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考什麼
A. 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需要考慮什麼
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需要考慮什麼
不論是何種工程類型,在利用植物進行園林設計時,必須明確各自的設計目的,然後根據需要和實際條件合理選取和組織所需植物下面,我為大家教教園林設計中的植物配置需要考慮的事項,一起來了解吧!
初步設計要考慮不同規格植物的科學搭配
首先要確立大中規格喬木的位置,這是因為植物的配置、特別是大中規格喬木的配置將會對園林設計的整體結構和景觀效果產生最大影響。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較大植物所構成的結構中發揮更具人格化的細膩裝飾作用。
園林設計布局要著眼於植物品種的合理組合
選用落葉植物時,首先考慮其所具有的可變因素,使其通過植物品種的`合理搭配產生獨特的效果。選用針葉常綠植物時,必須堅持“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過於分散。
在一個園林設計布局中,落葉植物和針葉常綠植物的使用,應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關系,後者所佔的比例應小於前者。也可將兩種植物有效組合,使之在視覺上相互補充。
園林設計布局要考慮植物的色彩因素及葉叢類型
葉叢類型可以影響一個園林設計的季節交替關系,以及可觀賞性和協調性。在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組合與其它觀賞性相協調,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態作用。在處理設計所需要的色彩時,應以中間綠色為主、其它色調為輔。
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慮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因為這兩個季節在一年中占據的時間較長。假如在布局中使用夏季為綠色的植物作為基調,那麼絢麗的花色能為一個布局增添活力和興奮感,同時也能吸引觀賞者注意設計的某一重點景緻。
園林設計要考慮植物質地條件
在一個理想的園林設計中,粗壯型、中粗型及細小型三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應按比例大小均衡搭配使用。質地條件不滿足,園林設計也會顯得雜亂無章。
園林設計布局要合理選擇植物的種類或確定其名稱
在選取和布置喬灌木、花草、竹類等植物時,應有一種普通種類的植物,並以其數量優勢而佔主導地位,從而確保園林設計布局的統一性。
;B. 園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則有哪些
園林中植物的配置原則有,生態化原則,垂直化原則,鄉土化原則,生物多樣化原則,層次化原則,經濟化原則,適地適性化原則。
生物多樣性。在植物配置時,應該尊重自然中所具有的生物多樣性,提高城市景觀生態系統穩定性減少護養成本和化學葯劑的使用,盡量不要出現單個種群的成群形式,應該多種植物相互融合在一起來種植,要促進種群和植物之間的拮抗作用,使它們相互作用,相互生長。
經濟化原則,植物布局作為觀賞物,還應該充分發揮它的效果。以植被的效果來增加經濟效益。
C. 我是本科園林專業的學生,以後想從事植物配置的工作,讀研的話應該考什麼專業呢是植物方向還是設計方向
是設計方向,然後在植物分類方面再自己多學習加強,如果可以再多了解些園林方面的政策法規,現在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嘛~
D. 園林植物的植物搭配
園林植物是園林工程建設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優劣直接影響到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園林植物配置不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藝術性,力求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效果,從而
使生態、經濟、社會三者效益並舉。結合自身多年工作實踐,我認為園林植物配置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確立生態園林的概念。
