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數據存儲中心

數據存儲中心

發布時間: 2023-01-01 16:36:49

① 什麼是數據中心

IDC即是Internet Data Center,是基於INTERNET網路,為集中式收集、存儲、處理和發送數據的設備提供運行維護的設施以及相關的服務體系。IDC提供的主要業務包括主機託管(機位、機架、VIP機房出租)、資源出租(如虛擬主機業務、數據存儲服務)、系統維護(系統配置、數據備份、故障排除服務)、管理服務(如帶寬管理、流量分析、負載均衡、入侵檢測、系統漏洞診斷),以及其他支撐、運行服務等。

② 為什麼許多互聯網公司把數據中心設在貴州

最近兩年,華為、蘋果、騰訊、阿里等全球知名互聯網 科技 企業都把數據放在貴州。騰訊則是在貴州的大山裡面挖了個山洞,用來放置騰訊業務最核心的數據。蘋果宣布將在貴安開建亞洲最大數據中心。華為也選擇把大數據中心建在貴州。阿里雲宣布將在貴陽建成全球備案中心與技術支持中心。而為何華為、蘋果、騰訊、阿里都把數據放在貴州?

2017年8月2日,華為數據存儲中心在貴安新區開工。幾個月時間,一座小山幾乎被掏空。該數據中心可存儲華為在170個國家的管理數據,華為全球管理數據存儲中心(私有雲),第一期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可安裝存儲伺服器約60萬台,存儲華為在170個國家的管理數據。

華為全球IT維護工程師基地:約有600-800位IT維護工程師,通過對數據中心的維護,提升能力,並負責向全球170個國家輪流派遣,為公司內部IT提供支持與服務。

騰訊七星數據中心就建在貴州的山谷中,這里存儲著所有微信和騰訊視頻用戶的數據。

2018年,蘋果公司也把iCloud數據中心建在了貴州。中國所有蘋果用戶的信息都儲存在這里。

蘋果曾宣稱從2月28日開始,中國大陸地區的iCloud服務將遵從中國法律的規定,由國內企業雲上貴州負責運營。將伺服器轉至國內公司運營後,iCloud的訪問速度會大幅提升,提升用戶的效率。如果現在你打開iCloud界面就會發現,蘋果已經在關鍵位置明確標記出「iCloud由雲上貴州運營」的字樣,也就是說目前國內所有用戶的iCloud服務已經完全轉移至國內公司運營。

2018年5月26日,阿里雲在數博會上宣布了在貴州發展的下一個五年計劃,將從扶貧、農業、 旅遊 、醫療、工業、教育、政務、創業八大領域全面推動貴州大數據產業。同時,貴陽將會成為阿里雲的全球備案中心和技術支持中心。

還有縱橫數據,在近日助力「雲上貴州」發展,2019年7月上線貴州雲伺服器,穩定、安全、彈性、高性能的雲端計算服務,實時滿足您的多樣性業務需求。

那麼為什麼貴州如此受互聯網公司的青睞,各家紛紛把數據中心設在貴州呢?具體分析有三大原因,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一、天時:適宜的氣候條件

貴州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其中,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1.9℃-10.4℃,高於同緯度其他地區;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在17.7℃-27.9℃之間,為典型夏涼地區, 省會貴陽擁有「中國避暑之都」美譽。

二、地利:安全的地利環境、豐富的電力資源。

首先,貴州不在主要地震帶上,破壞性地震風險極低。而且,貴州少有洪水。不至於在雨季動輒搞個全城大水把機房或者變電站給淹了。在經過專業的地質勘探之後,人們發現貴州不僅地廣人稀,並且生各類自然災害的概率也是非常低的。地理安全,無自然災害之憂。

其次貴州水電資源豐富,向來都被視作南方電網的「電池」,因其蓄電量大的緣故,這里的電費也就比其他地區便宜許多了,要知道一個數據中心每年的電費就高達上億元,因此選址在這能夠省下的電費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三、人和:政府支持和政策的

