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存儲行業發展趨勢
Ⅰ 2020分布式存儲已接近於實現
最近,存儲挖礦相關的消息時有發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DDS分布式存儲生態社區帶我們一起了解存儲挖礦的前世今生?此外,它離真正落地還有多遠?
最早的存儲挖礦來源是Filecoin項目。Filecoin實際上在2015年提出了幾個想法,包括IPFS和IPFS之上和之下的一些結構,以建立一個更安全的全球互聯網,以取代HTTP協議。
在成功的分布式文件系統IPFS之後,我們發現該系統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雖然它是一個分布式存儲系統,但它沒有激勵礦工,即礦工提供存儲空間,但根本沒有好處;第二,礦工可以刪除的有關IPFS的數據給文件的存款人帶來了風險。
在這種情況下,IPFS的創始人ProtocolLabs推出了Filecoin,試圖以數字貨幣向IPFS礦商提供一些激勵。這種想法是在2015年首次提出的。
2015年至2017年的三年裡,數字貨幣蓬勃發展,Filecoin試圖效仿比特幣的POW路線,試圖建立這樣一種數字貨幣。但事實上,現在很明顯,這樣一條道路是無法通行的。因此Filecoin項目浪費了三年時間。
自2018年以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我認為大多數人可能不得不感謝這些POS項目,Algorand和Ada等等,他們提出了各種VR演算法,可以隨機選擇塊。
我們認為,2018年後,Filecoin團隊在這些項目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因此,除了POS之外,我們還提出了一種更接近存儲功能但不太難實現的演算法。他們借用了原來的名詞,過去被稱為時空驗證,現在又被稱為時空驗證,但實現方式更類似於郵政鏈。
這是對Filecoin的一些介紹,那麼分布式存儲是什麼階段呢?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實現一個由礦工提供的存儲系統,然後用戶可以與礦工進行數據交換。
挖礦者存儲用戶的數據,打包數據,將數據轉換成與他所開採的區域類似的部分,然後通過該部門的大小將其提交給產業鏈,以證明他的挖掘能力,這一過程基本上符合Filecoin當時承諾的一些事情。
也就是說,它是根據用戶存儲數據的大小進行挖掘的,所以基本上,我們認為2020年分布式存儲實際上接近實現。
純粹從挖礦的角度來看,其實分布式存儲已經落地了,但是大家期望的落地可能是另外一個意義上的,它提供一個比公有雲更加廉價、快速,已經能夠確保數據不被濫用,確保數據的所有權掌握在數據主人手裡的這么一個分布式存儲。
從這一點來看,我認為還很遙遠,原因是雖然分布式存儲可以存儲數據,但它的檢索並不容易,用戶想要取回的數據不是很容易使用。
此外,在這樣一個分布式系統中,無論是存儲效率還是傳輸效率,其效率都比較低。雖然我們已經從技術上解決了存儲問題,但網路可能仍然是下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現在整個區塊鏈領域的每個人都更熟悉計算,經過幾年的功課之後,存儲基本上是相同的。
但是對於網路傳輸這個事情,還是卡在整個區塊鏈能夠成為世界計算機的瓶頸這個絆腳石上,我們需要很多人去解決網路的問題。目前最為引人關注的是:DDS分布式存儲項目。它利用邊緣計算和邊緣存儲技術,提高視頻數據處理效率,降低播放和處理延遲。 在數據產生源附近分析、處理數據,從而消除了數據的流轉,進而減少網路流量和響應時間,把部分計算任務從雲端卸載到邊緣之後,整個系統對能源的消耗減少了 30%-40%,數據在整合、遷移等方面可以減少 20 倍的時間。除此之外,邊緣計算在邊緣結點處理數據能夠提高響應速度,減少帶寬,保證用戶數據的私密性。
邊緣存儲能實現數據直接存儲在數據採集點,而不需要把採集的數據通過網路 (即時)傳輸到存儲的中心伺服器(或雲存儲)的數據存儲方式。
DDS 分布式存儲所採用的 Libp2p 技術能讓一個節點和另一個節點進行通信,能夠使用各種不同的傳輸方式,這些傳輸方式包括連接延遲,以及通過不同協議進行通信,並根據需求進行協商。能夠很好地解決端設備的局部互聯的問題,可以在邊緣進行鏈接和處理。
DDS分布式存儲項目目前和深圳蒲公英智能雲強強合作,隨著蒲公英智能雲硬體機器的的熱賣,相信DDS生態應用落地很快就可以實現了。
Ⅱ 雲端存儲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海量數據催生新型的存儲模式——雲存儲
近年來,大數據發展浪潮席捲全球,企業對信息存儲提出了新的需求,雲存儲由此而誕生。雲存儲是基於雲計算相關技術延伸和發展而來的全新的產品形態。
雲存儲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虛擬化技術、重復數據刪除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數據備份技術、內容分發網路技術和存儲加密技術。雲存儲利用這些核心技術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存儲空間。
