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冗餘存儲盤

冗餘存儲盤

發布時間: 2023-02-11 16:51:51

Ⅰ 什麼是獨立冗餘磁碟陣列技術(RAID),簡述RAID 0,RAID 1,RAID 0+1,RAID 5。

RAID定義獨立冗餘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 of lndepen-dent Disk·簡稱(RAID)技術,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987年提出,最初是為了組合小的廉價磁碟宋代替大的昂貴磁碟,同時希望磁碟失效時不會使對數據的訪問受損失而開發出一定水平的數據保護技術。RAID就是一種由多塊廉價磁碟構成的冗餘陣列,在操作系統下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型存儲設備出現。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備份技術,組成磁碟陣列的不同方式成為RAID級別,可以充分發揮出多塊硬碟的優勢,可以提升硬碟速度,增大容量,提供容錯功能夠確保數據安全性,易於管理的優點,在任何一塊硬碟出現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繼續工作,不會受損壞硬碟的影響。
RAID 0 並不是真正的RAID結構,沒有數據冗餘。RAID 0 連續地分割數據並並行地讀/寫於多個磁碟上. 因此具有很高的數據傳輸率, 但RAID 0在提高性能的同時,並沒有提供數據可靠性,如果一個磁碟失效,將影響整個數據。因此RAID 0 不可應用於需要數據高可用性的關鍵應用。

RAID 1 鏡像磁碟陣列.用戶寫入硬碟的數據百分之百地自動復制到另外一個硬碟上。由於對存儲的數據進行百分之百的備份,在所有陣列級別中,RAID 1提供最高的數據安全保障。但由於數據的百分之百備份,備份數據佔了總存儲空間的一半,因而,Mirror的磁碟空間利用率低,存儲成本高。

RAID 0+1 是RAID 0和RAID 1的組合形式,也稱為RAID 10。RAID 0+1是存儲性能和數據安全兼顧的方案。它在提供與RAID 1一樣的數據安全保障的同時,也提供了與RAID 0近似的存儲性能。由於RAID 0+1也通過數據的100%備份功能提供數據安全保障,因此RAID 0+1的磁碟空間利用率與RAID 1相同,存儲成本高。

RAID 5 是一種存儲性能、數據安全和存儲成本兼顧的存儲解決方案。 RAID 5可以理解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為系統提供數據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Mirror高。RAID 5具有和RAID 0相近似的數據讀取速度,只是多了一個奇偶校驗信息,寫入數據的速度比對單個磁碟進行寫入操作稍慢。同時由於多個數據對應一個奇偶校驗信息,RAID 5的磁碟空間利用率要比RAID 1高,存儲成本相對較低。

Ⅱ 磁碟冗餘陣列

樓上已經把RAID的幾種形式給你說的很明白了..我在給你補充一下RAID控制晶元和RAID的做法吧.

主板晶元組RAID控制晶元介紹

Intel南橋晶元ICH5R、ICH6R集成有SATA-RAID控制器,但僅支持SATA-RAID,不支持PATA-RAID。Intel採用的是橋接技術,就是把SATA-RAID控制器橋接到IDE控制器,因此可以通過BIOS檢測SATA硬碟,並且通過BIOS設置SATA-RAID。當連接SATA硬碟而又不做RAID時,是把SATA硬碟當作PATA硬碟處理的,安裝OS時也不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也看不到SATA-RAID控制器,看到的是IDE ATAPI控制器,而且多了兩個IDE通道(由兩個SATA通道橋接的)。只有連接兩個SATA硬碟,且作SATA-RAID時才使用SATA-RAID控制器,安裝OS時需要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安裝ICH5R、ICH6R的RAID IAA驅動後,可以通過IAA程序查看RAID盤的性能參數。