當然,符合上述條件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中國最大的比特幣礦場所在地的四川等。但為什麼偏偏是貴州、是貴陽搶到了包括蘋果、華為等企業? 關鍵或許還是政府的支持。據中國網報道,2013 年被稱為中國「大數據元年」,當年起,幾乎所有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都將業務觸角延伸至大數據產業,次年 3 月,貴州便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貴州省大數據產業推介會」,而當時大部分城市都處於觀望狀態。、

而貴州地方政府也敢為人先,貴州省政府專門做出規定,除有特殊需求外,貴州省所有省級政務部門將不再自建機房,為政府各部門之間數據的流通創造了條件。貴州也由此建成了全國第一家省級政務雲平台「雲上貴州」。逐漸地,貴州成功從昔日工業時代的跟隨者,悄然變成大數據時代的同行者,甚至領跑者。

另外,在人才方面,相對北上廣深來說,貴州在尖端人才上雖然沒什麼優勢,但數據中心的建設、運營和維護人才還是有的,而且數據中心本身也並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需員工其實並不多。

總的來說,如今這個時代,依靠發達的網路基礎設施,大公司已經完全不需要把自己的研發中心、運營中心、以及金貴的精英人才挪到貴州去,只需要把自己的大數據中心、計算資源都設立在各方面都很合適的貴州,然後在東部發達城市的辦公室通過雲端調用這些數據和計算資源,在成本和效率上就可以達到一個最優。這些數據中心並不需要做開發,甚至連應用也不需要做,根本用不了多少本地牛逼大學培養的牛逼人才。

③ 存儲中心和算力中心區別

存儲中心和算力中心區別:
1、算力機是計算力的大小存儲機是儲存信息的。
2、計算機應用的網格計算技術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共享強大的計算能力和數據儲存能力。存儲中心(數據中心),面對的是大眾,主要是商用。用途更廣泛,提供各種互聯業務服務。

④ 助力華為全球最大雲數據中心在貴州「安家」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作為華為全球最大的雲數據中心,以及貴州省第一個全球雲數據中心項目,是華為在貴州投資的第一個基建項目,也是中建三局在貴州承建的第一個華為項目。


項目建成後將發揮三大功能——華為中國區管理數據存儲中心、全球 IT 維護工程師基地、員工內部培訓實習基地。這里安裝存儲伺服器數十萬台,主要承載華為公司流程 IT、消費者雲和公有雲等業務。



項目簡介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分為A、B、C三個區,總建築面積48萬 ,其中 中建三局承建 B、C區建築面積達到了30萬 。該項目位於國家級高新區——貴州省貴安新區,地處貴陽與安順交界地帶,交通便利,西鄰金馬大道,東側依山而建。B、C區項目 涵蓋33棟單體 ,包括數據中心 (實驗室) 、交付中心、餐廳、公寓、輔助用房及其配套設施等,建築高度在24m左右。數據中心共有7棟,單層建築面積最大達到7000 ,全部為 歐式風格單體建築


克服場地困難 漂亮完成「開山」之戰


貴安華為B、C區項目召開動員大會


2018年9月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C區和B區前後 正式開工

當時的雲數據中心項目現場是一片荒山。在短短的180天內,項目團隊要完成20萬m³的基礎土石方開挖和外運、800根孔樁基礎作業、1萬噸鋼筋的加工和綁扎、5萬m³的基礎和底板混凝土澆築、4萬 的防水卷材的鋪貼。困難可想而知。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B區初期現場照片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C區土方開挖時的樣子


B區項目經理和C區項目經理積極響應,召開動員大會、快速劃分工作責任、明確階段目標。分公司要求, 這是分公司與華為合作的第一個項目,第一場硬仗,必須勝利!