美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園林「擬自然」探索,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生態園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經驗。因為人類對環境破壞加劇,嘗盡自身帶來的惡果。於是,保護地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同呼聲,生態學應運而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應時而出。園林作為自然科學的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項創造環境、改造環境的工作。首先園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長的自身規律及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學配置,使各類植物喜陽耐陰,喜濕耐旱,各重其所。喬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綠、落葉、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常說的「師法自然」,具體到園林植物生態配置,筆者認為應該重視以下幾點:
根據立地條件,結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點和對環境要求來安排,使各種植物都能生長並生長得好。不能盲目引進推廣外地園林植物,而應注重開發和應用鄉土植物。廣場色塊風、木蘭科植物風,一定程度上違背自然規律,應謹慎對待。
地球上多數自然群落不是由單一的植物區系所組成的,而是多種植物與其他生物的組合。符合自然規律和風貌的園林建設,必須重視生物多樣性。從某種意義上講,重視園林植物多樣性是一個模擬和創建自然生態系統的過程。如果植物種群單一,在生態上是貧乏的,在景觀上也是單調的。園林植物配置注意喬、灌、草結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穩定性,也有利於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間,葉面積指數增加,也能提高生態效益,有利於提高環境質量。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應遵循美學原理,重視園林的景觀功能。在遵循生態的基礎上,根據美學要求,進行融合創造。不僅要講求園林植物的現時景觀,更要重視園林植物的季相變化及生長的景觀效果,從而達到步移景異,時移景異,創造「勝於自然」的優美景觀。具體到園林植物景觀配置,筆者認為應掌握以下幾點:
1.重視植物多樣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態,豐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單群結合。
自然界植物並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園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種方式。這樣不僅欣賞孤植樹的風姿,也可欣賞到群植樹的華美。
3.注意不同園林植物形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根據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態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間不能造成視角上的抵觸,也不能與其他園林建築及園林小品在視角上相抵觸。
4.注意園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與周圍環境相融合。
如歲寒三友松、竹、梅在許多文人雅士私家園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則多栽於陵園中。總之,園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的同時,還應結合遵循美學原理。但應先生態,後景觀的原則,換句話,師法自然是前提,勝於自然是從屬。
另外園林植物配置還可以根據需要結合經濟性、文化性、知識性等內容,擴大園林植物功能的內涵和外延,充分發揮其綜合功能,服務於人類。
園林綠化觀賞效果和藝術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園林植物的選擇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葉、樹型的搭配,隨便栽上幾株,就會顯得雜亂無章,景觀大為遜色。另一方面,園林花卉植物花色豐富,有的花卉品種在一年中僅一次特別有觀賞價值,或者開花期,或者結果期。如銀杏,僅在秋季葉子橙黃色時顯行十分顯眼;紫荊在春季不僅枝條而且連樹干在葉芽開放前為紫色花所覆蓋,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還有的種類一年中產生多次觀賞效果,如七葉樹的春花和秋季的黃色樹冠均富有觀賞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黃色花,秋季有橙紅色果;還有實際上具有常年開花效果的雲杉、檜柏等常綠針葉樹。因此,應從不同園林植物特有的觀賞性考慮園林植物配置,以便創造優美、長效的花卉風景。 觀花和觀葉相結合