VIA南橋晶元VT8237、VT8237R的SATA-RAID設計與Intel不同,它是把一個SATA-RAID控制器集成到8237南橋內,與南橋里的IDE控制器沒有關系。當然這個SATA-RAID控制器也不見得是原生的SATA模式,因為傳輸速度也沒有達到理想的SATA性能指標。BIOS不負責檢測SATA硬碟,所以在BIOS里看不到SATA硬碟。SATA硬碟的檢測和RAID設置需要通過SATA-RAID控制器自己BootROM(也可以叫SATA-RAID控制器的BIOS)。所以BIOS自檢後會啟動一個BootROM檢測SATA硬碟,檢測到SATA硬碟後就顯示出硬碟信息,此時按快捷鍵Tab就可以進入BootROM設置SATA-RAID。在VIA的VT8237南橋的主板上使用SATA硬碟,無論是否做RAID安裝OS時都需要驅動軟盤,在OS的設備管理器內可以看到SATA-RAID控制器。VIA的晶元也只是集成了SATA-RAID控制器。

NVIDIA的nForce2/ nForce3/ nForce4晶元組的SATA/IDE/RAID處理方式是集Intel和VIA的優點於一身。第一是把SATA/IDE/RAID控制器橋接在一起,在不做RAID時,安裝XP/2000也不需要任何驅動。第二是在BIOS里的SATA硬碟不像Intel那樣需要特別設置,接上SATA硬碟BIOS就可以檢測到。第三是不僅SATA硬碟可以組成RAID,PATA硬碟也可以組成RAID,PATA硬碟與SATA硬碟也可以組成RAID。這給需要RAID的用戶帶來極大的方便,Intel的ICH5R、ICH6R,VIA的VT8237都不支持PATA的IDE RAID。

NVIDIA晶元組BIOS設置和RAID設置簡單介紹
nForce系列晶元組的BIOS里有關SATA和RAID的設置選項有兩處,都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邊)菜單內。

SATA的設置項:Serial-ATA,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這項的用途是開啟或

關閉板載Serial-ATA控制器。使用SATA硬碟必須把此項設置為[Enabled]。如果不使用SATA硬碟可以將此項設置為[Disabled],可以減少佔用的中斷資源。

RAID的設置項在Integrated Peripherals/Onboard Device(板載設備)菜單內,游標移到Onboard Device,按進入如子菜單:RAID Config就是RAID配置選項,游標移到RAID Config,按就進入如RAID配置菜單:

第一項IDE RAID是確定是否設置RAID,設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如果不做RAID,就保持預設值[Disabled],此時下面的選項是不可設置的灰色。

如果做RAID就選擇[Enabled],這時下面的選項才變成可以設置的黃色。IDE RAID下面是4個IDE(PATA)通道,再下面是SATA通道。nForce2晶元組是2個SATA通道,nForce3/4晶元組是4個SATA通道。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意圖設置,准備用哪個通道的硬碟做RAID,就把那個通道設置為[Enabled]。

設置完成就可退出保存BIOS設置,重新啟動。這里要說明的是,當你設置RAID後,該通道就由RAID控制器管理,BIOS的Standard CMOS Features里看不到做RAID的硬碟了。

BIOS設置後,僅僅是指定那些通道的硬碟作RAID,並沒有完成RAID的組建,前面說過做RAID的磁碟由RAID控制器管理,因此要由RAID控制器的RAID BIOS檢測硬碟,以及設置RAID模式。BIOS啟動自檢後,RAID BIOS啟動檢測做RAID的硬碟,檢測過程在顯示器上顯示,檢測到硬碟後留給用戶幾秒鍾時間,以便用戶按F 1 0 進入RAID BIOS Setup。

nForce晶元組提供的RAID(冗餘磁碟陣列)的模式共有下面四種:

RAID 0:硬碟串列方案,提高硬碟讀寫的速度。

RAID 1:鏡像數據的技術。

RAID 0+1:由RAID 0和RAID 1陣列組成的技術。

Spanning (JBOD):不同容量的硬碟組成為一個大硬碟。

操作系統安裝過程介紹

按F10進入RAID BIOS Setup,會出現NVIDIA RAID Utility -- Define a New Array(定義一個新陣列)。默認的設置是:RAID Mode(模式)--Mirroring(鏡像),Striping Block(串列塊)--Optimal(最佳)。