兩個項目不僅佔地面積大,且依山而建,標高台地錯綜復雜,為施工生產帶來了巨大的難度。

33棟樓平行施工,垂直運輸體量大,人力組織困難,主材及周轉材進場密度大。B區生產經理和C區生產經理為確保這場戰斗的勝利,積極開展工作。兩個團隊進場一周內就組織主體勞務進場施工,形成工種之間的有效流水;進場20天內安裝完成所有塔吊,保證材料垂直運輸。兩個項目團隊每天調用30台挖土機和破碎機、200輛渣土運輸車、8台旋挖樁機,兩班輪倒,進行機械勞作。搶工期間,兩區勞務人員高峰期達到1000人同時作業,混凝土單次連續澆築量最高達到5000餘m³。項目部管理人員實行交接班輪替制度,在搶工期間日夜不休,守在現場,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作業機械日夜兼程


完成地下室底板澆築


2019年5月29日,隨著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B區最後一塊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澆築完成,B、C區均按照工期節點 地下室底板澆築 。這場硬仗,讓華為看到了團隊的執行力和使命擔當。


挑戰技術難度 提前60天完成主體結構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C區效果圖


距離主體結構封頂節點還有150天時,華為業主提出了第二個工期要求,提前60天主體封頂 。 這意味著,距離主體結構封頂的實際時間節點,僅有90天了。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與其他公建類項目不同,B、C區33棟單體建築全部為歐式風格,所有屋面均為斜屋面,且大部分屋面坡度在45度以上。施工難度大,安全保障難。

經過了底板趕工的經歷,項目團隊在人員、機械和物資調配等方面有了十足的經驗。由於依山而建,各台地間道路無法連通,項目部經過反復推演,最終決定通過三條道路轉換來解決:施工前期,利用設計後澆帶將數據中心預留兩跨作為施工通道;施工中期,利用數據中心大跨度且無地下室的特點,將通道轉移至數據中心內部;施工後期,待消防通道成型後,利用消防通道作為施工通道。

現場巡查確保施工准確


為節約工期,優化資源,項目團隊堅持主體結構與室外管溝、機電管線與二次砌體、內外裝飾與室外工程同步施工,節省了大量時間。

擺在項目團隊面前最大的技術難題是大坡度斜屋面施工。 斜屋面整體結構復雜,坡度較大且轉折多,細部節點多,安全防護及施工難度大。斜屋面施工前,貴陽公司統籌資源,借鑒相關優秀項目施工經驗,編制結構專項施工方案,針對安全及施工難點提出解決措施,對施工質量控制點突出要求,過程中及時核對。B區技術總工和C區技術總工多次針對大坡度斜屋面施工方案進行技術交流。針對這一系列問題,多次組織設計、甲方、監理、現場勞務商討施工方案。項目部管理人員也積極出謀劃策,時常為優化方案討論到凌晨三、四點鍾。

B、C區針對斜屋面施工進行施工方案比選


方案確定後,距離業主要求的工期還剩80天。 項目各部門齊心協力,再次給華為業主展示了 「三局速度」 。針對斜屋面結構封頂,每天編制施工計劃,召集勞務管理人員,召開每日計劃碰頭會,明確每日施工任務,完善施工部署。搶工期間,每天項目在施人員達到800餘人。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B區主體結構封頂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C區主體結構封頂


功夫不負有心人。 2019年11月30日,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禮花齊放,「平頂大吉」 幾個大字懸掛在最後一棟封頂的樓棟上。短短90天,項目完成了33棟單體建築的大坡度斜屋面結構施工,並得到了華為業主的認可和大力贊賞。


全面管控分包 為業主交出完美「作品」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B區效果圖


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的難點還在於——分包方眾多 ,如何做好總包管理是後期的重點,包括對分包方進場管理、計劃管理、工作面管理、公共資源管理等方面進行管控,實現全方位的總承包管理與協調服務。

