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存儲平台
1. 華為發布新一代數據中心級融合分布式存儲FusionStorage 8.0
【西班牙,巴塞羅那,2019年2月25日】在2019年世界移動大會(MWC)上,華為發布新一代數據中心級融合分布式存儲FusionStorage 8.0,基於成熟的企業級存儲能力及公有雲基因,幫助運營商、金融等行業客戶應對數據大爆炸時代業務雲化挑戰。
華為IT產品線智能存儲與數據管理領域總裁孟廣斌發布FusionStorage 8.0
5G、IoT、雲、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快速發展,傳統集中式存儲煙囪式部署的擴展性和管理難題日益凸顯,越來越多的用戶期望有一種新的形式,可以打破不同類型存儲間的數據孤島,讓各類業務以統一的方式進行存儲和管理,同時降低TCO、提升數字化平台服務效率。
面向紛繁復雜的雲環境,華為FusionStorage 8.0創新的實現一套存儲系統同時支持塊、文件、對象、HDFS、資料庫協議,適用於全業務場景混合負載,以一套設備支持數據的生產、災備、分析、歸檔等全生命周期場景,滿足雲上雲下數據流動並保障一致性體驗。
業界首個支持關鍵業務的分布式存儲
華為FusionStorage 8.0是業界首個支持企業關鍵業務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單集群橫向擴展最大可達4096個節點,支持千萬級IOPS,並且憑借華為企業級存儲成熟的晶元和FlashLink®加速技術,使得節點與SSD盤之間協同更高效,時延響應低至0.5毫秒,具備分布式存儲領域最優性能,滿足運營商核心資料庫、金融聯機生產等場景快速IO響應訴求,保障企業關鍵業務高速穩定運行。
此外,基於華為企業存儲產品久經驗證的HyperMetro雙活方案,華為FusionStorage 8.0可提供99.9999%的方案級可靠性,適用於虛擬化及資料庫等多應用場景,保障關鍵業務不中斷,提供業界唯一支持秒級RPO(恢復點目標)的非同步復制技術,為跨數據中心業務提供連續性保障。憑借獨有的自適應重復數據刪除與數據壓縮能力,即使在VDI(桌面虛擬化)應用場景中也能達到5:1的數據縮減比,進一步幫助用戶節省存儲空間。
率先實現五大融合
作為業界唯一同時提供公有雲、傳統存儲和晶元的廠商,華為整合具有強擴展性的分布式存儲底座、傳統存儲豐富的企業特性,並融入晶元的優化能力,從而實現數據中心級的融合。
華為大簡態FusionStorage 8.0通過協議融合實現一站式部署,替代原有不同協議時煙囪式部署,提升資源使用率,使TCO降低30%;通過關鍵業務融合實現一套存儲同時支持企業核心應用和新興應用;通過場景融合實現一套存儲對數據的采、用、管、備、存全生命周期管理;通過多雲融合實現一個平台,融合邊緣雲、私有雲和公有雲,為用戶提供一致的業務體驗;通過管理融合實現一套統一的智能管理平台,融合運維和運營兩大能力,實現數據智能化,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通過創新的五大融合特徵,華為FusionStorage 8.0可幫助用戶實現「一個數據中心一套存儲」的終極目標,有效消除存儲設備多樣性及管理復雜性,降低數據使用成本,並讓雲上雲下數據自由流動和充分共享成為可能;通過存儲永新服務幫助用戶數據終身免遷移,減少數據遷移給業務帶來的中斷風險。
作為華為FusionStorage的用戶,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遼寧有限公司累計部署容量超過10PB,到目前已穩定運行超過4年,資料庫系統性能大幅提升,100TB經營分析數據處理時長由之前的超過10小時縮短至2小時,保障業務7x24小時在線滾源。
華為IT產品線智能存咐嫌儲與數據管理領域總裁孟廣斌表示:「在數據中心從傳統孤島向雲架構演進的趨勢下,華為全新一代分布式存儲FusionStorage 8.0通過創新的五大融合,打通企業數據壁壘,在業界首個支持關鍵業務,真正實現一個數據中心一套存儲,助力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華為FusionStorage已經為全球數千家企業用戶持續提供數據存儲服務。」
2. 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的作用
聯想智能存儲服務端,可以方便快捷安全地將您手機和電腦上的圖片/視頻/音樂/文檔備份到伺服器上並且和他人分享。您還可以隨時隨地瀏覽和下載伺服器共享的內容。
3. 請問一下 中國電信的天翼雲盤有朋友在用么怎麼樣
您好,電信天翼雲盤是基於雲計算技術的個人/家庭雲數據中心,是一個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文件同步、備份及分享等服務的網路雲存儲平台。
用戶可以通過天翼雲盤網頁、PC客戶端及移動客戶端隨時隨地把照片、音樂、視頻、文檔等輕松地保存到網路,無須擔心文件丟失。
