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內包含哪些基本配置
1. 電腦主機有哪些硬體配置組成 電腦主機有幾部分組成
1、CPU,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運算核心及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時運算,釋放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數據,CPU的好壞很大程度決定了電腦的配置和性能
2、內存條。內存是內部存儲器,在開機時進行數據存儲,關機後存儲的數據消失。體積小,速度快,為用戶提供存儲空間
3、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也一樣用來存儲數據。斷電後數據不會消失
4、顯卡。顯卡主要作用是對顯示屏進行顯示控制的作用,顯卡通過計算,將數據轉換為可以顯示的數字或信號,傳輸到顯示屏上
5、主板,主板是固定在機箱上的,主要用於連接各個模塊,從而實現功能
6、電源。電源是將市電220V轉化為低直流電,為電腦主機提供電源
7、光碟機。主要作用用於讀取光碟,安裝系統
2. 電腦主機里有哪些配置每個都有些什麼作用
主機:主機從外觀看是一個整體,但打開機箱後,會發現它的內部由多種獨立的部件組合而成。
下面介紹一下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
(1)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2)
主板: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3)
CPU:CPU(Central
Pre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其功能是執行算,邏輯運算,數據處理,傳四捨五入,輸入/輸出的控制電腦自動,協調地完成各種操作。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
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4)
內存:內存又叫內部存儲器(RAM),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5)
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並機,都不會丟失。
(6)
音效卡:音效卡是組成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一個硬體設備,其作用是當發出播放命令後,音效卡將電腦中的聲音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到音箱上發出聲音。
一般集成在主板上。
(7)顯卡:顯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其作用是負責將CPU送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顯示器識別的模擬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8)
數據機:數據機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時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電腦上處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
很少有了
(9)
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充當電腦與網線之間的橋梁,它是用來建立局網的重要設備之一。
(10)
軟碟機:軟碟機用來讀取軟盤中的數據。軟盤為可讀寫外部存儲設備。
現在很少有了。
(11)
光碟機:光碟機是用來讀取光碟中的設備。目前以DVD為主,容量約為4.7G。
3. 電腦主機包括哪些東西
主機內一般包括的硬體有:
主板
CPU
內存
硬碟
顯卡(也有叫顯示適配器的,有很多集成在主板上的,但集成的必竟沒有獨立的好,個人感覺。)
有以上五樣,基本可以稱其為一台微機(微型計算機),因為基本功能已經具備。
現在一般人都會選擇多媒體電腦,可以再選的配置設備有:
光碟機(可選CD,DVD,CD-RW,DVD-RW等)
音效卡(現在很多已經集成於主板,如果對聲音要求較高,建議還是買獨立音效卡好。)
如果需要上網,可以選擇的設備有:
網卡(也有叫網路適配器的,一般用於連接區域網或寬頻連接,多數主板都會集成這東西。)
MODEM(數據機,一般用於電話線拔號上網,現在很少有人選擇這種上網方式,這東西也有外置的)
4. 台式機主機有哪些配件組成
