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配置怎麼做
Ⅰ 電腦如何配置用途在於工作如何配置一台適合自己的電腦
Ⅰ 想買台新電腦,配置如下,大家給點建議!主要是工作用途
額。。。。別的我說不了什麼,還好吧。但是程序編輯和測試用工程U,你不覺得矛盾么?一個要求穩定,一個有隱藏問題。。。。。。用原版吧。
Ⅱ 如何配置一台適合自己的電腦
方法和步驟:
一、確定電腦的用途,是辦公、影音還是游戲,這三類對於電腦的配置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二、明確自己的預算。現在2000多也能弄台電腦,發燒級的過萬也不少見。(不要只聽價格,適合自己才重要)
三、分析電腦的技術指標,主要包括CPU、主板、內存、硬碟、顯卡等,可以多查查資料做對比。
1、頻率:CPU的主頻=外頻×倍頻系數。
主頻也叫時鍾頻率,單位是MHz(或GHz),用來表示CPU的運算、處理數據的速度。
2、緩存: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緩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
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以此提高系統性能。
3、超線程技術
(Hyper-Threading,簡稱HT),最早出現在2002年的Pentium 4上,它是利用特殊的硬體指令,把兩個邏輯內核模擬成兩個物理晶元,讓單個處理器都能使用線程級並行計算,進而兼容多線程操作系統和軟體,減少了CPU的閑置時間,提高CPU的運行效率。
Core i7/i5/i3再次引入超線程技術,使四核的Core i7可同時處理八個線程操作,而雙核的
Core i5、Core i3也可同時處理四線程操作,大幅增強它們多線程性能。超線程技術只需要消耗很小的核心面積代價,就可以在多任務的情況下提供顯著的性能提升,比起完全再添加一個
物理核心來說要劃算得多。比起Pentium 4的超線程技術,Core i7/i5/i3的優勢是有更大的緩存和更大的內存帶寬,這樣就更能夠有效的發揮多線程的作用。根據評測結果顯示,Core i3、
Core i5 600搭配HT後,多任務性能提升20-30%。
Ⅲ 想買台新電腦,配置如下,大家給點建議!主要是工作用途!
I7 980X 散片居多.得加個風扇..建議用:酷冷至尊V6(RR-V6SV-22PR)....ES版估計難找....還是I7的ES版.找到價也挺高.不建議找了.
PS:由於ES版本處理器具備不鎖倍頻等優勢,往往成為喜好超頻DIY玩家搜羅的對象,同時也因為ES版處理器只供應給合作廠商以及部分大型的評測媒體而使得數量稀有,很少有批量出售的可能。而因為數量稀少而往往讓產品身價倍增,價格通常都高於正式零售產品的訂價。
---------------------------------------------------------------------------------
電源換成: ENERMAX 冰核 85+ 1050W 支持多顯卡組SLI
詳細參數請看:http://detail.zol.com.cn/power/index37.shtml
Ⅳ 電腦基礎配置知識
不建議為了買電腦而普及這些知識。就算你學習這些一個月之後,再去買電腦,碰到奸商他們也不會因為你知道cpu主頻和倍頻的區別,而不騙你..所以你要買筆記本,我建議你自己先明確:
1.
用途,買了做什麼
2.
價位,能出多少錢如果是辦公或者游戲,就買ThinkPad (以前叫ibm,現在是聯想lenovo),基本都是物有所值
5分鍾教你看懂電腦配置基礎知識!
因為受疫情的影響,高考延期,學長的時間觀念也產生了偏差,不知不覺就已經到了8月份了,又到了各位準大學生選電腦的時期了。
但很多小夥伴都是電腦小白,也看不太懂電腦的配置。今天,學長就帶大家一起看懂電腦配置基礎知識哦!來到這里讓你選機無憂哦!
電腦的配置是衡量一台電腦好壞的標准。主要看CPU、顯卡、內存、硬碟等。
各種硬體配置可謂是五花八門。但是對於電腦小白來說,看懂這些參數是很困難的。
下面搞機君給大家科普一下電腦配置的知識,5分鍾就能教你看懂。
Intel的CPU型號怎麼看
CPU是一台電腦的核心,它決定你玩大型游戲還是小型游戲。最常見的酷睿系列i7、i5、i3,分別對應高、中、低三檔。至於該如何選擇,這取決於您計算機的主要用途。
如果您只是在家中進行一些日常使用,例如瀏覽網頁,播放音樂和視頻,玩一些普通的游戲,那麼i3處理器已經足夠。
Intel Core i3
優秀的功耗節能,順暢的流媒體傳輸
支持全屏4K及VR體驗
適合家庭日常及學習使用
完美的視覺效果,沉浸式娛樂,可輕松進行多任務處理
如果您的計算機使用的時候開啟多重任務,例如在播放音樂或視頻的同時製作電子數據,進行圖像編輯或一些簡單的影像製作,以及運行普通的游戲。那麼您需要選擇i5處理器。
Intel Core i5
配備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2.0
電池壽命更持久,充電速度更快
支持全屏4K及VR體驗
較快的啟動速度
如果您的電腦是用於特定工作,需要更高效的進行視頻編碼,更穩定的運行3D建模程序,或者您熱衷於高性能的游戲,那麼i7處理器是最佳選擇。
Intel Core i7
配備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2.0
為高清流媒體和娛樂帶來身臨其境的完美4K和VR體驗。
快如閃電的Thunderbolt 3數據傳輸速度
總的來說也就是:
日常普通使用 選 i3處理器
普通多重任務 選 i5處理器
高效特定工作 選 i7處理器
至於AMD的CPU,搞機君今天先不說了,這段時間會花時間專門做一篇推文去給大家詳細介紹的!
顯卡怎麼看
顯卡的功能是將電腦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正確顯示。
集成顯卡、核心顯卡的好處在於體積小、功耗低、發熱小,如果我們平時就上網、看電影、玩一些配置不高的游戲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但你要希望玩游戲、設計的時候有更好的體驗,這時就要講到獨立顯卡了.
