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製作存儲器

製作存儲器

發布時間: 2025-09-12 02:49:57

A. 怎樣製作簡易24CXX存儲器讀寫工具

大家好!僅有這個讀寫器是不行的,還需要燒錄軟體的。先我共享給大家。 本人在網上搜索了一款24C、93C系列存儲器(E2PROM、EEPROM、EPROM)讀寫器,它可以打開以BIN為後綴的二進制24C、93C系列存儲器數據文件。使用25針列印口LPT1(埠地址為378H)埠工作。經我改進後設計如下線路圖。主要是在各個數據輸入端加了保護電阻,增加開關,使其使用的時候不必要拔插頭關機。但是由於在開著計算機,所以開關電源的時候產生的脈沖干擾對主機的影響是很大,必須考慮,所以本人在電源輸入部分加了電容、電感、電阻來保護主機的安全。當工作的時候本電路電源供電為3.3V左右,但是讀寫的數據是沒有問題。本站提供DOS和WINDOWS兩個版本的操作程序。 DOS程序,本程序不遜色於某些大型軟體,介面也很簡單,稍加熟悉便會使用。注意本程序在其它系統下使用可能會有錯誤。 1 介面的左上角是軟體的名稱及版本號:24C×× PROGRAMER VER1.0; 2 介面的右上角是被寫晶元的名稱和類型:Mfr:ATMEL Type:AT24C01A(預設值)。 3 中間大范圍的部分是代碼編輯緩沖區,可以將晶元中的內容先讀入到該編輯區,重新編輯後再寫回到晶元中去。也可以將緩沖區中的內容以二進制文件的形式存放到硬碟上,或將硬碟上的二進制文件調入緩沖區,再寫入到晶元中去。 4 中間靠右側是彈出式菜單條,可用上下箭頭選取菜單,再按回車鍵執行。也可以按加亮的大寫字母所代表的鍵進行相應的操作。 5 左下部是代碼保存的二進制文件名輸入區FileName。 6 中下部是晶元的起始地址StartAddr和結束地址EndAddr。 7 右下部是緩沖區代碼的校驗和Check Sum。 菜單功能介紹: 1 晶元類型選擇—Type,按T鍵彈出一個菜單,按數字鍵1~9可分別選擇下列晶元:AT24C01A、AT24C02、AT24C04、AT24C08、AT24C16、AT24C32、AT24C64、AT24C128、AT24C256。 2 Read—讀片,按R鍵可將晶元數據讀入到緩沖區。 3 Auto—自動編程,按A鍵可自動完成寫片、校驗等一連串操作。 4 Blank check—空片檢查,按B鍵可檢查晶元是否為空片(FF)。 5 Erase—晶元擦除,按E鍵可擦除整個晶元,即將晶元寫入全1(FF)。 6 Program—晶元編程,按P鍵可將緩沖區內容寫入到晶元中去。 7 Verify—晶元校驗,按V鍵可比對緩沖區數據和晶元內數據是否一致,若不相等則給出不相等數據的首地址。 8 lock bit—位鎖定,暫不能用。 9 Load—裝入檔,按L鍵並輸入文件名,可將2進制文件裝入到數據緩沖區。 10 Save—保存緩沖區內容,按S鍵可將緩沖區內容保存為二進制文件。 11 eDit—編輯緩沖區數據,按D鍵可編輯、修改緩沖區內容。 12 clear Memory—清緩沖區,按M鍵可全部清除緩沖區內容,以FF填滿。 13 unlock—解鎖,暫不能用。 14 abOut—查看軟體信息,按O鍵可查看到關於該軟體的一些信息,如軟體名稱、版本數、作者等。 15 Quit—退出鍵,按Q鍵可退出該程序。 16 PgUp——上翻頁。 17 PgDn—下翻頁。 windows中文版本僅支持24C系列的存儲器。支持98、ME、2000、XP等系統。由於全是中文,本站就不對其具體解釋程序中的文字意思,只對其使用方法介紹一下: 製作好讀寫器連接電腦的列印口後,裝上待讀寫的存儲器(24C系列)打開軟體,點「設置」選擇相對應的存儲器型號(24C01-24C256)然後點確定。 如果要讀存儲器數據,就直接點「讀晶元」讀好後點「保存」選擇要保存的目錄保存就可以了。 如果要寫晶元。首先點「打開」選擇文件,注意存儲器的容量確保和選擇的文件大小一致。選擇好後,點「寫晶元」就可以把選擇好的數據寫進去存儲器IC內部了。 常用的串列存儲器分為24系列與93系列兩種,分別有自己獨特的通訊協議。24系列目前市面常見的有24C01A/02/04/08/16/32/64/256。93系列常見有93C46/56/66/76/86。做為手機或CALL的碼片廣泛存在於這些通訊設備中。因此這些器件的讀寫成為維修的最基本問題。 注意:美國AT、ST、BR公司生產的24C××系列存儲器其⑦腳需接地才能寫入數據;而韓國KOA、KOR、KS公司生產的24C××系列存儲器其⑦腳則需接高電平才能寫入數據。 PCF(PCA)85系列的腳位排列以及工作方式基本和24C系列一樣。可以相互代換 三個系列的存儲器存儲空間與型號說明位元組\型號\廠商ATMEL24C系列PCF(PCA)85系列M93CXX系列1K(128x8bit)24C01APCF858193C462K(256x8bit)24C02PCF8582/85102C-2/85103C-293C564K(512x8bit)24C04PCF8592/8594C-293C668K(1024x8bit)24C08PCF8598C-293C7616K(2048x8bit)24C16PCF85116C-393C8632K(4096x8bit)24C32 64K(8182x8bit)24C64 128K(16364x8bit)24C128 256K(32728x8bit)24C256