通過這個窗口可以定義一個新陣列,需要設置的項目有:選擇RAID Mode(RAID模式):Mirroring(鏡像)、Striping(串列)、Spanning(捆綁)、Stripe Mirroring(串列鏡像)。

設置Striping Block(串列塊):4 KB至128 KB/Optimal

指定RAID Array(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

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設置RAID模式,串列塊大小和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其中串列塊大小最好用默認的Optimal。RAID陣列所使用的磁碟通過游標鍵→添加。

做RAID的硬碟可以是同一通道的主/從盤,也可以是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建議使用不同通道的主/從盤,因為不同通道的帶寬寬,速度快。Loc(位置)欄顯示出每個硬碟的通道/控制器(0-1)/主副狀態,其中通道0是PATA,1是SATA;控制器0是主,1是從;M是主盤,S是副盤。分配完RAID陣列磁碟後,按F7。出現清除磁碟數據的提示。按Y清除硬碟的數據,彈出Array List窗口:如果沒有問題,可以按Ctrl-X保存退出,也可以重建已經設置的RAID陣列。至此RAID建立完成,系統重啟,可以安裝OS了。

安裝Windows XP系統,安裝系統需要驅動軟盤,主板附帶的是XP用的,2000的需要自己製作。從光碟機啟動Windows XP系統安裝盤,在進入藍色的提示屏幕時按F6鍵,告訴系統安裝程序:需要另外的存儲設備驅動。當安裝程序拷貝一部分設備驅動後,停下來提示你敲S鍵,指定存儲設備驅動:

系統提示把驅動軟盤放入軟碟機,按提示放入軟盤後,敲回車。系統讀取軟盤後,提示你選擇驅動。nForce的RAID驅動與Intel和VIA的不同,有兩個: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都要安裝。

第一次選擇NVIDIA RAID CLASS DRIVER,敲回車系統讀入,再返回敲S鍵提示界面,此時再敲S鍵,然後選擇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敲回車,系統繼續拷貝文件,然後返回到下面界面。

在這個界面里顯示出系統已經找到NVIDIA RAID CLASS DRIVER和NVIDIA Nforce Storage Controller,可以敲回車繼續。

系統從軟盤拷貝所需文件後重啟,開始檢測RAID盤,找到後提示設置硬碟。此時用戶可以建立一個主分區,並格式化,然後系統向硬碟拷貝文件。在系統安裝期間不要取出軟盤,直到安裝完成。

剩餘的磁碟分區等安裝完系統後,我們可以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區格式化。用XP的磁碟管理器分區,等於/小於20GB的邏輯盤可以格式化為FAT32格式。大於20GB的格式化為NTF格式。

Ⅲ 磁碟存儲冗餘是什麼意思

通過多重備份來增加系統的可靠性!

冗餘系統配件主要有:

電源:高端伺服器產品中普遍採用雙電源系統,這兩個電源是負載均衡的,即在系統工作時它們都為系統提供電力,當一個電源出現故障時,另一個電源就承擔所有的負載。有些伺服器系統實現了DC的冗餘,另一些伺服器產品如Micron公司的NetFRAME 9000實現了AC、DC的全冗餘。
存儲子系統:存儲子系統是整個伺服器系統中最容易發生故障的地方。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實現該子系統的冗餘。
磁碟鏡像:將相同的數據分別寫入兩個磁碟中:
磁碟雙聯:為鏡像磁碟增加了一個I/O控制器,就形成了磁碟雙聯,使匯流排爭用情況得到改善;
RAID:廉價冗餘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顧名思義,它由幾個磁碟組成,通過一個控制器協調運動機制使單個數據流依次寫入這幾個磁碟中。RAID3系統由5個磁碟構成,其中4個磁碟存儲數據,1個磁碟存儲校驗信息。如果一個磁碟發生故障,可以在線更換故障盤,並通過另3個磁碟和校驗盤重新創建新盤上的數據。RAID5將校驗信息分布在5個磁碟上,這樣可更換任一磁碟,其餘與RAID3相同。
I/O卡:對伺服器來說,主要指網卡和硬碟控制卡的冗餘。網卡冗餘是在伺服器中插上雙網卡。冗餘網卡技術原為大型機及中型機上的技術,現在也逐漸被PC伺服器所擁有。PC伺服器如Micron公司的NetFRAME9200最多實現4個網卡的冗餘,這4個網卡各承擔25%的網路流量。康柏公司的所有ProSignia/Proliant伺服器都具有容錯冗餘雙網卡。
PCI匯流排:代表Micron公司最高技術水平的產品NetFRAME 9200採用三重對等PCI技術,優化PCI匯流排的帶寬,提升硬碟、網卡等高速設備的數據傳輸速度。
CPU:系統中主處理器並不會經常出現故障,但對稱多處理器(SMP)能讓多個CPU分擔工作以提供某種程度的容錯。

Ⅳ 固態硬碟自己設定的冗餘和自己未分區的效果一樣嗎

固態硬碟分區與不分區的差別有以下幾點:
1、文件分類存儲
分區:方便文件按照不同類別存儲在不同的分區,分開存放便於歸類整理,查找起來也省心;
不分區:文件都在一個分區,在文件和文件夾較多時不容易歸類,查找也不方便。
2、硬碟的速度
分區:對硬碟的讀寫速度有影響,會降低硬碟的性能,但是影響不大;
不分區:可以充分發揮固態硬碟的讀寫速度優勢,對性能沒有影響。
3、硬碟容量
分區:會浪費一部分硬碟容量;
不分區:硬碟容量沒有損失。
(4)冗餘存儲盤擴展閱讀
固態硬碟的使用與保養
1、不要使用碎片整理
消費級固態硬碟的擦寫次數是有限制,碎片整理會大大減少固態硬碟的使用壽命。其實,固態硬碟的垃圾回收機制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磁碟整理」,再多的整理完全沒必要。
2、保留足夠剩餘空間
固態硬碟存儲越多性能越慢。而如果某個分區長期處於使用量超過90%的狀態,固態硬碟崩潰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所以及時清理無用的文件,設置合適的虛擬內存大小,將電影音樂等大文件存放到機械硬碟非常重要,必須讓固態硬碟分區保留足夠的剩餘空間。
3、少分區
一方面主流SSD容量都不是很大,分區越多意味著浪費的空間越多,另一方面分區太多容易導致分區錯位,在分區邊界的磁碟區域性能可能受到影響。

Ⅳ 冗餘數據存儲技術分為磁碟雙工雙機容錯和什麼

冗餘數據存儲技術分為磁碟鏡像、磁碟雙工和雙機容錯

Ⅵ 磁碟陣列三盤冗餘什麼意思

RAID是英文Re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縮寫,翻譯成中文意思是「獨立磁碟冗餘陣列」,有時也簡稱磁碟陣列(Disk Array)。
簡單的說,RAID是一種把多塊獨立的硬碟(物理硬碟)按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硬碟組(邏輯硬碟),從而提供比單個硬碟更高的存儲性能和提供數據備份技術。組成磁碟陣列的不同方式成為RAID級別(RAID Levels)。數據備份的功能是在用戶數據一旦發生損壞後,利用備份信息可以使損壞數據得以恢復,從而保障了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在用戶看起來,組成的磁碟組就像是一個硬碟,用戶可以對它進行分區,格式化等等。總之,對磁碟陣列的操作與單個硬碟一模一樣。不同的是,磁碟陣列的存儲速度要比單個硬碟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動數據備份。
RAID技術的兩大特點: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於這兩項優點,RAID技術早期被應用於高級伺服器中的SCSI介面的硬碟系統中,隨著近年計算機技術的發展,PC機的CPU的速度已進入GHz 時代。IDE介面的硬碟也不甘落後,相繼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碟。這就使得RAID技術被應用於中低檔甚至個人PC機上成為可能。RAID通常是由在硬碟陣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電腦中的RAID卡來實現的。