主流一線品牌顯卡晶元廠商就是我們熟悉的英偉達和AMD兩家。
英偉達
前綴 其中GTX定位最高端,GT次之;代數越大越新,10表示是10系的顯卡,是目前最新的消費級顯卡,10後面的50/60/70/80表示定位;後綴帶TI的性能要強於不帶後綴,帶MAX-Q的性能低於不帶後綴的。
AMD
AMD的命名方式比起英偉達稍微復雜點,以RX系列為例:由前綴、世代、性能等級以及後綴構成,前綴中又以RX為主流,R9、R7都是兩年前的產品,世代性能的話數字越大等級越高,後綴是最有玄機的部分,可以說從這里可以直接看出顯卡的性能好壞。
除了顯卡的級別,玩游戲,做設計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那就是顯存。
很多同學認為顯存越大,顯卡性能就越好,其則不然。商家都將不少的游戲顯卡的大顯存作為賣點,但其實這裡面隱藏著一些誤區。
決定顯卡性能的因素有很多,顯存只是一個重要的核心因素,但並不代表全部。
所以選擇的時候一定不要只看數值來判斷一款電腦顯卡的好壞,要知道決定顯存性能的不僅是容量,還有顯存類型,如DDR3 GDDR5 HBM2等、顯存位寬、顯存帶寬、顯存頻率等等。
只有當顯存類型、流處理器、顯存位寬、帶寬、頻率一樣的兩塊顯卡,顯存越大,才能說顯卡性能就越好。
內存怎麼看
電腦運行速度快不快看的是內存的大小。現在一般標配是8G,但是除去系統還有一些其它亂七八糟的軟體數據,剩下的內存也足夠日常的辦公和學習了,所以一般建議購買8G內存的版本就夠了,沒有必要花更多的錢去買一些幾乎用不太上的內存。
但是不少大型游戲特別喜歡吃內存和顯存,所以為了游戲的流暢,對於喜歡玩大型游戲的建議選擇16G或者疊加到以上的容量。
硬碟怎麼選
我們電腦上所有的東西,包括系統、數據等都要存儲在硬碟里。所以硬碟要選得好,電腦性能才能發揮得出。
現在的硬碟大致分為三種:機械硬碟(HDD)、固態硬碟(SSD)和混合硬碟(HDD+SSD)。
硬碟分類
機械硬碟:但存取速度較慢,容量大
固態硬碟:存儲速度非常快,容量小
混合硬碟:機械硬碟+固態硬碟的結合
到底應該怎麼選擇,主要是取決於個人的使用需求。
對於主流用戶來說,據自己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容量。一般家用、辦公、游戲用戶,選擇1T或者2T容量的機械硬碟就夠了。
而喜歡存儲一些喜歡的電影、電視劇、歌曲、圖片、游戲,或者學習、工作需要用到的文檔,256GB及以上的固態硬碟用起來更爽更省心。
當然如果想讓系統啟動和運行速度更快的話,就考慮選擇固態硬碟+機械硬碟的配置。這樣一來可以把系統安裝在固態硬碟上,其它的數據則可以保存到大容量機械硬碟上。
所有的硬碟容量越大越好。
屏幕參數怎麼選
不同牌子的屏幕,價格天差地別,即便是同牌子,還有好屏,壞屏之分。
以下給大家幾個看屏幕好壞幾個的參數供大家參考。
色域
直接決定畫面色彩好壞,低於50色域以下的屏幕一般不考慮,而70以上色域的屏幕還是較為理想的。
解析度
目前主流都是1080P,有些稍微高端一點的筆記本已經開始用2k解析度的屏幕了,甚至有的產品用上了4K屏,但其實普通玩家基本用不上4k屏,一般1080p的高清屏幕就已經夠用了。
尺寸大小
1.只用於日常辦公,做做文檔,看看電視或者需要經常帶電腦外出辦公,對筆記本電腦的便攜性要求較高,一般建議選購 13.3 英寸或者 14 英寸輕薄本。
2.對於平面設計類、軟體開發類、游戲發燒友,則適合大屏幕的使用,對便攜性要求不高,一般建議選購 15.6 英寸或者 17.3 游戲本。
刷新率
刷新率這個對於愛玩游戲的小夥伴來說就比較重要了,電腦屏幕的刷新率一般會以120hz的格式出現在電腦的簡介上,一般筆記本的屏幕刷新率都是60hz,這些年的游戲本電腦屏幕的刷新率都在120hz以上,電腦屏幕刷新率越高,相應的給玩家帶來的游戲體驗也會更好。
以上就是電腦配置基礎知識,了解這些基本參數再去選購電腦就能避開不少坑。
Ⅳ 配置一台電腦,用於日常工作,主要用途是視頻剪輯。
因為現在短視頻的崛起,任何企業,任何工作室或者個人都需要剪輯大量的視頻來包裝品牌,發抖音,發朋友圈,發淘寶等自媒體渠道做展示。因為每天都要更新並發布新內容,所以剪輯師根本招不夠,供需失衡就造成了剪輯師高薪水(無論是找工作還是自己在家裡接私單,月收入輕松過萬,兩三萬也是稀鬆平常。)【推薦一個免費「短視頻剪輯後期」學習網址】:
www.huixueba.net/web/AppWebClient/AllCourseAndResourcePage?type=1&tagid=313&zdhhr-11y04r-338702531
而且剪輯這個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電腦技術,也不需要美術音樂造詣,基本都是固定套路,要什麼風格的片要什麼節奏,經過三四個月的培訓可以輕松掌握。但凡有點電腦基礎,會用滑鼠拖拽,會點擊圖標,會保存,除非自己不想學,沒有學不會的。但要學好學精,自製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王氏教育。
在視頻剪輯這塊,【王氏教育】是國內的老大,每個城市都是總部直營的連鎖校區。跟很多其它同類型大機構不一樣的是:王氏教育每個校區都是實體面授,老師是手把手教,而且有專門的班主任從早盯到晚,爆肝式的學習模式,提升會很快,特別適合0基礎的學生。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復制後面鏈接在瀏覽器也可打開】:
www.huixueba.com.cn/school/yingshi?type=2&zdhhr-11y04r-338702531
大家可以先把【繪學霸】APP下載到自己手機,方便碎片時間學習——繪學霸APP下載: www.huixueba.com.cn/Scripts/download.html
Ⅵ 電腦用途主要要求哪些配置
純手打原創,希望樓主支持下原創的
商用
:穩定性
,外觀美,厚度薄,重量輕的,方便攜帶,續航能力強(方便常出差的人士),貌似聯想Thinkpad就是這種,至於CPU內存硬碟顯卡要求都不高的,商務的用不上這些,
娛樂:主要CPU
顯卡性能,玩起游戲才不卡,
辦公:主要就硬碟了,要存儲大量數據
(說說實際情況,,像我們公司,對電腦的要求很低的,平時就做做文檔,用的都是幾年前的電腦,單核,80G硬碟,512內存)
Ⅶ 工作用的電腦怎麼配置
買電腦
先要合計自己什麼用途最大
游戲
設計
等等
之後選硬體
硬體的高低決定電腦的應用效果
比如
軟體速度
顯示效果
內存決定軟體的讀取速度
音效卡就不用說了
播放器的音頻
聲音驅動硬體兒
其他的定義你也可以在網路
或
其他和電腦有關系的網上好好看看
Ⅷ 電腦的所有配置和用途