4. 呆貓桌面雲+呆貓雲盤強勢來襲,讓企業高效率辦公
通過部署桌面雲,企業IT管理員可以輕松管理1000台以上的終端,成功降低了運維管理成本,但仍需要面臨日益增長的海量文件存儲、管理難題。
非結構化數據(文檔、圖片、音視頻等)占據企業數據的80%,「文件」是企業智慧與財富的載體,而「文件管理」意味爛手則著時間與金錢,擅長應用管理的雲桌面需要一個專攻文檔管理的新搭檔。
然而,隨著桌面雲飢棚的深度應用以及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企業對存儲和數據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普通企業用戶常常面臨以下難題:
現在呆貓桌面雲與呆貓雲盤攜手來完成這一次的產品升級,讓企業用戶輕松辦公不擔心這些難題。
基於這個問題,現呆貓正式推出呆貓雲盤,提供海量存儲空間,實現資源共享,集中管理,讓身處不同區域/城市的企業人可連接同一個高性能存儲辦公,促進信息流通和資源共享,大幅提高辦公效率。
# 海量存儲 · 安全性高 #
呆貓雲盤擁有A—Z總共25個盤符,基於公有雲的海量存儲空間,沒有存儲容量上限,盡情存!沒在怕的~同時通過文件雲端存儲,充分保證文件的安全性,本地文件即使丟失、損壞,也可在雲端輕松找回,So Cool~
#一鍵上傳下載 · 高效傳輸#
用戶可將本地文件一鍵上傳至呆貓雲盤,也可將呆貓雲盤內的文件一鍵下載至本地,本地與雲端一鍵直達,存儲So easy~
同時,呆貓雲盤採用智能傳輸管控技術,當用戶上傳文件至呆貓雲盤,系統自動判斷該文件是否已存儲至伺服器,若已存在則彈框提示並不再次上傳該文件;
若該文件在呆貓雲盤中不存在,但曾今上傳過,則啟動秒傳功能;並且,呆貓雲盤支持斷點續傳,避免因網路中斷或卡頓浪費時間,或因此而產生文件丟失的情況。真正做到高效傳輸,並合理利用伺服器空間。
# 協同辦公 · 資源共享 #
跨部門/異地辦公的企業用戶可通過登錄同一個呆貓賬號實現雲盤共享,雲盤內的盤符可同時被多人掛載查看、使用、下載,用戶也可直接對雲端文件進行修改,無需下載,最新編輯內容直接覆蓋原有內容。呆貓雲盤支持文件自動同步、實時共享、備份功能,資源集中智能管理,實現高效協同辦公,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呆貓雲桌面與呆貓雲盤強強聯合,助力企業個人雲辦公
「 用戶可將本地設計建模的龐大資產文件傳輸至呆貓專屬存儲網盤中,不佔用本地存儲空間,同時存儲在呆貓網盤中的資產可供多台機器掛載查看,滿足企業用戶異地協同、高性能存儲、一鍵部署等各類差異性需求,資產在雲端,雲盤共享,有需要自行掛載網盤處理,省卻資產我傳你、你傳我瞎倒騰的時間,呆貓在手省時省力省存儲空間,何樂不為? 」
「 申請呆貓雲電腦的同時掛載資產文件所在雲盤,在雲桌面打開Lumion軟體,調用雲盤資產進行薯告實時渲染文件製作和輸出,此步驟可申請多台呆貓機器同時操作,大幅縮減渲染輸出時長,最終用戶只需將渲染生成的結果文件傳輸至本地即可,so easy~ 」
未來呆貓桌面雲會更專業的為企業用戶定製服務
針對桌面虛擬化用戶,呆貓桌面雲為用戶提供高配置高算力的雲桌面服務同時又提供企業雲盤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不僅解決了桌面雲存儲擴容問題,還將數據管理推向一個安全的新高度。全面提升數據的安全性、文件協作的便攜性,整體提高企業IT的建設水平、服務水平。
如何滿足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時代下業務發展的需要,解決用戶復雜環境下的虛擬化應用,勢必成為桌面雲虛擬化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呆貓桌面雲與客戶建立持續的服務關系,呆貓桌面雲與呆貓雲盤的深度融合,快速簡便地交付客戶使用,不僅幫助客戶實現數據安全管理,還帶動業務快速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的呆貓桌面雲資訊,請搜索www.daimao.com.cn
5. 十大雲盤排名是什麼
十大雲盤排名是網路網盤,騰訊微雲,天翼雲盤,Google雲端硬碟,360安全雲盤,阿里雲盤,115,微盤,和彩雲網盤,堅果雲。
一、網路網盤
網路網盤(原網路雲)是由網路公司出品的一款個人雲服務產品。使用網路網盤領取超大空間,相冊、簡訊、通訊錄、通話記錄一鍵備份到雲端,更有手機找回、密碼鎖等功能全方位為你數據保駕護航。
6. 有哪些比較好用的雲盤
比較好用的雲盤有:網路雲盤、騰訊微雲、115網盤、UC網盤、堅果網盤等。
1、網路網盤
網路網盤(原網路雲)是網路推出的一項雲存儲服務,已覆蓋主流PC和手機操作系統,包含Web版、Windows版、Mac版、Android版、iPhone版和Windows Phone版。
用戶將可以輕松將自己的文件上傳到網盤上,並可跨終端隨時隨地查看和分享。2016年,網路網盤總用戶數突破4億。2016年10月11日,網路雲改名為網路網盤,此後會更加專注發展個人存儲、備份功能。