分包進場時,項目團隊對其進行詳細交底,主要內容為分包進場的流程和各部門對分包進場的要求,並對現場情況做概括性交底、了解分包的基本情況。項目團隊還對分公司的計劃深入管控,比如材料報審至實體施工結束,提前策劃好各專業間的插入時間,梳理各專業移交界面計劃與制度管控,作好界面移交手續,對道路統一布設、交通路線統一規劃、分包現場場地統一安排。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C區實景圖


貴安華為雲數據中心項目B區、C區實景圖


建設華為全球最大的雲數據中心期間,項目團隊積極採用綠色建造、低碳建築,這與華為的「低碳」理念、「碳中和」目標不謀而合。整個雲數據中心項目呈「歐式小鎮」風格,建築連片聚集,且為「被動式」房屋,可通過與機房內的熱空氣交換熱量 (空-空換熱) ,充分利用自然冷源為伺服器等設備降溫,節省大量能源。蓄滿了水的人工湖映照城中美景,宛如童話世界一般。湖水也可以通過水-水換熱為數據中心補冷。


目前,貴安華為雲數據項目即將竣工交付

⑤ 數據中心的構成是怎麼樣的

數據中心系統總體設計思想是以數據為中心,按照數據中心系統內在的關系來劃分,數據中心系統的總體結構由基礎設施層、信息資源層、應用支撐層、應用層和支撐體系五大部分構成。如下圖所示:

數據中心總體架構

數據中心系統總體架構

數據中心從頂層上規劃總體技術架構、設計技術路線和方法,保證網路、數據資源、應用系統、安全系統等各要素之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企業(機構)數據資源管理的聯動和信息的及時監測、匯總與分析。具體各層介紹如下:

(1)基礎設施層

基礎設施層是指支持整個系統的底層支撐,包括機房、主機、存儲、網路通信環境、各種硬體和系統軟體。

(2)信息資源層

信息資源層包括數據中心的各類數據、資料庫、數據倉庫,負責整個數據中心數據信息的存儲和規劃,涵蓋了信息資源層的規劃和數據流程的定義,為數據中心提供統一的數據交換平台。

(3)應用支撐層

應用支撐層構建應用層所需要的各種組件,是基於組件化設計思想和重用的要求提出並設計的,也包括采購的第三方組件。

(4)應用層

應用層是指為數據中心定製開發的應用系統,他包括標准建設類應用、採集整合類應用、數據服務類應用和管理運維類應用,以及服務於不同對象的企業信息門戶(包括內網門戶和外網門戶)。

(5)支撐體系

支撐體系包括標准規范體系、運維管理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容災備份體系。容災備份體系在傳統的數據中心系統中隸屬於安全保障體系,隨著數據地位的提高,容災備份已自成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側重於數據中心的立體安全防護,容災備份體系專注於數據中心的數據和災難恢復。

⑥ 雲存儲數據中心常用的網路存儲技術有哪些

直連式存儲、網路存儲設備和存儲網路。

一切以客戶的需求為出發點。傳統存儲以文件系統為典型代表,但是隨著數據爆炸性增長,傳統文件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對存儲系統的容量、性能等需求,因此,雲存儲應運而生。

雲存儲最大的特點是數據被集中存儲在數據中心,公有雲存儲將客戶數據存放在公有雲服務商數據中心,而私有雲存儲則是將公有雲存儲能力私有化部署在客戶自身的數據中心。

原則就是要盡可能把實際的物理介質索引,存儲的資料庫,數據存儲的磁碟抽象出來,在上層具有一個可拓展,可遷移的邏輯單元,當然對象存儲系統之間差異也很大,從潮流上看,基本都摒棄了索引的中心化存儲方案,在定址方面也各有各的花招。

雲計算關鍵技術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並行計算和網格計算等概念的發展和商業實現,其技術實質是計算、存儲、伺服器、應用軟體等IT軟硬體資源的虛擬化,雲計算在虛擬化、數據存儲、數據管理、編程模式等方面具有自身獨特的技術。