隨著科技發展,電腦配置也越來越高,是一個與時俱進的事物,您的問題得不到標准答案。如果您問的是電腦系統,是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的。
一、電腦的硬體系統
所謂硬體,就是用手能摸得著的實物,一台電腦一般有:
1、主機:主機從外觀看是一個整體,但打開機箱後,會發現它的內部由多種獨立的部件組合而成。
下面介紹一下電腦主機的各個部件:
(1)電源:電源是電腦中不可缺少的供電設備,它的作用是將220V交流轉換為電腦中使用的5V,12V,3.3V直流電,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他設備工作的穩定性,進而會影響整機的穩定性。
(2) 主板:主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台,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接在一起,各個部件通過主板進行數據傳輸。也就是說,電腦中重要的「交通樞紐」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穩定性影響著整機工作的穩定性。
(3) CPU:CPU(Central Precessing Unit)即中央處理器,其功能是執行算,邏輯運算,數據處理,傳四捨五入 ,輸入/輸出的控制電腦自動,協調地完成各種操作。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CPU 也是整個系統最高的執行單元,因此CPU已成為決定電腦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戶都以它為標准來判斷電腦的檔次。
(4) 內存:內存又叫內部存儲器(RAM),屬於電子式存儲設備,它由電路板和晶元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內存中可存儲數據,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數據。
(5) 硬碟:硬碟屬於外部存儲器,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數據,不論在開機,還是並機,都不會丟失。
(6) 音效卡:音效卡是組成多媒體電腦必不可少的一個硬體設備,其作用是當發出播放命令後,音效卡將電腦中的聲音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送到音箱上發出聲音。
(7)顯卡:顯卡在工作時與顯示器配合輸出圖形,文字,其作用是負責將CPU送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顯示器識別的模擬信號,傳送到顯示器上顯示出來。
(8) 數據機:數據機是通過電話線上網時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它的作用是將電腦上處理的數字信號轉換成電話線傳輸的模擬信號。
(9) 網卡:網卡的作用是充當電腦與網線之間的橋梁,它是用來建立局網的重要設備之一。
(10) 軟碟機:軟碟機用來讀取軟盤中的數據。軟盤為可讀寫外部存儲設備。
(11) 光碟機:光碟機是用來讀取光碟中的設備。光碟為只讀外部存儲設備,其容量為650MB左右。
2、顯示器:顯示器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品種多樣,其作用是把電腦處理完的結果顯示出來。它是一個輸出設備,是電腦必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3、鍵盤:鍵盤是主要的輸入設備,用於把文字,數字等輸到電腦上。
4、滑鼠:當人們移到滑鼠時,電腦屏幕上就會有一個箭頭指針跟著移動,並可以很准確切指到想指的們位置,快速地在屏幕上定位,它是人們使用電腦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5、音箱: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聲音播放出來。
6列印機:通過它可以把電腦中的文件列印到紙上,它是重要的輸出設備之一。
7、攝像頭、掃描儀、數碼像機等設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電腦的軟體系統
軟體是指程序運行所需的數據以及與程序相關的文檔資料的集合。可分為:
1 操作系統軟體:人們知道,電腦完成許多非常復雜的工作,但是它卻「聽不懂」人們的語言,要想讓電腦完成相關的工作,必須由一個翻譯把人們的語言翻譯給電腦。此時,操作系統軟體就充當這里的「翻譯官」,負責把人們的意思「翻譯」給電腦。由電腦完成人們想做的工作。
2、應用軟體:應用軟體是用於解決各種實際問題以及實現特定功能的程序。
此外還有程序設計軟體:程序設計軟體是由專門的軟體公司編制,用來進行編程的電腦語言。程序設計軟體主要包括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不過這些軟體一般人是不使用的。
Ⅸ 戴爾台式電腦(用途工作學習和玩游戲)什麼樣的配製組好
您好
推薦一款精品台式戴爾電腦。價格在8,999 起,您可以自己選擇合適自己的配置機型。
採用第三代智能英特爾? 酷睿? i7-3770 處理器。
Windows?7 家庭高級版。
顯卡方面可以選擇強勁的 1.5GB GDDR5 GTX 660 實現完美的視覺體驗。
無需大機箱,也能尊享大型高清游戲。無論是側放還是立放,精巧的設計都讓您的空間不再顯得局促。
核心部件支持輕松升級,永遠跟得上最新游戲和數字娛樂的潮流。
戴爾廠家直接銷售地址:
http://www1.ap.dell.com/content/topics/reftopic.aspx/gen/misc/rep/setrepcode?c=cn&l=zh&s=dhs&rep_id=291394&rep_type=CHAT&redirect_url=http%3A//china.dell.com/cn/p/xps-8500/pd.aspx%3Fc%3Dcn%26cs%3Dcndhs1%26l%3Dzh%26s%3Ddhs%26%7Eck%3Dmn【右面向下拉有不同機型】
Ⅹ 如何配置計算機
對於電腦的配置選擇,無論是台式機還是筆記本電腦,使用者都必須首先考慮它的用途,如若只是滿足一些日常的基本工作,譬如Microsoft文檔的處理,則不需要很高的配置。根據不同的使用者,我們可以把電腦分為家庭用機、學生用機和商務用機,相比於前兩者,商務用機就需要較高的配置!
