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啟動linux
1. 雙系統默認啟動linux怎麼更改
修改LINUX和WINDOWS雙系統的啟動順序和等待時間
在
安裝了windows與linux雙系統的環境下,往往需要先安裝windows系統再安裝linux系統,這是因為linux的引導程序能夠識別
windows系統,而windows的引導程序無法識別linux系統,而且如果先安裝linux再安裝windows的話,windows的引導程序
會將linux的引導程序覆蓋掉,造成linux無法識別。
默認的第一啟動系統是linux,如果我想把默認啟動的系統改為windows的話,如何操作呢?操作步驟如下:
1、以root身份登錄linux系統;
2、啟動終端,輸入命令:vi /boot/grub/grub.conf,文件內容如下:
#boot=/dev/sda
default=0 (默認啟動哪個系統的設置,此處默認啟動linux系統)
timeout=5 (啟動系統過程中,等待的時長<單位:秒>,讓用戶可手動選擇啟動系統)
title CentOs 6.3 Linux AS
......
title windows server 2003
......
title other ...
......
(每一個title代表一個系統,系統代號從0開始,要想默認啟動windows
server 2003,設置default=1即可)
修改後保存文件,重啟系統,就可以進入windows系統了。
PS:如果想調整GRUB中的系統順序和添加刪除系統名稱,修改grub.conf文件中的title就可以了。
等待時間的話就修改timeout=5這個選項,修改成數字幾就表示等待幾秒。
2. 怎樣修改Linux默認啟動級別或模式
以管理員身份進入Linux,打開文件:/etc/inittab
找到「id:X:initdefault:」其中的X就是默認的運行級別
linux啟動之後會在一個級別運行,下面列出了這些運行級別:
0 系統停止
1 單用戶系統,不需要登陸
2 多用戶系統但不支持NFS,命令行模式登陸
3 完整多用戶模式,命令行模式登陸
4 未用
5 X11圖形模式,圖形模式登陸
6 重新啟動系統
0-6級的注釋代碼段如下:
# Default runlevel. The runlevels used by RHS are:
# 0 - hal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 1 - Single user mode
# 2 - Multiuser, without NFS (The same as 3, if you do not have networking)
# 3 - Full multiuser mode
# 4 - unused
# 5 - X11
# 6 - reboot (Do NOT set initdefault to this)
說明:
1.級別 0
系統停止。注意不要把該級別設置為默認模式,否則系統每次啟動以後就會自動停止,無法進入。
這個運行級別主要用於關閉任務,在 rc0.d 目錄下的各個連接命令都是此級別的命令。在關閉時,這些命令逐個執行。它們將殺掉所有進程、關閉虛擬內存和交換文件、卸載文件系統和交換分區。
2.級別 1
單用戶模式。該模式只能許可一個用戶從本地計算機上登錄 rc1.d 目錄下的所有文件與此運行級別相連。此運行級別一般用於系統管理與維護,如:給 Linux 系統升級,安裝新軟體等等。
在此模式下,只能由管理員進入而其他用戶無法登錄。因為在啟動時,文件系統被載入但是網路卻沒有被載入,無法通過網路登錄。
3.級別 2
多用戶模式。用戶可以通過網路進行登錄。在不支持網路的情況下該模式和模式 3 是相的,rc2.d 目錄下所有文件與此級別相連。
4.級別 3
完全多用戶模式。這是預設的運行模式,在此模式下所有網路服務程序一起運行。rc3.d錄下的文件與此級別相連。
5.級別 4
未使用模式,rc4.d 目錄與此級別相連。這一級別是用戶自定義的運行級別,用戶可以根需要自己定義。如果想運行此級別的話,必須在 rc3.d 目錄下放入連接文件,就像其他 rc*.d目錄下的文件,並指明是啟動還是終止進程。
6.級別 5
在 Linux 下運行 X Window 就是使用這一級別。在此級別下除了網際網路的域名伺服器的named 與級別 3 不同,其餘的都相同。
7.級別 6
這是個重新啟動系統的運行級別。rc6.d 目錄與此級別相連。既然是重新啟動也就是關閉當前系統,但不關閉電源,所以此目錄下的連接與級別為 0 的在 rc0.d 下的連接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於,雖然它們都執行 halt(關閉)命令,但是給 halt 傳遞的參數不一樣,因而級別 6 能夠重新啟動系統。