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存儲器應包括
A. 計算機中的內存儲器包括什麼
內存儲器包括寄存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寄存器在CPU晶元的內部,高速緩沖存儲器也製作在CPU晶元內,而主存儲器由插在主板內存插槽中的若干內存條組成。內存的質量好壞與容量大小會影響計算機的運行速度。
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1)計算機的存儲器應包括擴展閱讀:
一般常用的微型計算機的存儲器有磁芯存儲器和半導體存儲器,微型機的內存都採用半導體存儲器。
半導體存儲器從使用功能上分,有隨機存儲器,又稱讀寫存儲器;只讀存儲器。
按照是否可以進行在線改寫來劃分,又分為不可在線改寫內容的ROM,以及可在線改寫內容的ROM。不可在線改寫內容的ROM包括掩膜ROM、可編程ROM和可擦除可編程;可在線改寫內容的ROM包括電可擦除可編程ROM和快擦除ROM。
B. 計算機的存儲器有哪兩種
電腦中的存儲器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主存,即內存;一類是輔存,即外存。
二者的重要區別之一,就在於他們與CPU之間的物理連接方法不同。與CPU地址線直接相連的存儲器就是內存,而通過介面與CPU間接相連的存儲器就是外存。連接方式的不同,直接導致了二者與CPU之間通信方法的不同。
電腦中的存儲器是用來存儲計算機信息的。存儲器是電腦系統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之一。
(2)計算機的存儲器應包括擴展閱讀:
電腦存儲器特點:
1、內存(主存)。內存又分為隨機讀寫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前者主要用於大容量內存儲器和調整緩沖存儲器;後者用於存放專用的固定程序。
2、外存(輔存)。外存包括磁碟、磁帶、光碟和U盤等,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存取速度較低。磁碟是最常用的外存,一般分為軟磁碟和硬磁碟兩類。
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機械硬碟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憶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關機,都不會丟失。
硬碟容量很大,已達TB級,尺寸有3.5、2.5、1.8、1.0英寸等,介面有IDE、SATA、SCSI等,SATA最普遍。移動硬碟是以硬碟為存儲介質,強調便攜性的存儲產品。
市場上絕大多數的移動硬碟都是以標准硬碟為基礎的,而只有很少部分的是以微型硬碟(1.8英寸硬碟等)為基礎,但價格因素決定著主流移動硬碟還是以標准筆記本硬碟為基礎。
C. 常用的計算機儲存設備有哪些
1、內儲存器(內存) 內儲存器直接與源CPU相連接,儲存容量較小,但速度快,用來存放當前運行程序的指令和數據,並直接與CPU交換信息。
2、 外儲存器(外存) 外儲存器是內儲存器的擴充。它儲存容量大,價格低,但儲存速度慢,一般用來存放大量暫時不用的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需要時,可成批的與內存進行信息交換。
(3)計算機的存儲器應包括擴展閱讀: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D. 計算機的內存儲器包括什麼和什麼
計算機的內存儲器包括寄存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
只要計算機開始運行,操作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從內存調到CPU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CPU將結果傳送出來。
內存的運行也決定計算機整體運行快慢的程度。內存條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
(4)計算機的存儲器應包括擴展閱讀:
對於內存而言,辨別內存帶寬是一件相當簡單的事情,因為SDRAM、DDR、RDRAM這三種內存在外觀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大家通過下面這副圖就能清楚地認識到。
唯一需要我們去辨認的便是不同頻率的DDR內存。目前主流DDR內存分為DDR266、DDR333以及DDR400,其中後三位數字代表工作頻率。
通過內存條上的標識,自然可以很方便地識別出其規格。相對而言,顯卡上顯存帶寬的識別就要困難一些。在這里,我們應該抓住「顯存位寬」和「顯存頻率」兩個重要的技術指標。
E. 計算機的存儲器分為