5、堅果網盤
堅果雲是一款便捷、安全的專業網盤產品,通過文件自動同步、共享、備份功能,為用戶實現智能文件管理,提供高效辦公解決方案。
堅果雲是微軟加速器雲存儲合作夥伴,IBM全球創業企業扶芹慎持計劃成員,安全穩定的服務著數百萬企業用戶,包括東風雷諾、鄭州日產、上海通用、銀河證券、中石油、中海油、阿里巴巴等大型企事業單位。
7. fusionone智能管理平台支持監控多少存儲節點
fusionone智能管理平台支持監控3個宴做衡存儲節點。數據中心級資源共享:一個數據中心內可以構建一個很大的存儲資源池,滿足數據中心內各類應用對存儲容量,性能和可靠性的需求。實現資源共享和統一管理。單調性晌做:當有新節點加入系統中,系統會重新進行數胡螞據分配,將現有節點上的少量數據遷移到新節點上。
8. 在項目數字化轉型中使用較為普遍的軟體定義存儲一體機有嗎,求推薦
隨著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企業紛紛上雲,數據存儲量呈爆發式增長。傳統存儲擴展性差、成本高等局限性愈發明顯。軟體定義存儲(Software Defined Storage,以下簡稱SDS)以虛擬化方式將各種存儲資源抽象化、進行池化整合,通過智能化管控軟體實現存儲資源的按需分配。軟體定義存儲重新定義了存儲架構,以擴容便捷、成本較低等優勢,成為存儲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深圳市杉岩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岩數據」或「杉岩」)是國內軟體定義存儲領域的領導者之一。IDC最新發布的《2019 Q4 中國SDS市場報告》中,杉岩數據在對象存儲市場份額第三,佔比16.3%;在塊存儲市場份額第四,佔比6.9%。
杉岩數據成立於2014年9月,公司以新一代智能分布式存儲技術為核心,致力於提供領先的面向不同業務環境的企業級存儲方案,幫助用戶輕松應對IT向雲遷移的存儲挑戰,為大數據時代的商業決策提供智能存儲,打造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領域的數據存儲基石。
杉岩數據致力於幫助用戶應對數據存儲量、訪問量以及數據管理復雜度,幫助用戶建立以存儲虛擬化和計算虛擬化為核心的雲計算基礎設施環境,並逐步提供數據處理、挖掘、智能分析等方面的大數據專業系統和服務。
2020年7月8日,公司宣布獲得B+輪1.5億元最新融資,本輪融資由大型央企中遠海運領投,襄禾資本、無錫金投跟投。藉助本輪融資,公司將圍繞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價值的客戶價值模型,持續加大產品關鍵技術的研發投入、垂直領域的市場拓展、人才引入以及產業生態鏈的建設,為用戶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全面賦能。
杉岩數據融資情況
訪談內容分享如下:
1
不只是存儲優化
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式
將智能存儲的進階賦能演繹到極致
融中研究:
「SandStone是一種橙紅色石頭,由沙粒經過多年不斷沉積重新排列而成。SandStone 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為什麼用這個比喻來強調「分布式架構」?有什麼特殊含義?
陳堅:
SandStone對我們確實意義深遠。實際上,我們公司名稱的來源與「Sand Stone」緊密相關。杉岩二字,來源於Sand的音譯杉,以及Stone的意譯岩。取名「SandStone」是因為我們做的是基於P2P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分布式存儲的本質就是把分散的磁碟硬體聚合起來,形成一個很大的存儲資源池。「SandStone」生動地詮釋了「分布式架構』的形成,每個磁碟所在的伺服器節點就像一粒沙子,通過杉岩數據的軟體聚沙成石,形成一個穩定可靠的存儲系統。
SandStone不僅代表了產品的特點,實際也代表了我們的文化、經營理念。從公司內部來看,每一個員工就像一粒沙子,大家團結奮斗、緊密協作,凝聚成一個有機整體,使得整個公司像石頭一樣堅不可摧;從外部合作夥伴的拓展來看,以杉岩為中心,將周圍的合作夥伴聚在一起形成生態圈,每一個夥伴也是一粒沙子,通過不斷吸納聚合,構建穩定的生態圈。因此,SandStone所代表的團結奮斗與凝聚力內核,已內化成了公司企業文化的一部分;SandStone蘊含的分布式理念,也切合了公司與合作夥伴的生態建設理念。
融中研究:
杉岩是做存儲的,為什麼公司取名為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呢?智能存儲與傳統存儲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杉岩的智能存儲方案有什麼特點?
