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中國存儲量世界第一

中國存儲量世界第一

發布時間: 2023-01-03 23:30:15

㈠ 中國石油儲存量居世界第幾位

我國的石油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拓展資料
石油(petroleum, oil),指氣態、液態和固態的烴類混合物,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具有天然的產狀,被稱為「工業的血液」。
石油又分為原油、天然氣、天然氣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習慣上仍將「石油」作為「原油」的定義用。地殼上層部分地區有石油儲存,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
石油的成油機理有生物沉積變油和石化油兩種學說,前者較廣為接受,認為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經過漫長的演化形成,屬於生物沉積變油,不可再生;
後者認為石油是由地殼內本身的碳生成,與生物無關,可再生。石油主要被用來作為燃油和汽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液、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
古埃及、古巴比倫人在很早以前已開采利用石油。「石油」這個中文名稱是由北宋大科學家沈括第一次命名的。
石油的性質因產地而異,密度為0.8 -1.0g/cm3,粘度范圍很寬,凝固點差別很大(30 ~ -60攝氏度),沸點范圍為常溫到500攝氏度以上,可溶於多種有機溶劑,不溶於水,但可與水形成乳狀液。不過不同的油田的石油的成分和外貌可以區分很大。
石油主要被用作燃油和汽油,燃料油和汽油在2012年組成世界上最重要的二次能源之一。
石油也是許多化學工業產品如溶劑、化肥、殺蟲劑和塑料等的原料。2012年開採的石油88%被用作燃料,其它的12%作為化工業的原料。實際上,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原料。
世界海洋面積3.6億平方 千米,約為陸地的2.4倍。
大陸架和大陸坡約5500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上沉積盆地面積的總和。地球上已探明石油資源的1/4和最終可采儲量的45%, 埋藏在海底。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蘊藏重心,將逐步由陸地轉向海洋。

㈡ 中國有哪些資源儲量居世界第一

中國礦產資源豐富。迄今為止,共發現礦產171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153種(能源礦產7種、黑色金屬礦產5種、有色金屬礦產41種、貴重金屬礦產8種、非金屬礦產89種、其他水氣礦產3種)。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礦產資源總量豐富、礦種比較齊全、配套程度較高的少數國家之一。按探明儲量計算,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有25種居世界前三位,其中稀土、石膏、釩、鈦、鉭、鎢、膨潤土、石墨、芒硝、重晶石、菱鎂礦、銻等12種居世界第一位。

㈢ 中國可燃冰儲量世界第一,那可燃冰有無可能取代石油成為主流能源呢

中國可燃冰儲量世界第一,那可燃冰有無可能取代石油成為主流能源呢?

中國現在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製造業大國,但是,發展趨勢製造業最重要的一環——電力能源,我們卻經常被「受制於人」,主要是因為我國電力能源展現出「富媒、貧油、少氣」的構造,迫不得已很多依靠國內外的進口的。伴隨著在南海的勘查深層次,中國發現了一個「破局點」,它就是可燃冰,一種「後原油時期」全新的電力能源。僅僅是大體的估計,我國可燃冰儲量就達到了世界第一,如果未來可以實現商業,中國有希望斬破現如今電力能源形勢,完成自力更生的資金周轉。那樣,可燃冰要什麼時候能在中國完成商業?它未來可能替代原油、煤碳和天然氣的影響力嗎?

世界上可燃冰都分布在哪裡呢?通過了大半個世紀初尋覓,專家發覺深海和陸上均遍布有可燃冰,在中國臨海特別是在多,包含但是不限於北大西洋海峽兩岸、中國太平洋附近和印度洋海域北邊。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西藏高原凍土區都是可燃冰極為重要的陸域主產區,難以不用說是自然給與中國的贈予。


中國是一個貧油貧氣我國,也是製造業大國,在之前經常因為能源危機被別國「受制於人」,如果可以將天然氣開發為可商用電力能源,中國存在的困難將會得到很大程度上地處理,既可以促進製造業的高速發展、民用燃氣的減價,還能為碳達峰和碳排放交易目標給予幫助。除開中國之外,他們的周邊國家日本也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大國,他們對於可燃冰的需要非常急切,採掘事件都比中國要早,但至今沒有聽見日本逐漸很多商業可燃冰。主要是因為,可燃冰的開采一直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點。