計算機的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計算機的存儲器可分成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內存儲器在程序執行期間被計算機頻繁地使用,並且在一個指令周期期間是可直接訪問的。外存儲器要求計算機從一個外貯藏裝置例如磁帶或磁碟中讀取信息。
存儲器的主要功能是存放程序和數據。程序是計算機操作的依據,數據是計算機操作的對象。為了實現自動計算,各種信息必須預先存放在計算機內的某個地方,這個地方就是存儲器。
存儲器的主要功能:
存儲器的主要功能就是讀寫,對於隨機存取存儲器、快閃記憶體、先進先出存儲器以及先進後出存儲器來說,主要功能是讀、寫,而對於只讀存儲器來說,主要功能就只有讀,是沒有寫的。存儲器可以是一張卡,也可以是軟盤,可以是活動的,也可以是固定的,可以用於保存圖像。
存儲器按存儲介質分類:
1、半導體存儲器。
存儲元件由半導體器件組成的存儲器稱為半導體存儲器。它的優點是體積小、功耗低、存取時間短。
2、MOS半導體存儲器。
具有高集成度的特點,並且製造簡單,成本低廉,功耗小,故雙極型(叮L)半導體存儲器:具有高速的特點。
3、磁表面存儲器。
磁表面存儲器是在金屬或塑料基體的表面上塗一層磁性材料作為記錄介質,工作時磁層隨載磁體高速運轉,用磁頭在磁層上進行讀、寫操作,故稱為磁表面存儲器。特點:存儲器具有非易失性的特點。
4、光碟存儲器。
光碟存儲器是應用激光在記錄介質(磁光材料)上進行讀、寫的存儲器,它的特點是光碟記錄密度高、耐用性好、可靠性高和可互換性強。
F. 計算機存儲器包括哪些部分
存儲器: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可分為: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
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存儲容量以位元組為單位,它們是:位元組B( 1Byte=8bit)、千位元組(1KB=1024B)、兆位元組(1MB=1024KB)、千兆位元組(1GB=1024MB)、1TB=1024GB
二、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G.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通常包括什麼 計算機的存儲系統通常包括的內容
1、計算機的存儲系統由內存儲器(主存儲器)和外存儲器(輔存儲器)組成。
2、內存儲器主要是指內存,外存儲器有軟盤和軟碟機、硬碟、CD-ROM、可擦寫光碟機即CD-RW光碟機還有USB介面的移動硬碟、光碟機、或可擦寫電子硬碟(優盤)等。
H. 計算機中常用的存儲設備有哪些
計算機中的存儲器,可分為內存和外存。內存,又稱為主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外存,又稱為輔助存儲器。目前微機中標配的硬碟、光碟,以及常用的U盤等,都是常見的外存儲器。外存因為存儲容量大(內存的存儲容量比較有限,且相對外存小得多),而被廣泛用於各種程序和數據的存放。但外存中的信息,必須先讀入內存後,才能被CPU調用或處理。
I. 計算機存儲設備有哪些
計算機存儲設備如下:
1、寄存器:
寄存器是CPU內部的高速存儲單元,主要用於存放程序運行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數據,寄存器的容量最小,但存取速度最高。
2、高速緩沖存儲器:
簡稱高速緩存Cache,其存取速度與CPU速度相當,非常快,但成本高且容量較小(一般為幾KB到幾百KB),主要用來存放使用頻率較高的少量信息。
高速緩存可以保存數據副本,訪問高速緩存要比訪問內存中的原始數據效率更高,速度更快。
基於局部性原理,大多數程序在某個時間片會集中重復地訪問內存某個特定的域,Cache就是利用了程序對內存的訪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具有的局域區域性,即Cache通常保存著一份內存中部分內容的副本,該副本是最近曾被CPU使用過的數據和程序代碼。
3、內部存儲器:
內存,又稱為主存儲器,程序只有裝入內存後才能運行,因此內存儲器一般用來存放用戶正在執行的程序和使用到的數據。CPU可以直接執行內存中的指令及直接存取內存中的數據。內存的存取速度要比高速緩存慢一點,容量要比高速緩存大得多,一般為幾GB。
4、外部存儲器:
外存,又稱輔助存儲器,外存不能被CPU直接訪問,一般用來存放大量的,暫時不用的數據信息。外存的存取速度較低,且成本也較低,但容量較大,一般為幾十GB到幾百GB。
在現代計算機系統中,要用到大量的程序和數據,由於內存的容量有限,而且程序和數據不能在內存中長期保存,因此,程序和數據平時總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中 ,需要時可以隨時將它們調入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