Ⅶ 什麼是磁碟冗餘

磁碟雙聯:為鏡像磁碟增加了一個I/O控制器,就形成了磁碟雙聯,使匯流排爭用情況得到改善;
RAID:廉價冗餘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顧名思義,它由幾個磁碟組成,通過一個控制器協調運動機制使單個數據流依次寫入這幾個磁碟中。RAID3系統由5個磁碟構成,其中4 個磁碟存儲數據,1個磁碟存儲校驗信息。如果一個磁碟發生故障,可以在線更換故障盤,並通過另3個磁碟和校驗盤重新創建新盤上的數據。

Ⅷ 監控硬碟存儲冗餘要求

監控硬碟存儲要求:對於一款監控硬碟而言,處理高效讀寫並非簡單的事情,對外既要保證錄像畫面無損,高效的編解碼協議、傳輸協議和數據封裝協議,滿足高幀率、高像素的前端設備的採用。
是全面支持智能視頻分析技術,滿足監控系統多路並發的數據採集、存儲、分析與輸出。
安全可靠的數據保護技術,滿足數據時代下的數據加密與安全需求。

Ⅸ 單個硬碟如何做冗餘

1、首先,您要知道什麼事冗餘。冗餘,指重復配置 系統的一些部件,當系統發生 故障時,冗餘配置的部件介入並承擔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減少系統的故障時間。
2、常用冗餘的分類:
a、電源:高端伺服器產品中普遍採用雙電源 系統,這兩個電源是負載均衡的,在系統工作時它們都為系統提供電力,當一個電源出現故障時,另一個電源就承擔所有的負載。
b、磁碟鏡像:將相同的數據分別寫入兩個磁碟中。
c、RAID: 即磁碟陣列(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的縮寫。它由幾個磁碟組成,通過一個控制器協調運動機制使單個數據流依次寫入這幾個磁碟中。常用的有RAID0、RAID1、RAID1+0、RAID3、RAID5;RAID3系統由5個磁碟構成,其中4 個 磁碟存儲數據,1個磁碟存儲校驗信息。如果一個磁碟發生故障,可以在線更換故障盤,並通過另3個磁碟和校驗盤重新創建新盤上的數據。RAID5將校驗信息分布在5個磁碟上,這樣可更換任一磁碟,其餘與RAID3相同。
d、網卡:冗餘網卡技術原為大型機及中型機上的技術,現在也逐漸被PC伺服器所擁有,多用於網路系統的某個核心環節出現故障而造成整個網路系統崩潰。
3、綜上所述,單個硬碟沒有冗餘功能。

熱點內容
asp資料庫下載 發布:2025-07-14 13:30:36 瀏覽:218
shell腳本多判斷條件 發布:2025-07-14 13:26:16 瀏覽:176
微信php開發框架 發布:2025-07-14 13:24:52 瀏覽:448
美國雲伺服器租用平台 發布:2025-07-14 12:37:21 瀏覽:908
android單選列表 發布:2025-07-14 12:20:06 瀏覽:727
刷紅玉腳本 發布:2025-07-14 12:19:32 瀏覽:247
貪心演算法會場安排 發布:2025-07-14 11:52:48 瀏覽:758
健康教育傳播腳本 發布:2025-07-14 11:16:12 瀏覽:157
誅仙手游煉器有腳本嗎 發布:2025-07-14 11:10:05 瀏覽:501
編程寫筆記 發布:2025-07-14 11:05:53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