雲存儲往企業級方向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我國雲存儲行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07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在國內開始出現。2011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落地;2012年,國家將雲計算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雲存儲應用,類Dropbox和類Evernote的應用層出不窮。該階段雲存儲的發展以個人雲存儲發展為主。
2016年,監管政策收緊導致大批網盤企業關停,致使個人雲存儲用戶規模急劇下降。企業雲存儲迎來高速發展期,國家積極鼓勵企業上雲。同時伴隨著海量數據的增長,市場對信息存儲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存儲容災、專屬企業存儲等服務。
據統計,目前企業雲存儲占據了98.63%的雲存儲市場規模,個人雲存儲市場規模佔比僅在1.37%左右。
從整體市場規模看,2015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約為115億元,2019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26億元。2020年,海量數據的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企業對雲存儲的需求,2020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預計接近400億元。
萬物互聯將催生更大雲存儲市場
未來,我國5G的發展與雲計算交織並進,5G時代網路速度的提升帶來萬物互聯,而其背後大量的數據需要有雲計算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支撐,我國雲存儲市場發展空間大,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增長,2026年有望突破1800億元。
Ⅲ 當前存儲器系統的發展概況
發展趨勢
存儲器的發展都具有更大、更小、更低的趨勢,這在閃速存儲器行業表現得尤為淋漓盡致。隨著半導體製造工藝的發展,主流閃速存儲器廠家採用0�18μm,甚至0.15μm的製造工藝。藉助於先進工藝的優勢,Flash Memory的容量可以更大:NOR技術將出現256Mb的器件,NAND和AND技術已經有1Gb的器件;同時晶元的封裝尺寸更小:從最初DIP封裝,到PSOP、SSOP、TSOP封裝,再到BGA封裝,Flash Memory已經變得非常纖細小巧;先進的工藝技術也決定了存儲器的低電壓的特性,從最初12V的編程電壓,一步步下降到5V、3.3V、2�7V、1.8V單電壓供電。這符合國際上低功耗的潮流,更促進了攜帶型產品的發展。
另一方面,新技術、新工藝也推動Flash Memory的位成本大幅度下降:採用NOR技術的Intel公司的28F128J3價格為25美元,NAND技術和AND技術的Flash Memory將突破1MB 1美元的價位,使其具有了取代傳統磁碟存儲器的潛質。
世界閃速存儲器市場發展十分迅速,其規模接近DRAM市場的1/4,與DRAM和SRAM一起成為存儲器市場的三大產品。Flash Memory的迅猛發展歸因於資金和技術的投入,高性能低成本的新產品不斷涌現,刺激了Flash Memory更廣泛的應用,推動了行業的向前發展。
Ⅳ 長江存儲:2020年推出大量新品,威剛將率先發布消費級SSD
IT之家1月16日消息 根據長江儲存官方的消息,1月16日,長江存儲召開市場合作夥伴新春溝通會。長江存儲董事長,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在歡迎詞中談到:「2020年是存儲器黃金十年新的開始。隨著5G、AI、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存儲器市場需求將呈現指數級增長。」
以下是各大合作廠商的發言:
群聯 (Phison)董事長潘健成談到:群聯長期專注於快閃記憶體主控的開發與存儲方案的整合,透過群聯自有技術與IP,整合長江存儲創新的Xtacking®技術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能快速的將存儲產品整合及導入市場,協助擴大市場的應用與普及率。
威剛 (ADATA)董事長陳立白表示:威剛與長江存儲順利取得合作後,將先於市場推出消費性SSD產品。
聯芸 科技 (MAXIO)副總經理李國陽表示:長江存儲是全球唯一的掌握Xtacking®架構3D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的廠商。在與長江存儲的深度合作中,我們通過復雜應用場景深入了解長江存儲3D NAND的特性。經過大規模持續壓力測試,長江存儲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可靠性、穩定性、性能均可與國際同類產品相媲美。