㈣ 中國可燃冰儲量世界第一,它可以取代石油的地位嗎

近年來,可燃冰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據統計,可燃冰的儲量比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總量還要多。並且中國可燃冰的儲量是世界第一,但是雖然可燃冰的儲量如此之多。他想要取代石油仍然是十分困難的。


近年來,中國為了開采可燃冰,可謂下足功夫。為了獲取天然是我們國家採用了“熱激發開采法”“減壓開采法”“化學試劑注入開采法”……我相信在日後可燃冰的開采,也會使可燃冰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

㈤ 中國頁岩氣的儲量是世界第一嗎

是世界第一,第二是美國,第三是加拿大,中國重慶的頁岩氣儲量又是全國第一。

㈥ 中國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世界之最

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使我們有著悠久而古老的文化,因此,我們的祖國有著很多鮮為人知的世界之最。

第三個世界之最就是有著世界上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這個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西北部的馬布日山布達拉宮,海拔高達3700米。這個世界上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依山而建,這個氣勢磅礴的建築,是所有朝聖者心中的聖地,更是人們認為是一生當中必須要去的一個美麗的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朝聖者和遊客來到布達拉宮,因為他們認為在這個氣勢磅礴的宮殿當中似乎總覺得他們自己可以在神聖的氣氛中來一次心靈的洗禮。

最後中國還擁有著世界上最高的大佛-樂山大佛,樂山大佛高90米,並且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

㈦ 中國有哪些稀有金屬元素的儲存量是世界第一請具體說明下各種稀有金屬佔世界的比率是多少

稀有戰略資源中國居首 日韓也好,美國也罷,其大量儲備的稀有戰略資源多來自中國,其戰略儲備計劃的重點也是針對中國。 我國銦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佔全球供應量的80%。銦主要用於平板顯示器、合金、半導體數據傳輸、航天產品的製造。主要伴生在鉛鋅礦中,2005年我國原生銦產量也只有410噸。銦在鋅精礦裡面的含量都是用ppm(百萬分之)計算的,其總量非常之少,且不能再生。 我國鎢的儲量也是世界第一,佔全球供應量的85%。鎢主要用於硬質合金、特種鋼等產品,並被廣泛用於國防工業、航空航天和信息產業,被稱為"工業的牙齒"。鎢能耐高溫,所以鎢合金被大量用在機械、武器工業中。比如槍、炮的發射管中都會用到鎢的合金。軍事方面用做穿甲彈的彈丸,都是用比坦克裝甲硬得多的高密度合金鋼、碳化鎢等材料製成的。鎢合金的機械性能與貧鈾相差無幾,而且貧鈾的缺點反而是它的優點。沒有放射性,鎢的化學性能也非常穩定,甚至在1000℃以上的高溫下也不會氧化,而且硬度也不會明顯下降。這點對防破甲彈的高溫金屬射流十分有利。鎢的硬度極高,主要用於鋼鐵金屬的合金,加入鎢後鋼的硬度會有極大的提高,在金屬加工領域的刀具材料高速鋼就是含鎢的合金。如果一個國家沒有鎢的話,在目前技術條件下的金屬加工能力就會出現極大的缺失,直接導致機械行業的癱瘓,所以稱之為戰略金屬。此外在照明領域也必須使用鎢做為燈絲。 我國鍺儲量居世界第一,產量佔全球的50%。鍺主要用於夜視儀、熱成像儀、石油產品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等生產,並被廣泛用於光纖通訊領域。 我國鉬的儲量位居世界第二,佔全球供應量的24%。鉬用於煉制各類合金鋼、不銹鋼、耐熱鋼、超級合金,在軍事工業中應用廣泛,被稱作"戰爭金屬"。 此外鉭、鍶、銻、鎘、銥、鉍、銠、鈦、鎳、鋯、鉻、鈷等及鎳鉻、鎳鉻硅、鎳鋁、鈦鋁、鐵鎳等,這些很多都是戰略金屬,在國防建設中也有廣泛的用途,有些已經用於宇宙飛船的製造及軍事應用。如金屬鉭不僅在火炮上有大用處,而且是以後宇宙空間探索必要的材料,其奇特的物理化學性能至今科學家還在研究,鉭合金的特殊用途目前仍在研究開發。如勞斯阿莫斯國立研究所開發出含有熔融鈈並含有20wt%鈦的鉭合金。這種合金用於要求材料密度在11.0g/cm3以下,對熔融鈈有優異的耐腐蝕性及在800~1200℃的高溫中能持續數小時的耐氧化性。被選用的t-222合金(ta-10 w-2.5hf-0.01c)正在被研究用作冥王星探測器發電裝置的材料。目前t-111(ta-8w-2hf)合金被用作在宇宙空間使用的包裹熱力發動機熱源的強化結構材料。可以看出,稀有金屬的供應是發展原子能、宇宙探索、國防建設、電子計算機、無線電電子學等新技術所必需的條件。 眾所周知,中國是稀有金屬資源大國,尤其是許多制約著現代高科技發展和軍事用途廣泛的稀有金屬蘊藏量在世界上所佔比例很大。金屬鋯主要用於核工業反應堆、航天航空工業和武器製造,其中全球90%的鋯在中國加工;銦主要用在液晶屏等高端的領域,全球80%的銦都產自中國,70%的銦出口日本;中國擁有世界稀土資源的88%,2005年我國稀土出口總額3.1億美元,其中出口日本1.8億美元,占總金額的58.27%,排在首位;出口美國0.3億美元,佔10.26%,排在第二位。此外,鎢及鎢製品出口總額7.3億美元,其中出口日本2.3億美元,佔31.67%,排在首位;出口美國0.88億美元,佔12.10%,排在第三位。其它稀有金屬如鈹、鉻、鍺、鎵(含銦)等稀有金屬出口總額為5億美元,其中出口日本3.1億美元,佔61.8%;出口美國0.55億美元,佔10.94%。

