啟動儀式。
2010年11月聯想集團以「移動互聯」、「一體台式機」和「雲計算」三大主題產品和技術,亮相第十二屆高交會。
2011年1月6日,聯想集團在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了平板電腦樂Pad,並宣布其將於2011年第一季度在中國上市。
2011年1月18日,聯想集團宣布成立新的業務集團——移動互聯和數字家庭業務集團(簡稱MIDH),職責為研發移動互聯網終端,包括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以及包含雲計算、智能電視、數字家庭等品類的終端。
2011年6月9日,由全球知名雜志《福布斯》聯手國際信譽研究院(Reputation Institute)評選出的「2011年全球最具聲望企業排行榜」100強榜單揭曉。聯想集團首次入選該排行榜,在國內上榜企業中排名第一。
2011年7月8日聯想集團宣布再次入選《財富》世界500強。聯想在《財富》雜志2011全球最大的公司榜單中位列第449位,這是繼2008年首次入榜以後,聯想再度躋身《財富》雜志的這一年度榜單。
2011年8月2日聯想集團宣布,對德國Medion公司的收購取得重大成果,已完成與Medion第一大股東、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Gerd Brachmann之間的購股協議。
2011年10月13日,國際著名的市場研究公司IDC今日發布初步統計數據表明,聯想出貨量已經超越戴爾,成為全球第2大PC廠商。
2011年11月2日聯想集團宣布其創始人柳傳志卸任董事長一職,將擔任聯想集團名譽董事長,CEO楊元慶同時兼任集團董事長。
2012年1月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2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聯想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智能電視ideatv K91,一體台式機ideacentre A720,混合架構筆記本電腦ideapad Yoga等20餘款創新產品。這些產品橫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智能電視四大個人互聯終端品類,並開創了多項全球第一。
2012年5月8日,聯想集團在北京舉行發布會,面向中國市場正式推出首批K系列的四款智能電視。繼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智能電視的正式上市,標志著聯想PC+戰略四屏產品布局的完成。
2012年7月7日,在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中聯想集團的排名提升了80位至第370位。
2012年8月1日,聯想集團與EMC此次合作將不僅提高聯想在行業標准伺服器和網路存儲解決方案,領域的地位,而且也將顯著擴大EMC在中國市場及其他重要高增長市場的業務覆蓋。
2012年10月11日,聯想電腦銷量居世界第一。
2013年1月5日,聯想宣布新的組織結構,建立兩個新的端到端業務集團:Lenovo業務集團、Think業務集團。
2014年7月24日,聯想集團在京推出聯想互聯網創業平台NBD(New Business Development),並發布了該平台「孵化」的首批三個創新產品:智能眼鏡、智能空氣凈化器和智能路由器。
2014年9月29日,聯想宣布已完成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的所有相關監管規定,10月1日正式完成並購。
2015年02月21日,聯想推出Superfish自動刪除工具。
2015年4月15日,聯想發布了新版logo,以及新的口號「never stand still」(永不止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