慧榮 (SMI)資深副總Nelson Duann表示:從長江存儲最初第一代NAND的開發,到近期最新一代慧榮也都參與其中,會持續以我們專業來支持中國快閃記憶體存儲產業的發展。
國科微 (GOKE)副總裁康毅提到:通過將長江存儲3D NAND快閃記憶體導入國科微固態硬碟,我們一起為用戶提供更領先的存儲解決方案。
Ⅳ 中國儲能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我國儲能方式中抽水儲能佔九層以上,但近年來電化學儲能的佔比在不斷上升。2020年三大運營商5G投入相比2019年成倍提高。中國移動2020年預期資本開支為1798億元,其中5G相關投資計劃約為1000億元,而2019年是240億元,今年足足翻了5倍。隨著5G基站的爆發性建設,預計將會帶來磷酸鐵鋰儲能電池需求大幅增長。
儲能場景分析--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
從電力系統角度看,儲能的應用場景可分為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三大場景,分別是發電側、輸配電側和用電側。發電側主要用於平滑新能源發電,平滑新能源輸出,聯合調頻等;輸配電側主要用於緩解線路阻塞、為配電設備提供支持和省級;用電側主要用於削峰填谷電價套利、光伏+儲能、通信基站備用電源、數據中心備用電源,以及構建微電網等。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Ⅵ 雲倉,倉儲物流,這個行業的前景怎麼樣
倉儲業資產總額增長明顯
近年來我國倉儲行業發展迅速,國內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和中國物流業的崛起為倉儲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加上製造業、商貿流通業外包需求的釋放和倉儲業戰略地位的加強,倉儲行業總資產保持增長趨勢。
根據GGII資料,近幾年受到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各行業投資收緊或延後等影響,倉儲業固定投資放緩。此外,由於倉儲業投資連續十幾年(2006-2017年)大幅增長,業內投資轉向庫內功能完善、末端節點建設、信息化、智慧化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放緩了倉儲行業投資。根據行業對外公布數據的2013-2017年數據,顯示年均增長率為14.6%。基於以上分析,預計近期增長率不會超過10%,按照2018年增長率10%,2019年和2020年增長率8%來預測,2020年倉儲業總資產將達到3.7萬億元。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倉儲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Ⅶ 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
半導體設備,即在晶元製造和封測流程中應用到的設備,廣義上也包括生產半導體原材料所需的機器設備。在整個晶元製造和封測過程中,會經過上千道加工工序,涉及到的設備種類大體有九大類,細分又可以劃出百種不同的機台,佔比較大市場份額的主要有:光刻機、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離子注入機、測試機、分選機等。
半導體行業周期性帶來新動能
從全球半導體發展情況來看,受宏觀經濟變化及技術革新影響,半導體行業存在周期性。2017-2019年,全球半導體行業來到了下滑周期。2019年,全球固態存儲及智能手機、PC需求增長放緩,全球貿易摩擦升溫,導致全球半導體需求市場下滑,全年銷售額為4121億美元,同比下降12.1%。進入2020年,有5G商用化、數據中心、物聯網、智慧城市、 汽車 電子等一系列新技術及市場需求做驅動,將給予半導體行業新的動能。
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約600億美元
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呈波動態勢,2019年為597.5億美元,比2018年的645.3億美元的 歷史 高點下降了7.4%。2020年一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為155.7億美元,比2019年第四季度減少13%,但與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長了13%。半導體設備總市值雖僅幾百億美元,但其是半導體製造的基石,支撐著全球上萬億的電子軟硬體大生態,設備對整個半導體行業有著放大和支撐作用,確立了整個半導體產業可達到的硬性尺寸標准邊際值。
前道設備占據主要市場份額
從半導體的製造流程來看,前道流程較多,涉及的設備種類也較多。在一個新晶圓投資建設中,設備投資一般佔70-80%。而按工藝流程分類,在新晶圓的設備投資中,晶圓加工的前道設備占據主要的市場份額,約80%;封測設備占據約18%的比重。
