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相機主要看哪些配置參數
A. 如何選購單反相機主要看哪幾個參數
如何選購:
1、機身和鏡頭的投入比例,在定好自己的預算後,如果想機身鏡頭分開購買,那就要分配好機身與鏡頭分別投入的比例,購買時應該適當提高對鏡頭的投入比例;
2、挑選品牌,很多有些購買者本身使用過某些牌子的數碼相機,覺得用慣的牌子會更好。
3、單反相機操作性,簡單操作和專業操作,簡單歸納起來就是容易上手和難上手的兩種操作。
4、看哪幾個參數:買單反相機要注意質量;買單反相機要注意價格;買單反相機要注意缺貨;買單反相機要注意尺寸。
B. 單反相機配置怎麼看,主要看什麼
單反相機是數碼相機的一種,單反相機就具有數碼相機的一些特性,那麼在選擇單反相機的時候,單反主要看的參數。
第一個要看單反的品牌,我們知道好的品牌具有扎實的售後,單反相機里比較常見的有尼康、佳能、等品牌,對於單反入門很重要因為每個品牌的特點不一樣,鏡頭等配件也很難通用。
第二個要看單反相機基本參數,包括像素,對焦系統,測光系統,連拍功能等像素家用一般1000-1600萬足矣。對焦現在一般入門機都能達到11點夠用了,連拍4張左右。
第三個要看單反相機的感測器尺寸,通常來說感器尺寸越大,感光面積越大,成像效果越好。1/1.8英寸的300萬像素相機效果通常好於1/2.7英寸的400萬像素相機,相同尺寸的感測器像素增加固然是件好事,但這也會導致單個像素的感光面積縮小,有曝光不足的可能。感測器尺寸較大的單反相機,價格也較高。感光器件的大小直接影響數碼相機的體積重量。超薄、超輕的數碼相機一般感測器尺寸也小,而越專業的數碼相機,感測器尺寸也越大。
第四個要看單反相機的快門速度,它是數碼相機快門的重要考察參數,各個不同型號的數碼相機的快門速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在使用單反相機來拍攝景物時,一定要先了解其快門的速度,因為按快門時只有考慮了快門的啟動時間,並且掌握好快門的釋放時機,才能捕捉到生動的畫面曝光補償。
C. 相機好不好怎麼看,哪些配置決定它的好壞
一、外觀因素。根據外形喜好確定外觀形狀,喜好小巧、攜帶方便就卡片機,喜好外形威武就選類似單反的。
二、技術參數。根據價位在同價位里選擇參數更優的。
選數碼相機最重要的參數有:
1、感光元件(CCD或CMOS)大小,成像質量重要參數,越大越好,成像越清晰,消費級DC一般從1/1.6--1/2.5英寸,全畫幅單反36×24mm。
2、焦段范圍,目前廣角端最小可達24mm,越小拍攝范圍越廣;長焦端看光學變焦倍數,用光學變焦倍數×廣角焦距=長焦端焦距,越大可以將遠景拉得更近,目前消費級DC最大光學變焦倍數可達30倍。數碼變焦是浮雲。
3、最大光圈,越大弱光拍攝效果越好,背景虛化也好,目前最大可達1.8,小的一般為3.5,數值越小光圈越大。
4、像素,圖片大小的參數。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人選相機只看像素,認為像素越高拍出的圖片越清晰,其實像素與成像質量毫無關系,它只是圖像大小的參數,像素高的圖片大,如果你要放大幅的廣告畫、宣傳畫,就選高像素的,否則就不必追求像素,像素大反而佔用存儲空間大,普通用途5-6百萬像素就夠了,像素太高完全沒有實際意義,反而佔用更多的存儲空間。其實現在1200像素的卡片機如果設置在600萬像素,拍出的照片要優於1200萬像素的照片(將圖片都放大到100%對比下很明顯)。
5、鏡頭品牌,鏡頭也是影響成像質量的重要部件,著名鏡頭品牌有:施耐德、萊卡、蔡司。
6、光學防抖,可以抵消部分抖動的影響,提高出片率。
7、快門時滯,快門時滯越短,相機連拍的速度越快。
三、品牌因素。比較有實力的品牌,單反順序為佳能、尼康、賓得、sony。消費級相機不分順序佳能、尼康、柯達、富士、松下、奧林巴斯、sony等。(這些品牌不能絕對的說那個更好,要看具體產品),另外三星的相機不要選,三星有些型號單看參數很誘人,但他的實際成像質量、可靠性都還有差距。
四、價格因素。在自己預定的價格範圍內根據上面提到的外形、品牌、參數等預選幾款自己喜歡的機器,然後去相關的論壇看看大家的評價與實際使用情況,從中篩選出性價比最高的。
D. 買數碼相機主要看什麼配置
挑選數碼相機主要看什麼參數配置?
