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怎麼看配置高低
『壹』 怎麼看cpu性能高低
看cpu性能高低的方法如下:
1、看型號和數字,同一個襪游字母的系列裡面,數字越高就越好的。
2、同一型號的就看主頻就好了。。
3、大部分字母來說的話i ,p,t前面的比較好,字母越靠前就告陵銷比較新。
4、現在一般看到的E開頭的是台式機的,T和P開頭的是筆記本的,其中P 開頭的汪毀是節能系列。
『貳』 怎樣判斷台式電腦的配置高低
適合普通人的真實的有效的方法:
1..第一眼看屏幕顯示(越逼真越好。直接困改反應顯示器和顯卡水平)
2.聽機箱聲音(沉穩均勻的機動聲不會很大。直接反應主機的工作狀態和功率表現以及散熱水平)接著用手在機箱後面的通風處感覺風是冷還是熱。不滑森是很熱說明這機子不錯了。
3.試著重新開機(查看開機時間。基本上可以說越短越快。附。在WIN8會更快!)
4.進入正題:按鍵盤鍵像窗口那個四片頁子的左右各一個+Pause Break(或我的電腦右鍵屬性。看下處理器內存。然後在開始-運行輸入-CMD-systeminfo回車看下處理器的頻率和我的電腦上顯示是不是一樣的.(如2.5G那麼黑色字處理器也是2.5G。這樣可以防止黑心廠家騙人)然後網路下這款處理器看下多少錢。越貴越好!
5.CPU沒問題了之後就在電腦桌面空白處滑鼠右擊,選「屬性」——「設置」——「高級」——「適配器」在適配器信息中可以看到顯卡顯汪讓判存大小。如果有顯示共享系統內存啥的就不行。還有就是看刷新。有60.72.75.85之類的。越高越好。
6.通過上述查看方法之後就可以基本上判斷台式電腦的配置高低了。(另附內存關系不大。現都白菜價。賣家說什麼四G六G啥的沒用。有二G大把用)
7.希望可以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叄』 怎樣判斷一個電腦的配置高低
對於很多新手來說,如何查看自己電腦配置的好壞是一個者迅核較為糾結的問題,甚至有時候還存在一些認識的誤區,為了讓大家對硬體有個更加深入的認識,下面就為大家奉獻一點自己的淺見。
主板
一看CPU的核心數量
目前主流的是雙核,單核(比如奔騰4)早已停產,高端的有四核。
二看製作工藝
目前45納米的CPU已經普及,上一代是65納米,還有更老的90納米(不多見了)。製作工藝45納米是指的晶體管與晶體管之間的導線連線的寬度(簡稱線寬),簡單的說就是可以在同一面積的晶元上可以"擠"更多的晶體管,更多的晶體管帶來的則是更高的性能。就算晶體管的數量不增加,晶元的面積也可以相應減小,這樣功耗和溫度就可以降低很多。
三看二級緩存的大小
CPU是電腦里"跑"的最快的,有的時候因為它跑的太快,導致其他硬體比如內存跟不上他的節奏,所以就CPU製造商就引進了緩存這個東西。看二級緩存的大小判斷CPU的好壞主要是針對Intel的CPU,因為Intel的CPU對二級緩存的依賴比較大,INTEL的CPU二級緩存主要用來存儲數據,一級緩存則存的是二級緩存的地址,在一級緩存里這些數據被編上了號比如A-Z,CPU需要調取這些數據的時候直接從一級緩存里調取數據的編號就行,打個比方說,好比二級緩存是一本書的內容,一級緩存就是這本書的目錄,這也就是為什麼INTEL的CPU二級緩存特別大,而一級緩存特別小的原因。而AMD的CPU設計的則和Intel不一樣,AMD的CPU一級緩存是用來存最常用的數據,二級緩存則是存比較常用的數據,所以AMD的CPU一級緩存和二級緩存差不多大。理論上講Intel的CPU效率更高一些,CPU需要調取某些數據的時候直接調取編號就行了。
四看主頻
在前面三條都相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主頻的高低來判斷CPU的好壞,多數的CPU主頻都在2.0GHz至3.0GHz左右首掘,現在最高的也沒有超過4.0GHz的,因為主頻太高的話,發熱量和功耗也會相應變大。
顯卡:
目前市場上顯卡晶元(GPU)的生產商有NVIDIA和ATI這兩家,也就是人們平常說的N卡和A卡。GPU在顯卡上的地位相當於電腦中的CPU。大家常說的Geforce和HD是NNIDIA和ATI的一種系列,Geforce到現在已經有十代了,一般說顯卡型號的時候不用加上這個。顯卡的廠商就太多了,但是都是用的上面兩家的晶元。
看顯卡的好壞主要看[顯卡晶元、SP單元、製造工藝、核心頻率]、[顯存頻率、顯存位寬、顯存速度、顯存容量](排名分先後,越前面的越重要),具體點還要看顯卡的做工怎樣。
主板:
主板主要就看晶元組,像現在Intel平台常見的晶元組也不多,不帶集顯的有P55、P45、P43等,帶集成顯卡的常見的有G41、昌頃G43、G45,集顯是G開頭的。 AMD平台的主板現在主流的就是AMD 7系列的晶元組,也是帶G的是帶集顯的,比如780G、785G、790G、790GX等。和顯卡一樣看主板也是要具體的看做工如何。
其他:
硬碟轉速現在台式機上都是7200轉,筆記本都是5400轉。