市場主要集中在中國台灣及大陸地區
近些年,在全球半導體設備消費市場中,中國大陸,中國台灣,韓國這三大市場一直排在前三位。其中,中國大陸最具發展潛力,從前些年的第三,到最近一年的第二,一直處於上升態勢。
具體來看,2019年,中國台灣是半導體設備的最大市場,銷售額增長了68%,達到171.2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的比重為28.65%。中國大陸則以134.5億美元的銷售額保持其第二大設備市場的地位,佔比為22.51%。排名第三的是韓國,銷售額為99.7億美元,同比下降44%,佔比為16.69%。
2020年一季度,排名前三的仍是中國台灣、中國大陸以及韓國,銷售額佔比分別為25.82%、22.48%、21.58%。
日美荷品牌佔領前位
目前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集中度較高,以美國、荷蘭、日本為代表的TOP10企業壟斷了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90%以上的份額。美國著名設備公司應用材料、泛林半導體、泰瑞達、科天半導體合計占據整個設備市場40%以上份額,而且均處於薄膜、刻蝕、前後道檢測三大細分領域的絕對龍頭地位。技術領先和近半的市場佔有率,任何半導體製造企業都很難完全脫離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體系。
未來規模預計超千億
從整體來看,盡管受疫情的影響,半導體行業及半導體設備行業依然逆勢增長。存儲器支出回升、先進製程投資及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半導體投資的背景下,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將持續保持增長,市場規模預計達到632億美元,同比增長6%;2021年預計達到700億美元;2025年將超千億美元。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10000+行業報告免費閱讀。
Ⅷ 簡述儲存設備的發展趨勢
市場由國外企業壟斷,國內廠商奮力追趕
存儲晶元是一個高度壟斷的市場,三星、SK海力士、美光,合計占據全球DRAM市場95%左右的份額,NAND
Flash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由三星、鎧俠、西部數據、美光、SK海力士、英特爾六大原廠組成的穩定市場格局。
從中國存儲晶元行業競爭格局來看,市場主要由國外存儲晶元巨頭領導,細分領域也落後於國外及台灣廠商(如NOR
Flash的旺宏/華邦等),但近年來國內廠商奮力追趕,已在部分領域實現突破,逐步縮小與國外原廠的差距。
其中,兆易創新位列NOR
Flash市場前三,聚辰股份在EEPROM晶元領域市佔率全球第三,長江存儲128層3DNAND存儲晶元,直接跳過96層,加速趕超國外廠商先進技術。值得注意的是,兆易創新集團旗下還包含長鑫存儲(CXMT),意味著兆易創新集團同時握有中國NOR
Flash與DRAM的自主研發能力,扮演中國半導體發展的重要角色。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存儲晶元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預測》。
Ⅸ 倉儲行業有前景嗎
倉儲是物流與供應鏈中的庫存控制中心。庫存成本是主要的供應鏈成本之一。在美國,庫存成本約占總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管理庫存、減少庫存、控制庫存成本就成為倉儲在供應鏈框架下降低供應鏈總成本的主要任務。
倉儲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賃庫房、場地、儲存、保管、裝卸搬運、配送貨物。傳統的倉儲定義是從物資儲備的角度給出的。現代「倉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倉庫管理」,而是在經濟全球化與供應鏈一體化背景下的倉儲,是現代物流系統中的倉儲。
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倉儲物流行業市場前瞻分析與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分析顯示
倉儲物流行業發展如何 2020年倉儲物流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及現狀分析
最近幾年我國倉儲業發展迅猛,隨著網路購物、網上支付、移動電子商戶的數量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大舉進軍倉儲業。2008 年末我國倉儲企業的數量已達17416 個,倉儲業的從業人數已達51.1 萬人,倉儲業的營業收入達3020.9 億元。2009 年倉儲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1766億元,增加值達到1737 億元。2010 年,新建倉庫的面積達213萬平方米,比2009 年增加70 萬平方米。