一、先說選購相機機身的建議。
在選擇相機機身的時候,很多人會忍不住聽了商家的建議,改變主意買了套機,但是很多商家設置的套機套餐都是有一定技巧的,部分套機配置的鏡頭可能剛好滿足我們使用,但是大部分的套機套餐帶的鏡頭,往往是我們不太需要的。商家這樣做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利潤價值最大化。
我們需要關注的相機參數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對焦系統、感光元件的大小、以及實際的成像像素、還要注意相機中影像處理器性能,以及相機中實際高感光能力表,就是我們說的感光度的最大數值可以調到多高,包括擴展參數,再比如現在很多相機有什麼雙核對焦、五軸防抖等;另外還有相機連拍速度,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這台相機的最大可連拍張數,這一點很重要,如果我們要拍攝一些高速運動物體的時候會很有用,比如拍鳥或體育攝影愛好者要特別關注這一點。
補充一點,也是很多新手容易掉進的一個誤區,因為商家會刻意的宣傳推廣相機的對焦點,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並不是對焦點多了就好,要重點了解相機的對焦系統,及對焦點覆蓋的面積與對焦精度。比如我們常說的相位對焦、十字對焦點的數量與布局是什麼樣的。你可以讓商家給你說明或是自己在網上搜索補課。
二、鏡頭的選擇技巧。
在選購鏡頭時,需要了解到鏡頭的一些核心參數,如焦距、最大光圈、是否帶有防抖功能;如果是女生用,就要考慮鏡頭的重量與相機的重量;另外如果你手臂無力,就建議購買帶有防抖功能的鏡頭。
選擇鏡頭時,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明確自己的需求方向,比如你可能是喜歡拍風光那麼我們可以選擇帶有廣角的鏡頭;如果你喜歡拍人像喜歡背景虛化的效果,那就考慮購買定焦大光圈,比如50mm、85mm、105mm的鏡頭,當然也可以買變焦長焦鏡頭。如果你對成像畫質沒有強迫症可以考慮F4恆定光圈鏡頭;如果喜歡追求高清刀銳,奶油柔化的畫面素質那就需要考慮大光圈,比如我們常說的大三元類,或那種F1.4、F1.2類這樣的鏡頭。
鏡頭的成像素質還有鏡片的材質與光學設計有關,這個可以去好好研究一下鏡頭成像素質的曲線圖,那個十分有用,可以很直觀的幫我們了解鏡頭在最大光圈和最小光圈,包括變焦鏡頭中常的焦段的成像素質和能力。
三、對像素錯誤理解
相機中所描述的最高像素則是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解析度的長乘以寬。像素越高可裁切的畫面餘量也就越大,特別是當我們把圖片壓縮到正常觀看的照片尺寸時,你就會發現照片的清晰度會變得更好,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照片的像素越高,就會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器、以及對感光元件的高感能力、還有後期電腦的配置性能等,都會有更高的要求。所以這也是燒錢的開始。這就是為什麼會有老師建議不要過分貪戀高像素的真實原因。
E. 買數碼相機主要看什麼參數
相機參數一般分為 EV,快門速度(shutter),光圈,ISO。
1、EV 值:反映曝光多少的一個量,升降EV值,快門和光圈將做出對應的調整,EV值越大,畫面越亮;
2、快門速度(shutter):代表著曝光時間的長短,通常在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所需的曝光時間越短;
3、光圈:用來控制光線透過鏡頭,進入機身內感光面光量的裝置,相同的ISO與快門條件下,光圈越大畫面也就會越亮;
4、ISO:感光度,感光數值越高接受的光量也就越多,在相同的光圈與快門條件下,畫面會隨著感亮度增加而明亮。相對的畫面的噪點(顆粒感)也會增加。