內存頻率主要為了滿足CPU的帶寬就行,比如要用E5200,這個CPU的FSB(前端匯流排頻率)是800MHz,帶寬也就是800MHz×64÷8=6.4GB/s,如果CPU不超頻的話,在配內存的時候用一條DDR2 800MHz頻率的內存就可以滿足CPU的帶寬需求了。如果CPU用E8400,它的FSB是1333MHz,在配內存的時候用一條DDR2 800MHz頻率的內存就不能充分發揮CPU的性能了,這時候就要靠雙通道了,兩條667MHz頻率的內存組雙通道剛能滿足E8400的需求,如果超頻的話就配兩條800的內存組雙通道。
『肆』 電腦處理器怎麼看高低 教你如何辨別電腦配置高低
1、配置高低區分:硬體方面
CPU:主要取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率越高,二級緩存就越大越快,未來的CPU有三級緩存、四級緩存等之分,這些都是影響著響應速度的因素。
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的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主板:這個主要還是看處理晶元了,好比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硬碟:硬碟的轉速分為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硬碟也隨著市場的發展,緩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樣,緩存越大,速度會快些。
顯卡:這個可是對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的聯系,如果同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
電源、顯示:電源只有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就可以了。而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但是現在人們都沒怎麼在乎。
2、配置高低區分:軟體方面
操作系統:電腦的同等配置下,運行原版的Windows 98肯定比運行原版Windows 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運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這就說明,同等配置情況下,軟體佔用的系統資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還有就是英語原版的操作系統運行英文版程序比運行中文版的程序穩定性及速度都有是關系的。原版的系統就是沒有精簡多的系統,就好比精簡過的XP系統會比原版的XP系統快一些。
軟體:這些都是可以適當的優化的,一般用於文員辦公的筆記本電腦,裝一個精簡版的XP和精簡版的Office 2003就足以應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圖形設計人員,就需要專業的配置,尤其對顯卡的要求,所以,升級軟體:Microsoft DirectX 9.0 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處理器:用Intel來說,Atom最差,Core的,看型號越高越快。如5600沒5800快,58000沒8300快,8300沒9400快,如果不玩大型的游戲,集成就可以了。
『伍』 CPU的配置高低怎麼看
intel處理器包括了四代、六代、七代、八代、九代以及全新的十代處理器型號,目前在售主要是九代和十代產品,現階段intel平台裝機建議首選全新第十代處理器,而AMD處理器主要是銳龍一代、二代、三代,目前在售主要是三代和部分二代產品,現階段裝機建議首選三代銳龍產品。
Intel和AMD的區別
在浮點運算能力來看,INTEL的處理器一般只有兩個浮點執行單元,而AMD的處理器一般設計了三個並行的浮點執行單元,所以在同檔次的處理器當中,AMD處理器的浮點運算能力比INTEL的處理器的要好一些。
浮點運算能力強,對於游戲應用、三維處理應用方面比較有優勢。另外,多媒體指令方面,INTEL開發了SSE指令集,到現在已經發展到SSE3了,而AMD也開發了相應的,跟SSE兼容的增強3DNOW!指令集。
相比之下,INTEL的處理器比AMD的在多媒體指令方面稍勝一籌,而且有不少軟體都針對SSE進行了優化,因此在多媒體軟體及平面處理軟體中,相比同檔次AMD處理器,INTEL的CPU顯得更有優勢。
另外,選擇什麼樣的CPU,價格更是比較關鍵的因素,在性能上,同檔次的INTEL處理器整體來說可能比AMD的處理器要有優勢一點,不過在價格方面,AMD的處理器絕對占優。
目前裝機熱門CPU選購建議:
Intel型號:賽揚G4930、奔騰G5420。
AMD型號:速龍3000G。
註:以上為入門級CPU適合辦公,娛樂挑選。
Intel型號:酷睿i3 9100/F、酷睿i3-10100。
AMD型號:銳龍R3 3200G(APU)、銳龍R3 3100、R3 3300X。
註:以上為中低端CPU:適合主流游戲,輕度視頻設計。
Intel型號:酷睿i5 9400F、酷睿i5 9600K/KF、酷睿i5 10400/F、酷睿i5-10500、酷睿i5-10600K。
AMD型號:銳龍R5-3500X、銳龍R5 3600、銳龍R5 3600X、銳龍R5 3400G(APU)。
註:以上為中端主流CPU:適合視頻編輯,高端游戲。大型娛樂。
Intel型號:酷睿i7-9700/F、酷睿i7-9700K/F、酷睿i9-9900K/KF、i7-10700、i7-10700K、i9-10900K。
AMD型號:銳龍R7 3700X、銳龍R7 3800X、銳龍R9 3900X、銳龍R9 3950X。
註:以上為高端級別CPU:基本通吃現在的設計軟體以及大型高端游戲。
『陸』 如何判斷cpu性能高低
大家都知道CPU對電腦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東西,那麼如何判斷CPU性能高低,下面是我為你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怎麼看CPU性能高低
單擊“開始”--》“程序”--》“附件”--》“系統工具”--》“系統信息”裡麵包括硬體版本,性能指數,軟體版本信息等,都在裡面了!《《或者下載魯大師,進行性能檢測》》。
一般來講,電腦的速度的響應並不能說某單個硬體對它的影響,它們之間需要相互匹配(下同此理),當然,硬體佔主要因素:
1、CPU,這個主要取睜滑態決於頻率和二級緩存,頻越高、二級緩存越大,速度越快,都影響響應速度。
2、內存,內存的存取速度取決於介面、顆粒數量讓猜多少與儲存大小(包括內存的介面,如: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來說,內存越大,處理數據能力越強,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還是處理晶元,如:筆記本i965比i945晶元處理能力更強,i945比i910晶元在處理數據的能力又更強些,依此類推。
4、硬碟,硬碟在日常使用中,考慮得少一些,不過也有是有一些影響的,首先,硬碟的轉悉源速(分:高速硬碟和低速硬碟,高速硬碟一般用在大型伺服器中,如:10000轉,15000轉;低速硬碟用在一般電腦中,包括筆記本電腦),台式機電腦一般用7200轉,筆記本電腦一般用5400轉,這主要是考慮功耗和散熱原因。
5、顯卡:這項對運行超大程序軟體的響應速度有著直接聯系,如運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圖形軟體。顯卡除了硬體級別上的區分外,也有“共享顯存”技術的存在,和一般自帶顯存晶元的不同,就是該“共享顯存”技術,需要從內存讀取顯存,以處理相應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稱之為:動態顯存。這種技術更多用在筆記本電腦中。
6、電源,這個只要功率足夠和穩定性好,就很不錯。
7、顯示器:顯示器與主板的介面也一樣有影響,只是一般沒有太在乎。
可以從CPU的參數上判斷性能的高低
如何區別CPU性能的高低
1. 核心數量:一般情況下核心數量越多越好;
2. 主頻:一般情況下主頻越高越好;
3. 睿頻,當電腦處理數據較少時,cpu主頻會自動降低,處理數據很多時,cpu主頻會自動上升,Core I5和I7支持睿頻功能,AMD部分處理器也支持睿頻功能;
4. 製作工藝:製作工藝很大程度上影響cpu性能,先進的製作工藝即使核心數,主頻比舊的製作工藝低,但性能依然比舊的工藝強悍,比如 奔騰<酷睿
5. 匯流排介面類型:
6. PCI PCI(Peripheral Componet Interconnected)匯流排是Pentium PC機的組成部分,理論寬頻可達到132MB/S,通常可達到95MB/s;
7. PCI-X PCI是PC匯流排的一種擴展架構,與PCI匯流排不同的是,PCI匯流排必須頻繁地在目標設備和匯流排之間交換數據,而PCI-X則允許目標設備僅在單個PCI-X設備進行交換。PCI-X有三種不同的工作頻率,66MHz、100MHz和133MHz,在66MHz時數據率為1GB/s;
8. PCI EXPRESS也稱PCI-E,是下一代PCI匯流排,原名為“3GIO"是由英特爾提出的,它的最大特點是傳輸速率快,PCI-E有X1、X4、X8、X16,PCI-X1的傳輸速率可達到500MB/s,X16可達到8GB/s;
9. 緩存數:緩存級數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