觀賞花木中有一類葉色漂亮、多變的植物,如葉色紫紅的紅葉李、紅楓,秋季變紅葉的槭樹類,變黃葉的銀杏等均很漂亮,和觀花植物組合可延長觀賞期,同時這些觀葉樹也可作為主景放在顯要位置上。就是常綠樹種也有不同程度的觀賞效果,如淡綠色的柳樹、草坪, 淺綠色的梧桐,深綠色的香樟, 暗綠色的油松、雲杉等,選擇色度對比大的種類進行搭配效果更好。
注意層次
分層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藝術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葉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層次更加豐富。如1米高的黃楊球、3米高的紅葉李、5米高的檜柏和10米高的楓樹進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層排列,構成綠、紅、黃等多層樹叢。不同花期的種類分層配置,可使觀賞期延長。
配置植物的季節性
避免單調、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錦, 夏季綠樹成蔭,秋季葉色多變,冬季銀裝素裹,景觀各異,近似自然風光,使遊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變化,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按季節變化可選擇的樹種有早春開花的迎春、桃花、榆葉梅、連翹、丁香等;晚春開花的薔薇、玫瑰、棣棠等;初夏開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種草花等;秋天觀葉的楓香、紅楓、三角楓、銀杏和觀果的海棠、山裡紅等; 冬季翠綠的油松、檜柏、龍柏等。總的配置效果應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綠,即所謂「春意早臨花爭艷,夏季濃蒼翠不蕭條」的設計原剛。在林木配置中, 常綠的比例佔1/3——1/4較合適, 枝葉茂密的比枝葉少的效果好,闊葉樹比針葉樹效果好,喬灌木搭配的比只種喬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無草坪的效果好, 多樣種植物比純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選用一些葯用植物、果樹等有經濟價值的植物來配置,使遊人來到林木蔥蔥、花草繁茂的綠地或漫步在林蔭道上,但覺滿目青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草本彌補木本不足
木綉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櫻花樹下配萬壽菊和偃柏,可達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園林植物配置應在色澤、花型、樹冠形狀和高度、植物壽命和生長勢等方面相互協調。同時,還應考慮到每個組合內部植物構成的比例,及這種結構本身與游覽路線的關系。 設計每個組合還應考慮周圍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幾個組合之間的關系。 小檗和芍葯
這個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葯組成,淡綠色的小檗和暗綠色的三裂芍葯形成一個協調的色調。這個組合總花期近兩個月,夏季可欣賞芍葯美麗的葉色,秋季欣賞小檗的紅葉紅果。本組合適用於開闊的綠地花壇。
芍葯和綉線菊
該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組成, 由開花美麗和葉色美麗的植物相結合,很富有觀賞性,總花期一個半月。秋季,它們的葉子均染上紅色,令人喜愛。這個組合適合於作復雜植物配置結構中的低層植物群落。
槭樹和小檗
該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環繞高達4米的槭樹林栽植,形成三層觀賞結構,欣賞灌木的葉色和樹冠形狀。這個組合長期保持穩定,槭樹和 子的深綠色葉子同小檗的淡綠色葉子形成美麗的對照。總花期近一個月,秋季槭樹翅果紅色、葉黃色、 子果實變成深紫色,落葉前仍垂掛著直到霜降前還裝飾著灌木。這個組合適用於林緣地帶,作為獨立結構或高於喬木的補充組合。
丁香和綉線菊
綉線菊環繞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層花,其白花可作為一個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觀賞性,花期近一個月。該組合長期保持穩定,可在開闊地上構成獨立的群落。
丁香品種組合
多個品種的丁香組合,總花期可達一個半月。可配置於林緣或建築物牆旁,在開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時灌叢間要留有空間。