接下來,我將要介紹一些有關電腦基本配置方面的常識。
電腦的一些基本配置,無非就是CPU(中央處理器)、內存、顯卡、硬碟容量,再者就是光碟機和一些外部介面!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台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數據,CPU從存儲器或高速緩沖存儲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並對指令解碼,並執行指令,由此可見,對於一台計算機而言,CPU是何等的重要!決定CPU性能的一些指標則包括:主頻、外頻、前端匯流排頻率、倍頻系數,另外還包括位長和緩存。對於我們而言,一般主要考慮的便是它的主頻和緩存。主頻決定著計算機運算和處理數據的速度,但是不一定主頻高就運算速度快,即兩者之間存在的不是一種線性關系。緩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緩存的結構和大小對CPU速度的影響非常大,CPU內緩存的運行頻率極高,一般是和處理器同頻運作,工作效率遠遠大於系統內存和硬碟。實際工作時,CPU往往需要重復讀取同樣的數據塊,而大容量的緩存,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內部讀取數據的命中率,無需再到內存或者硬碟上尋找,進而提高了系統性能。緩存又包括一級緩存、二級緩存和三級緩存,現如今市場上的主流是三級緩存!
內存又稱作是主存,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後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我們平常使用的程序,如Windows操作系統、打字軟體、游戲軟體等,一般都是安裝在硬碟等外存上的,但僅此是不能使用其功能的,必須把它們調入內存中運行,才能真正使用其功能,我們平時輸入一段文字,或玩一個游戲,其實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就好比在一個書房裡,存放書籍的書架和書櫃相當於電腦的外存,而我們工作的辦公桌就是內存。譬如你要玩一個比較大的單機游戲,而你的電腦內存太小,很顯然,游戲不能正常運行,就會出現我們所謂的「卡機」現象。
顯卡的用途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並向顯示器提供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電腦主板的重要元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顯卡作為電腦主機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輸出顯示圖形的任務,對於從事專業圖形設計的人來說顯卡非常重要。顯存(顯卡內存)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同計算機的內存一樣,顯存是用來存儲要處理的圖形信息的部件。我們在顯示屏上看到的畫面是由一個個的像素點構成的,而每個像素點都以4至32甚至64位的數據來控制它的亮度和色彩,這些數據必須通過顯存來保存,再交由顯示晶元和CPU調配,最後把運算結果轉化為圖形輸出到顯示器上。顯存和主板內存一樣,執行存貯的功能,但它存貯的對像是顯卡輸出到顯示器上的每個像素的信息。再者,還務必得說說獨顯和集顯的優缺點,這也是許多買家所疑惑的一個方面!
集成顯卡的優點:是功耗低、發熱量小、部分集成顯卡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入門級的獨立顯卡,所以不用花費額外的資金購買顯卡。
集成顯卡的缺點:不能換新顯卡,要說必須換,就只能和主板,CPU一次性的換。
獨立顯卡
獨立顯卡是指將顯示晶元、顯存及其相關電路單獨做在一塊電路板上,自成一體而作為一塊獨立的板卡存在,它需佔用主板的擴展插槽(ISA、PCI、AGP或PCI-E)。
獨立顯卡的優點:單獨安裝有顯存,一般不佔用系統內存,在技術上也較集成顯卡先進得多,比集成顯卡能夠得到更好的顯示效果和性能,容易進行顯卡的硬體升級。
獨立顯卡的缺點:系統功耗有所加大,發熱量也較大,需額外花費購買顯卡的資金。
知道了獨顯和集顯的優缺點,買家便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買哪一款會比較合適!市場上的一些電腦是支持雙顯卡切換的,無論是「智能切換」還是「手動切換」,本人認為這個倒並不怎樣重要。
至於硬碟容量,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事實上320G是夠用的,一些太久無用的文件大可將其刪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所要存儲的文件越來越多,故此,各大品牌的電腦一般都將硬碟容量做到了500G,以滿足日常客戶的各種需求。驅動和外部介面此處就不加說明了。
最後,我想以筆記本電腦為例,說明如何配置一台電腦,因為它是電腦市場的主流產品,由於其攜帶方便,滿足當今絕大多數消費者的需求。對於學生用筆記本,我建議的配置是:處理器i3或i5的均可以,i7的價格比較高,完全沒有必要,此處我不做推薦。由於筆記本電腦市場已經推出了intel酷睿2代處理器,而2代處理器相對於1代處理器在運行程序的速率上則有了較大的改進,這個選擇可以依自身而定。內存要2G就足夠了,若是還嫌小,可以通過更換內存條將內存擴展到4G的。對於顯卡,我推薦獨顯。顯存要1G,畢竟當今社會之下,512M的確實不夠用,玩一些游戲都會卡的。硬碟有320G的,也有500G的,更有640G的,我在之前對此已經做過簡單的說明,其實,500G已經可以了。對於硬碟分區,包括系統盤(C盤)在內總共4個或5個分區便可以。而對於光碟機,現如今各大品牌機的標配幾乎都為DVD+/-RW 光碟機,支持讀寫和刻錄,但是不要經常拿它刻錄光碟,這樣對光碟機的損傷很大,用不了多久,你可能就要換個新的了。至於外部介面,我們經常使用的也就是USB介面和耳機插口,為了便於接入較多的外接設備,標准USB介面最好是3個,因為一部分機子只帶有2個。最後要說的另外兩個方面,一個是屏幕,另一個則是散熱效果。屏幕可能會有壞點或暗點,但是一般都不會有,每台筆記本出廠都會經過幾次嚴格的質檢,你可以通過一些測試軟體檢測出屏幕的相關問題。不同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其散熱效果會有所不同,只不過尺寸較大的筆記本在此方面會有一定的彌補作用!