我個人覺得,選數碼相機主要選的就是「有效像素」。像素很大部分決定畫質,當然除了像素外,鏡頭、感光元件、圖像處理器和相機自身程序等,都是決定畫質的原因。長焦數碼相機具有加大光學變焦倍數,光學變焦備注越大,能拍攝的景物就越遠。
我之前做過一個攻略,查詢對比了幾款相機
1、富士XF10 ;價格不到3000;有效像素2400萬、等效焦距28mm f2.8-16,視頻4K;適合平時旅遊,記錄生活;內置濾鏡,畫質不錯;但光線不好的時候不好對焦;
XF10體積小巧,重量僅為280克,擁有APS-C畫幅和全新功能讓它成為了智能手機用戶升級拍攝和攝影愛好者的理想伴侶。XF10搭載APS-C尺寸感測器,不但照片質量出色,而且具有超寬動態范圍。成像銳度清晰且解析度高,能夠充分滿足各類攝影師的拍攝要求。採用18.5mmF2.8富士龍鏡頭(相當於35mm格式的28mm焦距),適合從風景到街拍的各類主題拍攝。集合了X系列相機的所有特點,簡單易用的操控加上高清畫質和各種創意拍攝選項,帶來諸多精彩。XF10有諸多全新拍攝功能。它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可以自動傳輸圖像到智能手機;還增加了「街拍」功能,可以預設焦距和光圈為2M/F8或5M/F5.6。
以上,供你參考
F. 買單反要注意參考哪些規格參數
導語:買單反要注意參考哪些規格參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數碼單反相機來說,規格固然重要,但是我們萬不可以太鑽牛角尖,我們應該理性分析這些規格對於實際應用的重要性,不要因為某一項規格不足而武斷地放棄某個機型。
買單反要注意參考哪些規格參數
1. 快門速度。
對於數碼單反相機來說,光圈大小由鏡頭決定,而快門速度就成為了機身最重要的曝光參數。快門速度當然范圍越大越好,想當初筆者買美能達α5的時候,它因為具有最高1/4000秒的快門速度而被稱作“豹速”單反。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入門單反輕易都能達到1/4000秒的快門速度,而高端一些的機型,都有1/8000秒的快門速度了。另一方面,最低快門速度也非常有用,當然能支持B門更好。
2. 感光度。
在膠片時代,一卷膠片的感光度是固定的,數碼相機在這點上具有優勢,通過機身即可調整ISO感光度。當然這項參數也是范圍越大越好,我們希望它在需要的時候既能高上去,也能低下來。
3. 自動對焦點。
自動對焦點相關的規格除了點數越多越好之外,對焦點的類型也非常重要,十字型,甚至是雙十字型對焦點的對焦敏感性比普通的單向感應自動對焦點要好得多。比如普通的自動對焦點可能無法對橫條紋圖案的百葉窗,但是十字型對焦點就可以完成。
4. 連拍速度。
連拍速度一度是佳能、尼康在專業機型上競爭的最尖銳問題。理論上講,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單反相機的連拍速度越快,當然也就有更多的可能抓拍到一些重要瞬間。所以連拍速度也是越快越好。但是我們看規格表的時候需要注意,某些機型在低像素數輸出時可以進行非常高速的連拍。
5. 測光方式。
測光方式主要分為點測光、中央重點和平均測光,不同的機型可能有不同的稱謂,比如“分割測光”、“評價測光”和“矩陣測光”等。但最為大家關心的還是“點測光”,有“點測光”模式當然比沒有的好,它可以在一些復雜的光場下對局部曝光進行准確測量和評價。另一方面,點測光的“點”面積理論上講也是越小越好,但是一些產品的官方資料可能不會提供“點測光”模式的“點面積”。
相關推薦:
購買單反相機鏡頭需要關注哪些參數
第一個問題比較籠統,廠商註明的參數很多,如果選購機身的話,需要關注的核心參數是:對焦系統、感光元件面積、像素、影像處理器、連拍速度(最大可連拍張數)、感光度。如果選購鏡頭,需要關注的核心參數是:焦距、光圈、是否帶防抖。