綉線菊和雛菊
欣賞花期從春到夏長達三個月,可使用於林緣的飾邊群體。
月季品種組合
該群體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曠地、道路交叉處群植物效果很好。
茶條槭和衛矛
這是一組灌木組合, 總花期一個多月。莢 的紅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黃櫨形成美麗的紫玫瑰色圓錐花序,衛矛在秋季懸掛著果實,茶務槭在深秋紅葉艷麗,構成了一個美麗的景觀。可在景區中列種或與高幹喬木保持不太大的種植距離。
雲杉和檜柏
這是常綠針葉植物的組合。 雲杉環繞檜柏種植,適用於公園正門和平坦場地的裝飾,形成灰綠與墨綠的單色調。
雲杉和月季
雲杉深灰色的葉子和月季的紅花組成十分鮮艷的對比色調。
E. 園林景觀設計的植物配置方法有哪些
園林景觀設計地質條件
園林設計要考慮植物地質條件:在一個理想的園林設計中,粗壯型、中粗型及細小型三種不同類型的植物應按比例大小均衡搭配使用。地質條件不滿足,園林設計也會顯得雜亂無章。園林景觀設計植物搭配
園林設計要考慮不同規格植物的科學搭配:首先要確立大中規格喬木的位置,這是因為植物的配置將會對園林設計的整體結構和景觀效果產生大影響。較矮小的植物只是在較大植物所構成的結構中發揮更具人格化的細膩裝飾作用。園林景觀設計組合合理
園林設計布局要著眼於植物品種的合理組合:選用落葉植物時,首先考慮其所具有的可變因素,使其通過植物品種的合理搭配產生獨特的效果。選用針葉常綠植物時,必須堅持「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在不同的地方群植以免過於分散。在一個園林設計布局中,落葉植物和針葉常綠植物的使用,應保持一定比例和平衡關系,後者所佔的比例應小於前者。也可將兩種植物有效組合,使之在視覺上相互補充。園林景觀設計合理選擇
園林設計布局要合理選擇植物的種類或確定其名稱。在選取和布置喬灌木、花草、竹類等植物時,應有一種普通種類的植物,並以其數量優勢而佔主導地位,從而確保園林設計布局的統一性。園林景觀設計植物類型
園林設計布局要考慮植物的色彩因素及葉叢類型。葉叢類型可以影響一個園林設計的季節交替關系,以及可觀賞性和協調性。在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組合與其它觀賞性相協調,可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態作用。在處理設計所需要的色彩時,應以中間綠色為主、其它色調為輔。而在一年四季的植物色彩配置方面,要多考慮夏季和冬季的植物色彩,因為這兩個季節在一年中占據的時間較長。假如在布局中使用夏季為綠色的植物作為基調,那麼絢麗的花色能為一個布局增添活力和興奮感,同時也能吸引觀賞者注意設計的某一重點景緻。
F. 園林專業的學生考研,手繪基礎很差,想考植物配置一類的,或者考試不考手繪的,請問都有哪些學校。
可以考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這個專業很多農林院校都有的,比較好的是北京林業大學,其次還有哦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主要看你想研究什麼方向的了,還有就是你想去北方的學校還是南方的學校~~這個專業近幾年挺熱門~~考的人很多~
G. 園林專業植物配置方面的相關證書有哪些可以考的
沒什麼好的證書:
有個花卉資格證書及花卉園藝工。這個可以考,有中級和高級的
H. 園林植物的配置應考慮哪些方面
一適地適樹
各種園林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光照、溫度、水分、空氣等環境因子都有不同的要求。在植物配置時,首先要滿足植物的生態要求,使植物正常生長,並保持一定的穩定性,這就是通常所講的適地適樹。即根據立地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或者通過引種馴化或改變立地生長條件,達到適地適樹的目的。其次要合理配置。在平面上要有合理的種植密度,使植物有足夠的營養空間和生長空間,從而形成較為穩定的群體結構。一般應根據成年樹木的冠幅來確定種植點的距離,為了在短期內達到配置效果,可適當加大密度。在豎向設計上也要考慮植物的生物特性,注意將喜光與耐蔭、速生與慢生、深根性與淺根性等不同類型的植物合理的搭配,在滿足植物生態條件下創造穩定的植物景觀。如香港海洋公園內高大的散尾葵與低矮、耐蔭的合果芋、彩葉草相配置,形成一種穩定的熱帶植物景觀。
二功能要求
不同的園林綠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植物的配置應考慮到綠地的功能,起到強化和襯托的作用。如對於紀念性的公園、陵園,要突出它的庄嚴肅穆的氣氛,在植物選擇上可用松柏類等常綠、外形整齊的樹種以喻流芳百世、萬古長青。對於有遮陽、吸塵、隔音、美化功能的行道樹則要求選擇樹冠高大、葉密蔭濃、生長健壯、抗性強的樹種。對於兒童樂園、小游園性質的綠地,可選用姿態優美、花繁葉茂、無毒無刺的花灌木,採用自然式配置方式,生動活潑。因此,對於不同的綠地,選擇植物時首先要考慮其性質,盡可能滿足綠地的功能要求。