電腦主機是電腦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台式機主機有哪些配件組成,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台式機主機有哪些配件組成
1、機箱(必備)
機箱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就是主機的外殼,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電磁輻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現在的高配機箱具有防輻射、防塵、加強散熱、靜音等多中功能。但由於機箱不像CPU、顯卡、主板等配件能迅速提高整機性能,所以在DIY中一直不被列為重點考慮對象。但是機箱也並不是好無作用,一些用戶買了雜牌機箱後,因為主板和機箱形成迴路,導致短路,使系統變得很不穩定。
2、電源(主機供電系統,沒有電源計算機將無法工作)
計算機屬於弱電產品,也就是說部件的工作電壓比較低,一般在正負12伏以內,並且是直流電。而普通的市電為220伏(有些國家為110伏)交流電,不能直接在計算機部件上使用。因此計算機和很多家電一樣需要一個電源部分,負責將普通市電轉換為計算機可以使用的電壓,一般安裝在機箱內部。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工作電壓非常低,並且由於計算機工作頻率非常高,因此對電源的要求比較高。目前計算機的電源為開關電路,將普通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再通過斬波控制電壓,將不同的電壓分別輸出給主板、硬碟、光碟機等計算機部件。
3、主板(承載和連接主機各個配件的主體)
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計算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4、CPU(中央處理器,計算機的大腦,負責數據運算,是計算機的核心硬體。)
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一塊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主要包括運算器(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和控制器(CU,Control Unit)兩大部件。此外,還包括若干個寄存器和高速緩沖存儲器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系的數據、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它與內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合稱為電子計算機三大核心部件。
5、內存(存儲主機調用文件,不可缺少。)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目前計算機內存普遍已經採用DDR3代,單條容量都在2GB以上,DDR4代內存也即將問世。
6、硬碟(計算機數據的存儲設備,負責存放文件、音樂、視頻、文檔等等)
我們所有長期存儲的數據都存儲在硬碟上,比如電影,音樂,軟體,游戲等等,而那些計算機臨時需要的文件都在內存中,硬碟就相當於我們的倉庫,所有數據的存放都需要硬碟,硬碟也是計算機的核心硬體之一,沒有硬碟,計算機將無法工作(無盤工作站除外)。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7、音效卡(主板都有集成音效卡,部分行業需要專門處理計算機音效,就需要獨立音效卡)
音效卡的基本功能是把來自話筒、磁帶、光碟的原始聲音信號加以轉換,輸出到耳機、揚聲器、擴音機、錄音機等聲響設備,或通過音樂設備數字介面(MIDI)使樂器發出美妙的聲音。
8、顯卡(計算機最重要的硬體之一,承擔著圖像的處理作用)
顯卡全稱顯示介面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稱為顯示適配器(Video adapter),顯示器配置卡簡稱為顯卡,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顯卡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
沒有顯卡(沒有獨立顯卡也沒有核心顯卡),計算機將無法啟動,目前大多數平台都有集成顯卡,而集顯又多用在移動平台(筆記本)。
9、網卡(聯網設備,沒有網卡將無法和其他計算機聯機)
計算機與外界區域網的連接是通過主機箱內插入一塊網路介面板(或者是在筆記本電腦中插入一塊PCMCIA卡),但是現在絕大多數主板都有集成網卡設備,也就是我們插網線的地方。網路介面板又稱為通信適配器或網路適配器(Win7系統就能見到這個詞語)(network adapter)或網路介面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但是現在更多的人願意使用更為簡單的名稱「網卡」。