陳堅:
之所以叫杉岩數據而不是杉岩存儲,是因為我們帶給客戶的價值不只是存儲的優化,而是以數據為中心的智能存儲賦能,通過我們的存儲系統,解決客戶在AIoT、5G時代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以及使用方面的問題。
針對智能存儲,杉岩數據構建了一套以數據為中心的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最底座是存儲,作為數據的抓手;中間層是數據的管理,作為內涵;最頂層為未來的智能化應用提供准備及服務,我把它叫做外延。
具體來說,第一層即數據存儲的智能化。存儲側的智能,就是讓客戶使用更加簡單。傳統存儲像煙囪,每一個業務系統配一套存儲,客戶的運維非常困難。分布式存儲則是一個存儲池,客戶面向的是一套承載了不同應用數據的存儲集群,孤立的煙囪不再存在。在存儲集群裡面的故障、性能、容量等告警,都是由存儲系統內部智能化完成,同時還保障數據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訪問性能。
第二層,數據管理的智能化。用戶存數據後,要管數據。我認為數據是有生命力的,像人一樣有從生到死的過程。醫療影像數據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病人拍完CT、X光產生的影像數據馬上要被用於輔助醫生尋找病症、病灶,這時數據是「熱」的。這一次病好後,數據訪問頻率下降,「熱」數據變為「溫」數據。病人徹底康復後,數據變「冷」。對「熱」數據,為了保證訪問性能,相應的軟硬體配置都非常高,價格也高。「冷」數據如果同「熱」數據一樣存儲,性價比較低。醫院一般將冷數據歸檔到公有雲或藍光等單位存儲成本相對較低的存儲介質中。這個例子正好反映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在未來海量數據時代,數據的管理非常關鍵。除了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杉岩還能實現數據智能化的統一管理,包括:對客戶的傳統存儲和杉岩的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保護客戶對傳統存儲的原有投資;對公有雲、私有雲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自由流動;對邊緣設備與中心設備數據的統一管理,實現數據的相互協同。
第三層,金字塔的頂端,是數據挖掘的智能化。數據被存儲、管理,最終都是為了信息和價值的挖掘。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藉助AI、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些演算法來使用和挖掘數據價值。杉岩的存儲系統,包括我們的對象存儲,都為海量數據的挖掘和使用去賦能。當然,杉岩不是要做AI,而是為智能化去賦能。這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我們的存儲系統裡面自帶數據處理引擎,對業務需要使用的數據進行預先處理。第二,我們為AI的訓練、數據清洗、數據的准備階段提供了友好的統一管理、存儲平台——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還有面向需要對AI進行訓練、學習、應用的公司提供的存儲平台——「MOS for AI」。
融中研究:
杉岩在數據的存、管、挖各個層面的資源投入如何?杉岩在技術底層的優勢有哪些?
陳堅:
在存、管、挖三個層面,杉岩起步聚焦於「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個高可靠、高安全、高性能、高可擴展性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存」也是目前投入最大的一塊。在「存」方面,目前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產品性能更高,可用性、可維性更強,特別是在數據的安全性方面,我們積累了很多經驗。
在管方面,隨著客戶持續增加,杉岩面臨的需求也不斷增加,我們通過與客戶的互動交流,了解客戶實實在在的需求與痛點,並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目前我們一些特有的產品功能已經落地了,這是很多企業包括一些大廠都不具備的,比如說我們對傳統存儲與分布式存儲的統一管理、對數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等。
最上層,未來數據的智能應用層面,在智能數據處理引擎「AI in MOS」產品上,我們也在加大投入,今年就會有實際的項目落地。
融中研究:
您剛才講到,在數據挖掘上會加大投入,那麼杉岩在這一塊的發展目標如何?如何與數據挖掘專業公司競爭?
陳堅:
我先做一個澄清,杉岩的產品是有邊界的,我們不會像大數據公司一樣,比如也去做一個精準營銷,我們是為精準營銷賦能。像之前提到的數據處理,即使杉岩不做,這些公司還是要做的,杉岩其實是在幫這些公司做加速。另一方面,在賦能大數據挖掘的過程,杉岩主要針對非結構化數據賦能。以前的基於資料庫的結構化數據,像BI、數據倉庫,這類數據的挖掘已經有非常成熟的解決方案,杉岩的目標不在於此。我們強調對象存儲就是因為對象存儲是存儲非結構化數據最佳的載體。我們通過對非結構化數據的AI挖掘、使用賦能實現差異化。
融中研究:
在當前軟體定義存儲,存在哪些技術局限,大概何時能夠突破?杉岩在這塊有哪些領先優勢?