㈧ 我國稀土礦儲量排名世界第一但人均佔有量卻很低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我國稀土礦儲量佔世界總量的80%,但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礦產儲量的人均佔有值很低,僅為 世界人均值的27%,退居世界80位以後。中國稀土儲存量迅速降低的原因主要分成三大部分:1.管理失控、2.產能過剩、3.高端產業鏈欠缺。

㈨ 地球森林、煤、水、石油存儲量 我國居世界第幾,人均佔有量及居世界位次

我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5位,森林蓄積量列第7位。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相當於世界森林覆蓋率的61.3%,全國人均佔有森林面積相當於世界人均佔有量的21.3%,人均森林蓄積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積量的1/8。
全國森林資源的現狀是:森林面積15894.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16.55%;森林蓄積量112.7億立方米;全國人工林面積(不含台灣省)4666.7萬公頃,蓄積量10.1億立方米,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回答者:lyl_1016 - 助理 二級 10-14 20:08

中國國家媒體周五(2月11日)報道說,中國兩家最大石油公司在2004年又發現了八億五千萬噸石油儲量,中國石油儲藏量增加了25%。
至去年年底,中國已發現石油儲藏量達到40億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石油公司。該公司去年據報發現了五億二千萬噸石油儲藏量。
另一大石油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發現了三億二千八百萬噸石油儲藏量。
官方媒體新華社報道說,這兩家公司去年還探明4220億立方米天然氣儲藏量。
中國去年的經濟增長率達9.5%, 為1996年來增幅最大一次。由於經濟發展,中國三分之二省份缺電,能源短缺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瓶頸。
中國原油消耗量去年為二億八千八百萬噸,今年將達到三億二千萬噸,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費國。
由於對原油需求猛漲,中國石油公司從塔里木盆地,東至渤海灣,到處勘探石油儲藏。
中國一直在爭取從俄羅斯進口更多的石油,目前為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已經與20個國家簽署了48項投資合作協議。去年該公司在海外獲得了一千六百萬噸石油的權益。
該公司最大的一個海外舉動就是鋪建一條1000公里的哈薩克-中國石油管道,耗資七億美元。這條管道建成後年輸送量為一千萬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還在委內瑞拉建設一個石油提煉廠,每年可提煉650萬噸石油。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界第三位,石油儲藏量約39億桶(1997年探明,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我國煤的儲藏量達6000億噸,居世我國煤的儲藏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儲藏量約462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界第三位,石油的儲藏量居世界第八位.
美國能源部情報局甚至估計,伊拉克的原油儲量可能高達300億噸。由於受聯合國制裁,伊拉克近年的原油日產量只有150萬到200萬桶(國際市場上原油一般以「桶」為計量單位,每桶合0.138噸),專家估計,如果伊拉克政權更迭後恢復原油生產,世界的石油供應可以每天增加300萬至500萬桶。
我國煤炭的資源量為1點5億萬噸。石油儲藏量是16000萬噸。我國石油儲藏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3%,可開采年限只有20.6年,大大低於世界平均年限42.8年;

我國北方水資源狀況