Ⅱ 如何配置一台好的組裝台式電腦,電腦硬體選購技巧
買組裝電腦要看哪些配置
首先,明確用途,根據用途決定配置性能;
其次,不要卡著基本配置來配,隨著更新會變卡的。
然後再看配件:
處理器——電腦的基礎,一定要夠用,性能要有餘,否則絕對會卡。
主板——根據處理器的插槽、硬碟顯卡外設的要求來選,主要是介面要夠用。
顯卡——根據用途來定,要求性能就選D5顯存的中高檔顯卡,不要求性能可以不要獨顯。
性能主要看上面3個,內存夠用就行。
內存——4G起步,游戲至少8G,大型游戲和工作站16G起步
硬碟——有條件當然是固態盤更快,機械盤當倉庫劃算。
電源——不建議卡著功率配,大一點不僅防虛標,電源散熱雜訊也小。
組裝電腦如何選擇配置?
入門游戲主機一:
CPU:Intel 酷睿 i3 4160
推薦理由:Intel 酷睿 i3 4160是第四代處理器,採用全新Haswell構架,主頻達到了3.6GHz,擁有雙核心四線程,內置HD4400集成顯卡,娛樂辦公游刃有餘。
顯卡:技嘉GV-N730D5-2GI
推薦理由:技嘉GV-N730D5-2GI顯卡基於28nm製造工藝的GeForce GT730晶元,搭載64bit位寬2048MB顯存,一般上網看電影玩LOL穿越火線之類是完全能夠滿足的。
內存:金士頓4G/16000 DDR3
推薦理由:金士頓這牌子也不消多說,全球內存市場擁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世界上首根獨立內存模組就出自金士頓之手。
硬碟:金勝維 翔龍 128G SSD
推薦理由:SSD固態硬碟對比傳統HHD機械硬碟具有:讀取性能佳、超強抗震、低功耗待機、運轉無噪音、發熱較少等優點;同樣缺點很明顯,容量稍小。不過這都不是事兒,再加一塊機械硬碟即可。
主板:華擎H81M-VG4全固態主板
推薦理由:全固態電容設計,功能和穩定性方皮斗面非常出色,擴充性非常不錯,各種介面一應具備。
評價:既能解決平時上網看電影普通辦公,又能勝任LOL,DNF,穿越火線等游戲,2000元以下這款主機是個不錯的選擇。
入門游戲主機二:
CPU: Intel 酷睿 i5-4590
推薦理由:採用全新Haswell構架孝租,主頻默認3.3GHz,最大睿頻3.7GHz,四核心四線程,整體性能較上一代提升了10%。
顯卡:技嘉GV-N7500C-2GD5
推薦理由:核心頻率巧握兆高達1059MHz,搭載128bit位寬2G顯存,劍靈五檔那是妥妥的。支持4K解析度,顯存功耗60W,低功耗帶來了低溫,延長顯卡壽命的同時又節省了一筆電費開支。
內存:金士頓 4G/1600 DDR3
推薦理由:金士頓這牌子也不消多說,全球內存市場擁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世界上首根獨立內存模組就出自金士頓之手。
硬碟:金勝維 SSD 128G
推薦理由:SSD固態硬碟對比傳統HHD機械硬碟具有:讀取性能佳、超強抗震、低功耗待機、運轉無噪音、發熱較少等優點;同樣缺點很明顯,容量稍小。不過這都不是事兒,再加一塊機械硬碟即可。
主板:技嘉GA-B85M-D2V
推薦理由:採用Intel B85晶元組,基於22nm製造工藝,支持雙通道技術,全固態電容設計,穩定有保障。
評價:與上面的配置相比,顯卡升級為128bit位寬2G顯存的技嘉GV-N7500C-2GD5,CPU升級為i5-4590,處理能力更為出色。游戲方面較前者可以更加任性,2899元的價格也是非常實惠。
主流游戲主機一:
CPU: Intel 酷睿 i5-4590
推薦理由:主頻默認3.3GHz,最大睿頻3.7GHz,四核心四線程,整體性能較上一代提升了10%。
顯卡:技嘉GV-N660WF2-2G
推薦理由:最大核心頻率達到1046MHz,搭載192bit位寬2G顯存,主流級游戲顯卡首選。
內存:金士頓 4G/1600 DDR3
推薦理由:內存品牌首選,穩定耐用。
硬碟:金泰克 SSD 120G
推薦理由:11秒開機,三倍速度提升,零噪音,穩定性更強,開機讀條快人一步。
主板:技嘉B85M-D2V
推薦理由:一線技嘉B85高規格主板,支持雙通道技術,擁有兩個USB3.0介面,兩個USB2.0介面,一個VGA介面,一個DVI-D介面,充分滿足各種傳輸需求。
評價:i5-4590搭配中端顯卡GTX660,一般主流游戲不在話下,技嘉B85M主板穩定耐......
自己組裝電腦主機,應該怎麼選配置,
你好
看你用來干什麼 預算多少
如何挑選好配置組裝家用電腦?