陳堅:
軟體定義存儲的概念相對於傳統存儲,其設計哲學和傳統存儲剛好相反。傳統存儲以硬體為核心,存儲系統的數據可靠性高度依賴硬體架構的設計。軟體定義存儲,假設硬體是不可靠的或可靠性沒那麼高。
軟體定義存儲的性能更高、擴展性更強、更靈活。但任何一個架構、系統都會有自己的優缺點。軟體定義存儲在技術上的局限性:第一,難以將硬體的性能發揮到極致。第二,在存儲集群大了以後,整個集群的管理、運維也是一個挑戰。一般的企業沒有專門的IT運維人員或運維水平有限,在海量數據時代,存儲產品能不能讓企業實現簡單運維,也是一個挑戰。
杉岩對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都有很深入的理解,既有傳統存儲最核心的架構師和工程師,也有深耕分布式存儲領域近10年的架構師。面對這些局限,杉岩也在做一些事情,比如在軟硬結合方面,與硬體供應商一起做軟硬垂直優化;在大規模集群存儲系統的管理和運維上,借鑒一些AI的演算法能力,讓運維更加智能化、自動化。
2
立足場景尋找最佳匹配行業
以質量和服務構建客戶信任
加速市場拓展
融中研究:
杉岩已服務10+行業的500+客戶,從市場策略來看,杉岩數據在這些行業是齊頭並進還是有所側重?主要的優勢行業有哪些?未來發展或者延伸的重點行業還有哪些?
陳堅:
存儲系統作為一個標准化產品,沒有太多的行業屬性。但是軟體定義存儲有它的最佳應用場景。
杉岩數據依託場景構築產品和解決方案,再通過最佳應用場景去尋找最佳匹配行業,進行市場開拓。例如,杉岩智慧視頻雲存儲的解決方案,可以在安防、軌道交通、能源、電力、金融等等行業領域使用。另外,我們還推出了一個更加通用化、平台式的私有雲產品,適用於金融、政府、教育、醫療等多個行業。
目前,杉岩市場突破的重點在於有大量場景和需求的政府、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製造等行業。市場開拓方面,杉岩在大部分行業齊頭並進,對小部分行業有所側重,例如金融行業將是杉岩數據始終關注的重點行業。
作為存儲廠商,杉岩產品的行業屬性不強,但在產品智能化層面,實際上我們有一些場景化和行業屬性的定製,但這種定製不是為某一客戶定製,而是為一個行業定製,並且可以批量復制和推廣。
融中研究:
杉岩數據如何切入客戶,並獲得客戶的信任?在客戶關系維護和服務方面,杉岩數據採取哪些措施?
陳堅:
從0到1的突破是非常難的。杉岩數據以產品為客戶帶來的價值來切入市場,早期的客戶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廣發證券、深圳市供電局等。對TOB市場,標桿的意義重大。杉岩切入市場後,依託案例與標桿客戶在同行業去推廣復制。
杉岩數據依靠高質量的產品和切實的服務獲取客戶的信任。目前為止,我們存儲了2500+PB的數據,從沒丟失過數據,這一點讓用戶非常放心。服務,是創業公司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而大廠流程非常復雜,對TO B客戶服務的理念和經驗也比較缺乏。杉岩與客戶的運維人員緊密溝通,對他們進行多維培訓賦能,客戶能夠親身感受到杉岩對他們的重視。
3
疫情期間,馳援武漢
推出免費服務平台
苦練研發內功蓄勢待發
融中研究:
此次疫情對杉岩數據帶來什麼影響?杉岩數據採取哪些行動?
陳堅:
這次新冠疫情對杉岩數據是一把雙刃劍,但總體來說是利好的局面。一方面,疫情對公司短期的獲客、工作開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和影響;另一方面,疫情也讓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價值被充分認識,例如遠程醫療、遠程診斷等會涉及到大量的數據存儲和應用,軌跡、跟蹤、健康碼等其實也都是基於數據的存儲和使用。很多行業對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接受程度更高了,特別是政府的智慧城市、醫療領域的遠程醫療、教育領域的遠程教育發展等,帶來的數據存儲機會更多了。
作為一家創業公司,疫情期間,我們也秉承一貫的家國情懷和責任,進最大的努力為抗疫提供支持。2月份,我們給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捐獻了一套分布式存儲產品,助力提升醫院的醫療質量和效率。同時,為了幫助用戶解決疫情期間存儲問題,我們推出了供用戶免費使用的「統一存儲平台軟體SandStone USP」。
此外,我們在產品研發、市場開拓上沒有絲毫懈怠。在產品研發端,我們借機苦練內功、打磨產品,為疫情過後的市場反彈做好准備;在市場開拓方面,我們的銷售團隊通過遠程電話保持與客戶、合作夥伴的緊密互動與溝通,努力介紹杉岩的產品方案和價值亮點,積極拓展新客戶、挖掘老客戶新需求等。
4
分布式存儲市場將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杉岩將始終以差異化取勝
融中研究:
當前存儲市場競爭格局怎麼樣?主要玩家類型有哪些?