2019年1-9月,物流運行總體平穩,結構繼續改善。全國社會物流總額215.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7%。其中,工業物流趨緩,進口物流需求小幅回升,與民生相關的物流需求保持較快增長。1-9月,工業物流對社會物流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回落至88%,進口、單位居民物流需求的貢獻率持續提高,合計超過10%。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不斷加強,增長的內生動力較好,對物流需求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鞏固。2019年1-9月中國物流運行成本有所上升。社會物流總費用為10.2萬億元,同比增長7.5%。目前中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不環保」問題較為突出。因而,政府將持續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工作,注重中長期目標確立和長效機制建設。通過簡政放權、降稅清費、補短強基、創新驅動等,加強對行業標准化、規劃化、智能化提升,推動物流行業發展進入量質齊升階段。
倉儲物流市場規模
倉儲企業規模偏小、經濟效益偏低。這兩年我國倉儲企業雖然業務量與主營收入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利潤卻較低。倉儲企業每單位平均佔有資產僅為2533 萬元。所有物流主體企業中,平均業務收入利潤率為8.77%。倉儲方面的人才缺乏。發展倉儲行業,既需要掌握一定專業技術的人才,也需要操作型人才,更需要倉儲管理型人才,而我國近年這幾方面的人才都很匱乏。
倉儲是物流與供應鏈中的調度中心。倉儲直接與供應鏈的效率和反應速度相關。人們希望現代倉儲處理物品的准確率能達到99%以上,並能夠對特殊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當日配送已經成為許多倉庫所採用的一種業務方式。客戶和倉庫管理人員不斷提高精確度、及時性、靈活性和對客戶需求的反應程度等方面的目標。
再次,倉儲是物流與供應鏈中的增值服務中心。現代倉儲不僅提供傳統的儲存服務,還提供與製造業的延遲策略相關的後期組裝、包裝、打碼、貼嘜、客戶服務等增值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從而提高供應鏈上的服務水平。可以說,物流與供應鏈中的絕大部分增值服務都體現在倉儲。
最後,倉儲還是現代物流設備與技術的主要應用中心。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是通過現代管理技術和科技手段的應用而實現的,效率,促進了供應鏈上的一體化運作,而軟體技術、互聯網技術、自動分揀技術、光導分揀、RFID、聲控技術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設備的應用,則為提高倉儲效率提供了實現的條件。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的資深專家和研究人員通過長期周密的市場調研,參考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行業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專業研究機構提供的大量權威資料,並對多位業內資深專家進行深入訪談的基礎上,通過與國際同步的市場研究工具、理論和模型撰寫而成。全面而准確地為您從倉儲物流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讓您全面、准確地把握整個倉儲物流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Ⅹ 紫晶存儲在行業內的競爭力是什麼
紫晶存儲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領先的光存儲高科技企業,於2020年2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面向大數據時代推進數據智能冷熱分層存儲管理,沿著光存儲「介質-設備-軟體-解決方案」的發展路徑,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成為大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和產品提供商。同時聚合了一批紮根光存儲行業近二十年的專業人員組成了骨幹技術研發團隊和經營管理團隊。技術研發團隊具有自主創新實力,洞察行業技術發展趨勢;經營管理團隊深刻理解行業發展,相互之間配合緊密、合作穩定。公司繼續向下一代光存儲技術自主創新邁進,賦能中國存儲,持續引領光存儲行業領先發展,具有顯著的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