對硬體和牌子做一下介紹~ 最好自己去寫 別人給的單子不是很可靠 CPU,中央處理器,電腦的核心硬體,相當於人的大腦,數據基本都由他來處理 AMD 比較便宜 大多用戶都用AMD的 性價比上完全沒問題 目前好的幾款50+和54+吧 個人比較推薦50+ 主頻高 價格低 INTEL 如果你有錢 就買IN 好機子都是用IN的 目前7200實在很強悍 大概散的750左右 有錢可以考慮下 主板,就像人體的軀干,由他負責把各個硬體連接起來 IN可以買P35 P43這些 AMD可以考慮下770 集成就是790最好了 有錢的話 建議下 華碩1200以上的板子可以買 如果預算有限 技嘉 做的比較穩當 就是價錢還是有點高 MSI的也不錯 大眾化的 昂達 映泰 捷波這些一般都是網吧用的比較多 優點 耐用 好超頻 家用 超磐手 富士康 都還不錯 這里也就說下 七彩虹 昂達這些就算了 這里介紹下同德 比較昂達的主板都是同德做的 同德就是國產里最為強悍的 很多顯卡啊 主板他們都插手 做工很差 也有不錯的 但是建議不買同德貨 選內存 金士頓 首選 如果你認識賣電腦的朋友 讓他給你搞個真的 威剛 有兩種萬紫和紅龍 紅龍帶個散熱片 超頻玩家用 一般用個萬紫就成 目前主流都是800的 667的比800的還要貴 個人比較喜歡宇瞻和金邦 這里說一下 比較流行的 比如威剛紅龍 宇瞻黑豹 金邦黑龍 都是比較牛B的 然後顯卡~ 目前A卡的優勢比較大 便宜的3850 五百左右 性能十分強悍 高端一點的3870 不建議買 4850價格馬上也就下來了 還是等等買4850吧 N卡嘛 什麼8600GT這些就別考慮了 這樣都是壓箱貨 便宜一點的 MSI的有一款十分有性價比 9600GSO 做工差了點 性能絕對在這個價位上無敵的 高端一點的 就買A卡吧 N卡的9600GT和9800GT都不是很好 而且GTX260目前還真不如4870 GTX280又太貴 還是別考慮了 七彩虹 翔升等一些垃圾就別考慮了 A卡買迪蘭 藍寶 N卡買XFX MSI 最差也要買影馳 七彩虹千萬別買 過保壞 硬碟的話 如果你不最求靜音 日立是你首選 最便宜了 聲音比你想像中可怕 希捷 硬碟我覺得最好的 可垂直記錄 西部數據 一般 速度還可以 聲音也不算大 容量上 目前都買320G了 就比250G貴幾十塊錢 500G的也很有性價比 32M的緩存 光存儲的話~ 先鋒 做光碟機很正 LG也不錯 讀碟還成 明基 盜版碟的最佳朋友 索尼 樣子真TMD好看 這些就隨便了 反正都差不多 顯示器的話 三星 這么多年都不倒 一定有他的非凡之處 明基 一般 我不喜歡這個牌子 飛利浦 價格比國內的高一點點 主要就是賣牌子了 樣子還不好 優派 樣子很獨特 很好看 色彩上很突出 灰階做的一般 價位上 19寸目前已經是最便宜的價格了 比如三星的T190 好看 絕對好看 就是有點貴 你要買AOC的也可以 首先要包點 AOC的色點和壞點率極高 電源 航嘉 還行了 一般都能上巔峰指 長城 一般的電源 一般的價格 總和起來 真還不錯 TT 絕對的高電壓 一般都是400W 超頻玩家首選 個人比較喜歡 全漢 台達 海韻等 價格上有便宜的 有貴的 航嘉等電源都做的中規中距 都是靠廣告 沒意思 機箱也不是就不重要 別人都是機箱很重要怎麼樣的 我覺得 很重要 家用嘛 一般的就成了 買機子的時候 直接看那個好看 共振做的好一點就成 花個120左右就成 你說散熱? 你身為一名DIY玩家 自己改下嘛 ......
買組裝電腦應該看哪些配置?
3大件很重要
內存,大同小異,買個普通品牌的4G以上就好
CPU,根據你的需求買,不要太貴,也不要太便宜
目前玩游戲CPU不是頸瓶 ,隨便一個雙核都能玩市面上的大部分游戲了,
個人建議買400左右的CPU最適合
硬碟:硬碟是目前整台電腦的頸瓶,錢多買固態的,錢少買普通的,
只要記得一點,目前500G以下的硬碟功是翻新的,沒有例外
顯卡,這個是買組裝電腦選購的關鍵之一,看你的需求買
看參數,看牌子,看晶元,因為基本菜鳥買電腦,JS都從這個下手
大部分菜鳥都會問,我要買多少多少G的顯卡,人家一聽就知道你的水平
其實多種數據證明,主要顯存512M以上基本足夠的,,顯存再提高,
整體性能提升並不大,8%不到,只是你顯存大的時候比較適合大屏顯示器的需求
晶元才是最高要的,CPU有晶元,顯卡也有GPU
其次還有個主板 這個也沒什麼好說的,根據你實際情況買吧
電腦愛好者會選擇大板,超頻性能突出,介面多,
不是愛好者,個人覺得選擇小板比較適合,放置獨立顯卡壞的時候還能用
不過現在有APU了,這些都是浮雲,,,盡量往一線品牌買吧,假如不差那麼
100元的話
電源:這個也是重點之一,,也是JS下狠手之一,就是JS往往的利潤來源處
雜牌的盡量不要,主流牌子(航嘉、長城)的也堤防下吧,沒錯,就這兩個牌子
中國地區最好賣的,但是假貨,仿貨也最多的 ,沒熟人跟隨的話,建議不要選擇這些牌子
情願選擇一些沒那麼熱門的性能有不差的,價格還是很適中的康舒、安鈦克等等
機箱:這個說白了就個外形,不過也是JS的利潤之一哦,
想方便就用小機箱,別的話,只有看外型,看鋼板的厚度,看牌子了
滑鼠電源:雜牌到處漫天飛,雙飛燕,微軟,羅技假貨到處可見
還不如淘寶隨便淘一套30-60之間有漂亮又好看的呢。
顯示器:看牌子吧,,看價格吧,無點無線的靚貨。根據需求買
這個沒啥好說的
選組裝電腦每個配件怎麼選?