對焦系統, 單反相機主要採用的是相位差對焦,最直觀的就是對焦點的多少。這里存在一個誤區,並不是點多就一定比點少好。關鍵要看對焦點的覆蓋面積和精度,例如十字和雙十字對焦點的數量和布局等。另一個關鍵參數則為對應光圈,例如我們經常會看到描述中央對焦點的一句話是“中央為對應f/2.8的雙十字型自動對焦”,這句話可解釋為:當使用f/2.8及其以上光圈時,相機中央點對焦點會啟動雙十字感應;當使用小於f/2.8的光圈時,中央點則只會使用單十字線性感應。
感測器面積, 它的大小基本決定了一款相機的成像質量,這就是為什麼這么多人選擇全畫幅的原因,感測器面積大,單位像素在相同時間所採集的信息量就大,成像質量自然就會比面積較小的感測器好,當然這是在絕對的情況下,因為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我們要記得的就是,感測器面積越大畫質越好。
像素, 這個問題比較有爭議,有關高像素無用論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歇過,所以我這里說的直白一點:一款相機的最高像素等於它所拍攝最大尺寸圖片解析度的長×寬。比如索尼全幅無反A7,它擁有2430萬有效像素,所以它能拍攝的最大尺寸照片解析度為6000×4000。當像素越高,可裁切的餘量也就越大,當壓縮到我們常看的照片尺寸時,畫質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更好。但是像素越高,對相機的圖像處理器、高感、後期時電腦的配置等,都會有較高的要求。所以,不要過分貪戀高像素。
圖像處理器, 最常見的'有佳能DIGIC系列、尼康EXPEED系列等,一款相機可以將光信號轉換成數碼照片主要就是靠它,相機在工作時的一切運算、操作指令,全部是由它來負責。圖像處理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畫質的好壞,特別是直出JPG格式的照片,以及高感及機內降噪的表現。
鏡頭的光學素質和感測器的素質就像一盤菜的原材料,至於成品怎麼樣,大廚的手藝也是關鍵的部分,這大廚就是圖像處理器。每年發布的新款相機基本上都會升級影像處理器,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買新不買舊,新的處理器在成像演算法、圖像優化上會有更好的表現,也會加入一些機內後期優化圖像的新功能。
第三個問題“CPU對鏡頭的好壞影響大嗎?”,答案是 :圖像處理器的運算基本與鏡頭無關。鏡頭成像的質量與鏡片材質和光學設計有關。舉個例子:影像處理器就像一個杯子,鏡頭則像杯子里的水,喝水這一行為需要二者參與,但不能說杯子的玻璃好,裡面盛的水質就好,反之亦然。
連拍速度, 當然是越快越好,但是對於連拍參數要格外注意,比如一款相機宣稱連拍速度可達到7張/秒,後面一行小字寫著:RAW格式約15張(約16張)、RAW+JPEG:約8張。也就是說,如果選用RAW格式,連拍僅支持2秒,之後相機會進入存儲狀態。所以這樣的高速連拍,還有什麼意義呢。在查看連拍參數時,一定要注意不同格式的連拍存儲張數。無反相機經常玩這類文字游戲,例如奧林巴斯旗艦無反相機E-M1,它的連拍速度可達到11張每秒,存儲數量也達到了旗艦級的41張,可是這是建立在單次對焦的情況下,當開啟連續對焦,它的連拍速度就降到了約6.5張每秒。
在鏡頭的選擇上,我們首先要確定需要什麼樣的鏡頭,以此來判斷需要的焦段。常用焦段為24-200mm,焦距數值越大,視角越小,適於拍攝遠距離景物;反之,焦距數值越小,視角越大,適於拍攝距離較近、體積較大的物體。
除了焦距之外,最大光圈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參數,一般定焦鏡頭可以達到f/1.8、f/1.4的較大光圈。頂級變焦頭一般為恆定f/2.8,常用中價位的變焦頭則為浮動光圈,比如70-300mm f/3.5-5.6,這實際是說,在70mm端最大光圈為f/3.5,在300mm端最大光圈為f/5.6。大光圈會帶來較大的進光量,景深更淺更虛化。
所以針對第二個問題“焦段越長越好嗎?”,答案是否定的,它不是越長越好,而是焦距越長,能拍到越遠的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