今春以來,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持續乾旱少雨,截至5月底,全國受旱面積已超過3.4億畝,出現了新中國成立50年來最嚴重旱災之後的跨年連旱,雖然北方大部分地區近日都連續出現降雨,但仍未能緩解今春以來的旱情。因此,水資源的短缺就顯得尤為明顯,廣大農村地區更是面臨著水危機的嚴重問題。就此我們專門走訪了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李強教授,請他就我國北方農村水資源的現狀進行了分析。
由於用水行為的不合理和無節制、生態環境的破壞等原因,我國北方農村地區可供使用的地表水資源日趨減少。地表水的衰減使越來越多的農村開始依賴地下水資源。從目前的情況看,地下水已經成為農業灌溉的最主要水源。

從動態上看,農業灌溉對地下水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按照這一趨勢發展下去,在農業用水來源中,河流與水庫將進一步退出,地下水將是農業灌溉的幾乎惟一的用水途徑。地下水位的加速下降是農村用水中的一個普遍存在且十分嚴重的問題。

我國水資源總量佔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第6位。但人均佔有量僅有2400m3,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與人口、耕地分布狀況不協調。時間上,全年降水的70%-90%集中在6~9月份,冬季很少,年際間變化也很大。空間上,水資源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耕地僅佔全國耕地38%,水資源卻佔全國80%以上;而佔全國耕地62%的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水資源量不足全國的20%。時空分布不均勻和年際變化大,造成水旱災害加重。90年代以來,年受旱災面積達4億畝左右,成災面積3倍於50年代。

我國石油資源還有較大潛力
我國石油資源總量較豐富。據2003年BP的統計,在世界103個產油國中我國石油可采資源總量和剩餘可采儲量分別居第11位和第10位。截至2003年底,我國石油可采資源探明率為43%,總體屬於石油勘探中等成熟階段。綜合分析資源情況和勘探潛力,預計未來15-20年內,我國石油儲量仍處於高穩定增長期,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儲量在1.4億-1.8億噸左右,大體保持目前的儲量增長水平。

在日前召開的2005(北京)石油石化經濟論壇上,中石油集團公司發展研究部主任嚴緒朝說,未來我國石油儲量增長的主要領域在西部和海上。從近期勘探和資源潛力分析來看,石油勘探應主要在前陸盆地、大型隆起帶、地層岩性油藏、渤海灣盆地淺層、海相碳酸岩鹽及海域(包括灘海)。這些將是我國今後進一步加強勘探的主要目標區,也是今後發現大中型油田,增加石油儲量的主戰場。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資源豐富,根據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約為100億噸,其中70%在我國斷續國界以內。據悉,周邊國家在南海我國斷續國界附近已經探明石油儲量8.6億噸,建立起的原油產能也超過了5000萬噸。嚴緒朝指出,我國應採取「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策略,三大公司聯手,在外交和軍事力量支持下,逐步開發利用這一區域的油氣資源。這對我國石油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96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90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83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67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87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15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58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17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808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