⑦ 什麼是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就是伺服器的集中,數據中心(DataCenter)通常是指在一個物理空間內實現信息的集中處理、存儲、傳輸、交換、管理,而計算機設備、伺服器設備、網路設備、存儲設備等通常認為是網路核心機房的關鍵設備。

數據中心的組成

很榮幸能夠看到這個問題,本人十八年的網路技術領域,在一線互聯網公司和廠商工作過,熱衷於分享網路技術包括,有線、無線、路由器、交換機、華為認證、思科認證等周邊問題。 高興給大家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看法與想法,廢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那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關於這個問題。

無聊的旅行者在等待航班起飛時可以在線播放影片,學生可以打開喜愛的播放列表讓自己專心學習,這一切之所以可以實現,往往要歸功於設備本身。但真正的超級英雄是數據中心,是它們在幕後執行各種繁重的任務,給用戶帶來順暢無縫的數字服務。

數據中心內有大量伺服器(全天候存儲和提供數據的高性能計算機)。計算需求每天都在飛速增長 - 每月新增的網民數以百萬計。對更多數據的需求意味著對更多數據中心的需求。

通俗理解就是為企業、媒體、網站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安全可靠的互聯網服務,主要包括:伺服器託管、網站空間租用、帶寬批發等業務。這使得很多企業、政府單位、教育機構等單位不用再去建設自己的機房,也無需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去進行維護管理,這樣以來便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的費用。

其次,idc數據中心就是指大型機房,利用通信運營商已有的互聯網通信線路、帶寬資源,建立標准化的數據中心機房環境,為企事業單位、政府機構、個人提供伺服器託管、租用業務以及相關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務。主要包括專業化域名注冊查詢,主機託管(機位、機架、機房出租)、資源出租(如虛擬主機業務、數據存儲服務)、系統維護(系統配置、數據備份、故障排除服務)、管理服務(如帶寬管理、流量分析、負載均衡、入侵檢測、系統漏洞診斷),以及其他支撐、運行服務等。

idc數據中心有兩個明顯的特徵,分別是在網路中的位置和總的網路帶寬容量,二者構成了網路基礎資源的一部分,像骨幹網、接入網一樣,idc提供了一種高端的數據傳輸接入服務。像最有名的數據中心是谷歌的,為了滿足全球急劇增長的雲端數據存儲需求,Google 在芬蘭的哈米納、比利時的聖吉斯蘭、愛爾蘭的都柏林以及荷蘭的埃姆斯哈文建造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它們均是在過去 11 年裡建造完成的。這些數據中心每年的運營成本平均為 3 億歐元,這在偏遠地區創造了大量之前沒有的職位,從專業的 IT 技術人員和工程師,到餐飲、設施、安保、景觀園林等方面的職位,一應俱全。

總之,簡單舉例來說,最近很火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高鐵(高鐵訂單系統)、支付寶(支付寶的支付流水)、共享單車(共享單車的定位)以及網購(網購的信息和物流配送)等等,這些都離不開idc數據中心的支持。通過以上介紹,想必大家對idc已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關於在以上我的精彩的分享是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都是我個人的想法與觀點,在這里同時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於分享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解答,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與看法,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走進這話題。

我在這里,發自內心真誠的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擁有好身體,同時也祝大家在自媒體行業有一個好的發展,謝謝。

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集中管理(存儲,計算,交換)數據的地方。內部主要用於放置計算機設備、伺服器設備、網路設備、存儲設備等, 這些關鍵設備是數據中心的核心、企業的大腦。

其存在是為了 全面、集中、主動 有效 地管理和優化IT基礎架構, 實現信息系統高水平的可管理性、可用性、可靠性和可擴展性,保障業務的順暢運行和服務的及時提供。

目前,數據中心行業應用廣泛,上下游產業鏈條完整。 我國重點發展的各大新興產業,如人工智慧、遠程醫療、工業互聯網等,均需要以數據中心作為產業支撐。

說完基礎的,再來聊聊當前 科技 是如何帶動數據可視化管理的~

IDC 是國家「新基建」戰略的重要信息化基礎設施,為有效帶動 5G、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全產業鏈發展。 在政策的推動下,數據中心產業逐漸實現規模化、集中化、綠色化、布局合理化的趨勢。