網卡也分為集成網卡和獨立網卡,按速率來也分為百兆網卡(100Mbps)、千兆網卡(1,000Mbps)、萬兆網卡(10,000Mbps)。
10、光碟機(光碟機用來讀取CD,VCD和DVD光碟)
光碟機用來讀寫CD、VCD等等光碟內容,也是台式機和筆記本電腦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部件。
11、軟碟機(早期計算機都有軟碟機,現在已經徹底淘汰)
軟盤驅動器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軟碟機,英文名稱叫做「floppy disk drive」,它是讀取3.5英寸或5.25英寸軟盤的設備。現今最常用的是3.5英寸的軟碟機,可以讀寫1.44MB的3.5英寸軟盤,5.25英寸的軟盤已經淘汰,很少會見到。
12、散熱系統(如CPU風扇、機箱散熱器)
散熱其系統主要是對電腦的一些高溫部件進行降溫,如CPU、顯卡、電源等,這些硬體在工作時會產生高達幾百攝氏度的高溫,如果溫度過高,計算機將無法正常工作,出現死機、藍屏等故障。
5. 主機箱都包括哪些配件
主機箱卻是很多種硬體組成,如:cpu、硬碟、主板、顯卡、內存、光碟機、電源。 CPU是整個計算機的運算和控制核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因特爾(intel)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基本的輸入輸出系統)、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顯卡全稱顯示介面卡(Video card,Graphics card),又稱為顯示適配器(Video adapter),顯示器配置卡簡稱為顯卡,是個人電腦最基本組成部分之一。顯卡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民用顯卡圖形晶元供應商主要包括AMD(ATI)和Nvidia(英偉達)兩家。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晶元、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光碟機,電腦用來讀寫光碟內容的機器,是台式機里比較常見的一個配件。隨著多媒體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光碟機在台式機諸多配件中的已經成標准配置。目前,光碟機可分為CD-ROM驅動器、DVD光碟機(DVD-ROM)、康寶(COMBO)和刻錄機等。
6. 電腦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電腦整體來說分為:顯示器,主機,外接設配(滑鼠鍵盤等)。
一,顯示器
1. 鍵盤:主要有機械鍵盤,塑料薄膜式鍵盤,導電膠式鍵盤,無接點靜電電容鍵盤四種
2. 滑鼠:主要有滾球滑鼠,光電滑鼠,無線滑鼠等、
3. 其他:列印機,攝像機,麥克風,傳真機,音響等。
7. 電腦配置都有哪些
電腦的配置,是衡量一台電腦性能高低的標准。那麼電腦配置都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解答。 1、 一台台式機一般分為主機,顯示器和外設。 2、 主機包括:CPU、主板、內存、顯卡、硬碟、光碟機、音效卡、電源、散熱器、機箱這幾樣,不過現在一般音效卡都在主板上集成的,有的主板上也集成的有顯卡。 3、 外設包括:滑鼠、鍵盤、手寫板、列印機、掃描儀、移動硬碟、U盤等等。 以上的就是關於電腦配置都有哪些的內容介紹了。8. 計算機主機由哪幾個部分構成,他們的主要性能是什麼
主要有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1、CPU:中央處理器,是電腦的運算核心及控制中心,主要功能時運算,釋放電腦指令以及處理電腦軟體中的數據,CPU的好壞很大程度決定了電腦的配置和性能。
2、內存條:內存是內部存儲器,在開機時進行數據存儲,關機後存儲的數據消失。體積小,速度快,為用戶提供存儲空間。
3、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也一樣用來存儲數據。斷電後數據不會消失。
4、顯卡:顯卡主要作用是對顯示屏進行顯示控制的作用,顯卡通過計算,將數據轉換為可以顯示的數字或信號,傳輸到顯示屏上。
5、主板:主板是固定在機箱上的,主要用於連接各個模塊,從而實現功能。
(8)主機內包含哪些基本配置擴展閱讀
計算機屬於弱電產品,也就是說部件的工作電壓比較低,一般在正負12伏以內,並且是直流電。而普通的市電為220伏(有些國家為110伏)交流電,不能直接在計算機部件上使用。因此計算機和很多家電一樣需要一個電源部分,負責將普通市電轉換為計算機可以使用的電壓,一般安裝在機箱內部。
計算機的核心部件工作電壓非常低,並且由於計算機工作頻率非常高,因此對電源的要求比較高。目前計算機的電源為開關電路,將普通交流電轉為直流電,再通過斬波控制電壓,將不同的電壓分別輸出給主板、硬碟、光碟機等計算機部件。