三景觀需求
園林綠地不僅有實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的景觀,給人以視覺、聽覺、嗅覺上的美感,屬於藝術美的范疇,在植物配置上也要符合藝術美的規律,合理地進行搭配,最大程度地發揮園林植物「美」的魅力。如香港海洋公園一景中,水、霧、植物組成一幅動態畫面。
1.因地制宜
不同的綠地、景點、建築物性質不同,功能不同,在植物配置時要體現不同的風格。公園、風景點要求四季美觀,繁花似錦,活潑明快,樹種要多樣,色彩要豐富。寺院、碑刻、古跡則求其庄嚴、肅穆,配置樹種時必須注意其體形大小、色彩濃淡,要與建築物的性質和體量相適應,輕快的廊、亭、榭、軒,則宜點綴姿態優美、絢麗多彩的花木,使景色明麗動人。
2.因時制宜
植物是有生命的園林構成要素,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形態不斷發生變化,從幼小的樹苗長成蒼天大樹,歷經數十年甚至上百年。在一年之中,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季相特點,從而引起園林景觀的變化。因此,在植物配置時既要注意保持景觀的相對穩定性,又要利用其季相變化的特點,創造四季有景可賞的園林景觀。為了達到植物配置的設計要求,在樹種選擇上就要充分考慮其今後可能形成的景觀效果,通常採用的方法是速生樹種與慢生樹結合種植,成形快,並為今後發展留有餘地。首先要根據設計意圖做好統一的季相構圖,先進行分區,分成春、夏、秋、冬四景區,每一景區通過一二種植物的季相變化來突出某一季節的景觀。如揚州個園利用不同季節的觀賞植物,配以四季假山,構成具有季相變化的時序景觀。即在個園中春梅翠竹,配以筍石,寓意春景;夏種槐樹、廣玉蘭,配以太湖石,構成夏景;秋栽楓樹、梧桐,配以黃石,構成秋景;冬植蠟梅、南天竹,配以宣石和冰紋鋪地,構成冬景。並把四景分別布置在游覽路線的四個角落,從而在咫尺庭院中創造了四季變化的景觀序列。在重點景區或景點,既要突出主要的觀賞植物,也要考慮四季變化,配置一些其他的植物,做到四時有景,多方景勝,避免景色單調。
3.因材制宜
園林植物的觀賞特性千差萬別,給人的感受亦有區別。配置時可利用植物的姿態、色彩、芳香、聲響方面的觀賞特性,根據功能需求,合理布置,構成觀形、賞色、聞香、聽聲的景觀。如龍柏、雪松、銀杏等植物,形體整齊、聳立,以觀形為主;櫻花、梅花、紅楓等以賞其色為主;白蘭、桂花、含笑等是聞其香。「萬壑松風」、「雨打芭蕉」等主要是聽其聲。如蘇州掘政園在「聞木樨香榭」景點四周種植桂花,每當花開時節,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構成觀景、賞花、聞香的極佳景緻。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創造園林意境,是我國古典園林中常用的傳統手法。如把松、竹、梅喻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比為「四君子」,這都是運用園林植物的姿態、氣質、特性給人的不同感受而產生的比擬聯想,即將植物人格化,從而在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創造出無限的意境。如揚州個園,是因竹之葉形似「個」字而得名。園中遍植竹子,以示主人之虛心有節、剛直不阿的品格。如蘇州拙政園內種植海棠、白玉蘭、桂花等以寓「金玉滿堂春富貴」之意。
四經濟要求
隨著城市園林綠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園林植物的配置要求也相應提高,過去由雪松、龍柏、廣玉蘭一統天下的景觀正逐漸被各類多姿多彩的園林樹種所替代,但也造成綠地建設費用節節上漲,為了解決好此類矛盾,一方面盡量選用鄉樹種,適應性強,苗木易得,又可突出地方特色。如南京梅花山的梅花,棲霞山的紅楓,玄武湖的荷花,都較好地體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我國是一個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各地區都有獨具特色的鄉土樹種,若能善於利用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在植物配置方面就會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在重要的景點和建築物的迎面處,可配置一些名貴的樹種,充分發揮植物的觀賞價值。還可種植一些觀果、觀葉的經濟林果,如柿樹、銀杏、枇杷、楊梅、薄殼山核桃等,使觀賞性與經濟效益有機地結合起來。
I. 辦公空間的植物在配置時有哪些因素需要考慮的
馬沃傢具認為,植物已成為現代辦公空間不可或缺的物品,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綠色、環保、人文的辦公空間設計理念下,綠色植物的作用不容小視,不僅能夠改善優化辦公環境,而且能夠帶來生態感;同時,植物的配置應考慮尺度、特徵、構圖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