到這里看看:
hard.zol/diy/
電腦市場的行情隨時隨地都會發生變化,筆者發現這種變化不僅是由電腦廠家的物流管理不當造成的,還與該型產品供貨渠道的區域性和渠道性有關系。但歸根結底,這種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IT科技的高速發展帶動了廠家研發新產品速度的加快,從而導致各型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也相應的加快,為了銷售出製成品,廠家會在適當的時候調價,商家也會在旺季的時候進行促銷,這樣最終導致了電腦配件價格的多變。
CPU
做為電腦配件上更新速度最快的部件,CPU中低端市場上產品有:賽揚系列,毒龍系列,雷鳥系列等,這中間最低的工作頻率都邁上了1G以上(低於1G的產品就不用考慮購買了)而在高端市場上,做為Intel主打產品P4,同時也是CPU工作頻率的「領頭羊」。其最新款採用northwood核心,目前頻率以達到了3.6G甚至更高,不過還未向市場推廣:(目前面世的最快頻率為2.4G。單從這點可以看出來,Intel在頻率已經遠遠的把AMD的XP處理器甩在了後面。不過,就目前市場上的P4(1.6G~2.4G)來說,AMD XP(1500+~2100+)還是挺具有性價比優勢的,因為頻率並不能說明一切。XP1500以上的系列產品由於價格優勢和性能優勢仍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親睞。但隨著478針賽揚的出現,使AMD旗下的各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減淡。AMD就會重新祭起價格戰的法寶,並在價格戰的同時推出他們的新一代處理器。同時,一再困擾AMD產品的巨大發熱量問題相信也會在新產品中得到改觀。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CPU的價格必定會隨著新品的推出和廠商的市場行為而更加接近廣大普通的消費者群體。因此,筆者建議大家把錢捏在手心上,看準時間出手,可省好幾百塊銀子呢。同時提醒大家注意,在盛夏之末的七,八月份,CPU市場必定會由於廠家的幾次大幅度調價而顯的更風起雲涌,商家也會在以本傷人的價格戰中來取悅消費者,呵呵。
主板
從主板市場上賺取利潤的廠商很多,由此,主板競爭的激烈程度導致了主板市場上也出現了眾多的國內外品牌。採用同種晶元的不同品牌的主板,據權威機構的測試,其性能差距也不會超過5%,但反映在價格上差距就有數百塊銀子了。從現在市場大環境看來,P4處理器和DDR內存組成的系統平台鐵定成為裝機市場的主流,尤其甚得家用電腦市場的青睞。因此,市場的寵兒便是支持P4和DDR的845D以及現在最流行的,新出的845G/E之類的主板。除此外,對於具備特殊功能的主板也會搶到個好彩頭,如採用了三相或四相電源設計,支持USB2.0規范,ATA133功能,鑰匙開機,藍牙技術的主板。放眼未來,筆者相信,主板市場會大洗牌,而在洗牌中,最終的獲益者,將是我們消費者。因為不管是廠商還是經銷商,他們都會不擇手段的爭取今夏電腦市場黃金季節。但筆者仍要提醒打算最近購機的消費者,建議去該地區的一級代理商那購買主板,同時注意檢查保證和核對防偽的ID編碼(在主板包裝盒,說明書主板上各貼有一張10位數的條型編碼,必須一致,不一致則大部份為水貨)
內存
近期的內存市場不太平啊!節後價格暴脹,而後由於美光和現代的合並談迸,導致內存價格暴跌,達到了150元以下甚至更低。但這對於我等購機的朋友來說真是一個莫大的好消息:)然而商家卻是高興不起來......
電腦組裝怎樣配置是最好或最合理的?
配電腦配置需要的東西很多!
一,多選擇大品牌硬體!比如U的INTEL和AMD,你不可能選別的U吧(還有別的U的),主板能買就買技嘉,華碩和微星的!硬碟買西數和希捷(日立的垃圾),這些就是選擇品牌!
二,注意硬體的兼容!比如INTEL的U要搭配的是INTEL的板,你別搞個E5200搭配個770的主板,那就用不上了!又或者有的主板沒有IDE介面,你從別人那裡搞了個IDE介面的硬碟,又作廢了!
三,學會購買低價物美的硬體!多上網或者多去電腦店轉轉!問問價格,問問有沒有貨!比如顯卡里的,耕升 9600GSO 大喬版,這款顯卡比及9800GT的顯卡,但是價格和所有的9600GSO價格一樣!網上稱火星卡,說不定你那有貨,你就賺了!類似這樣的,你要多去學習和發現!
四,考慮硬體的實用性!要學會更多的電腦方面知識,了解如何搭配才是最好!學會了上面三樣,你還要學會計算被很多人忽略的一方面知識:FSB!也就是前端匯流排頻率!要想讓電腦運行的更好,FSB是不可被忽略的地方!也是硬體搭配所需的地方!要學習你就要上網多注意了,FSB是專門針對INTEL的CPU的,而AMD的,則是HT技術!
以上四點,是本人學習半年來的經驗,都是手打的,不給最佳你對不起我啦!
組裝電腦應該選哪幾個配置好一點的,要怎麼配?
選組裝電腦,注意如下幾部分:
1,看價格。根據自己的預算價格,選擇適合該價格的電腦。注意不要以過高的價格買到配置過低的電腦;
2,看性能。根據自己需要的電腦性能,以合理的價格購買。注意不要以過高的價格買到配置過低的電腦。
電腦的配置如下。
主機部分:
1,CPU。計算機的心臟,負責運算。核心數越多,性能越好;
2,顯卡、電腦的顯示核心,用於處理圖像數據。如果是游戲玩家或者圖形工作者,需要獨立顯卡。如果進用來上網,可以不購買獨立顯卡;
3,內存。用於CPU和硬碟交換數據,進行臨時存儲。內存月到,性能越好;
4,硬碟。計算機的所有文件均存儲到此。硬碟月到,存儲的文件越多;
5,主板。計算機的各部件安插在主板上協同工作;
6,電源。給各部件供電;
7,機箱。用於保護機箱內部的所有部件。
外設部分:
1,顯示器。用於顯示電腦的圖像;
2,鍵盤滑鼠。用於操作電腦;
4,音響。用於輸出聲音;
5,攝像頭。用於攝像、視頻聊天、拍照等;
6,話筒。用於輸入聲音、語音聊天等。
自己組裝電腦各配置零件的牌子怎麼選擇?