9. 一台計算機的基本硬體配置有哪些
一台計算機的基本硬體配置有哪些?
1、主機板:主機板是一塊整合電路板,裝置通過主機板連線。
2、CPU:用來進行運算和控制計算機,安插在主機板上。
3、記憶體條:記憶體條是用來臨時儲存資料的,同樣安插在主機板上。
4、硬碟驅動器:用來儲存各項資料如檔案等。
5、光碟驅動器:用來讀取光碟資料。硬碟驅動器和光碟驅動器是最主要的外部儲存器。
5、擴充套件電路板:主要有顯示卡、音效卡、網路卡和電視卡,安裝在主機板的插槽上。顯示卡、音效卡和網路卡分別用於顯示影象。
7、顯示器:顯示器分為CRT映象管顯示器。
1.了解電腦的基本組成
一般我們看到的電腦都是由:主機(主要部分)、輸出裝置(顯示器)、輸入裝置(鍵盤和滑鼠)三大件組成。而主機是電腦的主體 ,在主機箱中有:主機板、CPU、記憶體、電源、顯示卡、音效卡、網路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
從基本結構上來講,電腦可以分為五大部分:運算器、儲存器、控制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2. 了解電腦系統 電腦系統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大部分,硬體相當於人的身體,而軟體相當於人的靈魂。
而硬體一般分為主機和外部裝置,主機是一台電腦的核心部件,通常都是放在一個機箱里。而外部裝置包括輸入裝置(如鍵盤、滑鼠)和輸出裝置(如顯示器、印表機)等。
軟體一般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
3.組裝一台電腦需要選購哪些基本部件
1、機箱,一般電腦的主要零件都放在這里。
2、顯示器,用來看電腦的工作過程,要不然,你都不知道電腦究竟在做什麼。
3、鍵盤和滑鼠,向電腦輸入有用的命令,讓它去為我們工作。
4、主機板,這是一塊很重要的東西,雖然它長得有點「丑」,這里是決定你這台電腦效能的重要零件之一哦。
5、記憶體,當電腦工作時,電腦會在這里存上儲存資料,相當於人的記憶。
6、CPU,也稱中央處理器,是電腦運算和控制的核心。
7、顯示卡,電腦通過這個玩意傳送給顯示器。
8、音效卡,電腦通過這個玩意傳送聲音給音箱的哦。
9、硬碟,平常人們常說我的硬碟有多少G多少G,是指這個硬碟的容量,而G數越多能裝的東西便越多。
10、軟碟機,就是插軟盤的玩意,現在一般都用3.5英寸的,古老年代用5.25英寸的,現在我們去買人家都不賣了。
11、光碟機,聽CD當然少不了這個,還有有時候你要安裝某些軟體都是在光碟上的,所以這個用處大大。
12、電源,主要用於將220V的外接電源轉換為各種直流電源,供電腦的各個部件使用
4. 如何評價一台電腦的好和壞
當然,一台電腦的好壞,是要從多方面來衡量的,不能僅看其中某個或者幾個效能指標。而一般評價一台電腦的好壞的效能指標有如下幾種:
1、CPU的型別和時鍾頻率
這是電腦最主要的效能指標,它決定了一台電腦的最基本效能。
以前我們常說的286、386、486、586、686等就是按CPU的型號來叫的。
時鍾頻率是一台電腦按固定的節拍來工作的一種衡量方法吧,又稱為主頻,時鍾頻率越高,時鍾周期就越短,它執行指令所需要的時間便越短,運算速度就越快。
2、記憶體的容量
記憶體的單位是MB,平常人們總說我的記憶體有多少多少MB就是指這個,如32MB、64MB、128MB、256MB等,一台電腦,它的記憶體容量越大,則電腦所能處理的任務可以越復雜,速度也會越快。
3、外部裝置的配置情況
高檔電腦一般都有軟好的顯示器、鍵盤、滑鼠、音箱等等。
4、執行速度
一台電腦的執行速度主要是由CPU和記憶體的速度所決定的。
5、匯流排型別
匯流排位數越多,機器效能越高。
6、相容性
是否具有廣泛的相容性,包括能否執行所有電腦上開發的各種應用軟體和接受電腦各類擴充套件卡。
5. 常見的重要電腦英語及其縮寫
轉自Inter
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計算機、個人電腦,又稱微型計算機或微機。
NC: Neork Computer,網路計算機。
MPC: Multimedia Personal Computer,多媒體個人電腦。
MMX: 是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體擴充套件)的縮寫,是第六代CPU晶片的重要特點。MMX技術是在CPU中加入了特地為視訊訊號(Video Signal),音訊訊號(Audio Signal)以及影象處理(Graphical Manipulation)而設計的57條指令,因此,MMX CPU極大地提高了電腦的多媒體(如立體聲、視訊、三維動畫等)處理功能。
Intel Pentium 166MHz MMXTM: Intel Pentium是英特爾(Intel)公司生產的「奔騰」CPU。意為「Registered」(注冊商標)。166MHz指CPU時鍾頻率,MHz即Mega Hertz的縮寫。MMXTM中的TM是「Trade Mark」的簡寫,意為「注冊商標」。
