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的配置怎麼寫
❶ 手把手教你資產配置(一)
此圖表明,如果做好資產配置,對我們心中理想收益的貢獻是91.5%哦,而我們普遍認為的擇時與擇股這兩個因素,反而加起來的貢獻程度不超過7%。
三、關於擇時擇
關於擇時,其實就是什麼時候買賣的問題,但是他的貢獻為什麼不大呢?
請問大家,回想一下,每次大牛市的時候,你是否買在了地點,賣到了高點呢?我猜回答是否定的
低買高賣,是大家都希望的理想狀態,但是如果人人都是理性的,都可以做到低買高賣,市場就不會有差價了。
因為擇時大部分是大家每一個人心理的一個價值對應的價值,你認為這個價格下,值得買,有人覺得值得賣,所以擇時其實效用不大,因為短期市場產品在大家心目中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所以有沒有這樣的場景:
牛市的時候,禁不起誘惑,全身心撲進股市,每一天都有股神的感覺
熊市的時候,被動長期投資,如果割肉就恨不得買個保險櫃,把錢全放進去,哪兒也不準他亂跑,生怕再掉幾斤肉在市場中
所有要麼太極端,要麼覺得自己是股神,要麼保守到不行,所以做到不擇時,不揪心,就需要做好資產配置。
對於擇股:擇股是一個簡稱,就是選擇產品,這里貢獻度比擇時高一點,4.6%的貢獻比例,也就是所如果你是巴菲特,可以充分研究每一家上市公司財報,結合金融工具分析未來價值投資潛力,那麼對於我們投資回報,貢獻還是蠻大的。
但是如果我們非專業人員,沒那麼多時間選擇公司,往往只能聽到一些所謂的消息,那麼好了,擇股,這個對於我們普通人也是無效的。
所以這兩個因素有用,但是對於大眾來說操作難度系數大,有時候吧,往往技術層面控制的還行,但是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心理層面。
先寫到這里,已經蠻多字了,以後會來講講資產配置的核心點都有哪些,為什麼它會比擇時和擇股更加有效?
網路問咖入駐大咖:汪凡
金融狗,兩個熊孩子的媽媽,和寶寶一塊萌翻生活,理財理生活,等你和我分享你的心情理財故事
堅持原創的一一媽媽,金牛座,金融狗,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轉載請聯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
❷ 銀行的資產配置
近日看唐朝分析銀行業的財報書,真是精彩絕倫,簡明扼要,我得把書中的重點自己一點點「拆出來」,方便復盤,也分享出來,或許有助於人,也是一樂事!
看資產負債表,就是看管理層如何做資產配置的!報表左邊是說錢花到哪兒去了,右邊是說錢從哪兒來的!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銀行業的資產大致可分為五類:
左邊:錢分配去了哪兒?(資產)
1.現金類:現金及存放中央銀行的款項+存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款項+拆出資金
2.投資類: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陵灶坦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可供出辯孝售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應收款項類投資+衍生金融資產+買入返售款項。
3.經營類: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其他資產+遞延所得稅資產
4.貸款與墊款類:客戶貸款及墊款
右邊:錢從哪兒來?(負債+所有者權益)
1.存款:客戶存款+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存款證。
2.借款:向中央銀行借款+拆入資金+已發行債務證券+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衍生金融負債+賣出回購款項。
3.經營欠款:應付職工薪酬+應交稅費+遞延所得稅負債+其尺桐他負債。
4.資本:
股本+其他權益工具+資本公積+其他綜合收益+盈餘公積+一般准備+未分配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權益(合並報表),少數股東權益(合並報表)。
一看這張表,就知道銀行資產結構大致如何了!主要資金來源於客戶存款,主要資源配置是貸款,「吸儲放貸」的商業模式,就這么簡單理解!
❸ 給小兩口的資產配置建議
前幾天給一個90後的姑娘做了家庭資產配置建議,這個案例很有代表性,經她同意,我把這個案例寫出來,也許會對大家有借鑒意義。
1 小兩口基本情況介紹
這個女生是來自於朋友介紹。
基本情況如下:92年出生,目前已婚,還沒有孩子。和老公都在互聯網大廠工作。兩人家庭背景還行,但僅限於幫小兩口付了北京的房子首付,再也無力拿出更多。
兩人能力很高,收入合計一年105萬。有房貸,每月8000多。
疫情之前生活比較瀟灑,每年總會各種旅遊,各種小資。所以除了還房貸,之前每年最多能攢10萬。
但自從2020年初疫情以來,首先沒有太多機會到處旅遊花費,其次兩人總是聽到看到互聯網大廠的裁員信息,有時甚至就是自己身邊的同事。
雖然兩人能力較強還沒有被離職。但兔死狐悲,兩人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下定決心要攢錢,要理財。所以這兩年倒也攢了不少錢,平均每年60萬,兩年攢了120萬。
但怎麼理財就犯了難,同時,兩人總是因為這個事鬧矛盾。經親戚介紹找到了我,請我幫忙規劃規劃~
其實我特別感慨,這個年紀的小年輕就已經有了這種意識,這也算是這個充滿危機感的時代饋贈給我們的禮物吧。
首先我對小兩口做了風險評估,發現,男生屬於中等風險偏好型,女生屬於極低風險偏好性。
兩人現在的錢有40萬放在了股市,還有30萬買了理財產品,不保本有風險,剩下的錢就放在銀行卡了。
女生天天因為股市裡的40萬焦慮,基金理財也虧了20%多了,覺得最近虧了不少錢,風險大,男生又因為放在銀行卡里那麼多錢收益太低覺得不滿。
2 理財四賬戶
我給他們講了一下理財四賬戶,把理財人生比喻成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平時用的錢(食物和水)、抵禦風險的錢(救生圈)、博取收益的錢(船帆、動力)、還有保持穩定安全的錢(船身)。
四類錢的作用分別是什麼呢?