Hightopo 在數據中心三維可視化中,摒棄傳統的圖表方式,自主研發了基於 HTML5 的 2D、3D 圖形渲染引擎 HT for Web,為 Web 可視化提供了豐富的展示形式和效果。通過專業的開發與設計團隊,將 2D 與 3D 有機的融合在一起,保證設計效果的完整呈現,達到所見即所得的效果。實現對數據中心的眾多子系統集中調配管理的目的,降低機房管理難度,減輕機房運維壓力。也可為各種不同業務訴求增長提供了靈活的解決方案。

為了滿足數據中心日益增長的需求,圖撲開發了一款機房快速實施工具,通過工具可快速便捷地搭建出機房三維場景,近年來我們也為客戶在全國各地實施部署上線了眾多數據中心可視化項目。

在 3D 視覺化環環境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管線分布的全景視圖,操作員可以查看單個設備的所有鏈路信息來確認,或顯示鏈路中包含的所有設備。呈現數據中心從高壓市電引入至列頭櫃(智能母線、PDU)輸出的變配電系統設備和線路。

Hightopo 可視化監控滿足對設備遠程的正確維護和保養,保障機房設備穩定、可靠、節能運行,確保通信設備的運行環境,延長設備的生命周期,降低設備的故障率。

更多數據中心可視化解決方案盡在圖撲~

數據中心(Data Center)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路,用來在internet網路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

《行動計劃》強化了新型數據中心利用率、算力規模、能效水平、網路時延等反映數據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指標,弱化了反映體量的數據中心規模指標。 計劃到 2021 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 55%以上,總算力超過 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 PUE 降低到 1.35 以下。到 2023 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 60%以上,總算力規模超過 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佔比達到 10%,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 PUE 降低到 1.3 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降低到 1.25 以下,國家樞紐節點內數據中心端到端網路單向時延原則上小於 20 毫秒。

今天整理了數據中心行業報告,一共26份,或許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有幫助:

歡迎收藏。

方便隨時找到的同時,更讓自己願意改變行動!也讓我更加有動力和大家分享干貨,一舉兩得

⑧ 簡述以存儲器為中心的計算機組成特點及各功能部件功能

以存儲器為中心的計算機系統特點是數據的大集中,與主機系統的無關性,可被大量主機設備共用,提供比主機設備本地磁碟更快的IO性能。這種以存儲為中心的計算機系統主要組成部分是磁碟陣列設備、FCIP等主機網路、主機設備。

存儲器結構在MCS - 51系列單片機中,程序存儲器和數據存儲器互相獨立,物理結構也不相同。程序存儲器為只讀存儲器,數據存儲器為隨機存取存儲器。

從物理地址空間看,共有4個存儲地址空間,即片內程序存儲器、片外程序存儲器、片內數據存儲器和片外數據存儲器,I/O介面與外部數據存儲器統一編址。



(8)數據存儲中心擴展閱讀:

外存儲器用來儲存不是實時成像任務中獲取的圖像,其與計算機有不同的分離層面。已經作出診斷的圖像通常因為法律目的而存儲多年。這些圖像被稱為「歸檔」(如磁帶),它們必須在計算機上重新安裝才能取回信息。

硬碟驅動器中的圖像被物理地安裝在計算機上,且能在幾毫秒內被訪問。磁存儲器中單個位被記錄為磁疇,「北極向上」可能意味著1,「北極向下」可能意味著0。

⑨ 再用網盤你就out了!購入西數紅盤+威聯通NAS,打造家庭數據中心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真正的互聯網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互聯網。而組成互聯網的重要元素,就是數據。這個數據,包含了音頻數據、視頻數據、文檔、信息等多方面,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就是照片、視頻、電影、音樂等等。受限於網盤的局限性和不穩定性,越來越多的人,選購NAS(數據存儲器)作為家用的數據存儲中心。NAS即可連接網路隨時訪問,同時也可以作為本地存儲快速讀取,可以說是當前最易用、成本也最低的家用存儲中心。