OOP: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所謂「物件」就是一個或一組資料以及處理這些資料的方法和過程的集合。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面向過程程式設計,它大大地降低了軟體開發的難度,使程式設計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是當今電腦程式設計的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28VGA: 28是指彩色顯示器上的黃光網點間距(點距),點距越小的顯示器,影象就越細膩、越好,這是因為彩色螢幕上的每個像點都是由一組紅、綠、藍光匯聚而成的,由於在技術上三束光還不能100%地匯聚在一點上,因此會產生一種黃光網點的間隔,這種間隔越小,螢幕上顯示的影象越清晰。VGA是Video Graphics Array(視訊圖形陣列)的縮寫。
FAT:Allocation Table,檔案分配表,它的作用是記錄硬碟中有關檔案如何被分散儲存在不同扇區的資訊。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的簡稱,美國環境保護署。EPA於1992年宣布了「能源之星」(Energy Star)計劃,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只要啟動電腦,過不了幾秒鍾就能見到螢幕上出現「能源之星」的標志。能源之星的目標是當電腦系統的各個部件不活動時自動進入低功耗狀態,當部件的能動性恢復(即當鍵盤、滑鼠等被使用)時,電腦系統自動回到完全清醒的狀態。對於符合能源之星規范的產品,EPA將發給能源之星標志「EPA POLLUTION PREVENTER」,意為「美國環境保護署認可的防污染的節能產品」。
IC卡:Intelligent Card,智慧卡。
ATX:一種新的電腦機箱、主機板、電源的結構規范。
IDE:積體電路裝置或智慧磁碟裝置。
DLL:Dynamic Link Library,動態連結庫。
KB:Kilo Byte,KB表示千位元組。K=Kilo,構詞成分,表示「千;千米;公斤;公里」。B=Byte,意為「位元組」,是電腦中最小存貯單位(一個位元組可以存貯一個英文字母,每兩個位元組可以存放一個漢字)。
MB:Mega Byte,MB表示兆位元組。M=Mega,構詞成分,表示「兆;百萬」。
GB:Giga Byte,GB表示千兆位元組。G=Giga,構詞成分,表示千兆;十億」。
CAI:Computer-Asisted Instruction或Computer-Aided Instruction,計算機輔助教學。它將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最受歡迎的教學手段。
CAD:Computer-Aided Design,計算機輔助設計。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國際標准化組織。ISO於1987年推出有關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ISO 9000系列國際標准,於1994年又釋出了經過修訂的標准。其中,構成ISO 9000系列標準的主要標准分別是:1.ISO 9000-1:1994《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標准—第一部分:選擇和使用指南》。2.ISO 9001:1994《質量體系—設計、開發、生產、安裝和服務的質量保證模式》。3.ISO 9002:1994《質量體系—最終檢驗和試驗的質量保證模式》。
3DS或3D Studio: Three Dimension Studio,三維攝影室。是美國Autodesk公司推出的一套多功能三維動畫軟體,集實體造型、靜態著色和動畫創作於一體,極大地普及了三維造型技術。它能夠與AutoCAD進行圖形資訊交換,利用掃描器輸入圖形,通過VGA與電視轉換介面將動畫輸出至電視或錄影帶。
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又稱投入3D,由空軍模擬飛行裝置演變而來,基本上是利用左、右視覺空間交替變換顯示影象的原理產生立體效果,實際上已超出影象處理的范疇,是綜合光、聲、影象的計算機生成環境,人們能夠像在實際生活中那樣對虛擬環境中的物件進行互動式操作,虛擬現實應用前景極為廣闊。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學字元識別)的縮寫,是指將文字材料通過掃描器輸入作為計算機影象檔案,通過軟體識別為中文或英文內碼,然後進行文書處理。由於手寫體的隨意性太大,目前OCR主要限於印刷文字的識別。目前代表中文OCR識別准確率最高水平的是清華文通公司出品的TH-OCR NT for Windows。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它是為解決眾多的外部裝置與計算機之間的連線問題而出現的。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裝置製造商。