陳堅:
從市場格局來說,存儲行業技術門檻很高,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和打磨,大浪淘沙之後,最終玩家不會很多。在傳統存儲領域,全球TOP6的公司占據市場百分之八十幾的份額。在分布式存儲領域,經過五年多的發展,與杉岩數據同期創立的公司中,很多技術不成熟的公司已經慢慢被淘汰了。我相信經過震盪式的發展後,分布式存儲的市場格局會趨於穩定,也會變成一個寡頭壟斷的格局,未來會有一家或幾家來佔領市場絕大部分的份額,杉岩肯定是其中之一。
從競爭來說,杉岩的優勢還是產品。創業公司沒有捷徑可走,品牌、資金都比拼不過大廠,生存發展一定是靠差異化的競爭力。杉岩的差異化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客戶價值金字塔模型的「管」和「挖」,「存」大家都在做,如果這一層都做不好自然會被淘汰;「管」層面,大廠的產品很全,內部對於傳統存儲和分布式存儲會有一些博弈和競爭,但對於垂直用戶定製化以及工業化需求領域不一定願意涉足,而杉岩獨特的價值和優勢正體現於此。數據智能層面,杉岩的價值和優勢更加明顯。杉岩的設備產品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這是很多大廠不會去做的事情,他們提供的主要是面向全球市場的標准化產品,聚焦於存儲產品的完善。杉岩則是針對垂直細分市場進行產品差異化。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同類創業公司競爭方面,從目前來說,2013到2015年成立的一批公司,現在的競爭格局越來越清晰了。當前,軟體定義存儲處於繁榮發展期,蛋糕還沒有定型,在不斷擴展、挖掘客戶新場景、新需求的階段,都在共同培育市場。所以,我們正在共創生態鏈,攜手合作夥伴建設新型IT基礎設施建設。
融中研究:
大型廠商加碼存儲,例如華為、華三等大廠也開始發力對象存儲,對杉岩數據的發展會有沖擊嗎?杉岩數據如何平衡與基礎設施合作夥伴華為的競爭與合作?
陳堅:
大廠確實在加大對存儲領域的布局,但我們也看到一個趨勢,大廠現在主要在公有雲方面布局,而在私有雲方面,可能更多的是以傳統存儲、分布存儲的架構來拓展市場。與大廠的競爭要避免正面交鋒,走差異化路線。比如在金融領域,杉岩在智能化數據處理方面獨具特色,這是我們帶給客戶的獨特價值。
9. 雲存儲哪個好
網路網盤、創意雲盤、隱私雲盤、阿里雲、華為雲。雲存儲不僅實現數據計算、存儲、處理的大吞吐問題,同時將數據存儲與業務融合,極大地提升了企業數據和安全性。
5、華為雲:華為雲致力於為廣大企業、政府和創新創業群體提供IT基礎設施雲服務。雲存儲產品:雲硬碟、雲硬碟備份、對象存儲服務、數據快遞服務、數據傳輸加速、彈性文件服務。並且提供數據加密、備份保護和恢復遷移服務。
10. 10TB超大容量不限速!個人雲存儲有這一個就夠了
數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我們需要把電腦、手機上日積月累的數據進行保存、備份,甚至對重要的數據進行加密避免隱私泄露。由於產生的數據量更大,此前使用的U盤、小容量硬碟等已經無法滿足需求,而且隨著智能設備的發展,人們還需要把一些數據分享出去,所以更大容量、能分享的雲存儲方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但是目前常用的第三方網路存儲,一方面受到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網速的限制,而且在成本的投入上也是持續的,即便如此,對於數據的安全和隱私也無法得到保障。所以,聯想最近推出了一款個人雲存儲設備,最大支持10TB存儲容量,上傳下載不限速,還能夠實現多設備數據存儲,數據集中管理,實時備份和分享,完成多場景下的數據自由傳輸,為我們提供了無縫連接數字生活與工作的存儲解決方案。
聯想個人雲存儲提供了無盤版、4TB單盤版和4TB*2雙盤版,售價分別為999元、1799元和2899元。除了硬體上的一次性投入,在功能上與網路網盤有著非常相似的使用體驗,但是在容量、傳輸速度以及數據的私密性上,聯想個人雲存儲有著先天的優勢。究竟這兩款設備該選誰?不妨讓我們來做個對比。
由於聯想個人雲存儲是以物理硬體的方式存在,而網路網盤只需要安裝應用即可,所以這里我們首先來看看聯想個人雲存儲的設備是怎樣的,之後再進行功能對比。
聯想個人雲存儲包裝與外觀特點
智能安全、智能健康、智能娛樂、智能辦公學習,是聯想SIoT戰略的四大細分場景,定位家庭級智能存儲設備的聯想個人雲存儲,承擔著智能化數據管理以及完善聯想智能化布局的主要一環。
沉甸甸的包裝內部除了一個聯想個人雲存儲主機,還包括一塊全新的2.5英寸4TB SATA 3.0介面的機械硬碟,配件包括電源適配器、一根網線、固定硬碟用的螺絲釘,一把十字起子和一個簡易說明書。主機和硬碟都採用了較厚的泡沫棉保護,確保運輸中的萬無一失。