CPU方面,中低端明顯AMD優勢明顯,240完勝E5300,三核710完勝Q8200和E7400,四核945完勝E8400!高端Intel優勢明顯,畢竟技術能力擺在那裡,i7平台強過AMD旗艦四核965!總結,1500元以下CPU建議AMD,高端用Intel I7!
主板方面,1500元以下不要考慮華碩了,做工一般,縮水厲害!微星也沒什麼特色,就外觀好看!一線推薦技嘉,俗稱「堆料王」,用料豪華,技術也很出色!中低端可以考慮華擎,以前是華碩的子名牌,現在獨立出來了,中低端做工不錯!超頻的話,要選擇DFI(鑽石),超頻能力相當出色。
內存方面,雖然DDR3是趨勢,但是除了I7平台,主流平台都DDR2和DDR3的性能差不多!但是DDR3平台普遍比DDR2貴200-300元!如果要超頻的話,要用DDR2 1066(PC8500),牌子盡量用歐美的,研發實力不是國內品牌能比的!推薦OCZ、GSKILL、海盜船!普通內存都差不多的,金士頓、宇瞻、威剛等都可以!
顯卡的話,N卡主要選擇AIC(N卡核心廠商),首選索泰,綜合品質出色,做工出色、免費質保三年!A卡主要選擇AIB(A卡核心廠商),迪蘭和藍寶!
硬碟的話,一般就希捷和西部數據!希捷受制於11代「固件門」影響,市場佔有率已經失去很多了!但是希捷12代品質還是不錯的!性能普遍
買配件自己組裝電腦,怎麼選擇機箱
組裝電腦也稱兼容機或DIY電腦。
即根據個性需要,選擇電腦所需要的兼容配件,然後把各種互不沖突的配件安裝在一起,就成了一台組裝電腦。組裝電腦的配件一般有:CPU、主板、內存、硬碟、光碟機、顯示器、機箱、電源、顯卡、鍵盤和滑鼠。組裝電腦的配件和筆記本電腦的不一樣,一般台式電腦比筆記本電腦的要大一些。一定弄清楚自己是拿來做什麼的才能選購配置。
組裝電腦的價格一般比品牌電腦要低,但質量不一定得到保證。因為是組裝的,配件有可能是假貨、水貨、二手貨,購買時需要小心對待,還要考慮每個硬體是否都合理。
組裝過程
在動手組裝電腦前,應先學習電腦的基本知識,包括硬體結構、日常使用的維護知識、常見故障處理、操作系統和常用軟體安裝等。
安裝前准備
裝機要有自己的打算,不要盲目攀比,按實際需要購買配件。
如選購機箱時,要注意內部結構合理化,便於安裝,二要注意美觀,顏色與其他配件相配。一般應選擇立式機箱,不要使用已淘汰的卧式機箱,特別是機箱內的電源,它關繫到整個電腦的穩定運行,其輸出功率不應小於300 W,有的處理器還要求使用400W的電源,應根據需要選擇。
除機箱電源外,另外需要的配件一般還有主板、CPU、內存、顯卡、音效卡(有的音效卡主板中自帶)、硬碟、光碟機(有VCD光碟機和DVD光碟機)、軟碟機、數據線、信號線等。
除了機器配件以外,還需要預備要用到的螺絲刀、尖嘴鉗、鑷子等工具。
另外,還要在安裝前,對室內准備好電源插頭等。
安裝基本步驟
組裝電腦時,應按照下述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
機箱的安裝,主要是對機箱進行拆封,並且將電源安裝在機箱里。
CPU的安裝,在主板處理器插座上插入安裝所需的CPU,並且塗抹散熱硅脂安裝上散熱風扇。
內存條的安裝,將內存條插入主板內存插槽中。
顯卡的安裝,根據顯卡匯流排選擇合適的插槽。
音效卡的安裝,市場主流音效卡多為PCI插槽的音效卡(有的主板兼容了顯卡和音效卡,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是否安裝上述硬體)。
主板的安裝,將主板安裝並固定在機箱內部(注意:為便於安裝主板上的硬體,如CPU、顯卡、內存條,請提前安裝好主板上的硬體再把主板裝入機箱內)。
驅動器的安裝,主要針對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進行安裝。
機箱與主板間的連線,即各種指示燈、電源開關線。PC喇叭的連接,以及硬碟、光碟機和軟碟機電源線和數據線的連接。
蓋上機箱蓋(理論上在安裝完主機後,是可以蓋上機箱蓋了,但為了此後出問題的檢查,最好先不加蓋,而等系統安裝完畢後再蓋)。
輸入設備的安裝,連接鍵盤滑鼠與主機一體化。
輸出設備的安裝,即顯示器的安裝。
再重新檢查各個接線,准備進行測試。
給機器加電,若顯示器能夠正常顯示,表明初裝已經正確,此時進入BIOS進行系統初始設置。進行了上述的步驟,一般硬體的安裝就已基本完成了,但要使電腦運行起來,還需要進行下面的安裝步驟。
硬碟分區。
安裝操作系統,Windows XP(微軟已停止服務,建議選擇更新的操作系統)、vista、Win 7、Win 8系統。
安裝操作系統後,安裝驅動程序,如顯卡、音效卡、網卡等驅動程序。
進行72小時的烤機,如果硬體有問題,在72小時的烤機中會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