Microsoft OEM: 微軟OEM產品。它是指預安裝在微機上的軟體作業系統,包括Windows98、Windows NT、WorkStation、Windows3.X、MS-DOS。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資訊系統。它廣泛地應用於各行各業,國內最有名的管理資訊系統有「王特MIS」、「雅奇MIS」、「Quick MIS」。
PNP:Plug and Play,即插即用,它是Window98的一個重要技術特性。所謂即插即用是指將符合PNP標準的PC插卡等外圍裝置安裝到電腦時,作業系統自動設定系統結構的技術。這就是說,當用戶安裝新的硬體時,不必再設定任何跳線器開關,也不必用軟體配置中斷請求(IRQ)、記憶體地址或直接儲存器存取(DMA)通道,Windows98會向應用程式通知硬體裝置的新變化,並會自動協調IRQ、記憶體地址和DMA通道之間的沖突。
OLE: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物件連線與嵌入,簡稱OLE技術。OLE不僅是桌面應用程式整合,而且還定義和實現了一種允許應用程式作為軟體「物件」(資料集合和操作資料的函式)彼此進行「連線」的機制,這種連線機制和協議稱為部件物件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簡稱COM。OLE可以用來建立復合文件,復合文件包含了創建於不同源應用程式,有著不同型別的資料,因此它可以把文字、聲音、影象、表格等組合在一起。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樂器數字介面。它是多媒體的基本術語之一,MIDI檔案是用電子樂器如:電子琴、吉它、薩克斯等演奏並錄制下來的,它能在大多數的多媒體計算機聲音卡上播放,即使不去建立自己的MIDI檔案,也可以使用現有的MIDI檔案,作為多媒體演示的背景音樂。MIDI檔案儲存的只是對聲音的描述,依靠聲音卡的合成器(FM或者波形表)來產生人們想聽的真實聲音。
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縮寫,意即「運動影象專家組」,它是多媒體計算機中的一種活動影象及其伴音的壓縮編碼標准,即人們通常所說的MPEG標准。它包括三部分:MPEG音訊、MPEG視訊、和MPEG系統。
6. 常見硬體名和裝置名
轉自INTERNET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又叫中央處理器或微處理器,被喻為電腦的心臟。
RAM:Random Aess Memory,隨機儲存器,即人們常說的「記憶體」。
ROM:Read-Only Memory,只讀儲存器。
EDO:Extended Data Output,擴充資料輸出。當CPU的處理速度不斷提高時,也相應地要求不斷提高DRAM傳送資料速度,一般來說,FPM(Fast Page Model)DRAM傳送資料速度在60-70ns,而EDO DRAM比FPM快3倍,達20ns。目前最快的是SDRAM(Synchronous DRAM,同步動態儲存器),其存取速度高達10ns。
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ess Memory,同步動態隨機儲存器,又稱同步DRAM,為新一代動態儲存器。它可以與CPU匯流排使用同一個時鍾,因此,SDRAM儲存器較EDO儲存器能使計算機的效能大大提高。
Cache:英文含義為「(勘探人員等貯藏糧食、器材等的)地窖;藏物處」。電腦中為高速緩沖儲存器,是位於CPU和主儲存器DRAM(Dynamic Randon Aess Memory)之間,規模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儲存器,通常由SRAM(Static Random Aess Memory靜態儲存器)組成。
CMOS: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ctor的縮寫,含義為互補金氧半導體(指互補金氧半導體儲存器)。CMOS是目前絕大多數電腦中都使用的一種用電池供電的儲存器(RAM)。它是確定系統的硬體配置,優化微機整體效能,進行系統維護的重要工具。它儲存一些有關系統硬體設定等方面的資訊,在關機以後,這些資訊也繼續存在(這一點與RAM完全不同)。開機時,電腦需要用這些資訊來啟動系統。如果不慎或發生意外而弄亂了CMOS中保留的資訊,電腦系統將不能正常啟動。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區域性匯流排( 匯流排是計算機用於把資訊從一個裝置傳送到另一個裝置的高速通道)。PCI匯流排是目前較為先進的一種匯流排結構,其功能比其他匯流排有很大的提高,可支援突發讀寫操作,最高傳輸率可達132Mbps,是資料傳輸最快的匯流排之一,可同時支援多組外圍裝置。PCI不受制於CPU處理器,並能相容現有的各種匯流排,其主機板插槽體積小,因此成本低,利於推廣。