B. 內存是怎麼製作的

1. 內存的工作原理

顯然,題主指的是PC中緩褲腔常見的內存條,這一類內存屬於動態隨機訪問存儲器 DRAM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它的基本存儲單元非常簡單易懂,由一個N型場效應晶體管(NMOS FET)和一個電容組成(如下圖)。

這一結構其實很像一座樓房,晶元製造的過程也有點像蓋樓的過程,非常簡化的步驟如下:

作者:又見山人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0442122/answer/15167153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擾衫註明出處。

  1. 設計圖,也就是晶元的版圖(layout);版圖是一幅分層的俯視圖,包含了每一層的物理形狀信息和層與層間的位置連接關系。版圖被轉化成掩模(mask),每張掩模則是某一層的俯視圖,一顆晶元往往有幾十張掩模。晶元的每層是被同時製作的,就像蓋樓是必須3樓蓋好才能蓋4樓。

  2. 平整土地。這個沒什麼說的,絕大部分晶元都是從平整的芯圓(wafer)開始的,要對芯圓進行清洗啊什麼的.

  3. 地基和底層。這是在製造過程中最關鍵最復雜的一步,因為所有重要的有源器件(active device)如晶體管都是在電路的最底層。 首先要劃線(光照Photolithography)界定哪裡要挖掉哪裡要保留,然後挖坑(ecthing刻蝕),在需要的地方做固化(離子注入Ion Implantation),蓋牆鋪管道什麼的(化學沉積和物理沉積CVD&PVD)等等。具體步驟十分復雜,往往需要十幾張掩模才能完成,不過大家可以自行腦補一座大樓怎麼從地上長出來的。

  4. 高層。較高的層就相對簡單了,還是劃線決定(光照Photolithography)哪裡要做牆或柱子,哪裡是空間,再沉積金屬把這些東西長出來。這些層次基本都是銅或鋁金屬連接,少有復雜器件。純高

  5. 封頂。做一層金屬化合物固化保護,當然要把連接點(PAD)露出來。

  6. 清洗,切割。 這一步蓋樓是沒有的。。。。一塊300毫米直徑的晶圓上可能有成百上千塊晶元,像切蛋糕一樣切下來。

  7. 封裝。 有點像外立面裝修,然後給整座樓通水通電通氣。一塊小小的硅晶元就變成了我們經常看到的樣子,需要的信號和電源被連接到一個個焊球或針腳上。封裝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對晶元的電氣性能影響巨大。

熱點內容
從資料庫提取資料庫資料庫資料庫資料庫 發布:2025-09-12 04:17:01 瀏覽:390
php電商網站 發布:2025-09-12 04:16:52 瀏覽:1002
映客源碼 發布:2025-09-12 04:11:02 瀏覽:54
密碼箱裡面的凹槽在哪裡 發布:2025-09-12 04:10:30 瀏覽:651
java多元 發布:2025-09-12 04:05:37 瀏覽:980
資料庫通訊 發布:2025-09-12 04:04:02 瀏覽:426
android開發登錄 發布:2025-09-12 03:28:20 瀏覽:883
javafile的後綴 發布:2025-09-12 03:12:47 瀏覽:925
android逐幀動畫 發布:2025-09-12 03:11:50 瀏覽:325
電腦如何顯示伺服器出錯 發布:2025-09-12 03:01:26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