聯想個人雲存儲機身為白色,採用豎紋理設計,這樣的設計能夠減少機身厚度,同時利於散熱。正面看機身猶如羅馬殿堂的柱子,庄嚴而典雅。頂部的蓋子和底座採用了金色點綴,增添了時尚色彩,能夠與家庭家居完美地融合。
介面位於機身後部,從上到下為 RESET 孔、2 個 USB 3.0介面、千兆網線介面和圓形的電源插口。2個USB 3.0還可以外接個人雲伴侶(磁碟陣列存儲),將空間輕松擴展至128TB,所以對於家庭用戶來說,無須擔心容量不夠用。
在連接與速度方面,聯想個人雲存儲不受條件限制,可穿透各種防護網路,支持全球內外網訪問。在安裝與部署方面,相較於傳統復雜的NAS流程,聯想個人雲存儲只需要連接網線、電源,下載APP後綁定、格式化硬碟,輕松幾步就能完成,無需專業的網路、硬體技能。
開啟頂蓋後可以看到內部的A、B 兩個硬碟托架,能夠同時放下兩塊 2.5'' 的 HDD,抽屜式的托架,取出後安裝好硬碟再放下去插緊就OK了,非常簡單。硬碟支持RAID及LARGE模式,上蓋內里印有設備綁定二維碼,用來綁定APP(管理員)。但是這里也提醒一下,硬碟托架可能會很緊,取出或插入時需要用一些力。同時也建議在下一代能設計成彈出式,或者改進一下抽拉時的順暢感。
可能很多網友也會疑問為什麼不用固態硬碟?簡單的說,一方面是成本,大容量的固態硬碟價格依然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眾所周知的使用壽命和數據可恢復性,機械硬碟目前還是最佳的選擇。但並不是說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就不能使用固態硬碟,用戶仍然可以自行安裝SATA介面的SSD。
由於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是長期在線使用,尤其是長時間的數據讀寫時,硬碟還是會產生熱量,所以還在機身底部設計了散熱風扇,並通過底座隱藏的散熱口排出,而且在噪音控制方面也做的很好,即便是放在卧室的床頭邊也不會被干擾。
簡單了解完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的外觀和基本功能,大家更加關注的是這個設備究竟能做什麼?與一些網盤相比有哪些優點?所以我們接下來就以使用者眾多的網路網盤為例來做個對比,看看聯想個人雲存儲是否值得購買。
客戶端:無縫連接 支持平台廣泛
目前能夠連接網路的設備越來越多,除了電腦和手機,還包括平板電腦、電視等,可以說有屏幕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操作系統上分為Windows、Linux、iOS和安卓系統,聯想個人雲存儲和網路網盤都對各平台和系統進行適配,實現無縫連接,尤其是在布局智慧家庭方面,聯想個人雲存儲結合的更加緊密。
聯想個人雲存儲的數據守護者APP界面與網路網盤功能基本類似,包括對文件的自動分類,但是聯想個人雲存儲還支持對網路網盤的數據存取和離線下載,所以在兼容性和文件管理方面,聯想個人雲存儲更加貼心。
安裝數據守護者app可以輕松的在手機上存取資料和管理文件,以及用於配置個人雲存儲設備,這也是與網路網盤不太一樣的地方。圖形化的界面,以及指引綁定、設置,即便是新手也能輕松勝任,非常人性化。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聯想個人雲存儲設備支持RAID1和Large兩種模式,兩者只能選擇其一,中途如果想要切換模式,則會對磁碟進行重新格式化,會刪除所有數據,所以需要謹慎操作。
除了常規文件的存取,網路網盤app還加入了筆記、小說、沖印商城等第三方合作應用,在個人服務方面更加多樣化,畢竟網路網盤已經做了很多年,也有著龐大的用戶群,在用戶體驗方面積累了更多的經驗。
除了作為存儲,網盤最大的功能特色就是分享,聯想個人雲存儲APP在分享功能上支持好友分享和鏈接分享,其中鏈接分享還支持1天和7天期限。網路的分享功能相對要全面,包括微信、朋友圈、QQ、微博,以及私密鏈接和二維碼等多種方式,同樣支持分享的有效期。
客戶端的對比方面,差別並不是很大,只是在分享方面,數據守護者相對弱一些,以及暫時不支持壓縮包的在線解壓縮等。網路網盤APP對非會員的限制比較多,比如想要在線解壓縮,需要超級會員;此外,如果用戶想要在線播放音樂、視頻,由於非會員限速問題,網路網盤的體驗要差很多。而聯想個人雲存儲,我們可以看做是「點對點」的讀取,沒有中間的轉換,所以讀取會流暢的多。
容量對比:聯想個人雲存儲最大支持10TB容量 還可擴展
以目前個人或家庭對存儲容量的需求,GB級別不夠用,但是上升到TB、數個TB的時候就足夠用了。
聯想個人雲存儲內置雙硬碟位,最大支持10TB容量,相當於可容納200萬張高清照片,或100萬首無損音樂,或1萬部高清影片。如果你是骨灰級玩家,對容量有更大的需求,那麼這款個人雲存儲還可以通過2個USB 3.0高速介面外接個人雲伴侶(磁碟陣列存儲),就能輕松擴展至128TB。正是因為採用的是物理硬碟,聯想個人雲存儲理論上可以無限擴展,但畢竟是定位家庭、個人雲存儲,能達到10TB容量需求的用戶已經極少,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忽略空間的限制。