Seagate:美國希捷硬碟生產商。Seagate英文意思為「通往海洋的門戶」,常指通海的運河等。
Quantum:英文含意為「定量,總量」。著名硬碟商標,美國昆騰硬碟生產商(Quantum Corporation)。
Maxtor:「水晶」,美國Maxtor硬碟公司。
LD:Laser Disk,鐳射光碟,又稱鐳射視盤。
CD:Compact Disc,壓縮光碟,又稱鐳射唱盤。
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壓縮光碟-只讀記憶(儲存),又叫「只讀光碟」。
VCD:Video Compact Disc,視訊壓縮光碟,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小影碟」。
DVD:至今有許多人把DVD視為Digital Video Disc(數字視訊光碟)的縮寫,事實上,從1995年9月,索尼/飛利浦和東芝/時代華納兩大DVD開發集團達成DVD統一標准後,DVD的內涵有了很大的變化,它已成了數字通用光碟,即Digital Versatile Disc的英文縮寫。Versatile「通用」的含義表明了DVD用途的多元化,它不僅可用於影視娛樂,還可用於多媒體計算機等領域。目前按其用途可分為5種類型:1計算機用只讀光碟——DVD-ROM;2家用型影音光碟——DVD-Movie;3專供音樂欣賞的DVD Audio;4只寫一次的光碟——DVD-R;5可讀寫多次的光碟——DVD-RAM。
Modem:調變解調器,家用電腦上Inter(國際網際網路)網的必備工具,在一般英漢字典中是查不到Modem這個詞的,它是調制器(MOlator)與解調器(DEMolator)的縮寫形式。Modem是實現計算機通訊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外部裝置。因為計算機的資料是數字訊號,欲將其通過傳輸線路(例如電話線)傳送到遠距離處的另一台計算機或其它終端(如電傳打字機等),必須將數字訊號轉換成適合於傳輸的模擬訊號(調制訊號)。在接收端又要將接收到的模擬訊號恢復成原來的數字訊號,這就需要利用調變解調器。
UPS:為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間斷電源)的英文縮寫。它是伴隨著計算機的誕生而出現的,是電腦的重要外圍裝置之一。UPS是一種含有儲能裝置,以逆變器為主要組成的恆壓恆頻的不間斷電源,用以保護電腦在突然斷電時不會丟失重要的資料。
TFT:有源矩陣彩色顯示器,簡稱TFT顯示器,專用於膝上型電腦。TFT顯示器具有重新整理速度快、色彩逼真、亮度鮮明等優點。此外,它還具有無閃爍、無輻射、無靜電等「綠色電腦」所必需的特點。
CPU,主機板,記憶體.硬碟,機箱0電源.滑鼠鍵盤,顯示器,
顯示卡如果CPU集成了就可以不用.音效卡主機板一般都整合
一台計算機的基本配置有哪些?
主機板,,CPU,,硬碟,,記憶體,,顯示卡,,顯示器,,鼠鍵,,機電,,光碟機,,音響
計算機有哪些基本硬體配置
必不可少的:電源,主機板,CPU,記憶體,顯示卡,硬碟,光碟機,機箱,顯示器,鍵盤,滑鼠(外加裝置不算,如獨立音效卡,獨立網路卡,印表機,掃描器等,都是外加裝置)
每一台計算機有哪些基本硬碟配置
您是指計算機硬體嗎
有CPU、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硬碟
還有周邊的,電源,機箱,光碟機這些
一台計算機的硬體配置常見的有哪些,功能是什麼
CPU
主機板
顯示卡
硬碟
光碟機
機箱
顯示器
滑鼠鍵盤
網路卡
音效卡
至於功能的話,你網路一下吧
影響計算機網速的硬體配置有哪些?
調變解調器(俗稱"貓") 網路卡 網線 路由器 接入介質(ADSL、56K撥號貓是電話線;專線接入是同軸電纜或是光纖;無線接入無接入介質) 交換機 網路接入商的硬體配製(電信 網通等網路接入商的機房整體配製) 以及電腦的整體效能(此項主要影響網路資料傳輸的穩定性 延遲時間及處理時間,從而影響網速)
計算機基本硬體配置清單
CPU Intel 酷睿2四核 Q8200(散) ¥ 850
散熱器 酷冷至尊 冰玲瓏(靜音版) ¥ 60
主機板 微星 P45D3 Neo-F ¥ 799
記憶體 金士頓 2G DDR3 1333 ¥ 285
硬碟 希捷 500GB 7200.12 16M(串列埠/散) 1234 ¥ 350
顯示卡 影馳 9800GT+中將版 1234 ¥ 699
機箱 大水牛 A0707(空箱) ¥ 105
電源 航嘉 多核DH6 ¥ 378
鍵鼠裝 雙飛燕 3100零跳標無線光電套 ¥ 99
合計金額:3625 元
都是一線品牌。
且微星的P45D3 Neo-F支援DD3 1333的記憶體。
最近DDR2 800的記憶體又瘋漲!都已經220大洋還不如拿DDR3?2G記憶體普通使用者應該夠了(我經常用虛擬機器2G都夠),需要的時候可以在加一根組成雙通道。
影馳 9800GT+中將版沒的說,同類產品中數一數二。
其他硬體也都很有價效比。由於預算有限光碟機和其他外設沒加,一般的DVD光碟機大概一百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