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csci配置項測試
㈠ 計算機軟體配置項是什麼
1、軟體配置項(SCI):軟體生存周期各個階段活動的產物經審批後即可稱之為軟體配置項。
2、軟體配置項包括:
(1)與合同、過程、計劃和產品有關的文檔和資料;
(2)源代碼、目標代碼和可執行代碼;
(3)相關產品,包括軟體工具、庫內的可重用軟體、外購軟體及顧客提供的軟體等。
3、軟體配置項是作為配置項識別活動的產出物,CMMI中要求有文檔化的配置項識別准則,根據准則來進行配置項識別,列出配置項列表,給與配置項唯一的編號、名稱等,並標明配置項的一些重要屬性,如:它的存儲位置、它的負責人、對應源碼語言、受控級別等。
(1)什麼是csci配置項測試擴展閱讀:
1、軟體配置相關
Babich曾經這樣說過:「協調軟體開發使得混亂達到最小的技術叫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一種標識、組織和控制修改的技術,目的是使錯誤達到最小並最有效地提高生長率。
軟體配置管理,叫SCM,它應用於整個軟體工程過程。因為變更在任何時刻都可能發生,因此SCM活動的目標就是為了:
(1)標識變更;
(2)控制變更;
(3)確保變更正確地實現;
(4)向其他有關的人員報告變更。
㈡ 常見的軟體配置項有哪些
csci是計算機軟體配置項(compute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item)簡稱,在軟體設計文檔中經常用到。
配置與配置項
在配置管理中,「配置」和「配置項」是重要的概念,「配置」是在技術文檔中明確說明並最終組成軟體產品的功能或物理屬性。因此「配置」包括了即將受控的所
有產品特性,其內容及相關文檔,軟體版本,變更文檔,軟體運行的支持數據,以及其他一切保證軟體一致性的組成要素,相對與硬體類配置,軟體產品的「配置」
包括更多的內容並具有易變性。
受控軟體經常被劃分為各類配置項(configuraion
items,
cis),這類劃分是進行軟體配置管理的基礎和前提,cis是邏輯上組成軟體系統的各組成部分。比如一個軟體產品包括幾個程序模塊,每個
程序模塊及其相關文檔和支撐數據可能被命名為一個ci。一個系統包括的cis的數目是一個與設計密切相關的問題,關於怎樣將一個軟體系統劃分為不同的
cis將在以下有關章節中闡述,注意如果一個產品同時包括硬體和軟體部分,一般一個ci也同時包括軟體和硬體部分,一個純軟體的ci通常也稱之為軟體配置
項(csci)。本規范的ci一般指csci,軟硬體的配置管理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因為軟體更易於修改,所以軟體配置管理是一個更應該系統化的過程。
基線與基線管理
各cis隨軟體開發活動的進展,會有越來越多的部件進入受控狀態。一般地,軟體開發過程從概念演繹和需求分析開始,然後是設計,各cscis的編碼或寫
作,集成測試,最後是用戶手冊的編寫等。軟體配置管理包括了在軟體生命周期的時間分散點上對各cis進行標識並對對他們的修改進行控制的過程。在一個開發
階段結束或一組功能開發完成後,要對相應的cis進行基線化並形成各類基線。在配置管理系統中,基線就是一個ci或一組cis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時間點上
通過正式評審而進入正式受控的一種狀態,而這個過程被稱為「基線化」。每一個基線都是其下一步開發的出發點和參考點。
每個基線都將接受配置管理的嚴格控制,對其的修改將嚴格按照變更控制要求的過程進行,在一個軟體開發階段結束時,上一個基線加上增加和修改的基線內容形成下一個基線,這就是「基線管理」的過程,因此基線具有以下屬性:
通過正式的評審過程建立
基線存在於基線庫中,對基線的變更接受更高許可權的控制
基線是進一步開發和修改的基準和出發點。
一般地,第一個基線包含了通過評審的軟體需求,因此稱之為「需求基線」,通過建立這樣一個基線,受控的系統需求成為進一步軟體開發的出發點,對需求的變更被正式初始化、評估。受控的需求還是對軟體進行功能評審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