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存儲的故事
㈠ 長江存儲借殼哪家上市公司
萬潤科技
長江存儲是一家專注於半導體存儲器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公司,總部位於中國上海。該公司是長電科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於201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長江存儲是中國領先的快閃記憶體晶元製造企業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快閃記憶體晶元生產基地之一。
2021年2月21日,長江存儲大股東發生變更,趙偉國和他的紫光全面退出,湖北科投成為最大股東,大基金為二股東,重組預期隨機而生。而其背後可能的標的多數人認為是均為武漢國企背景的兩家上市公司:祥龍電業icon、航錦科技。
021年11月29日,萬潤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據悉,2022年5月12日,按照湖北省國企改革實施方案要求,宏泰集團將其持有的萬潤科技201,978,254股股票(占萬潤科技總股本的23.62%)無償劃轉至長江產業集團。
㈡ 長江存儲被曝大裁員,員工購買福利房或遭索賠最高百萬,網友:被裁後公司待你如垃圾,心都碎了!
長江存儲裁員事件震動業界,員工購買福利房的權益問題引起廣泛關注。業內人士爆料,該企業自1月起大肆裁員,並要求員工賠償福利房差價。長江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全球第六大NAND快閃記憶體製造商。部分員工因福利房價格問題面臨高額賠償,賠償金額預計達幾十萬至百萬不等。員工透露,長江存儲福利房定價過高,與市場調查價相差顯著,且協議未明確公司主動裁員是否賠償。此做法引發員工不滿,認為公司對待被裁員工如同垃圾。
有在職員工指出,長江存儲因被列入實體清單後面臨困境,裁員實屬無奈。然而,公司的一些做法遭到員工質疑。員工聲稱,公司採取績效低分和協商離職策略,意圖讓員工自願接受賠償離職,規避裁員責任。員工一旦接受此方案,將失去公司主動裁員的證據,被迫賠償房屋差價。公司HR和領導利用此手段逼迫員工接受賠償離職,將員工推向困境。
網友對此事件表達憤怒,認為長江存儲的霸王條款太過分。員工在公司福利房的權益受到嚴重侵犯,被迫支付高額違約金。此情況引起輿論關注,有人認為公司未能善待員工,導致員工心碎。同時,網友對長江存儲的經營狀況表示擔憂,公司大規模裁員表明其面臨困境。有觀點指出,長江存儲可能因供應鏈中斷而推遲在武漢的第二家工廠的建設。
有被裁員工表示,離開長江存儲並非壞事,許多人在外發展情況良好。他們認為裁員並非個人能力問題,而是企業面臨經營壓力的無奈之舉。然而,他們希望公司能處理得體面,善待應屆生和老員工,實現好聚好散。
此事件揭示了長江存儲在經營困境下所面臨的挑戰,包括供應鏈中斷和技術創新受限。企業面臨的技術障礙和市場壓力使其不得不採取裁員策略。同時,員工權益問題的曝光提醒業界關注企業社會責任,確保員工在面臨困境時得到公正對待。
㈢ 國內存儲晶元一哥——「長江存儲」借殼上市!第一目標,主力暴增168億,已進入停牌倒計時
1. 全球數字經濟與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存儲晶元需求的激增。據預測,到2024年,全球存儲晶元市場規模將同比增長45%,達到1298億美元,市場將恢復強勁增長。
2. 我國存儲晶元市場規模有望在2024年突破6000億元人民幣大關,佔全球市場的比重超過60%,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3. 面對存儲晶元市場的巨大機遇,國內存儲晶元領軍企業之一的長江存儲計劃借殼上市,以應對國外製裁帶來的挑戰,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
4. 借殼上市通常能帶來巨大漲幅,由於基本面變化和資本市場熱點效應,股價可能短期內大幅飆升。例如,成飛集團借殼中航電測,股價飆升六倍;高新發展在傳聞計劃購買股權後,市值實現六七倍飛躍。
5. 長江存儲借殼上市預計將引發存儲晶元行情,成功借殼的企業將成為市場焦點,股價表現有望超越投資者預期。
6. 市場深度復盤分析顯示,有幾家可能被長江存儲借殼的上市企業,其中一家可能性最大。祥龍電業作為殼公司,與長江存儲股東有共同背景,東湖高新同屬湖北國資委,預期有資產注入的動作。
7. 另一家可能被借殼的上市企業同屬長江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實控人為湖北省國資委,業務聚焦於存儲半導體的快閃記憶體封裝和測試,正積極進行資產整合,具備重組預期。
8. 如果長江存儲在A股上市,估值預計至少3000億元人民幣。當前,該股股價僅10元出頭,假設借殼發行後總股本為40億股,最終可能達到70元,值得重點關注。
9. 為了避免影響主力布局,具體信息不在本文中提及。對借殼細節感興趣的讀者,歡迎點謎底答案,分享與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