我剛剛入手了一組NAS,西數紅盤+威聯通NAS存儲器。作為西數的忠粉,我對自己組合的這款NAS存儲器期望很大。下面,分享一下我的使用感受。

外觀篇 | 經典紅盤加持,組成強悍數據中心

熟悉NAS的人都知道,西數的紅盤,專為NAS存儲打造,所以在選擇上面不必費心,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容量即可。而威聯通NAS存儲器為4盤位,我選擇的是4個8TB的西數紅盤。下面,先來看看這個組合的外觀設計。

四盤位的威聯通NAS存儲器TS-428(以下簡稱威聯通NAS存儲器),體積不大,整體白色的外觀設計,比較精緻。

威聯通NAS存儲器的做工很精緻,正面可以看到右側為盤位,而左側指示燈和按鍵,並且用了金色進行區分。

左側除了上部的指示燈之外,設計了開關機按鍵、一鍵備份按鍵和USB 3.0介面,工作狀態一目瞭然。

客觀來說,四盤位我認為家用是非常合適的,無論是從硬體花費還是從實用性角度來說都很合適。

盤位默認支持的是3.5英寸的硬碟,放置非常便捷,上手完全無難度。

內部,可以看到威聯通NAS存儲器配置的靜音風扇位於存儲器的後部。作為日常24小時連續工作的產品,強力而且能夠保持靜音的風扇,必不可少。

威聯通NAS存儲器的介面,大部分設計在了背面。介面非常豐富,而且包括雙千兆網口的配置,都是比較厚道的。

為了便於穩妥的放置在桌面上,威聯通NAS存儲器在底部設計了4個硅膠墊。

看完了威聯通NAS存儲器的基本外觀設計,我們來看看,最經典的WD Red 硬碟(以下簡稱西數紅盤)。上文也說到,其實西數的硬碟分為很多種類,雖然同為存儲媒介,但是側重點不同。而西數紅盤,是一款注重NAS兼容的硬碟,採用NASware3.0的高級技術,專為最佳 NAS兼容性而打造。

西數紅盤的外觀非常精緻,作為最知名的硬碟品牌之一,西數紅盤給人一種非常成熟的感覺。

西數紅盤擁有3.5英寸和2.5英寸可供選擇,容量更是分為了1-10T可選,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本次我購買的是8T容量的硬碟。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西數專為NAS打造的硬碟,西數紅盤的介面為SATA 6 Gb/S,為高速傳輸提供了硬體保障。

同時,這款西數紅盤也提供了256M的緩存;作為一款專為NAS打造的硬碟,可以提供7*24小時不間斷的使用。

西數紅盤和威聯通NAS存儲器的裝配沒有任何難度,直接放入盤位即可開啟工作。即便是新手,也沒有什麼上手的難度。

裝配完成,威聯通NAS存儲器就可以正式開啟工作了。

實際上,除了本身威聯通NAS存儲器在外觀上設計的比較漂亮之外,我認為西數紅盤,是最大的亮點。作為NAS,西數紅盤是專門打造的,提高了兼容性、集成度、可升級能力和可靠性的硬碟,再合適不過了。

設置 | 官網說明細致,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因為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威聯通的NAS,所以上手之前,我是計劃詳細的研究下軟體的應用和設置。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卻發現完全沒有必要去做過多的准備工作,因為,威聯通NAS的適配軟體非常強大,而設置指引更是一步步的非常細致。

下載官方軟體Qfinder Pro,就會出現設置指引界面,非常的快捷。總結來說,基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Qfinder Pro掃描發現NAS => 首次安裝跳轉瀏覽器進行初始化設置 => 設置管理員密碼/時間/網路配置 => 下載安裝新固件。