平時用的錢(食物和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質量。
抵禦風險的錢(救生圈):關鍵時刻能救命。
博取收益的錢(船帆、動力):讓錢更快的賺更多的錢。
保持穩定安全的錢(船身):維持生活長久的安全。
那這四類錢分配量多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我讓小兩口想想分配多了會怎麼樣,他倆給我的回答:
食物和水(平時用的錢):占據過多空間,同時造成浪費。
救生圈(抵禦風險的錢):用不著,浪費。
船帆、動力(博取收益的錢):風險太大,船容易翻。
船身(保持穩定安全的錢):船太重,走得太慢。
那分配少了會怎麼樣呢?他倆說:
食物和水(平時用的錢):不夠吃,萬一在海上滯留太久會餓死。
救生圈(抵禦風險的錢):太少保不了命。
船帆、動力(博取收益的錢):動力不足,跑得慢。
船身(保持穩定安全的錢):太輕,容易翻船。
所以你看要想讓我們財務這艘船穩穩的航行真的是要好好權衡,我們到底怎麼做資產配置。
那麼,每一類錢都分別代表什麼產品呢?佔比多少又是合適的呢?
食物和水(平時用的錢):活期的錢,或放銀行卡,或放余額寶,或放萬能賬戶,總之是可以隨時花的錢。一般半年左右的生活費即可。
救生圈(抵禦風險的錢):各類保障類保險,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壽險等等,總而言之就是一旦發生風險了,不要花自己兜里的錢。這個根據個人需求和經濟情況進行配置。
船帆、動力(博取收益的錢):股市、各類理財產品。根據個人風險偏好,一般建議越是年輕比例越高,比如可到40%左右,但一定要保證即使投資失敗也不能影響正常生活。
船身(保持穩定安全的錢):主要是權益類資產:債券、可以保證穩定利率的年金類保險和增額終身壽等等。建議比例到40%左右,原則是能夠保證高風險投資失敗後,只靠這個賬戶的錢也能保障較高的生活質量的穩穩的走下去。
3 最終的資產配置結果
小兩口認真聽完了之後,沉默了一會,男生說,那我放在高風險的比例有點高了,女生說,我放在銀行卡里的錢有點多了圖片
另外他們的人生規劃是明年或後年生娃,然後估計孩子長大除了教育支出之外,還要買個房子或至少給孩子付個首付。同時還想過一個舒服的晚年生活。雙方父母暫時還年輕健康,同時也都有必備的各種保險,所以贍養父母的壓力不大。
最終他們的資產配置結果如下:
平時用的錢(食物和水):拿出8萬放在活期賬戶,並永遠保證至少有8萬。未來有了孩子後,這個數就得變成10萬以上了。他們還年輕,以後收入的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增長的收入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抵禦風險的錢(救生圈):由於女生是極低風險偏好者,所以早就配備齊全了各種保障類保險。兩個人都有0免賠的醫療險、100萬保額的重疾險和100萬的壽險。未來可能還會繼續配置點定期壽險。每年花費4.8萬
博取收益的錢(船帆、動力):40萬股市裡的錢因為已經虧了8萬多了,同時配置比例也沒有超出比例,所以暫時留著。但30萬的理財因為是不保本保息的,准備到期後拿出沒有虧損的18萬。
以後每年攢下來的錢(平均60萬),都拿出40%,也就是24萬,放進股市和理財產品。跟他們介紹了明亞的理財產品(8%)後,他們也比較感興趣。當然,如果男生以後沒有這么高的風險偏好,可以把錢挪到其他賬戶~
保持穩定安全的錢(船身):
1、年交5萬,交10年,存養老金,55歲就開始領錢了,每年領7.4萬,每個月平均6000多。
2、年交20萬,交10年,買增額終身壽,這樣在孩子20歲的時候,賬戶里有342萬,可以選擇拿出242萬給孩子付房子首付。
4年後女生55歲了,開始領養老金,每年領4.2萬。這樣他們就可以每年領11.6萬,55歲就可以開始退休了,不用等到65歲!
按他們壽命95歲測算,在領取40年後,賬戶里還可以給孩子留下100萬!
3、買個萬能賬戶,將20萬(5年內用不到)放進去,有保底利率,現行利率要遠高於銀行利率。
注意事項:
本來還有20萬的余錢,但不能都一次性放進增額終身壽,因為每年能夠結余的錢總量是60萬左右,能放在安全穩定賬戶的錢是40%是24萬。如果都一次性放進去,明年是沒有足夠的錢放進去的。
留下這20萬,可以做機動資金應急用,存款或放進萬能賬戶也可以賺取利息,以後永遠都可以有這筆錢,這樣女生的安全感也可以得到保障~
這樣就不管股市和理財產品是否虧損,都不影響自己美好的人生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