簡而言之,聯想個人雲存儲一次投入,容量無限。
網路網盤初始免費容量是根據完成一定任務量來決定的,普通會員提供2TB容量。需要注意的是,網路在2018年底宣布此前注冊用戶至2019年底沒有登錄過的免費用戶,將調整至100GB,超級會員可以擴展至最大5TB容量,連續包年的會員費為263元。
實際上5TB的容量對於大多用戶也足夠使用,但是卻以會員年費為代價,而且一旦不續費,您的文件可能就不再是您的文件,對功能的限制也是頗多。如果只是作為小文件的備份,比如手機圖片、辦公文檔等,網路網盤也是足夠使用。但是對於較大的文件、尤其是高清影視,無論從容量還是上傳、下載的速度等方面,並不建議使用網路網盤收藏。
所以兩者對比很明顯,聯想個人雲存儲成本更低、容量更大、並具有無限可擴展性,更是作為資料收藏的絕佳存儲方案;而網路網盤容量和功能受會員限制,具有很多不確定性,推薦存儲較小文件、臨時性文件,如果是重要資料且需要永久收藏的,就要慎重考慮網路存儲的方案。
傳輸速度比拼:聯想個人雲存儲不限速
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使用網盤或個人雲存儲,最多的行為就是上傳和下載文件。
首先說說網路網盤,相信所有免費用戶在使用網路網盤上傳下載文件時,都會體會到那種龜速到痛不欲生吧。不管你是百兆寬頻,還是光纖,只要不充值,網路網盤限速能限到你哭。
圖:網路網盤非會員限速
如果你存儲的文件很大,或者是朋友分享給你一個很大的文件,或者是數百張圖片,而且你還不是超級會員,那千萬不要用網盤分享,還不如用QQ發送來的快。此外,對於非會員,傳輸的文件還不能超過4GB。
圖:非會員限制不能超過4GB
但如果你是長期網盤依賴用戶,那就不妨充個超級會員,上傳和下載的速度還是有保障的。
圖:超級會員可解除限速
如果把網路網盤看作是公有雲,那麼聯想個人雲存儲就是私有雲。聯想個人雲存儲不僅能夠適應各種網路環境,包括身處海外也能輕松連接使用。上傳和下載速度方面,得益於聯想的全球網路節點支持,無論是內外網訪問或是海外訪問,聯想個人雲存儲都擁有高速上傳下載加速系統,能夠無縫連接用戶的數字生活與工作。需要說明的是,在上傳或下載時,聯想個人雲存儲最多支持5個文件多任務同時進行,單文件上傳、下載速度最快。
圖:多文件上傳時,網速被優先順序分配
圖:單文件上傳時速度最快
圖:單文件下載時速度最快
在上傳和下載的網速對比方面,聯想個人雲存儲在整個傳輸過程中不參與任何數據交換,所以文件傳輸不受限制,也就有著絕對的優勢,你的網速有多快就能上傳、下載多快。但是在使用中,我們也發現聯想個人雲存儲客戶端,暫時還不支持文件、文件夾的拖拽,只能通過一級一級的路徑選擇,相信在升級版本中會添加這一快捷功能。
安全與隱私
個人數據的安全和隱私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存儲在公有雲上的數據,實際上是保存在人家伺服器上,盡管各家都聲稱絕不會泄露,但是誰知道呢?你把寶貝放在別人家櫃子里總是不讓人放心吧。
而聯想個人雲存儲是您的「私有雲」,所有的數據都是保存在您私人的硬碟之上,從根本上避免了公有雲端隱私泄露的問題。同時還採用SDVN技術加密傳輸,所有應用數據均在虛擬化層上傳輸,確保數據在內網或互聯網上的安全可靠,有效保護個人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
此外,聯想個人雲存儲設立多賬戶管理機制,一台主機多人共享的同時,還能夠設定公共空間和私密空間。通過管理員設置不同許可權,將家庭賬戶進行空間隔離,並配置加密保險箱技術,進行二次保護,管理員也無法訪問他人賬戶,方便多人共享數據的同時,又能夠保護個人數據隱私。
實際上很容易理解,保存在你個人硬碟上的數據永遠都是你的,保存在網上的資料不一定就是你的,哪怕是交了費。
體驗總結:
綜合來看,聯想個人雲存儲在更大容量、更快速度、更加私密等方面都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而網路網盤僅僅是對續費的超級會員提供最多5TB容量、不限速的服務,但是在數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上,尤其上長遠來看,網路網盤還是存在不少後顧之憂。
個人雲存儲無論在數據傳輸方面、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方面,以及在未來智慧家居的構建上,都將逐漸成為家庭的數據中心,成為每個家庭的剛需的智能設備。所以相對於建立在公有雲上的網盤,聯想個人雲存儲可以說已經先入為主,並將主導未來。還是那句話,一次性投入,就能擁有一個永久、安全的個人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