所有的設置都會有對應的詳細說明,幾乎就是一個自動化的配置過程,完全沒有上手難度。

然後,按照向導提示進行配置,選擇所有4個機械硬碟,組建RAID1磁碟陣列。

RAID1磁碟陣列組建完成,還需要繼續進行分區設置;選擇厚卷類型,可以看到存儲池已經設置完畢,非常快捷。

而在存儲/快照的管理界面,還可以看到容量、使用率等更多的數據。

設置好了之後,再回過頭,看一下網頁的設置中心。

大模塊化的功能表設計,分類比較明確,可以快速的開啟自己所需要的功能。

日常使用的,基本就是兩個最重要的功能:一個是文件管理功能,可以快速的根據文件夾,來訪問NAS數據中心,並對存儲的文件進行快速的管理。

另外一個,就是比較豐富的APP中心。

實際上,雖然我將威聯通NAS存儲器作為家中的多媒體存儲中西,但是威聯通NAS存儲器的功能,卻不是僅僅局限於存儲和快速訪問,而是可以通過APP進行更多的功能擴充。

使用 | 快捷備份,快速訪問,安全的家庭數據中心

實際上,我對太深入的功能,也沒有深入研究。我日常使用最多的,還是存儲、備份、遠程訪問。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我經常出差,就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需要自己電腦裡面的一些資料,但是沒有攜帶自己的電腦,就會非常麻煩,幾乎沒辦法解決。

不過,有了威聯通NAS存儲器,這樣的問題就一起不復返了!

1)數據隨時上傳

在Qfinder Pro的首頁,就是影音上傳的工具,直接可以在首頁上面選擇文件上傳。

非常快捷,自己的文件,可以快速的上傳,以便隨時訪問,同時也可以避免不小心錯刪;而西數紅盤+威聯通NAS存儲器的存儲空間,完全不必擔心任何存儲空間不足的問題。

如果嫌麻煩,還可以直接映射一個硬碟,這樣可以直接復制文件到硬碟裡面,很像是給自己的PC加了一個本地硬碟一樣,復制黏貼更簡單。

2)數據自動同步

使用Qsync軟體,就可以實現自動備份的功能啦!

這其中,可以看到設備管理的界面,所有已經連接威聯通NAS存儲器的設備,都可以進行查看和管理,並可以直接取消連接,避免設備遺失的時候會導致威聯通NAS存儲器的數據不安全。

可以自由的選擇自動備份的文件夾,這樣一來,文件夾中的文件,就可以自動的被分到NAS裡面。

可以隨時的看到已經使用的空間大小,以及剩餘的空間。實際上,有這樣大的硬碟存儲空間,完全可以忽略空間不足的問題。

3)遠程訪問

這個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下載CloudLink雲連通軟體,就可以實現遠程訪問了。

登陸之後,可以看到所有的威聯通NAS存儲器的文件夾,可以進行多項操作。

下載速度就不再測試了,因為,這個主要受限於你所處的環境帶寬是多少。

4)數據快照備份,再也不用擔心丟失

除了上述的功能,威聯通NAS存儲器擁有強大的快照功能,可以將創建數據快照,理論上面來說,數據會保證永遠不會消失。

其實,上文也說到,威聯通NAS存儲器的功能,遠不止這些。不過,對於我而言,數據的自動備份、隨時訪問,是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

總結 | 高顏值,易使用的家庭數據中心

總結來說,我認為西數紅盤+威聯通NAS存儲器,是一組簡潔易用的組合。

西數紅盤作為專業的NAS用盤,整體來說就是很專業,可以保證7*24小時的不間斷使用。而威聯通NAS存儲器,則是提供了數據備份和傳輸的載體,可謂強強聯合。浩瀚的存儲空間,真正是一勞永逸的家庭數據中心,值得擁有!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97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0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4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8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8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5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9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8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8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